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樣方式采樣要求
1.定點采樣
1)采樣點的選擇原則
(1)選擇有代表性的工作地點,其中應包括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作業人員接觸時間最長的工作地點。
空氣監測類型及采樣要求
空氣監測類型采樣點采樣時段評價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評價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或最高容許濃度評價監測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連續采樣3個工作日(班),其中應包括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工作日(班)在1個工作日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時段進行采樣,連續采樣3個工
作日(班)日常監測在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工作日(班)采樣1個工作班在1個工作班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
最高的時段進行監督監測在1個工作班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時段進行在1個工作班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
最高的時段進行事故性監測根據現場情況確定監測至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低于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或最高容許濃度為止
(2)在不影響作業人員工作的情況下,采樣點盡可能靠近作業人員。
(3)在評價工作場所防護設備或措施的防護效果時,應根據設備的情況選定采樣點再進行采樣。
(4)采樣點應設在工作地點的下風向,應遠離排氣口和可能產生渦流的地點。
2)采樣點數目的確定
(1)工作場所按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質的工作地點,至少應設置1個采樣點。
(2)一個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內有多臺同類生產設備時,1~3臺設置1個采樣點;4-10臺設置2個以上采樣點;10臺以上,至少設置3個以上采樣點。
(3)一個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內,有2臺以上不同類型的生產設備,逸散同一種有害物質時,采樣點應設置在逸散有害物質濃度大的設備附近的工作地點;逸散不同種有害物質時,將采樣點設置在逸散待測有害物質設備的工作地點。
(4)作業人員在多個工作地點工作時,在每個工作地點設置1個采樣點。
(5)流動作業時,在流動的范圍內,一般每10m設置1個采樣點。
(6)儀表控制室和作業人員休息室,至少設置1個采樣點。
3)采樣時段的選擇
(1)采樣必須在正常工作狀態和環境下進行,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
(2)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隨季節發生變化的工作場所,應將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季節選擇為重點采樣季節。
(3)在工作周內,應將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工作日選擇為重點采樣日。
(4)在工作日內,將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時段選擇為重點采樣時段。
2.個體采樣
個體采樣對象的選擇包括采樣對象和接觸有害物質濃度不同工作崗位的選定。
選擇個體采樣對象時,應將接觸和可能接觸有害物質的勞動者都列為采樣對象范圍,采樣對象中必須包括不同工作崗位的、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
3.不同職業接觸限值時的采樣
職業接觸限值為最高容許濃度的有害物質,采用定點的采樣方法,采樣時間小于15min;職業接觸限值為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的有害物質,采用定點的采樣方法,采樣時間為15min;職業接觸限值為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的有害物質,應根據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的存在狀況,或采樣儀器的操作性能,選擇個體采樣或定點采樣,長時間采樣或短時間采樣方法。以個體采樣和長時間采樣為主。
篇2:采樣的基本安全要求
(一)采樣的基本要求
采樣規范除要求采樣必須滿足工作場所有害物質職業接觸限值、職業衛生評價、工作場所環境條件對采樣的要求外,還規范了一些具體的要求。
(1)在采樣的同時應作對照試驗,有樣品的空白對照。
(2)采樣時應避免有害物質直接飛濺和阻隔。
(3)采樣人員在采樣時應注意個體防護;在易燃、易爆工作場所采樣,應采用防爆型空氣采樣器。
(4)采樣過程中應保持采樣流量穩定。
(5)按新的采樣規范所規定的標準方法采樣。
(6)在樣品的采集、運輸和保存的過程中,應注意防止樣品的污染。
(二)采樣前的準備
為正確選擇采樣點、采樣對象、采樣方法和采樣時機等,.必須在采樣前對工作場所進行現場調查。必要時可進行預采樣。調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工作過程中使用的原料、輔助材料,生產的產品、副產品和中間產物等的種類、數量、純度、雜質及其理化性質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產工藝、加熱溫度和時間、生產方式和生產設備等。
(3)工作狀況,包括作業人員數量,在工作地點停留時間,工作方式,接觸有害物質的程度、頻度及持續時間等。
(4)工作地點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擴散規律、存在狀態、估計濃度等。
(5)工作地點的衛生狀況和環境條件、衛生防護設施及其使用情況、個人防護設施及使用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