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屋頂漏水處理辦法

屋頂漏水處理辦法

2024-07-18 閱讀 7929

  屋頂漏水處理辦法

  小區屋頂漏水問題可能會嚴重影響業主的正常生活,因此物業需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1. 成立應急處理小組:

  物業應成立一個專門的應急處理小組,負責處理小區屋頂漏水問題。小組成員可以包括物業經理、工程部門負責人、維修人員等。

  2. 排查漏水原因:

  應急處理小組應立即對漏水的屋頂進行排查,找出漏水的原因。這可能包括檢查屋頂表面、清理屋頂雜物、檢查屋頂管道和通風口、處理屋頂裂縫、維護屋頂排水系統等。

  3. 制定維修方案:

  根據漏水原因,應急處理小組需要制定詳細的維修方案。方案應包括維修措施、材料、成本、工期等。維修方案確定后,物業需向業主發布公告,解釋維修原因、方案和費用等相關事宜。

  4. 取得業主同意:

  在實施維修方案之前,物業需要取得相關業主的同意。根據維修方案涉及的范圍和費用,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征求業主意見,例如書面征求意見、召開業主大會等。

  5. 聘請專業維修團隊:

  物業可以聘請專業的維修團隊進行屋頂漏水維修工作。在聘請維修團隊時,應考察其資質、經驗、報價等,確保維修質量。

  6. 監督維修工程:

  在維修工程實施過程中,物業應安排專人監督工程的進度和質量,確保工程按照方案順利進行。如有問題,應及時向維修團隊提出,并進行整改。

  7. 維修工程驗收:

  工程結束后,物業應邀請業主和相關專業人士進行驗收,確保維修工程質量達到標準。驗收合格后,物業應將維修情況記錄下來,并告知業主。

  8. 分攤維修費用:

  根據維修方案,物業應合理分攤維修費用。維修費用可以由相關業主分攤,也可以使用公共維修基金支付。物業應按照相關法規和程序收取和支付維修費用。

  9. 跟進維修后情況:

  維修完成后,物業應定期對維修過的屋頂進行巡查,確保沒有再次出現漏水問題。同時,主動向業主了解維修后的情況,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維修。

  10. 提高屋頂維護水平:

  物業應提高屋頂維護水平,定期檢查屋頂狀況,疏通排水溝,清理雜物等,減少屋頂漏水問題的發生。

篇2:Z副井井筒處理法蘭盤漏水施工安全措施

我礦副井井筒的排水管路在副井下口馬頭門向上10米法蘭盤處,因墊子損壞照成漏水,經研究決定與2009年8月29日12:00--15:00處理更換墊子,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望認真貫徹執行。

1,施工前召集所有參加施工人員認真傳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做到人人心中有數,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準備好4寸的石棉墊一個,70*250*4000的腳手板一塊,對講機兩個,并事先檢查完好,確保使用正常。

3,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都必須佩帶好保險帶和安全帽,保險帶要事先檢查完好,并在施工過程中,系在牢固可靠的位置。

4,在施工過程中,施工負責人要指派專人傳遞信號,提升機應有正司機開車,副司機監護,在開車過程中,要聽清信號,信號不清,嚴禁開車。

5,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用工具必須要有留繩,防止失手墜入井筒。

6,在施工過程中,井筒上口要設好警戒,嚴禁有人員靠近井筒,防止井筒有雜物墜入。

7,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都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施工完畢后應注水試驗,不出現漏水方可收工。

審批:

安監部:

機電副總:

分管副總經理:

篇3:物業管理條例漏水規定模版

物業管理條例漏水規定是什么?新買的房子漏水了找誰負責?來看下面:

物業管理條例漏水規定【1】

房屋漏水分情況可不同使用,例如《民法通則》,《物權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物業管理條例》。

常見的滲漏原因,可以形成以下相關法律關系:

1、開發商建房時因質量問題造成的滲漏,形成商品住宅質量糾紛法律關系。

2、樓上住戶因裝修房屋、改建管道、不當用水等造成的滲漏,形成財物損害的侵權法律關系。

3、樓下住戶裝修中對其樓頂造成損害而導致滲漏,形成相鄰法律關系。

4、房屋使用久遠造成防水材料自然老化而導致滲漏,也是形成相鄰法律關系

5、共用設施、設備導致滲漏且已過保持期,則應適用物業管理糾紛法律關系。

不同的滲漏原因適用不同法律

1、對商品住宅質量糾紛法律的適用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第二款之規定:“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

適用該規定的前提條件是要確定開發商建造的房屋確實存在質量問題。

如果滲漏給受害人財物帶來損害的,開發商則還要按照《民法通則》承擔侵權的民事賠償責任。

如果滲漏是受害人及其相鄰關系人造成的,即使在五年的質保期內,開發商也不應承擔責任。

如果滲漏既有開發商建造房屋的質量問題,又有滲漏受害人和其相鄰關系人裝修不當的原因,則應相應減輕開發商的責任并讓有過錯的一方承擔相應的責任。

2、樓上住戶因裝修房屋、改建管道、不當用水等造成的滲漏時的法律適用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樓下住戶裝修中對其樓頂造成損害而導致滲漏、房屋使用久遠造成防水材料自然老化而導致滲漏時的法律適用

樓下住戶裝修中對其樓頂造成損害而導致滲漏,是受害者自已的過錯,而房屋使用久遠造成防水材料自然老化而導致滲漏,則相鄰各方均無過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相鄰關系立案的目的僅是尋求解決的途徑,至于責任的承擔,則要依據查明的滲漏原因來確定。

《民法通則》的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

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9條規定,“相鄰一方必須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的,應當予以準許;但應在必要限度內使用并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排水,如仍造成損失的,由受益人合理補償。

相鄰一方可以采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采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他方要求致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應當予以支持。”

《物權法》第八十四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六條規定,“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

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第九十二條規定,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房屋漏水等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相關法律規定【2】

四、不同的滲漏原因適用不同法律

1、對商品住宅質量糾紛法律的適用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第二款之規定:“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

適用該規定的前提條件是要確定開發商建造的房屋確實存在質量問題。

如果滲漏給受害人財物帶來損害的,開發商則還要按照《民法通則》承擔侵權的民事賠償責任。

如果滲漏是受害人及其相鄰關系人造成的,即使在五年的質保期內,開發商也不應承擔責任。

如果滲漏既有開發商建造房屋的質量問題,又有滲漏受害人和其相鄰關系人裝修不當的原因,則應相應減輕開發商的責任并讓有過錯的一方承擔相應的責任。

2、樓上住戶因裝修房屋、改建管道、不當用水等造成的滲漏時的法律適用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樓下住戶裝修中對其樓頂造成損害而導致滲漏、房屋使用久遠造成防水材料自然老化而導致滲漏時的法律適用

樓下住戶裝修中對其樓頂造成損害而導致滲漏,是受害者自已的過錯,而房屋使用久遠造成防水材料自然老化而導致滲漏,則相鄰各方均無過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相鄰關系立案的目的僅是尋求解決的途徑,至于責任的承擔,則要依據查明的滲漏原因來確定。

《民法通則》的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

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9條規定,“相鄰一方必須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的,應當予以準許;但應在必要限度內使用并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排水,如仍造成損失的,由受益人合理補償。

相鄰一方可以采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采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他方要求致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應當予以支持。”

《物權法》第八十四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第八十六條規定,“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

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第九十二條規定,“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根據以上相鄰關系的規定,房屋用水與排水的相鄰關系歸納為:

(1)一方應為另一方提供便利。

(2)相鄰的一方要為另一方提供便利,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辭的義務。

(3)相鄰關系中責任的承擔,應當根據物權侵權原理和《民法通則》中侵權規定來處理。

如果相鄰人主觀上沒有過錯,客觀上也不存在任何過錯行為,或者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的,依然不能構成物權上侵權行為,也就不能因相鄰關系的存在讓相鄰關系人承擔責任。

(4)因為有相鄰關系,所以就要承擔責任,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

但因為有相鄰關系,所以要提供便利,這是一個符合情理法理的正確認識。

(5)處理相鄰關系糾紛應遵守公平原則,互助兼顧相鄰權利人的利益,防止損人利已妨害社會公共利益。

4、共用設施、設備導致滲漏且已過保持期時的法律適用

共用水管的維修,除了人為破壞的情況由破壞人承擔修理責任外,在開發商保修期滿后,應當有專項維修資金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