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安全防護措施
第一節?概述
一、電信機房的概念
(一)電信機房是指包含在站點(機站)內的安裝有通信設備和其他輔助設施附屬或者光纜成端的房間。
(二)站點是在通信網絡中表現為一個通信節點,在地理上表現為包含一個或多個通信機房的建筑物或建筑群。
(三)目前我國通信機房主要分為有人職守的機房和無人職守的機房。
二、電信機房的類型
按中國電信網絡資源命名規范,通信機房可分為:接入網機房、地下進線間、計算機機房、數據機房、MDF機房、電報機房、卡類機房、監控機房、空調機房、移動機房(專為移動所用)、
網管機房、動力機房、充氣機房、遠端機房、交換機房、傳輸機房、用戶機房、無線機房、綜合機房、微波機房、有線電視機房、綜合布線機房、IDC機房等。
電信生產其機房作業,是由專門的值機員、機務員來完成,作業內容是值守、維護、檢修固定電話、無線電話、電報、載波、短波、微波、衛星和電力等電信通信設備,使設備處于良好狀態,保證其正常運行。
第二節?電信機房作業中常見的事故類型及案例分析
電信機房常見的事故類型有:電氣事故;火災事故;爆炸事故;設備損壞事故和通信阻斷事故。
一、電氣事故的種類及發生的主要原因
(一)電氣事故種類
電氣事故主要包括電流傷害事故、電磁場傷害事故、雷電事故、靜電事故、電氣火災和爆炸以及某些電路故障。
(二)發生電氣事故在技術上主要表現為:
1、絕緣損壞:電氣設備絕緣破損,絕緣電阻不合格。
2、安全距離不夠:設備的帶電部分與地面及其他帶電部分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接地不合理;低壓電力系統未設置應有的接地、保護裝置。
4、電氣保護措施不力:沒有根據某些電氣設備的特性和要求采取特殊安全措施,如對各種高壓電力設備采取裝設高壓熔斷器和斷路器;對低壓用電設備應采取相應的低壓電氣保護措施進行保護。
5、安全標志不明顯:在施工、安裝及使用電氣設備中沒有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等。
(三)觸電事故的種類及表現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即觸電事故。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電擊傷害,一種是電燒傷害。
二、火災的危害和類別
l、火災會造成5種主要的危害:缺氧、火焰或熱效應、煙霧、氣體燃燒物及建筑物的結構損壞。
2、按著火的方式及燃料的不同,火災可以分為四大類。
(1)固體材料著火:
固體材料,主要是有機物所造成的著火,形成火苗及灰燼。例如木塊、紙及煤炭。滅火的方法是冷卻,可以用水來滅火。
(2)液體或液化固體著火:液體或液化的固體形成的著火,其種類可以進一步劃分為;
(3)電氣著火
電源或設備著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石灰、干粉或者蒸發液體作滅火介質,但不能用水。電是起火的原因,但不是一類火災。因此,電氣著火從傳統的著火分類中取消了。
關于安裝及使用正確類別的滅火器的知識,對于具有特殊風險的地點是極為重要的。
(4)氣體爆炸
在粉塵及可燃氣體環境下,對于所采用的設備的選擇要謹慎考慮,通常由法律規定可以使用的設備種類。
第三節?電信機房作業安全技術要求
一、預防電氣觸電事故
(一)接地:使用金屬的盒、管、架等,應有一個與地相連的電極,并應由有資格的人員定期地對系統進行檢查和測試。
(二)工作系統:在做電路及儀表工作時,要求斷開開關并鎖好,工作人員要親自對儀表進行檢查,以保證其處于“斷開”狀態。如果必須在通電的電路及儀表上作業時,要有嚴格的管制措施,而且一事一批準。要考慮使用橡皮或其他的非導電防護措施。為保證不直接參與工作的人員不被暴露在這種風險之中,要使用圍欄及警示通知。所有的工具及設備,都必須是絕緣的。
(三)絕緣:在靠近電路的非絕緣部分工作時,要考慮絕緣問題。在所有的情況下,使裝置“斷開”應是一個主要的目標,除非這樣做不可能。可以使用各種永久或臨時的絕緣體,如電纜套、橡皮套等。
(四)保險絲:這是一些置于電路之上的金屬條,當電路過熱時,就會熔斷而使電路斷電。不同的保險絲會在不同的預先確定的電流下熔斷。
(五)電閘:當出現電流過大時,會采用電磁原理發現并自動切斷電路。
(六)漏電保護器:發現短路并切斷電流。
(七)電氣操作人員上崗資格:只有經過適當培訓并有適當經驗的人員才能從事安裝、維護、測試及檢驗電氣電路及設備工作。
(八)靜電:在粉塵及液體運動的過程中,會產生電荷,它會產生電火花并且會對粉塵云團及可燃蒸氣起點火作用。此外,在其他工作環境下,靜電會使工人煩躁,也可能造成因有靜電火花而成的其他事故。
(九)預防靜電的措施有:接地:不使用或安裝產生靜電的設備;作業人員要穿防靜電鞋。
(二)高壓電源情況:因空中或地下動力線引起的事故,往往嚴重并產生大火。重要的是,在動力部門沒有斷電時,不能接近那個接觸到或者躺在動力線附近的受害者。否則,有可能會產生電弧。在高壓的情況下,絕緣材料要有特殊的性能,并不是隨手可得的。
(三)火災監測及報警方法
l、熱監測:用金屬熔化(保險絲探測器)或者固體、液體及氣體膨脹(熱膨脹探測器)為原理的傳感裝置;
2、輻射監測:用光電柵探測因著火而產生的紅外線輻射;
3、煙氣監測:應用離子輻射、光及光電傳感來探測;
4、可燃氣體監測:測量空氣中可燃氣體的濃度,并與參考值相比較;
5、火災報警裝置要發出獨特的音響,使作業場所所有位置都能聽到,而且所有的人都能懂得音響的含義。報警裝置可以是人工的,也可以是自動的。
為了適應通信的迅猛發展,加強競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網絡維護水平,促進維護體制的深化改革,迫切需要解決通信環境監控安防問題。通信公司環境監控安防問題是對分散、面廣的各個獨立的基站機房環境參數進行遙測、遙信、遙控和遙調,監視設備的運行狀態,監視機房環境狀態,記錄和處理有關數據,及時偵測安防告警并通知相關人員處理,從而實現移動交換局和移動通信機房動力及環境的少人或無人值守,提高通信設備的安全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建議使用基于GSM/GPRS/CDMA平臺的安防解決方案。
在解決方案中,通過GSM/GPRS/CDMA的話音、短信通道將各分散通信點的警告信息上傳到中心的相關運維人員,從而使告警信息得到及時處理,提高通信網絡的可靠性。目前已經覆蓋的警類包括:門磁報警(出入口控制)、溫度報警、濕度報警、停電報警、空調被盜報警、剪線報警、紅外報警、圖像、煙感等等。從而可實現對室內通信環境的安全保護和室外變壓器被盜報警、空調被盜報警的及時處理。由此可見,這一解決方案,已經滲透到了通信管理的各個環節,使得各項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學,為外維人員日常的工作帶來便捷和安全。
良好的機房環境也是通信網絡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因此通信網絡維護部門必須加強對機房環境的維護管理,以確保移動通信網絡的安全。
解決方案主要特點如下:
1.通信站點的分布點多面廣,采用傳統的人工巡檢維護模式,無法有效保證設備維護工作質量和時效性。
2.由于GSM/CDMA網絡的迅速擴展,每個員工承擔的工作量越來越大,給維護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3.大部分通信站點交流電源供電條件較差,空調均為家用分體空調設備,運行故障時有發生,而且基本不具備來電自啟動功能和遠程開關機功能。一旦發生市電故障,通信設備的運行環境條件很難保證,需臨時派人趕赴現場處理。
4.通信站點分布于城鄉,周邊地理環境差異極大,基站的安全問題如防火、防盜、防水等就不能得到有效保證,設備運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通過基于GSM、GPRS/CDMA平臺的話音、短信,實現將通信站點告警信息(包括煙火警、剪線警、水警、空調失竊警、高溫警、門警或入人警、停電警等)通知到中心機房及相關的領導及維護人員并做出處理。
發生警情時將鳴響警笛報警,同時通過GSM/GPRS/CDMA移動通訊網自動循環撥打預先設定的3組報警電話,智能識別工作人員是否接警,一旦接警,不再撥打該號碼;并發送中英文短信到預先設定的工作人員手機上,通過短信內容識別報警基站,同時接警中心聯網報警,中心機房可通過軟件及電話進行遠程布防、撤防、監聽現場。
篇2:模擬機機房安全防護制度
一、機房必須有醒目的電離輻射標志。
二、機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風。
三、機房出光指示聯鎖燈應保持有效。
四、機房控制臺應具有安全控制設備,如緊急中斷照射設備和輻射安全與聯鎖裝置。
五、操作者必須熟練掌握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六、操作者必須佩帶個人劑量計。
七、操作人員在每天開機前必須檢查機器的安全聯鎖裝置是否正常,如發現異常應通知維修人員,排除故障后方能開機治療。
八、操作者不得擅自拆除輻射安全與聯鎖設備。
九、出束檢查時,除患者外,治療室內不應有其他人員滯留。
十、參觀者或未經培訓的工作人員不能自行開機。
十一、非機組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機房。
十二、放射工作人員應接受過放射防護知識培訓和法規教育,能自覺遵守有關放射防護的各種規定。有效進行防護并防止事故的發生。
十三、定期進行放射防護的事故處理技術培訓,使每個操作人員都掌握放射防護和事故處理技術。
十四、機器若出現故障,首先將病人移出治療室,再通知維修人員和負責醫生,并立即通知上級領導。
十五、工作結束后,應關好機器及相關電器設備,鎖好機器與機房,拉上電閘,方可離開。
篇3:數據中心機房用電安全防護措施要求
1.綜述
為盡量避免機房內電力意外事故,以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設備損壞及影響供電系統等為目的。規范數據中心機房設備加電、日常操作的用電安全防護措施,制定本文檔。
2.范圍
本文檔適用于北京移動數據中心所有機房(菜市口、望京、昌平、豐臺、大白樓)。
3.用電安全措施
機房日常用電安全的最高準則為確保人員安全。
3.1設備用電安全措施
3.1.1設備上架加電要求
••所有進入機房,需使用機房電源的設備應為正規品牌且具有3C標志(即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中CCC+5安全認證標志或CCC+S&B安全與電磁兼容認證標志任意一個。任何自行組裝(DIY)設備不得上架加電。
•設備上架加電前應在機房外,使用非機房(生產用電)電源進行加電、開機測試,測試該設備電源組件為正常運行方可上架加電。
•不能在機房外加電測試的直流電設備,進入機房后首次加電需機房負責人,電力維護人員,中通維護人員,運維人員及客戶同時在場。
•不能在機房加電測試的其他交流電設備,進入機房后首次加電需機房負責人中通維護人員,運維人員及客戶同時在場。
•設備上架后,加電前,由中通維護人員對機柜電源進行通路、電壓測試,測試結果正常后由客戶自行閉合對應的空開。
●以上任意一點不能達到標準,必須由機房負責人書面(包含郵件)批準。
3.1.2設備日常操作安全措施
•機房內應設置維護和測試用電源插座(地插、強插等),供日常維護過程中接插相關維護設備,儀器儀表等。嚴禁隨意使用機柜內電源接插。
•需要關閉電源時,不要設想電源已關閉,必須仔細檢查,確認。
•為避免靜電對設備的電子器件造成損壞,對設備進行操作時應穿著防靜電服或戴防靜電手套或佩戴防靜電手鐲。
•拿電路板時,應拿電路板邊緣,不要接觸元器件和印制電路。
•保持機柜內清潔、無塵。
•防靜電手鐲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將手伸進防靜電手鐲,戴至手腕處。
2、拉緊鎖扣,確認防靜電手鐲與皮膚有良好的接觸。
3、將防靜電手鐲,插入設備的防靜電手鐲插孔內,或者是用鱷魚夾夾在機柜的接地處。
4、確認防靜電手鐲良好接地。
3.2.日常維護人員安全措施:
•非電工作業人員、不具有電氣電力專業資質人員嚴禁進行任何電工作業。電工作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對機房配供電設施、裝置進行安裝、維護、檢查、檢修等操作。
•配供電設施、裝置的絕緣或外殼損壞,可能導致人體接觸及帶電部分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修復或更換。
•移動用電設備、打開用電設備外殼時必須拔掉所有電源線和外部電纜。
•確認操作區域內地面無積水、潮濕等。
•為避免出現意外,盡量不要一個人進行帶電維護。維護前應確認設備的電源開關,如發生意外,第一時間切斷對應的電源開關。
3.3.電力突發事故處理
•如機房發生電力突發事故,按照故障處理流程、應急預案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