S海關調查處工作職責
職位:海關稽查處
海關稽查處工作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和海關總署制定的稽查業務政策法規和監管制度,根據總署稽査司的要求,督促隸屬海關(含現場業務處,下同)制訂年度稽查工作計劃,并匯總制訂關區年度稽查工作計劃上報總署稽查司備案。
2.組織、協調關區稽查力量完成總署稽查司下達的常規、專項和驗證稽査任務。
3.指導、協助、監督隸屬海關的稽查業務工作,協調隸屬海關稽查科及關區外海關稽査部門的業務工作關系;及時掌握隸屬海關稽查工作情況及關區進出口動態。
4.制定和完善關區稽查業務的各項規章制度,并督促檢查落實情況;負責稽查業務有關政策法規的咨詢解釋工作,協助和配合有關處室開展業務范圍內的對外宣傳工作。
5.開展關區內稽査業務的調研工作,對關區稽査工作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協調關區稽査部門及跨關區海關稽査部門的業務聯系工作。
6.起草、核發稽查業務范圍內的有關文稿,負責關區稽查各項統計數據的管理和上報工作。
7.負責組織、指導和推動關區稽查工作的信息、政研文章的撰寫。
8.對稽查中發現的走私違法案件,及時移送緝私部門處理;對不屬于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案件,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9.負責本關文件、稽查案件、關產和辦公用品的管理及工作人員的考勤等工作。
10.協助人教部門開展關區稽査人員的業務培訓及業務范圍內的對外培訓工作。
11.通過稽査發現海關內部各業務環節的漏洞,向有關處室提出改進建議,發現海關隊伍中存在的不廉政問題,向監察部門反映。
篇2:安全事故調查處理辦法
一、安全事故要嚴格按照國務院頒發的《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與處理規定》及集團公司、公司、項目經理部安全事故調查處理辦法,及時、準確、實事求是地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和統計報告工作。
二、一般性安全事故由安質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并及時結案,一般性的安全事故的處理本著“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查原因),職工和事故責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過(受教育),事故隱患不整改不放過(排隱患),事故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處理責任人)。
三、發生重傷事故,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應立即組成事故調查組,并立即用快速方式于2小時內報告到公司安質部,中鐵二十局內鄧高速公路N0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籌備組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同時會同公司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并及時報送結案材料。
四、發生亡人及以上事故,應當立即報告公司安質部、勞人部、工會及中鐵二十局國道324線昆石公路宜良城區升級改造段項目經理部籌備組等部門,由公司有關部門會同當地有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
五、發生人員重傷及傷亡事故后,現場人員首先搶救傷員,同時保護好現場并報告安質部,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需移動現場物件時,須做出標志,詳細記錄和繪制現場圖。
六、事故調查統計、報告是國家安全生產法規賦予安監部門和安監人員的職權,事故現場人員應實事求是提供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經過,任何人不得阻礙和干涉事故的調查。
七、一般性安全事故處理按項目部有關規定處理,重傷、亡人事故按公司有關部門處理。
八、未盡事宜按項目部《安全管理辦法》有關條款處理。
篇3:膠印廠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調查處理制度
為了規范企業安全事故的報告及調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員工的生命財產和企業的財產安全,切實做好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1、發生人身傷亡事故后,現場人員必須利用一切條件和技術對傷員進行現場救護并送往離現場最近的醫院,同時,立即將事故情況向所在單位的領導、企業安監部、企業分管領導報告;設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好現場,等待有關部門現場勘察。
2、發生設備事故后,現場人員要在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持系統其它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及時向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安監部報告;當設備事故的發生危及人身安全時,現場人員可緊急停止系統設備運行,撤離現場,然后向有關部門、領導報告。
3、發生交通、失火、失盜等事故,現場人員必須盡可能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然后向所在的部門的負責人、安全管理小組以及分管領導報告。
4、根據《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的規定,企業發生惡性誤操作事故、一般及以上設備或電網事故、輕傷及以上人身事故、一般及以上交通事故時,在事故發生后的24小時內及時以電話或傳真方式上報企業安全管理小組。
5、企業各部門發生任何事故、故障、異常情況,都必須在事發的兩個小時內向企業安全管理小組匯報。
二、安全事故調查制度
1、一般輕傷事故、惡性誤操作事故、一般及以上設備事故、一般及以上交通事故的調查由分管安全副職組織事故處理小組按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并填寫《工傷事故登記表》或《設備事故報告》交企業安全管理小組;事故調查過程中,允許事故當事人及相關人員在場陳述事故發生的情況,參與調查分析;事故處理結果由事故處理小組討論,按有關制度執行。
2、重傷或死亡事故、重大設備事故的調查,由企業或上級有關部門組成的調查組調查。
3、造成設備損壞、公私財物受損,經濟損失在100元以下(含100元)的事故、障礙、事件,由所在部門組織進行調查、分析和處理,將處理情況以書面形式報到企業安全管理小組;經濟損失在100元以上的,由企業組織進行調查、分析和處理。
4、事故調查的任務
(1)了解發生事故的具體時間(年、月、日、時、分)、具體地點,檢查現場,尋找確定事故原因的痕跡和物證以及進一步展開調查的線索,做好詳細記錄,必要時進行現場拍照,并繪制事故現場圖。
(2)了解受傷人數、傷害部位、醫療部門對受傷情況的診斷報告、設備損壞的部位和程度、對生產造成的影響、經濟損失的情況。
(3)調查事故的原因。
(4)向事故當事人、在場人員和相關人員了解事故前生產、設備運行情況,受害人和共同作業人員的任務、分工及操作方法等;了解事故設備有無缺陷、防護裝置情況,操作是否正常,發生事故時的搶救措施。
(5)了解受害人以及事故直接相關人員的情況(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工齡、受過何種安全教育和技術訓練等)。
(6)索取與事故有關的生產和設備等資料。
(7)提出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的報告。
(8)按照事故“四不放過”的處理原則,召開事故分析會。
(9)做出有關責任人的處罰意見。
(10)填寫事故報告單報送有關部門。
(11)事故處理的有關資料及通報發各單位學習,以便吸取教訓。
三、安全事故處理制度
1、安全事故處理要貫徹“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方針和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在處理事故時,要把保護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當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時,要首先救治傷員,然后才保護財產;處理正在發生的事故時,要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采取措施,設法防止事故擴大。
2、事故發生后,企業要快速組成事故調查小組,及時投入事故調查。
3、對事故的調查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原則,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吸取教訓,做好防護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4、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罰按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和《安全生產獎懲細則》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