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除塵器受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前期準備
1、進入電除塵器內部前需進行受限空間登記,經過現場監護人確認后方可進入。
2、進入前檢查所攜帶物品,嚴禁與工作無關的雜物帶入電除塵器內部。
3、進入電除塵器內部作業需兩人以上進行,外部設監護人。內部作業照明要充足,照明等電源必須在外部設置漏電保護器,行燈電壓不得高于36V。
4、進入本體工作人員應穿連身工作服,帶防塵口罩。
5、進入電除塵器本體檢修前,必須停止鍋爐吸送風機運行,微開吸送風機出入口擋板
6、當本體內溫度降至40℃以下時,方可進入本體工作。如因工作需要,本體內溫度在40℃-50℃時,應根據自身身體情況輪流工作和休息。超過50℃時,嚴禁進入本體內工作。進入本體工作時,應由專人負責進出本體人員的管理登記工作,每次進出本體由本人簽名。
清理內部積灰:
1、擔任除灰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及訓練。
2、除灰時,工作人員應戴手套,穿防燙傷工作服和長筒靴,并將褲腳套在靴外面,以防熱灰進入靴內。
3、除灰用的工具(如鐵耙、鐵鉤等),應完整、牢固,使用前應檢查。
4、進入灰斗內部捅灰時需使用軟梯進入灰斗,將安全帶懸掛在灰斗內部鋼梁最上層防止人員掉落灰斗內部。
5、清理積灰時應先將四壁較高積灰清理到中心部位,防止四壁積灰脫落將人員掩埋。
6、內外部清理人員要配合默契,外部接灰人員使用專用接灰箱或編織袋接灰時關注出灰量,當容器灰量到3/4時及時關閉閥門,防止大量積灰外溢污染環境。
7、清理的積灰及時清理干凈,保持好檢修現場衛生。
電除塵器陰陽極、振打系統檢修:
1、進行振打系統檢修前首先確認轉動設備的電源是否斷開,并將電源抽屜開關拉到檢修位。
2、進行陰極振打檢修作業時必須搭設腳手架。搭設腳手架前需對陰極振打錘進行檢查,將存在脫落隱患的振打錘固定好防止造成高空落物造成人員傷害。
3、電除塵器內部搭設腳手架時需將進出物品進行登記,搭設的鐵絲架桿架板等物品要綁扎牢固,工作完畢拆除時需將物品清理干凈,防止有雜物遺留造成極間距升壓困難。
4、在本體內部檢修陽極板和陰極線時,必須帶好工具袋,禁止將焊條頭、螺栓、螺母及其它雜物掉入灰斗或搭接在陰極框架上,工作點下面嚴禁站人。
5、電除塵器內部動火作業時需將滅火器放置到工作位置2米以內。動火前檢查焊機接地線是否牢固,焊線完好無裸露,漏電保護器是否合格。檢查氧氣乙炔管道連接是否緊密無脫落漏氣等現象。工作完畢后必須檢查現場是否存在火種。
6、進行電除塵器內部部件的緊固工作時,所使用的扳手必須使用繩索在手腕上進行固定防止造成落物。
7、電除塵器內部高空作業時必須帶好安全帶,并懸掛在內部牢固位置。
8、電除塵檢修結束試運振打、進行空載升壓試驗前,檢修負責人必須對本體內部詳細檢查一次,確認檢修人員全部離開除塵器內部,人孔門全部關閉螺栓擰緊后,可進行升壓試驗。
電除塵器更換陰極線,陽極板檢查需進行高空作業:
1、制定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
2、檢修單位施工負責人應對工作中的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負責。3、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4、高空作業中的工具及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5、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并由一定的從事此項工作的經驗,并定期進行體格檢查。6、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7、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8、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掃干凈;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9、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電除塵器內部進行焊接作業。
1、在電除塵器內部進行焊接作業時,在使用前要檢查電焊機是否合格,電源線無老化裸漏,接地線良好。
2、在進行電焊作業時,工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服,做好防燙傷措施。
3、在動火工作前應做好電除塵器內部的通風,并按照動火工作票要求進行作業。
4、動火工作中須將焊把線與接地線一并拉到工作地點。
5、電除塵器內動火作業須將滅火器放在工作地點附近,防止發生意外時及時進行滅火。
6、電除塵內作業要保證安全通道的暢通。
7、進行對振打軸等大型設備的焊接,有必要時要將振打軸從電除塵器內部取出再進行焊接。
8、電除塵器內部高空焊接作業時,下部要有監護人進行監護,焊條頭不能隨意丟棄,做好防墜措施。
9、焊接作業完畢后要進行收尾工作的檢查,防止火災遺留。
10、電除塵器內部清灰時要戴好防護口罩。
11、電除塵器每日工作完畢后需將人孔門進行封閉,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篇2:受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一、在此區域作業必須履行工作票或操作票手續,進入前必須進行強制通風30分鐘以上,禁止使用氧氣通風;
二、在此區域工作不準超過兩人,進入前應使用氣體報警儀(如便攜泵吸式氣體檢測儀)對該區域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進行檢測,檢測儀器在使用前應進行校驗,以確保指示正確;
三、在此區域使用潛水泵、通風機及行燈等電氣工具時應認真檢查電源線不得有裸露部位,確保絕緣良好。作業時要使用12伏以下照明電源,行燈變壓器及漏電保護器必須放置在入口2米以外。在使用潛水泵抽水過程中人員禁止進行檢修及操作;
四、在此區域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做好絕緣措施,敷設絕緣橡膠板,作業人員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電焊帶不能有裸漏部位,電焊鉗應使用絕緣合格的材料;
五、在缺陷處理或系統運行方式變化需要操作閥門或進行放水時,應先將閥門緩慢開啟1/4圈進行泄壓,在確認無異常情況后,方可根據現場情況逐步開啟閥門,禁止將閥門一次全開。放水或排氣操作前必須對井室內溫度進行測試,確認井室內溫度小于40℃時方可進入,同時要密切關注熱網水溫,以防止工作人員缺氧窒息或燙傷,造成人身傷害;
六、在拆卸閥門時,應首先檢查并確認高位排空氣門處于開啟狀態,并檢查確認與其相連的部位介質已經排空或已全部隔斷,確認系統內壓力為零后方可進行;
七、要求井外的監護人員(不得少于二人)應不間斷的監護,并經常與井內作業人員進行通話(間隔時間不能超過一分鐘),觀察井內作業人員是否有異常動作,若有異常動作,監護人應立即將井內作業人員通過安全繩協助作業人員脫離作業場地,除去防毒面具并進行緊急施救。同時,要立即起動相應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將傷者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八、作業人員進入該區域必須系安全繩并正確使用雙背肩安全帶,安全繩的末端留在井外部分不少于1.5米并固定牢固,便于井外監護人員施救。
火警報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