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作業安全管理審批制度

危險作業安全管理審批制度

2024-07-22 閱讀 6273

1.總則

1.1.為加強公司危險作業安全管理,防止發生各類事故,保障作業人員生命安全。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結合公司生產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2.本規定所稱危險作業項目,是指在安裝、生產、工作中具有較高危險性,可能對作業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和各類事故的作業或任務。如檢維修設備設施高處作業,易燃易爆場所動火、高壓帶電作業等。

1.3.各單位必須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定,高度重視危險作業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堅持“分級管理,分線負責”的原則,對危險作業項目實施“全員參與,全面受控”的安全管理,創造良好的作業條件,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

1.4.不得將危險作業項目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的企業或個人。

1.5.危險作業項目,實行“誰組織生產,誰制定安全措施”、“誰批準方案實施,誰負責措施落實”的管理體制,并明確各方責任。

1.6.重大危險作業項目的安全交底,應履行層層簽字后交底書應存檔備案。

1.7.危險作業項目未經審批不得施工作業(特殊緊急情況除外)。

1.8凡屬從事危險作業范圍內工作的單位,必須填寫《危險作業許可證》一式二份(動火作業按《動火安全消防管理規定》執行),由安全部門和相關部門審查和現場檢查符合要求后,主管廠長或總經理批準后方可施工。

1.9特殊情況無法履行審批手續時,現場應有專人負責安全工作,并有具體的安全措施,在情況允許后立即到安全部補辦審批手續。

1.10安全部及有關部門應及時對危險作業點進行現場全面檢查,作業中應布置安全人員和相關部門人員做重點監督監護。

2.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2.1高處作業的定義

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作業為高處作業。或者雖然在2米以下,但在作業地段坡度大于45°的斜坡下面、四口、機械振動(轉動)、毒害物質及其他易傷害的物體等,應視為高處作業。

2.1.1一般高處作業分級:

2.1.1.1高處作業高度在2-5米時,為一級高處作業。

2.1.1.2高處作業高度在5-15米時,為二級高處作業。

2.1.1.3高處作業高度在15-30米時,為三級高處作業。

2.1.1.4高處作業高度在30米以上時,稱為特級高處作業。

2.1.2特殊高處作業

2.1.2.1在陣風風力六級(風速10.8m/s)以上的情況下進行的高處作業,稱為強力風高處作業。

2.1.2.2在高溫或低溫下進行的高處作業稱為異溫高處作業。

2.1.2.3降雨時進行的高處作業,稱為雨天高處作業。

2.1.2.4降雪時進行的高處作業,成為雪天高處作業。

2.1.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時進行的高處作業,稱為夜間高處作業。

2.1.2.6在接近或接觸帶電的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稱為帶電高處作業。

2.1.2.7在無立足或無牢靠立足的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稱為懸空高處作業。

2.1.2.8對突然發生的各種災害事故,進行搶救的高處作業,稱為搶救高處作業。

2.2高處作業要求

2.2.1、各單位在安裝、生產、工作中,需登高作業,必須提出《危險作業許可證》申請,經審批并落實相關安全措施后,方可登高作業。

2.2.2、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恐高癥、癲癇病、貧血病等禁忌癥人員以及年老體弱、疲勞過度、視力不佳、精力不集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2.2.3、高處作業人員嚴禁酒后作業,嚴禁赤腳及穿硬底鞋、拖鞋等易滑的鞋;安全帶的栓掛不得低掛高用,不得用繩子代替安全帶;按要求正確使用個人勞動保護用品。

2.2.4、登高所用的工具、器材及保護用品,必須建立登記,做到專人保管,定期檢查、檢驗、修理、報廢等工作。

2.2.5、梯子確保牢固,有防滑措施。

2.2.6、兩梯連接使用時,連接處必須綁扎牢固,嚴禁三梯連接。

2.2.7、在自然光線不足,夜間進行高處作業,應設置足夠的照明設備。

2.2.8、高處作業地點應避開各種帶電線路,避開有煙霧、氣體排放處。

2.2.9、梯子放置斜度,一般與地面成60-70度之間為宜,嚴禁一梯兩人操作。

2.2.10六級強風或其他惡劣氣候條件下,禁止登高作業。搶險需要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主管領導要現場指揮,確保安全。

2.2.11嚴禁上下垂直交叉作業;必要時應采取相應隔離安全措施。

2.2.12高處作業所用工具材料等不得拋擲,工作完畢做到人走料凈場地清;防止落下傷人。

2.2.13登高作業嚴禁接近電線。特別是高壓線路,應保持間距2.5米以上;避免人體或導電體觸及低壓線路。

2.2.14懸空作業一定要按規定選好吊拉繩,保持一定的安全系數;作業人員安全帶要栓掛牢靠;并設有監護人。

2.2.15冬季及雨雪天氣登高作業時,要有防滑措施。

2.2.16在自然光線不足或者在夜間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有充足的照明。

2.2.17在薄板材料、輕型材料、石棉瓦、瓦楞鐵、塑料等危險屋頂工作時,必需鋪設堅固、防滑的腳手板,如果工作面有玻璃時必須加以固定。

非生產(安裝、施工)高處作業如:打掃衛生、擦玻璃等需要登高的工作,也要按高處作業要求去做;并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2.3高處作業審批程序

2.3.1首先承擔作業任務的單位,應根據工作任務、作業現場、作業環境等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安全措施;然后按高處作業等級辦理《危險作業許可證》審批手續。

2.3.2遇有緊急情況或特殊情況,必須馬上登高處理時,單位領導親自監護(或指定專人負責);可事后補辦《危險作業許可證》。

2.3.3作業高度在15米(含)及以下的一、二級高處作業項目,由安全部安全負責人審批。

2.3.4作業高度在15-30米(含)的三級高處作業項目,由安全部和主管廠長審批。

2.3.5作業高度在30米以上的特級高處作業項目,由公司總經理審批。

2.3.6遇有特殊高處作業環境條件時:各級領導干部,都要親臨作業現場監督檢查,并落實安全措施后方可在審批手續上簽字。

3.電氣高壓(1000V)以上帶電危險作業安全消防管理

3.1嚴格執行國家《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和《選煤安全規程》及操作規程等相關規定標準執行。

3.2作業前,制定相應安全措施,并辦理《危險作業許可證》。

3.3《危險作業許可證》由設備部、安全部,主管廠長審批。

3.4必須執行“工作票”制度和“掛牌”規定。

4.動火(焊接)危險作業安全消防管理

4.1嚴格執行《選煤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和操作規程。

4.2嚴格執行公司《動火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并履行相關規定手續。

5.設備檢維修的危險作業安全消防管理

5.1嚴格執行《設備檢維修安全管理制度》相關規定,并按規定要求辦理《危險作業許可證》。

5.2嚴格執行《選煤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和操作規程。必須執行“掛牌”規定。

6.其他

6.1其他有較大危險可能導致重傷以上事故的危險作業,均按危險作業進行管理。

6.2對于疑難無法認定作業項目,要及時上報公司安全部予以確定,確保作業安全。

7.考核?

7.1各單位應認真遵守執行此制度,未執行者按違章作業處罰。

7.2違反本制度導致事故的單位及責任人,按相關規定從重處罰。

7.3按《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辦法》規定執行。

篇2:縣醫院臨床用血安全管理審批制度

縣人民醫院臨床用血安全管理審批制度

一、臨床用血應嚴格執行《醫療機構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有關規定,提倡科學、合理用血,杜絕浪費、濫用血液,確保臨床用血的質量和安全。

二、醫院輸血科在輸血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負責臨床用血的規范管理和技術指導,臨床用血的計劃申報,儲存血液,對本單位臨床用血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參與臨床關疾病的診斷、治療與科研。

三、臨床用血前,應當向患者及其家屬告知輸血目的,可能發生的輸血反應和經血液途徑感染疾病的可能,根據輸血技術規范進行相關項目的檢驗,由醫患雙方共同簽署輸治療同意書并存入病歷。

四、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報醫務科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

五、臨床用血適應癥根據《輸血技術規范》執行,臨床用血指征:Hb<100g/L,且Hcl<30%。

六、平診臨床輸全血一次用血、備血量超過2000毫升時要履行報批手續,由科室主任簽名后報醫務科。

急診、搶救用血經主管醫師以上同意后可隨時申請,但事后應當按照以上要求補辦手續

七、臨床用血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輸血時發生不良反應,立即根據輸血技術規范進行處理并填寫《輸血不良反應報告單》。

八、臨床輸血完畢后,應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保存和處理。做好輸血觀察記錄。

九、成分輸血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節約血液資源以及便于保存和運輸等優點,應積極推廣,成分輸血率應高于90%。

十、結合我縣實際,臨床用血應報醫務科審批。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施工安全管理審批制度

一、編制依據

根據合同通用條款、專用條款及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編制本監理工作制度。

二、編制目的

通過本制度實現對現場安全控制點的有效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控制安全事故的影響范圍,并使其得到妥善處理。

三、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合同工程的隱患、危險性較大、專項工程的現場安全控制和安全事件(事故)的處理。

四、方案審批

1、專項施工方案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對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單獨編制作業方案。下列各項工程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1)深度超5米的深基坑支護、土方開挖和降水工程;

(2)懸挑、外掛、附著式升降腳手架;

(3)高大異型腳手架;

(4)大型結構和設備吊裝、拆除、爆破等高危作業施工;

(5)大模板和跨度超過6米的梁、板的模板施工;

(6)地下暗挖作業;

(7)人工挖孔樁作業;

(8)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施工作業。

2、安全事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承包人由于違反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或未按批準的專項安全技術方案組織施工或由于其它失誤,出現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安全隱患問題,即為安全事件。表現為如不及時加以控制和糾正,將會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

3、安全事故: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或因嚴重違章作業造成工程垮塌或人員傷亡,即為安全事故,表現為已經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

五、工作程序

1、專項施工方案的內容

(1)說明:專項工程概況;編寫依據描述;主要技術措施;安全保證措施。

(2)繪制施工平面布置圖,必要時應附結點詳圖和計算簡圖。

(3)進度計劃。可以用橫道圖表示,并附工、料、機使用計劃。

(4)安全控制

1)組織機構。描述安全組織機構、人員構成及崗位職責;

2)描述主要施工技術措施和施工方案;

3)說明自檢系統的控制程序、控制手段;

4)應急預案。

2、編制

承包人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勘察、圖紙審核,確定具體施工方案,必要時可邀請專家進行論證,確保方案的可行性。編制完成后,填寫《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審批表》,由施工單位內部安全體系逐級審核并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3、申報

承包人應在專項工程開工前7天向駐地監理提交《專項安全技術方案申報表》,并附《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審批表》和專項安全技術方案。

4、審批

駐地辦收到承包人的專項安全技術方案3天內進行初審,書面提出審核意見后報總監辦,總監理工程師應在收到駐地組報送的專項安全技術方案7天內予以審批。審批未通過的,承包人應根據監理工程師的意見在7天內予以修改完善,直至監理工程師審核通過。

5、執行和驗證

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批準的方案組織實施,駐地監理對方案的實施進行現場跟蹤驗證。如果發現承包人擅自改變方案或實施過程中未嚴格執行方案或在方案執行過程中出現不合格情況,監理工程師應立即通知承包人暫停該部位的施工,并執行《安全事件(事故)處理工作程序》。

6、安全事件(事故)的發生

(1)當發生安全事件或發現安全隱患時,要求承包人立即暫停該部位的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態的擴大和安全事故的發生,并責成承包單位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經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報監理批準后執行。

(2)當發生安全事故時,監理工程師應向承包人簽發書面指令,承包人應按指令要求執行。

7、安全事件(事故)報送

安全事件發生后,承包人應迅速通知駐地監理辦,并及時報告承包人的上級主管部門;當發生一般安全事故時,承包人還應在24小時內報告業主和建設主管部門;當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時,執行重大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填寫安全事件(事故)報告單》,并在2小時內逐級上報。

(1)安全事件(事故)報告內容

1)事件(事故)原因分析,從管理、操作、材料、工藝方法及周邊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

2)事件(事故)對工程使用安全、使用功能及外觀的影響程度;

3)事件(事故)所帶來或造成的損失分析;

4)事件(事故)的性質判斷;所采取的應急措施;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今后類似安全問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事件(事故)報告應作為《安全事件(事故)處理審批單》的附件。

8、現場監理辦的應對措施

(1)監理辦在獲取安全事件(事故)信息后,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現場進行檢查,對事件(事故)的影響程度、影響范圍做出初步判斷。

(2)監理辦接到承包人的書面報告后,及時簽署審核意見并報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時檢查承包人所采取的防止事態擴大的措施是否落實到位。

(3)隱患、事故整改

總監理工程師在正式審批前,應根據安全事件(事故)的性質和影響程度,邀請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承包單位、檢測機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人員進入現場,對事故原因進行會診,對處理方案進行討論。如果方案不能滿足要求,承包人應重新申報,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監理工程師應監督承包人按批準的處理方案實施處理,承包人處理完成并自檢合格后,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及時對處理結果進行檢驗,在安全事件(事故)處理審批單上簽署意見后報總監理工程師審批。

附:

1、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審核流程圖;

2、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報審表;

3、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審批表;

4、安全事件(事故)處理流程圖;

5、安全事件(事故)報告單;

6、安全事件(事故)處理審批單。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