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管道閥門檢修安全措施

管道閥門檢修安全措施

2024-07-22 閱讀 4955

a.工作內容:

1、鍋爐汽水、減溫水系統閥門檢查。

2、鍋爐省煤器再循環閥門內漏檢查。

3、一次風風粉管道消除漏粉。

b.管道、閥門檢修危險點分析:

1、人員燙傷。

2、積粉自燃。

3、起吊物墜落傷人。

c.管道、閥門檢修安全措施:

1、檢修前必須確認該閥門、管道與系統可靠隔離,閥門、管道所在系統放水、降壓至零后,方可開始檢修。

2、打坡口時,工作人員要戴好防護眼鏡,火星飛濺方向不得站人。

3、解除閥門電動頭電源、氣動頭氣源,并掛警示牌。拆卸電、氣動頭時,松開螺栓后用葫蘆緩慢吊下,并定置擺放。閥門部件拆卸后,應放在指定位置,地面鋪放膠皮墊,謹防設備及地面受損傷。

4、閥座、閥芯研磨嚴格執行粗、細、精的工藝標準,更換平板研磨砂紙時,要先將研磨工具全部提出,以防螺帽等雜物掉進閥殼內。

5、組裝前閥芯、閥座結合面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組裝。組裝時,要清理好驗收合格的零部件,嚴格按照工藝順序,以防漏裝、錯裝。

6、在松開閥門法蘭螺拴時,工作人員不準正對法蘭結合面處站立,以防有殘余汽水噴出傷人。

7、在汽水、風粉管道檢修中舊管道割除,新管道、伸縮節及彎頭安裝起吊時,對口焊接時,下部嚴禁站人和通行,以免砸傷、燒傷,燙傷。

8、切割管子時,割開的管口必須及時封堵,以防落入雜物。所更換材料要經材質確認,并有合格證,方可使用以防錯用材質。

9、煤粉管道在停止運行前,應將管道內的煤粉吹凈,防止發生積粉自燃。

d.管道、閥門檢修技術措施:

1、清理檢查閥桿及填料箱,用砂紙打磨光潔,填料箱內壁應光潔,填料座內應光潔無傷痕,其橢圓度應<0.05mm接合面應無傷痕,麻點粗糙度應在0.8以上。

2、閥座和銅套內壁應光潔無毛刺,套筒橢圓度應<0.2mm。四合環、墊圈橢圓度應<0.1mm。

3、齒形墊平面應光潔無絲痕、裂紋等,成型填料應光潔,無損.接頭應成45°,交錯1200放置。

4、閥芯下閥桿與底蓋襯套間隙為0.2mm,閥芯與閥座間隙為0.3-0.4mm,閥芯上閥桿與填料蓋、填料座間隙為0.15-0.20mm,閥蓋與閥座間隙為0.2-0.3mm,墊圈與閥蓋與閥座間隙為1.0-1.2mm,壓蓋與閥座間隙為0.5-1.0mm。

5、閥桿在閥芯內轉動應靈活,上下松動0.05mm,閥芯在閥座內轉動靈活。

6、四合環應放在凹槽內,四周之間的間隙應均勻。閥瓣在閥座內串動間隙應保持在1-1.5㎜。

7、軸承座表面光潔無損,無銹蝕。鋼珠完整無缺,轉動應靈活。

8、殼體應完整無損,結合面應光潔,無溝槽、傷痕,消除麻點、凹坑、絲痕,達到光亮一致,平整,粗糙度達到0.2,密封面無缺陷。

9、拆卸時應防止損壞絲口

10、接觸帶應連續均勻達到寬度的2/3以上,且有一條連續的密封線。

11、開關靈活,無內漏各結合面、焊口均無泄漏現象。

12、閥門就地檢修后,隨同鍋爐本體一起進行水壓試驗。

13)管道對口不得出現明顯錯口,挖補管道內部平整,焊縫填實。

篇2:閥門閘板脫落檢修操作規程

1、操作步驟

(1)切斷上下游流程,放空管線余壓;

(2)拆卸閥門壓蓋螺栓;

(3)卸下壓蓋,使用撬杠撬動閘板,并取出;

(4)將閥門絲桿和閘板進行焊補后重新組合,并裝入閥體;

(5)更換密封墊,涂抹黃油,上鏡壓蓋螺栓;

(6)試壓,投運。

2、安全注意事項:

(1)務必切斷上下游流程,放盡余壓,防止高壓刺傷;

(2)切勿在流程上動火檢修,防止可燃氣體爆燃;

(3)切勿用重磅榔頭野蠻敲擊,以免傷人。

篇3:鍋爐高壓閥門檢修危險點預控措施

作業內容危險點控制措施依據1.辦理工作票措施未執行辦理工作票,確認安全措施執行完善,組織人員宣讀,簽字方可開工《安規》第78條2.接電源及照明燈人身觸電1.濕手不準從事接引電源工作。2.電源線及燈具和電動工具絕緣應良好,電線無破損現象,同時使用漏電保護器。3.電源線要架空《安規》第43條、44條3.閥門檢修1.工具傷人大錘打螺絲不準戴手套,不準單手掄大錘,周圍不準有人靠近《安規》第48條2.起重傷人1.閥門起吊前認真檢查起吊設備(導鏈、鋼絲繩)。2.起吊重物緩慢進行,以免搖晃。3.重物放在穩妥位置,防止傾倒流動《安規》第668條、687條、695條3.設備傷人校正螺絲孔,不準用手指伸入螺絲孔,以防軋傷手指《安規》第360條4.拆除腳手架1.腳手架倒塌1.拆除腳手架時,要按預定順序進行,當拆除一部分時,防止導致其它部分傾斜倒塌。2.應由有經驗者擔任監護《安規》第651條2.物件墜落拆下的桿板傳遞時要配合好拿牢,防止落下,嚴禁向下面拋擲《安規》第652條3.高空墜落拆除過程中,始終將安全帶和安全繩掛在牢固物體上。中間需要倒鉤時,人員應站好位置上進行《安規》第58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