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員工衛生通則

員工衛生通則

2024-07-22 閱讀 1957

1自覺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和公司職業衛生規章制度。

2技改、技措項目需考慮按國家標準是否增設職業衛生設施,嚴格執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的規定。

3各工種崗位員工應嚴格遵守操作技術操作規程中職業衛生的要求。

4自覺接受公司組織的職業衛生健康的培訓教育,提高自身職業衛生意識。

5正確有效使用職業衛生防護設施,保持職業衛生防護設備設施完好,定期維護保養,發生故障及時修理,嚴禁私自拆卸職業衛生防護設施。

6愛護職業衛生警示標志,保持作業現場警示標志的完整。

7及時打掃清理作業過程中的垃圾,保持工作場所整潔,嚴禁在有害作業點進食。

8積極配合支持職能部門職業衛生日常管理工作。

9配合職能部門對有職業衛生有害點進行的定期有害因素外委檢測,公司員工對作業現場存在的職業衛生事故隱患應及時反饋。

10有害作業點員工在作業過程中正確使用職業衛生勞動防護用品會使用、會檢查、會維護。

11有害作業點員工自覺參加醫院組織的崗前、崗中和離崗的職業健康體檢。

12有害作業點員工應熟悉本崗位的應急措施,發生職業危害緊急事故,及時搶救受傷人員并馬上報告,在允許的情況下控制事態擴大。

13非有害作業點員工,不是工作需要,不得進入有害作業場所。

篇2:藥業公司衛生和員工健康狀況管理制度

藥業公司衛生和員工健康狀況的管理制度

為保證經營環境質量,創造有利于藥品存儲、存放、運輸等的良好環境,創造有利于員工身體健康的工作環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衛生管理

1、環境衛生管理

(1)庫區內不得種植易長蟲的花草、樹木,地面平坦、整潔、無積水、無垃圾、溝道暢通。

(2)倉庫周圍環境要地面清潔無粉塵,無有害氣體及污水等嚴重污染源。

(3)庫房內空氣流通,地面平整、無縫隙,門窗結構嚴密。

(4)倉庫應有防鼠、防蟲、防塵及防污染措施。

(5)倉庫衛生應勤打掃,在收、發貨后,應做到“工完、貨盡、場地清”。

2、藥品的衛生管理

(1)應保持藥品外包裝整潔,無破爛,無污染。

(2)廢舊包裝等應及時清理,不得堆放在藥品存放庫內。

(3)清潔藥品外包裝衛生時,禁用濕法清潔。

(4)特殊氣味、易串味的藥品應與其他藥品分庫存放。

(5)禁在庫房內施放毒餌、鼠藥等易污染藥品的滅鼠材料。

3、員工個人衛生管理

(1)儀容儀表儀態自然得體,不夸張,不奇異。

(2)工作服應整潔,穿戴規范。

二、人員健康管理

1、每年組織從事質量管理、驗收、養護、保管等直接接觸藥品的崗位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2、健康檢查后應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匯總。

3、凡發現有精神病、傳染病或患有其他可能污染藥品疾病的人員,應及時調離其工作崗位。

4、在健康檢查中,如員工出現有重大疾病時,管理員工健康的工作人員應慎重,不得輕易泄露,須報公司領導審定。

5、建立員工個人健康檔案。

篇3:石油銷售員工健康衛生管理辦法

石油銷售公司員工健康衛生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員工健康衛生工作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員工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部室及全體員工。

第三條員工健康衛生工作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堅持分級管理、依托社會化服務的原則,為員工創造有利于員工健康的良好工作條件和員工衛生環境。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四條公司要成立員工健康衛生管理機構,對公司的員工健康衛生管理工作實施領導決策、監督管理和工作場所存在的各種職業危害因素定期監測工作。

第五條公司要依據國家及上級公司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員工健康衛生工作責任制及貫徹落實公司健康衛生管理辦法,保證完成員工健康衛生管理工作。

第三章生產場所和健康監護管理

第六條公司工作場所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存在職業危害的工作場所,應當統一規劃,限期治理。

第七條公司庫站管理部門應對庫、站工作場所存在的各種職業危害因素進行定期監測,并將監測相關內容進行記錄。監測內容包括作業場所空氣中毒物濃度的監測、粉塵濃度的監測,作業場所環境中物理因素強度的監測,勞動衛生防護設施效果的鑒定和評價。

第八條公司綜合辦公室為公司健康衛生管理部門,對員工進行健康監護。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員工,要進行職業性健康監護。職業性健康監護包括上崗前健康檢查、定期健康檢查和離崗健康檢查。定期職業性健康檢查的內容按衛生部《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沒有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員工不得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有職業禁忌證明的員工不得從事所禁忌的作業。

第十條工作場所發生危害員工健康的緊急情況,健康衛生管理部門應立即組織同一工作場所的員工進行應急職業性健康檢查,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第十一條公司應建立健全員工健康監護檔案,健康衛生管理部門應跟蹤職業病員工治療、康復情況。對員工的詳細職業病史、職業危害接觸史、職業性健康檢查結果等個人健康資料,要分別記錄在檔案中,形成動態檔案管理。

第四章職業衛生管理與預防

第十二條公司工程建設部門應對新建、改建、擴建及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等建設項目實行職業衛生設施建設"三同時"原則。即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使用。

第十三條公司工程建設部門應對建設項目應進行職業衛生設施建設預評價和驗收評價。職業衛生評價的全過程包括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設計階段的職業衛生設施設計審查,職業衛生設施施工過程中的監督檢查,竣工驗收中的綜合衛生評價及對衛生防護設施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第十四條庫站產生職業危害的生產設備,必須配套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防護設備或防護措施。對易散發有毒有害物質的工藝設備,要杜絕跑、冒、滴、漏,對噪聲源采取隔音消音措施。

第十五條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員工,應按有關規定提供有效的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要求。

第十六條公司應對庫站員工進行職業衛生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要對員工進行上崗前和經常性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和督促員工遵守職業衛生法律規范、規章制度和正確使用職業衛生防護設備、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增強員工在應急化學事故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七條公司應根據本地區氣候條件,逐步改善員工倒班宿舍防暑降溫條件,確保倒班員工的身體健康。公司應建立員工洗浴設施,提高員工健康衛生條件。

第十八條公司應確定從事廚房作業的人員無各種傳染疾病。食堂/廚房應符合飲食衛生的規定,公司應建立食堂/廚房衛生管理制度。

第十九條公司要對職業危害事故進行防范,在風險預測的基礎上,制訂應急救援措施,并進行預演。

第二十條禁止將存在職業危害的作業轉移給沒有衛生防護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如確屬需要,可由雙方簽訂合同,明確技術指導、防護措施及相關責任等。

第二十一條引進、使用、變更存在職業危害的技術、工藝、生產原材料、生產設備和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必須向有關部門申報備案。

第五章職業病診斷與治療

第二十二條公司應依據國家衛生部《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對職業病進行嚴格管理。綜合辦公室負責分析研究職業病發病情況。

第二十三條公司應規范職業病診斷工作,職業病診斷由取得相應資格的職業衛生機構進行診斷。

第二十四條凡是確診并發給《職業病診斷書》的職業病員工,公司根據職業病診斷機構的意見,安排其醫治。

第二十五條被確診患有職業病后的員工,享受國家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或與其同等的待遇。疑似職業病人需要住院鑒別診斷的,不論最后是否確診為職業病,其住院鑒別診斷期間享受職業病待遇。

第二十六條公司發生急性職業危害事故時,必須立即組織應急醫療搶救,及時處理。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二十七條公司綜合辦公室是員工健康衛生工作的監督檢查部門,對員工健康衛生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公司內部的監督檢查不能替代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或授權的衛生監督機構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的監督檢查。

第七章防護經費

第二十九條公司每年應將健康衛生專項經費列入預算,用于塵毒噪治理,控制、消除職業危害,開展工作場所檢測、職業性健康監護、職業衛生培訓和員工防暑降溫等。

第八章員工權利和義務

第三十條員工權利:

(一)要求改善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的工作環境或工作條件;

(二)獲得健康監護和疾病治療;

(三)獲得職業衛生防護;

(四)女員工在孕期、哺乳期間,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

(五)有權拒絕執行違章指揮,對危害生命健康的作業指令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三十一條員工義務:

(一)學習并掌握職業衛生知識;

(二)遵守各種職業衛生法律規范、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正確使用和維護職業衛生防護設備和個人衛生防護用品。

第九章獎懲

第三十二條公司可根據健康工作考評情況,組織評選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或獎勵。

第三十三條對違反本辦法造成職業危害加重或造成財產損失以及員工健康損害的有關責任部門、人員

,視情節輕重,予以通報批評或相應處分等;觸犯法律的,交由司法部門處理。

第十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由HB公司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集團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