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空預器安裝安全防范措施

空預器安裝安全防范措施

2024-07-22 閱讀 2065

編號:文件編號QHL-GL-aq005-2005文件歸口部門熱機工地起草日期2005.01.26文件名稱1#爐空預器安裝安全防范措施文件起草人生效日期2005.01.28審核意見工地:審核人/日期:會審意見工程:安全:意見處理發放范圍批準總工:批準人/日期:備注施工地點1#鍋爐島計劃開工日期2005.01.30施工負責人王新士1、工程概況鍋爐為上海鍋爐廠生產的SG-1036-17.5/540/540型亞臨界參數,自然循環汽包爐,單爐膛“Π”型布置,一次再熱,尾部雙煙道布置,擋板調溫,采用四角切圓式噴燃器、三分倉容克式空氣預熱器、全鋼架懸吊結構,緊身封閉。鍋爐最大連續蒸發量(MCR)1036t/h,額定蒸發量909.8t/h,額定蒸汽壓力17.50MPa,額定蒸汽溫度541℃。鍋爐額定負荷下保證熱效率93%。本工程1#爐配備兩臺上海鍋爐廠生產的垂直軸三分倉旋轉式空氣預器,型號為2-29.5-VI(T)-1880SMRC;電動機功率為18.5KW,轉子直徑為10992mm。空氣預熱器主要有承重梁、底部結構、端柱、中心倉、轉子格倉、頂部結構,一、二次風道,進、出口煙道,導向、支承軸承、密封、轉子外殼,傳動裝置,傳熱元件,吹灰器和蒸汽滅火裝置等設備組成,單臺空預器安裝總重量350t??疹A器布置在鍋爐尾部K4-K6排柱之間,兩臺空預器對稱布置。2、安全防范重點:2.1焊條,焊條頭丟落。2.2電焊器具高空墜落。2.3鉗工工具墜落。2.4人身墜落。2.5氧氣瓶乙炔瓶傾倒墜落。2.6他物砸傷人身,設備。2.7零部件、螺栓螺母墜落。3、對施工人員的素質要求:3.1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應正確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扎好安全帶,施工中服從各級安監人員的管理。3.2開工前施工人員應熟悉本措施、作業指導書、圖紙及相關資料,充分了解此項工作的危險性。焊接人員應對所施焊的部位的焊接技術要求作到心中有數,尤其是焊接材料,焊縫高度必須明了。3.3鉗工和焊接人員必須經過技術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對交底內容清楚明白并簽字后方可上崗。3.4在工作中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嚴禁在工作場所睡覺。3.7轉子組合過程中一定要按技術要求進行組合和焊接,同時注意對接焊縫的嚴密性,不能錯口,焊接過程中必須要按技術要求進行對稱焊接,同時要注意防止焊接變形。3.8項目施工時間超出一個月時要進行跨月度交底。鉗工或電焊工人員變動時要重新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4、所用機械、工器具、起重索具的安全要求及特殊零部件尺寸和最大件的重量、重心和安全施工方法:4.1塔式起重機、龍門吊和汽車吊等必須經過嚴格檢查、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設專人監護。4.2塔式起重機、龍門吊和汽車吊等在同時投入使用時必須保證有效安全距離。4.3所使用的機械、工器具、起重索具必須設專人保管,并經常維護和保養,定期檢查與維修。4.4小型工器具必須有檢驗合格證明,高空作業時必須配備工具包或系防墜繩。4.5起重索具要標示清楚,嚴禁帶傷或超負荷使用。起重用鋼絲繩必須保證8倍的安全系數,捆扎及吊掛用鋼絲繩必須保證有10倍以上的安全系數。使用時嚴禁打折、電弧灼傷,使用前應及時檢查有無斷絲及磨損超標現象。5、所需安全設施的名稱、規格、數量和實施方案:5.1安全網:4×6m50片;腳手板:0.20×4m100塊;滅火器:4臺;石棉板:50m25.2實施方案:5.2.1空預器內部冷端應用腳手架鋪設嚴密,腳手板上部應采取防火措施。5.2.2空預器外殼與鋼架支撐梁孔洞應拉設安全網,在傳動裝置、底部軸承放置滅火器。5.2.3在空預器內部安裝密封元件時,應設排風扇。5.2.4夜間或暗處施工,需配備行燈。5.2.5電焊工的電焊條頭應設置一個專用的容器盛裝。5.2.6施工現場應設置一到兩個消防水桶。5.2.6特殊焊條必須要用保溫桶盛裝。6、主要安全紀律及注意事項:6.1施工人員應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杜絕違章作業。6.2高空作業應消除落物源,工器具、材料、設備應放置安全位置。6.3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上方牢固處;高處作業人員衣著靈便,衣袖,褲腳應扎緊,穿軟底鞋。6.4上下腳手架應走斜道或梯子,不得沿繩、腳手立竿等攀爬,也不得任意攀登高層構筑物。6.5高處作業人員應配帶工具帶,較大工具應系保險繩;傳遞物品,嚴禁拋擲。6.6高空作業不得坐在平臺,孔洞邊緣,不得騎座在欄桿上,不得躺在走道板上或安全網內休息,不得站在欄桿外工作或憑借欄桿起吊物件。6.7轉動傳動裝置時施工人員必須站在安全位置,防止擠傷身體。6.8注意防火,清洗設備嚴禁使用汽油(可用煤油),所用廢油布、廢油應深埋及妥善處理,嚴禁亂扔亂放。6.9防止觸電事故,在預熱器內部施工應用行燈燈具,電壓不得超過36V。電動工具須經漏電保護器,保護器且靈敏可靠。6.10無損檢測人員使用方法進行焊接檢驗時,焊接人員應遠離射線源。6.11嚴格遵守焊接的有關規定。6.12焊機每天下班時總電源必須關閉。7、主要危險點預測安全技術方案及防范措施責任人1設備安裝或吊裝7.1.1設備倒運時,其棱角處鋼絲繩加墊管皮或其它柔軟物。7.1.2起吊范圍內拉安全警戒繩,禁止行人通過。7.1.3起重工與操作司機要協調一致,吊車必須統一指揮、專人監護并到位。7.1.4各種大型吊車運行時應加強監護確保安全有效距離。7.1.5鋼絲繩使用應統一、規范,大型設備吊裝應有專用繩,且使用前檢查有無斷絲、磨損超標及嚴重打結、扭曲等現象,嚴禁起吊重量不明的物體。7.1.6設備不能順利就位時,應查明原因并消除障礙后再就位,禁止強拉硬拽。閔伯華2高空墜物、墜落7.2.1起重設備捆扎應正確,設備與鋼絲繩接觸拐角處應加包角,鋼絲繩不得超載使用。7.2.2高空作業設備、材料應堆放在安全位置,工器具應采取防墜落措施。7.2.3開始施工前,檢查腳手架實否牢固,腳手架的寬度,高度實否符合要求。7.2.4必須佩帶耐火的安全帶,并將安全繩鉤牢固的掛在堅固的構件上(切勿系到活動不穩的物體上)以防掛鉤脫落。7.2.5在高空作業時,所有的工具和焊條,嚴禁墜落。要更換焊條時,焊條頭一定要放入保溫桶。工具要系好安全帶,另一端固定在牢固構件上。7.2.6高空作業,電焊導線要綁在固定構件上,防止電焊皮線下落,將自己拉倒或砸傷他人。7.2.7電焊皮線應絕緣良好,裸露處及時用絕緣膠布包裹,敷設或收回電焊導線時必須將電源關掉。7.2.8項目施工時間超出一個月時要進行跨月度交底7.2.9施工人員變動時對新工作人員要重新進行技術交底。7.2.10所有的施工人員應懂基本的急救常識。嚴禁在帶電的構件上進行作業或焊接,以防觸電,人身墜落。7.2.11嚴禁投擲焊接工具及其它工具。7.2.12在惡劣氣候下,特別是在六級風以上,大雨天氣下,都不準進行高空作業。陳建榮3交叉作業面7.3.1安裝工使用的撬棍、榔頭、扳手等必須系上防墜繩,使用時,支點應牢靠,且嚴禁雙手施壓。小型器具放在工具包內。7.3.2在吊裝區域拉設安全警戒繩,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7.3.3鍋爐尾部鋼架吊裝時空預器頂部未封閉前停止安裝作業。7.3.4吊物通道要暢通,嚴禁超負荷起吊。7.3.5吊物上下方嚴禁站人。7.3.6吊物必須用鋼絲繩綁扎牢固,且有防滑措施。7.3.7信號不清、重量不明嚴禁起吊。7.3.8電焊線不能有裸漏,在施工區域吊裝應采取隔離措施。7.3.9夜間施工照明充足,且吊裝以小件為主。胡運杰4磨具、堆物傷人7.4.1組合場設備必須分類堆放,先用的在上,后用的在下;大件在下,小件在上。堆放整齊、有序、穩固,。7.4.2起吊物件嚴禁斜拉硬拽或碰撞。7.4.3嚴禁將垛堆設備的底部物件直接起吊。7.4.4設備堆放區應經常檢查、整理,消除隱患。7.4.5使用磨光機、砂輪機、磨頭等必須佩戴防護眼鏡。7.4.6未帶護罩的磨具嚴禁使用。7.4.7角磨機、切割機使用方法要得當,嚴禁在角磨機、切割機的砂輪片上直接打磨物件。7.4.8磨具在不用或停電時應切斷電源。7.4.9打磨位置困難時,應及時更換磨具,不能強硬進行。陳建榮7、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勞保手套、防紫外線眼鏡、電焊面罩、工作服、安全帽、安全帶、絕緣鞋等。8、主要文明施工措施:8.1組合場及現場設備擺放整齊有序。8.2施工通道暢通,夜間施工照明布置合理、充足。8.3醒目處設安全警示牌。8.4現場嚴禁流動吸煙。8.5堅持“工完料盡場地清”杜絕二次污染。8.6施工用電焊線、電源線、氧乙炔膠帶布置整齊有序。8.7職工行為規范,杜絕野蠻施工。8.8防凍防暑降溫設施齊全。8.9腳手架搭設規范并掛牌使用。8.10單軌吊布置合理,鋼絲繩無交叉纏繞現象。8.11吊裝現場布設警戒繩,布置警示牌。9、以往經驗教訓:9.1高空墜落。9.2施工中高空落物。9.3施工中磨具傷人。9.4鋼絲繩斷裂。9.5鍋爐組合場堆物傷人。9.6安全帶低掛高用造成高空墜落。9.7吊車碰撞。10、實施情況總結

篇2:吹瓶機安全防范措施

為了職工的自身安全,提高職工安全防范意識,培養職工遇到突發事件應變能力,把安全事故控制在萌芽狀態,特制定;“安全應急,防范措施”,保證職工的人身安全不受傷害,公司的財產不受損失,

1.設備運行當中突然停電;首先我們腦子一定要保持清醒,千萬不要慌亂,慌亂是一切安全事故的罪魁禍首,按照車間制定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先關掉主機電源,再依次關掉低壓,高壓空壓機,冰水機,主機空調,等電來之后不要急于送電,先看看主機都停在什么位置,然后再依次恢復主機各輔機的電源,且復位。

2.高壓,低壓服務空氣氣管突然爆裂;不允許接近漏氣處,先關閉該機的電源,再依次停主機,關閉高低壓氣閥,排空空氣,等空氣壓力表回零,再到漏氣處查看,排除,維修。

3.油管突然爆裂,漏油;a;一般情況下,停油泵,關閉相關油閥,換油管,開泵檢查。b;在正常情況下,按設備停止鍵立即停止,然后停泵。維修,在上述兩種情況下人員在未停泵時不允許打開機艙門接近漏油處,開泵檢查時,人員必須撤到機艙外。任何人不得留在機艙內。

4,注塑區和吹塑區有瓶坯,或夾瓶子;首先看安全擋塊是否鎖住注塑區,再取瓶坯,遇吹塑模夾瓶子,一定要記住關掉油泵后再取瓶子,不允許開著油泵人胳膊伸進去取瓶子

5,設備手動進行操作時;操作手柄的人一定要注意幾點;a,指令不清不操作,b,機艙有人不操作,c,經過第三人傳達指令不操作。d,不熟悉設備,記不清設備代碼,不操作。排除故障時,由班長統一安排,卻需要用手柄操作,操作者必須重復操作的部位,一定要得到班長的口頭大聲確認后,再實施操作代碼來完成操作,班長在確認是一定要在人員和設備確保萬無一失時才可大聲確認。傳達指令必須是命令者和操作者單線傳達,且,命令者的口令操作者一定要重復,比如;命令者說;“上”大姆指朝上,操作者重復“上”大拇指朝上,方能操作,一定要規范口令和動作,形成一種習慣,才能避免人身安全事故,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

6,其他安全防范措施;1,設備運轉時嚴禁進入機艙,如果巡檢設備必須進入時需兩個人進行,一人在外觀察。一人進入機艙巡檢2,空壓機在運轉時嚴禁進入車間規定的黃線之內,如遇故障必須停機檢查。3,在搞高空管道,高空玻璃衛生時必須有以下幾點安全保障才能進行;a,安全防范措施安全帶到位,b,至少有兩人扶梯,c,必須要有安全監督員和主管領導在場時方能進行。

7,在設備維修時需要工具,取工具者必須在維修結束后,誰取的工具必須有誰負責收回。取出幾件必須收回幾件,(包括螺絲,抹布,棉紗及其它輔助工具),維修區不遺留任何物件。

8,為維修設備方便,需要拆設備其它地方,應先做好標記,待維修結束是,恢復到原狀,原則是;誰拆就必須誰裝。以防遺漏。

9,電器設備發生故障時,有電工來完成,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排除電氣故障。

10,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先切斷電源,不得用水撲救,須用干粉滅火器。

篇3: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范措施規范

從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對有限空間作業活動的危險性認識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多人傷亡事故。同時,有限空間中作業存在的危害,極大多數情況下均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在有限空間內作業,必須嚴格執行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程》(DB33/707—2008),認真落實以下防范措施:

(一)在有限空間外敞面醒目處,設置警戒區、警戒線、警戒標志,未經許可,不得入內。

(二)對任何可能造成職業危害、人員傷亡的有限空間場所作業應做到先檢測后監護再進入的原則。先檢測確認有限空間內有害物質濃度,作業前30分鐘,應再次對有限空間有害物質濃度采樣,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有限空間。

(三)進入自然通風換氣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間,應采用機械通風,通風換氣次數每小時不能少于3次。對不能采用通風換氣措施或受作業環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風換氣的場所,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并使用空氣呼吸器或軟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

(四)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作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有限空間安全設施監管制度;同時應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

(五)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具備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身體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符合相應工種作業需要的資格。

(六)生產經營單位在作業前應針對施工方案,對從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的人員進行作業內容、職業危害等教育;對緊急情況下的個人避險常識、中毒窒息和其他傷害的應急救援措施教育。

(七)有限空間作業現場應明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監護人員不得進入有限空間。

(八)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具;應與監護人員進行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雙向信息交流;作業人員意識到身體出現危險異常癥狀時,應及時向監護者報告或自行撤離有限空間。

當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發生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時,應急救援人員應在做好個體防護并配戴必要應急救援設備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救援。其他作業人員千萬不要貿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