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驅接立柱作業安全監督
1、主要風險
1.1檢維修頂驅時高空作業可能存在人員墜落風險。
1.2對接立柱時將手腳蹬扶在鉆具母接箍上易造成傷害。
1.3作業時未鎖定轉盤手柄誤操作易造成單吊環傷人事故。
1.4防碰裝置失效、人員誤操作可能造成頂天車事故。
1.5液壓式旋塞未打開就開泵導致高壓傷害。
1.6頂驅鉆進過程中,鉆柱扭矩未釋放,坐吊卡接立柱后,上提鉆具時,反扭矩意外釋放,易造成物體打擊傷害。
2、監督要點
2.1檢查防碰天車裝置、安全帶、吊卡及吊卡保險銷、卡瓦、安全卡瓦、液壓大鉗、B型吊鉗等符合規定要求。
2.2檢查油路系統、氣路系統、指重表和剎車系統以及防碰天車裝置,確保正常。
2.3檢查井架工安全帶完好情況以及手工具保險繩佩帶情況。
2.4井口操作人員佩戴護目鏡。
2.5接立柱前確認停泵,立壓降為零。
2.6頂驅接立柱時,檢查確認轉盤開關手柄鎖定。
2.7在游車起升或下放時,確認吊環處于浮動狀態,以免吊卡碰掛猴臺或其他障礙物。
2.8立柱提出鉆桿盒時,內外鉗工站在立柱外側用鉤子控制立柱平穩移動至井口,防止立柱擺動過大碰傷作業人員。
2.9對接鉆具絲扣時,操作人員手、腳不處在鉆具母接頭處。
2.10井口人員處在安全位置,方可平穩推進液壓大鉗。在關閉安全門框后,方可進行鉆具卸、緊扣作業。液壓大鉗不用時用保險繩拴牢,防止竄氣自行移動。
2.11使用B型大鉗時,操作B型大鉗人員手抓在B型大鉗手柄上,防止吊鉗連接處將手夾傷。B型吊鉗咬住鉆具,在液壓貓頭繩繃緊后,撤離到安全區域。在沒有安裝液壓貓頭或特殊情況下,需使用機械貓頭進行作業的,必須提前辦理作業許可手續,制定安全操作措施,并指定具有經驗的人員進行操作。
篇2:立柱作業安全施工技術
1、立柱作業包括給立柱鋼模掛調整浪風、拆鋼模、振搗混凝土、安放預埋件等作業的人員,在作業前要仔細查看全身,查看衣褲及貴重物品是否穿著和放置妥貼,尤其要清理腳底,以免腳底打滑,工具放入工具袋內。
2、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帶,扣緊安全帶,到達立柱頂部后,根據安全帶“高掛低用”的使用原則,掛號安全帶后再開始工作,從鋼模外到鋼模內工作也要使用安全帶。
3、要采用梯子登高,禁止直接從鋼模上下,梯子放置的斜度要恰當,以70~80度為宜;梯子上部應與鋼模固定,否則梯子下放應有人看護;爬梯時,應面向梯子,雙手緊握梯柱,不允許手中持物,鞋底不應有油污,以免打滑;站在梯子上工作時,應一手扶梯,一手工作,否則應使用安全帶,安全帶要掛置妥當。
4、采用掛籃作業時,使用人在每次使用前都要仔細檢查掛籃的受力鋼筋有無變形,有無脫焊等不安全隱患,如果有應立即向領導報告,待修復后再使用。吊籃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如遇身體不適,應及時向領導說明,避開可能危險的作業。
5、立柱作業前嚴禁飲酒,作業時嚴禁嬉鬧,一起作業的人要互相照應,互相幫助。
6、配合起吊鋼筋籠、混凝土料斗或鋼模時,人不要站在吊物或吊臂下,使用吊斗輸送混凝土時,吊斗運行線的下方人員應避讓,也不準吊斗(不論空斗實斗)從人員頭上越過。使用多節漏斗和滑槽輸送混凝土時,應使其牢固,并采取防止混凝土離析措施,領用安全帶的人員要履行簽字手續。
7、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佩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保護用具,嚴禁穿拖鞋上工地。
8、雷雨時必須停止露天操作,預防雷擊傷人。
9、基坑開挖不能太陡,基坑內作業時必須離基坑壁有適當的距離,以防發生塌方壓人事故,基坑周圍設圍護欄桿。
10、搬運鋼筋、架管時要注意附近有無障礙物、架空電線和其他臨時電氣設備,防止鋼筋在回轉時碰撞電線或發生觸電事故。
11、所有機械設備均需設漏電保護,各種電動機械設備,必須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裝置;
12、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動力、照明線需埋地,振動器操作人員應著絕緣靴和手套,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篇3:立柱及信號機構吊裝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崗位安全職責
1.1負責作業人員、機械設備、行車安全。
1.2嚴格按安全技術交底和操作規程作業。
2、崗位任職條件
2.1接受過專業安全技術及技能培訓。
2.2持證上崗。
3、上崗作業準備
3.1清楚施工影響范圍;安裝作業的各項技術標準。
3.2檢查機柱、機構、梯子、卡盤等安裝配件是否齊全。
3.4檢查其功能是否滿足施工規范和驗標的要求。
3.5檢查機柱及機構吊裝作業使用的扒桿、叉桿、大繩、安全帶、腳扣、滑床板、鋼釬、鎬、锨等工器具是否齊全。
4、安全操作規程
4.1在既有線施工時,嚴格執行登記、要點、消點制度,
4.2在既有線,每次立高柱信號機機柱及信號機構吊裝作業前駐站聯絡員應在車站運轉室施工作業登記簿上進行登記,須注明以下幾點:
A、登記時間;
B、施工內容及范圍;
C、施工負責人及本人姓名。
4.3登記完畢得到允許施工命令后,駐站聯絡員應及時通知現場施工負責人及防護員,為防止聽錯,必須執行復誦制度。
4.4在既有線施工結束后,應對現場進行仔細清理,確認線路狀態完好后向駐站聯絡員進行匯報,駐站聯絡員在施工結束后進行消點。
4.5人工立機柱時,應設專人指揮,分工明確。按每人承擔不超過50公斤的重量配備作業人員。
4.6根據限界要求和定測記錄的位置挖坑,坑深滿足施工規范、驗收的規定,挖坑時注意對路基的保護,挖出的不同種類的土料分開堆放,回填時按路基原來的配料標準再加3~5%水泥分層夯實回填;挖坑時根據現場的地形,要挖出適當的馬槽。
4.7核對機柱坑的深度、限界是否符合要求,操作人員12~15人,將機柱徐徐拉起。機柱立起后,拆除滑床板,校正機柱穿線孔位置,校定限界,回填土搗固,安裝機柱卡盤(離地面500mm),U型螺栓擰緊,再次校正機柱的左右、前后、垂直,培土搗固、拆除工具。
4.8采用專用滑輪吊裝,大繩兩邊相互平衡,人員中間輔助調節的方式將梯子立起并靠在機柱上。在兩側大繩輔助下,將梯子舉至機柱頂端并將梯子頂卡箍套入機柱、下沉,卡箍距機柱頂150mm,梯子中心與機柱中心的線與鋼軌平行,先將最下端包箍固定再逐一固定,然后用專用滑輪吊裝機構,利用梯子進行機構調整,調整完畢后,該信號機做好無效標志。
4.9載機柱坑未回填及夯實前不得攀登機柱,回填夯實后方可撤去拉繩。
4.10使用滑車或吊桿吊裝機構時,機構起吊后下方不得站人。
5、其他注意事項
5.1嚴禁在雷雨、暴風雪天氣進行立高柱信號機機柱及信號機構吊裝作業。
5.2進行信號機構吊裝作業時,工具、材料等物品應放在工作袋內,不得放在信號機上。
5.3立高柱信號機機柱及信號機構吊裝作業時,嚴禁在同一機柱上、下同時作業。
5.4在接近饋電線處立高柱信號機機柱及信號機構吊裝作業時,機柱與饋電線最近側線條的間距,不應小于機柱長加2米,當距離不足時,應在饋電線停電后作業。
5.5在立高柱信號機機柱及信號機構吊裝作業時,將機構、變壓器箱內進行清掃、整理,備齊端子板上端子柱及緊固螺絲,保持內部清潔整齊。根據驗收和技術標準,對施工質量進行自檢,發現缺陷及時克服。對施工現場及時進行清掃,嚴禁污染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