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膠帶機減速機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必須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所有參加施工項目人員召開安全班前會,部署施工方案和時間安排,傳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學習后進行簽字。不學習措施及未簽字人員不準從事此項工作。
2、施工人員到達現場后,要認真的排查施工現場的不安全因素,并清理施工地點的浮煤與雜物后,方可施工。
3、特殊工種人員要持證上崗,嚴格按照相關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執行。
4、施工負責人與相關的司機和信號工進行聯系,說明工作中要注意的問題及聯系信號,并安排專人停掉皮帶控制開關的電源,將開關閉鎖,派專人看守,并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標志牌,只有執行這項作業的人員才有權取下此標志牌,解鎖后送電,必須作到“誰停電,誰送電”,嚴禁約定時間送電。施工人員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包括電纜和電線。
5、使用千不拉起吊電機、減速機或作為留繩使用時,必須要做到:
⑴、安全負責人必須對所使用起吊用具、繩頭進行認真的檢查,其安全系數滿足提升要求(大于6.5倍)。
⑵、千不拉的噸位要滿足吊件的要求,對梯子或其它物件進行系留,起吊點一定要牢固可靠,做到一人起吊,一人監護起吊裝置及生根點的受力情況。
⑶、物件起吊時,如果不了解重物的重量首先進行試吊后再正式起吊,經檢查確認無異常現象時,方可繼續提升。
⑷、放置物件時,應緩慢下降,確認物件放置平穩牢靠,方可松鉤,以免物件傾斜翻倒傷人。
⑸、起吊物件時,作業人員不得在已受力索具附近停留,特別不能停留在受力索具的內側。
⑹、拉小鏈時應雙手均勻用力。不得過猛過快,起吊重物需懸空停留時,要將手拉小鏈拴在大鏈上。
⑺、起吊時,應由技術熟練、懂得起重機械性能的人擔任指揮信號,指揮時應站在能夠照顧到全面工作的地點,所發信號應實現統一,并做到準確、宏亮和清楚。
⑻、起吊時,施工人員應聽從信號員的指揮,禁止其他人員與起吊施工人員談話或隨意指揮,如發現起吊不良時,必須聽從信號指揮人員處理,有緊急情況除外。
⑼、在拆卸、安裝減速機及電機時要保證起吊的平衡。
6、在煤倉上口挪減速機時,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對木板要進行保護,防止劃傷煤倉上口木板。
7、在卸螺栓前,要將所要拆卸件用留繩留住,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去掉固定螺栓,卸螺栓的順序由下而上。
8、卸下來的電機要放在平穩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進行穩住,以防滑動和滾動。
9、拆卸下的減速機應及時運走或放置在安全地點,放置要平穩,不得壓住管線或堵塞通道。
10、人工抬卸物件時,要注意腳下,以防傾斜傷人。
11、在下放抬卸的物件時,要相互呼應,以防在下落物件時傷人。
12、安裝新件時要保證物件平衡和穩定后再組裝,不要將手放在對接處,以防擠手。
13、在回收舊減速機時,要密切注意頂板以及周圍施工環境。
14、施工期間安全負責人現場監督施工,發現問題及時阻止施工,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施工。
15、在送電時,要嚴格堅持停送電制度,由停電人員取下自己所懸掛的停電牌后,方可進行送電。
16、施工后的現場要保持清潔,認真清點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備件,清理現場衛生。
17、施工完畢后必須對減速機進行試運轉。
18、試運轉前要移去設備上的物件。在試運行時,要認真觀察減速機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后立即進行整改。
19、工作完畢后,施工負責人要認真清點施工人員,并向工區值班人員匯報工作完成情況。
篇2:副井絞車更換電控減速機及電機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準備工作:
1、施工的工具、材料要準備齊全,起重梁的施壓地點點柱要事先立好,并要保證準備的材料工具性能良好,如38Kg/m鋼軌、20噸的導鏈、5噸的導鏈、繩扣、繩環、墊鐵、混凝土材料、地腳螺絲、電纜、電機、減速機及其他電控系統用具材料等,要量型適宜安全可靠。
2、施工時需要叉車,叉車要及時到位。30噸吊車配合,
3、施工用的材料,加工的零部件要提前到位。
4、施工人員要組織到位,人數足夠,保證替換作業,制定好嚴格的交接班制度。
5、為防止污染,事先準備好棉紗、鋸沫、柴油、汽油、面粉、白布等,提前放置到現場。
二、施工步驟:
1、準備工作:
施工前,將兩罐籠用38Kg/m鋼軌蓬于井口上方,放松大繩,使滾筒處于自由狀態;并將滾筒上鎖,保證滾筒不能夠轉動,同時保證罐籠放置妥當,安全。停掉電源,斷開齒輪聯結器。提前將副井北側墻壁扒開,保證足夠的空間進出設備,同時將副井絞車房內備用電機運出。
2、更換副井控部分:
派專人去變電所停掉副井兩趟電源,同時停電、閉鎖、掛牌,并在記錄本上做好記錄;
拆除副井電控室內所有電器設備,包括電阻架、高壓換向器、低頻電源、轉子柜,操作臺等,并將其運送到室外,將現場打掃干凈。
將新的變頻電源柜、控制柜、變壓器以及電源柜運送到電控室內,按照廠家要求及設備性能及要求進行安裝,安裝時保證設備安裝合格,接線工藝符合要求;接上由變電所到變壓器、由變壓器到電源柜、以及電源柜、控制柜、變頻電源柜之間的連線。接線時,線號要清晰,準確,并在圖紙上做上標記;
3、更換減速機及電機:
斷開電機與減速機之間連接的蛇形彈簧連接器,將電機及減速機從基礎上拆除,先用扒桿和導鏈將電機逐步挪到靠近門口部位,用叉車將其叉出放置在妥當的位置。同樣用扒桿和導鏈將減速機挪出,放置妥當。
拆除原來基礎,按照設備基礎圖重新做基礎,保證基礎材料、規格、尺寸及誤差符合要求,預留好地腳螺栓孔,保證尺寸合適。
待基礎凝固后,將電機及減速機運到預定位置,上好地腳螺栓,并加墊鐵校正水平,同時利用百分表及框式水平儀對電機與減速機、減速機與滾筒之間的同軸度進行調整,并及時與地測科聯系,對電機、減速機的水平度進行進一步的準確校定。保證墊鐵表面粗糙度達到6.3的要求,墊鐵必須墊穩墊實,與基礎的接觸面積不小于60%,墊鐵嚴禁有裂縫,鄉鄰兩組墊鐵之間的距離在500~1000mm之間,墊鐵最多不得超過3層;同時保證減速機輸出軸的水平度嚴禁超0.15/1000。齒輪聯結器之間的徑向位移不大于0.15mm,傾斜度低于0.6/1000,蛇行彈簧聯結器徑向位移小于0.1mm,傾斜度小于0.8/1000。
水平度及設備的同軸度合格后,進行二次灌漿,二次灌漿時應將混凝土基礎處剁成麻面,并用水沖洗干凈,灌漿時必須搗固密實,基礎螺栓嚴禁產生歪斜。二次灌漿所用的砂漿及混凝土必須比基礎的混凝土強度要高一級。
待設備安裝好后,接上電機電源線、連接上電機與減速機之間的聯接器送電空運轉,確定無誤后,連接上減速機與滾筒之間的聯接器,帶滾筒空運轉。正常后拆除罐籠下的道軌實現帶負荷運轉,空罐運行2趟,設備運轉正常無異響后方可正常投入使用。
三、注意事項及主要的安全技術要求:
1、施工現場必須有廠家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
2、所有使用中的設備(如繩扣、導鏈、扒桿、保險繩等)必須經過嚴格檢查,發現不合格及有損傷的物件嚴禁使用。
3、在進行高空作業及井筒上作業時,必須系好保險帶。
4、起吊用具在施工前要做好全面檢查,立柱和扒桿要打好楔子。
5、在進行高低壓電器設備操作時,嚴格遵守停送電制度,嚴禁帶電作業,作業時必須持證上崗,電氣作業時必須做到一人作業一人監護,停電時,必須派專人看管,責任落實到人,在變電所停送電時,必須落實誰停電誰送電制度,嚴禁電話及預約停送電。
6、施工人員要配帶好安全帽,起重物時,梁下嚴禁站人。
7、施工時,要設指揮一名,施工人員要聽從指揮。
8、所有螺栓必須上緊,嚴禁有松動螺栓出現;
9、設備安裝完畢,要做絞車空載試車。
10、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本措施,作業前嚴禁喝酒,出現情緒不穩或者有其他健康問題人員,嚴禁參與施工。
11、進行混凝土澆注時,必須澆注合格,所用材料符合要求。12、嚴禁井筒上下同時作業,防止高空墜物傷人。
13、其余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審批意見執行。
篇3:減速機檢修危險點預控措施
作業內容危險點控制措施1.拆、裝螺栓砸傷1、手持工具要握緊,把要清潔。落物傷人1、注意物件墜落、傷人2.起吊大蓋高空墜落1、鋼絲繩及葫蘆使用前進行檢查,不合格者禁止使用2、登高懸掛鋼絲繩及葫蘆時必須配用安全帶。砸傷1、大蓋不能直接放在地板上,應墊以軟木,以防接合面受損。并且要固定牢固,以防砸傷人3.起吊齒輪手指擠傷、滑跌1、拉葫蘆時戴手套,手套上不得有過多油污,拉鏈時嚴禁猛拉猛拽。人身擠傷,碰傷1、起吊時,手禁止伸入減速機機體內扶齒輪,應用繩子牽引。起吊過程中四周嚴禁站人。肢體傷害1、搬運齒輪時應戴手套,以防毛刺掛傷4.更換軸承燒傷、燙傷1、加熱時要注意防火,以防止燒傷人員2、加熱后安裝軸承時要戴耐熱手套,以防止燙傷5.研刮結合面人身傷害1、刮刀用力方向不能站人滑跌1、刮研結合面時要站穩6.合大蓋肢體砸傷,擠傷合蓋時要緩慢,嚴禁把手伸入結合面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