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梯安全運行規程制度

電梯安全運行規程制度

2024-07-18 閱讀 6411

1.0目的

規范電梯運行管理,確保電梯良好運行。

2.0范圍

適用于物業集團所轄物業電梯的安全運行管理。

3.0職責

3.1電梯技工負責電梯運行情況巡查和故障報告。

3.2監控室保安員負責監控電梯的運行狀態。

3.3專業工程師負責電梯的綜合管理

3.4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負責對電梯運行管理的檢查、監督。

4.0工作內容

4.1巡視監控。

4.1.1電梯技工每天應對小區內所有電梯的主要部位至少巡視一次。

4.1.2巡視監控的主要內容如下:

a.曳引電機有無異常噪音或氣味,是否溫度過高(燙手),曳引電機軸承是否需要加注潤滑油,螺栓是否松動;

b.減速箱是否需要加注潤滑油,油色、油位是否正常,聯軸器是否牢固可靠,螺栓有無松動;

c.指示儀表、指示燈是否正確,各繼電器、接觸器動作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聲響;

d.變壓器、電阻器、電抗溫度是否正常,有無過熱現象;

e.制動器動作是否正常,制動線圈是否過熱,制動輪上是否有油污;

f.曳引輪、曳引繩、限速器、機械選層器、測速機等運行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聲響;

g.通訊設施是否靈敏暢通,指示牌、標示牌是否完好,盤車手輪、開閘扳手等救援工具是否已放置在指定位置;

h.轎廂照明是否正常,廳外轎內指層、指令及指示燈是否正常;

i.廳門及轎門踏板是否清潔干凈;

j.轎廂和對重導靴油盅油量是否足夠;

k.電梯運行有無異常振動或聲響,舒適感有無明顯變化;

l.開關門有無異常(順暢),轎廂內應急燈是否可靠;

m.底坑限速器、張緊裝置、開關和碰鐵距離是否異常;

n.底坑有無積水或臟物。

4.1.3巡視過程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有不正常時,電梯技工應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處理不了的問題應及時如實地匯報給系統工程師,在系統工程師的協同下加以解決。整改時,應嚴格遵守《電梯維修保養規程》。

4.2異常情況的處置。

4.2.1發生火災的處置。

a.樓層發生火災時,電梯技工應立即擊碎玻璃,按動"消防開關"使電梯進入消防運行狀態,電梯運行到基站后,應使乘客保持鎮靜,疏導乘客迅速離開轎廂;

b.井道內或轎廂發生火災時,電梯技工應即該停梯,疏導乘客迅速離開轎廂,切斷電源。用干粉或1211滅火器控制火勢蔓延。

c.對于上述兩種情況,電梯技工應及時通知消防監控中心,按《火災、火警應急處理程序》處置。

4.2.2電梯浸水的處置:

a.當底坑內出現少量進水或浸水時,應將電梯停在二層以上,斷開電梯總電源;

b.當樓層發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進水時,應將轎廂停于進水層站的上一層,斷開電梯總電源;

c.當底坑、井道或機房進水較多時,應立即停梯,斷開電梯電源總開關;

d.發生濕水時,應迅速阻斷漏水源;

e.對濕水電梯應進行除濕處理,如用干抹布擦拭、熱風吹干(溫度不能太高)、自然通風(用鼓風機)、更換管線等確認濕水已消除,各絕緣電阻達到要求并且試梯運行無異常后,方可投入正式運行。

4.2.3停電造成電梯或故障造成停梯時的困人救援按《電梯困人救援作業規程》處理。

4.3電梯機房管理。

4.3.1非系統技術人員不準進入機房,若需進入,須經系統工程師同意,填寫《設備機房外來人員入室登記表》,在電梯技術人員的陪同下方可進入機房。

4.3.2機房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或危險物品,機房內應配足消防器材,禁止吸煙。

4.3.3每兩周打掃一次機房的衛生,做到地面、墻壁、天花板、門窗、設備設施表面無積塵、無銹蝕、無油漬、無污物,油漆完好、

整潔光亮。

4.3.4機房應當通風良好、光線充足、門窗開啟靈活。

4.3.5機房應當做到隨時上鎖,鑰匙由值班人員保管。

4.4保安監控室。

4.4.1保安部值班員24小時監控電梯的運行,通過閉路電視觀察轎廂內狀況,嚴禁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和超長超重等物品進入電梯。用內線電話制止乘客的不文明行為時,必要時派崗位人員查看。

4.4.2監控時發現電梯運行異常或出現困人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工程維護部派技術人員查看、處理。

4.4.3對電梯的運行情況進行登記,具體按《治安工作規范》執行。

4.5電梯的正常使用應遵循《電梯使用管理規定》。

4.6對于電梯的運行情況,::應完整、規范地記錄在《電梯運行日志》中,系統工程師于每月3號前將上一月的記錄整理成冊后交部門資料室存檔,保存期為三年。

5.0相關文件

5.1《電梯困人救援作業規程》(WI-7.5.1-15-04)

5.2《電梯使用管理規定》(WI-7.5.1-15-06)

5.3《電梯日常維修保養規程》(WI-7.5.1-15-02)

5.4《治安工作規范》(WI-7.5.1-08-02)

5.5《火災、火警應急處理程序》(WI-7.5.1-09-08)

6.0記錄表格

6.1《電梯運行日志》(QR-7.5.1-15-01)

6.2《設備機房外來人員入室登記表》(QR-6.3-06)

篇2:電梯安全運行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電梯安全運行管理概述

電梯在完成安裝、調試,并經政府主管部門驗收合格交付使用后,便進入了運行管理階段。為了使電梯能夠安裝可靠的運行,充分發揮其應用的效益,延長使用壽命,必須在管理好、使用好、維修好上面下功夫。這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使電梯的日常使用和維修保養規范化、制度化。本章將先從管理角度對定制有關電梯管理制度的基本要點進行闡述,然后對電梯的日常檢查、周期性保養、定期檢修的內容、標準和安全操作規定及維修人員的素質要求進行介紹。電梯使用單位應根據國家關于電梯的使用維修和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電梯廠家提供的電梯使用維修說明書中的要求,制訂相應的管理制度并予落實。

第一節?電梯管理的基本要求

加強電梯的使用管理,需要明確管理職責,建立管理制度,重視電梯安全使用的控制。

一.明確電梯的使用管理職責

這是電梯投入使用后首先要落實的一項管理措施。電梯使用單位應根據本單位電梯配置的數量,設置專職司機和專職維修人員,負責電梯的駕馭和維護保養工作。電梯的管理人員可以由電梯專職維修人員兼任,但必須明確其管理職責。電梯數量多且使用頻繁的單位,其維修人員必須是專職的。對于有司機電梯,無論電梯多少,電梯司機都必須是專職的。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電梯和專(兼)職維修人員須經政府主管部門進行電梯業務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崗位證書后,蔡能上崗操作。

二.電梯必須有人管理

電梯和其他機電設備一樣,如果使用得當,有專人負責管理和定期保養,出現故障能及時修理,并徹底把故障排除掉,不但能夠減少停機待修時間,還能夠延長電梯的使用壽命,提高使用效果,促進生產的發展。相反,如果使用不得當,又無專人負責管理和維修,不但不能發揮電梯的正常作用,還會降低電梯的使用壽命,其至出現人身和設備事故人身和設備事故,造成嚴重的效果。甚至出現人身和設備事故。造成嚴重后果。實踐證明。一部電影的使用效果好壞,取決于電梯制造,安裝、使用過程中管理和維修等幾個方面得質量。對于一不經安裝調試合格的新電梯,交付后能否使用能管理取得滿意的效益,關鍵就在于對電梯的管理、安全合理使用,日常維護保養和修理等環節的質量了。

三、配備電梯管理人員,開展管理工作

使用部門接收一部經安裝調試合格的新電梯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指定專職或兼職的管理人員,以便電梯投入運行后,妥善處理在使用、維護保養、檢查修理等方面的問題。

電梯數量少的單位,管理人員可以是兼管人員,也可以由電梯專職維修人員兼任。電梯數量多而且使用頻繁的單位,管理人員、維護管理人員、司機等應分別由一個以上的專職人員或小組負責,最好不要兼管,特別是維護修理人員和司機必須是專職人員。

在一般情況下,管理人員需開展下列工作:

1.收取控制電梯廳外自動開關門鎖的鑰匙,操縱箱上電梯工作狀態轉移開關的鑰匙(一般的載貨電梯和醫用病床電梯可能沒有裝設),機房門鎖和鑰匙等。

2.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司機和維修人員的人選,并送到有合格條件的單位培訓。

3.收集和整理電梯的有關技術資料,具體包括井道及機房的土建資料,安裝平面布置圖,產品合格證書,電器控制說明書,電路原理圖和安裝接線圖,易損件圖冊,安裝說明書,使用維護說明書,電梯安裝及驗收規范,裝箱單和備品備件明細表,安裝驗收試驗和測試記錄以及安裝驗收時移交的資料和材料,國家有關電梯設計、制造、安裝等方面的技術條件、規范和標準等等。

資料收集齊全后應登記建賬,妥善保管。只有一份資料時應提前聯系復制。

4.收集并妥善保管電梯備品、備件、附件和工具。根據隨機技術文件中的備品、備件、附件和工具明細表,清理校對隨機發來的備品、備件、附件和專用工具,收集電梯安裝后剩余的各種安裝材料,并登記建賬,合理保管。除此之外,還應根據隨機技術文件提供的技術資料編制備品、備件采購計劃。

5.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和條件,建立電梯管理、使用、維護保養和修理制度。

6.熟悉收集到的電梯技術資料,向有關人員了解電梯在安裝、調試、驗收時的情況,條件具備時可控制電梯作上下試運行若干次,認真檢查電梯的完好情況。

7.做了必要的準備工作,而且條件具備后可交付使用,否則應暫時封存。封存時間過長時,應按技術文件的要求妥當處理。

四、加強電梯安全使用的有效控制

電梯安全使用的有效控制包括電梯行駛前的安全檢查、行駛中的安全操作和緊急情況下的安全措施三個環節。

1.?電梯行駛前的安全檢查

電梯能否安全合理的使用,與電梯司機和維修人員的安全意識、工作責任心、掌握電梯的知識和駕駛、維修電梯的技能及處理緊急情況的經驗和能力有關。電梯司機除了做好轎廂內部和層站部位的清潔衛生外,還應認真對電梯運行行駛前的安全檢查。檢查的主要項目有:

(1)?對多班制運行的崗位,接班人員要詳細了解上一班電梯的運行狀況,做到心中有數。

(2)?在開啟廳門進入轎廂前,必須先確認轎廂實際停層位置,不能盲目直入。

(3)?對電梯作上、下試運行,觀察電梯從選層起動到平層消號及開關門是否正常,有無異常響聲和晃動,各信號指示是否完好正確,急停按鈕是否可靠。

(4)?檢查確認門聯鎖的可靠性。廳、轎門未完全關閉時,電梯應不能起動。廳門關閉后,應不能從外面將門隨意扒開。對有安全觸板的電梯,應檢查其動作是否正常。

(5)?檢查確認轎廂內電話是否暢通,警鈴是否好用。

(6)?檢查門地坎滑槽內有無垃圾,轎廂和門是否清潔。

(7)?檢查轎廂內照明和電風扇是否完好,開關是否好用。

(8)?在試運行中注意轎廂運行時有無碰擦聲和異常響聲。

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通知維修人員盡快處理,正常后方可投入運行。

對無司機電梯,每班應由電梯維修人員跟梯檢查1-2次,及時處理異常現象,防止電梯帶故障運行。連續停用7天以上的電梯,啟用前應認真檢查,無問題后方可使用。

2.?行駛中的安全操作

(1)?一般要求:

*電梯司機在值班期間,應堅守崗位。確需離開轎廂時,應將轎廂回至基站,斷開轎廂內電源開關,關閉廳門。單班制運行的崗位,每次下班時,也應按此要求運行停梯。

*控制電梯不能超載行駛。載貨電梯的轎廂內負載要分布均勻,防止轎廂傾斜行駛。

*引導乘客正確乘梯。不準在轎廂內吸煙、打鬧和高聲喧嘩,不準緊靠轎門,或以身體、行李擋住轎門、廳門。

*乘客電梯不允許裝運易燃、易爆危險品或腐蝕、揮發性物品。載貨電梯運輸此類物品時,應事先采取相應的安全防患措施。

*不準打開轎廂頂部安全窗或轎廂安全門運送超長桿件。轎頂上面嚴禁堆放除電梯固定裝置外的任何物品。

*禁止在廳、轎門開啟情況下,用檢修速度作正常行駛,也不允許以檢修開關、急停按鈕做正常運行中的消號。

*電梯行駛時不得突然換向。必要時應先將轎廂停止,再換向啟動運行。

*手動門電梯嚴禁用轎門、廳門作為開、停電梯的開關。若運行中因故停電,以手柄開關控制的電梯,應將手柄回至零位。

*住宅有/無司機控制的電梯應有司機操縱,不允許置于無司機控制方式由乘梯者自行操作。

*不允許在轎廂無照明情況下行駛。

*當轎廂異常停車時,司機應勸阻乘客不可扒門而出,應由維修人員來解救。

*電梯行駛中嚴禁對電梯進行清潔、維修。在清洗轎廂頂部照明隔光板(柵)時,禁止將其放在廳門、轎門之間的通道地面。在未斷電情況下,禁止在轎廂內做任何維護保養工作。

(2)電梯在行駛中出現如下故障,應立即停止使用,由維修人員進行排除,電梯司機應積極配合,并聽從維修人員的指揮。

*有指令信號,但廳、轎門關閉后不能起動。

*廳門或轎門未關閉能起動行駛。

*電梯運行方向與指令方向相反。

*預選層站不停車。

*未選層站停車。

*停層后不開門。

*電梯運行速度明顯升高或降低。

*電梯行駛時中途急停。

*電梯正常速度運行時,安全鉗誤動作。

*電梯運行中出現異常噪聲、振動和沖擊。

*電梯運行信號失靈、失控。

*電梯平層誤差過大。

*除上下端站外,轎廂在其余各層均不能停車。

*觸及任何金屬部位時有輕微麻電現象。

*電梯部件發熱,散發出煙焦氣味。

3.緊急情況下的安全措施

(1)電梯在運行時出現失控、超速和異常響聲或沖擊等,應立即按急停按鈕和警鈴按鈕。司機應保持鎮靜,控制轎內乘客秩序,勸阻乘客不要亂扒轎門,等待維修人員前來解救疏散。

(2)電梯運行中突然停車,應先切斷轎廂內控制電源,并通知維修人員用盤車的辦法將轎廂就近停車,打開轎們、廳門,安全疏散乘客。人力盤車前,一定要先切斷電動機的電源開關。然后由一人用松開抱閘,另一人用盤車手輪慢慢盤車,二人應密切配合,防止溜車。尤其在轎廂輕載需往上盤車或對高速梯進行盤車時,要緩步松開抱閘,防止電梯失控。盤車前,維修人員應了解轎廂所處的大概位置。正式盤車及盤車過程中應與轎廂內司機或乘客保持聯系。

(3)當轎廂因安全鉗動作而被夾持在導軌上無法用盤車的方式移動時,應由維修人員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啟動運行,將乘客從就近層站救出,盡量不通過安全窗疏散。如果故障不能盡快排除,在利用安全窗疏散時,應先切斷轎內控制電源,并注意救助過程中的安全。完全救助工作后,維修人員應對導軌的夾持面進行檢查、修復。

(4)當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停止電梯的運行。司機或乘客應保持鎮靜,并盡快疏導乘客從安全樓梯撤離。除具有消防功能的電梯進入消防運行狀態外,其余電梯應立即返至首層或停在遠離火災在樓層,并切除電源,關閉廳門、轎門,停止使用。若轎廂內電氣設備出現火情,應立即切斷轎內電源,用二氧化碳、干粉或121滅火器進行滅火。

(5)當電梯在運行中發生地震時,應立即就近停梯,將轎廂內乘客迅速撤離,關閉廳、轎門,停止使用。地震過后應對電梯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對造成的損壞進行修復后,還要反復作試運行檢查,必要時還應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安全技術檢驗,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6)當電梯某一部位進水后,應立即停梯,切斷總電源開關,防止短路、觸電事故的發生。然后采取相應的除濕烘干措施,在確認一切正常后,再投入運行。

第二節?電梯使用管理制度

?電梯的使用管理包括崗位職責、機房管理、安全操作管理、維修管理、備件工具管理及技術資料檔案管理等。為了使這些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需要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一、?崗位責任制

這是一項明確電梯司機和維修人員工作范圍、承擔的責任及完成崗位工作的質和量的管理制度,也是管理好電梯的基本制度。崗位職責訂得愈明確、具體,就愈有利于在工作中執行。因此,在制訂此項制度時,要以電梯的安全運行管理為宗旨,將崗位人員在駕駛和維修保養電梯的當班期間應該做什么工作及達到的要求進行具體化、條理化、程序化。如中高檔星級旅游飯店,由于對電梯的服務標準和維修保養的要求比較高,因而對電梯維修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制訂得很細,包括上班期間的著裝、提前到崗時間、上班后和下班前及中間應該做什么工作、電梯的完好標準以及交接班等都有明確的要求。對電梯的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定期檢修以及緊急狀態下應急處理的程序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所以,電梯的完好狀態和使用管理都比較好。這說明,電梯的使用管理關鍵在于責任的落實。

二、?交接班制度

對于多班運行的電梯崗位,應建立交接班制度,以明確交接雙方的責任,交接的內容、方式和應履行的手續。否則,一旦遇到問題,易出現推委、扯皮現象,影響工作。在制訂此項制度時,應明確以下內容:

(1)?交接班時,雙方應在現場共同查看電梯的運行狀態,清點工具、備件和機房內配置的消防器材,當面交接清楚,而不能以見面打招呼的方式進行交換。

(2)?明確交接前后的責任。通常,在雙方履行交接簽字手續后面出現的問題,由接班人員負責處理。若正在交接時電梯出現故障,應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但接班人員應積極配合。若接班人員夫能按時接班,在未征得領導同意前,待交班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3)?因電梯崗位一般配置人員較少,遇較大運行故障,當班人力不足時,已下班人員應在接到通知后盡快趕到現場共同處理。

三、?機房管理制度

機房的管理以滿足電梯的工作條件的安全為原則,主要內容如下:

(1)?非崗位人員未經管理者同意不得進入機房。

(2)?機房內配置的消防滅火器材要定期檢查,放在明顯易取道部位(一般在機房入口處),經常保持完好狀態。

(3)?保證機房照明、通訊電話的完好、暢通。

(4)?經常保持機房地面、墻面和頂部的清潔及門窗的完好,門鎖鑰匙不允許轉借他人。機房內不準存放與電梯無關的物品,更不允許堆放易燃、易爆危險品和腐蝕揮發性物品。

(5)?保持室內溫度在5~40℃范圍內,有條件時,可適當安裝設備,但通風設備必須滿足機房通風要求。

(6)?注意防水防鼠的檢查,嚴防機房頂、墻體滲水、漏水和鼠害。

(7)?注意電梯電源配電盤的日常檢查,保證完好、可靠。

(8)?保持通往機房的通道、樓梯間的暢通。

四、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這項制度的核心是通過制度的建立,使電梯得以安全合理的使用,避免人為損壞或發生事故。對于主要為乘客服務的電梯,還應制訂單位職工使用電梯的規定,以免影響對乘客的報務質量。

五、?維修保養制度

?為了加強電梯的日常運行檢查和預防性檢修,防止突發事故,使電梯能夠安全、可靠、舒適、高效率地提供服務,應制訂詳細的操作性強的維修保養制度。在制訂時,應參考電梯廠家提供的使用維修說明書及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結合單位電梯使用的具體情況,將日常檢查、周期性休養和定期檢修的具體內容、時間及要求,作出計劃性安排,避開電梯使用的高峰期。維修備件、工具的申報、采購、保管和領用辦法及程序,也應列于此項管理制度中。

六、?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電梯是建筑物中的大型重要之一,應對其技術資料建立專門的技術檔案。對于多臺電梯,每電梯都應有各自單獨的技術檔案,不能互相混淆。電梯的技術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1)?新梯的移交資料:

*電梯的井道及機房土建圖和設計變更證明文件。

*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出廠試驗記錄及壯裝箱單。

*使用維修保養說明書,電氣控制原理圖,接線圖,主要部件和電氣元件的技術說明書等隨機技術資料。這些資料在電梯安裝過程中因頻繁使用,容易造成損壞、臟污甚至丟失,應從安裝開始就明確專人負責統一保管。

*安裝、調試、試驗的記錄和報告書。

*電梯安裝方案或工藝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設備和線路的絕緣電阻、接地電阻的測試記錄及有關圖紙等。

以上資料對電梯今后的使用管理和維修保養及改造、更新的極為重要。在進行電梯的交接驗收時,使用單位應注意清點、核審、收集,作為電梯技術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專人管理。

篇3:電梯安全運行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對本市電梯的安全管理,保障電梯安全運行,依據《北京市勞動保護監察條例》和勞動部《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電梯產權單位以及受其委托的電梯使用管理單位(以下簡稱產權單位)。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的電梯是指各類電梯、自動扶梯、雜物梯。

第四條電梯的產權單位應對電梯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負責,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并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設置專人負責電梯的日常管理,記錄電梯運行狀況和維修保養工作內容,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積極采用先進技術,降低故障率。

(二)確定合理的電梯運行時間,加強日常維修保養,住宅樓電梯應根據本市關于加強居民高層住宅樓電梯管理,改善運行服務的有關規定,做好運行服務。住宅電梯無故障運行不得低于7000次。

(三)新安裝、大修改造的電梯,除按國家標準進行各項試驗外,其控制線路中應加裝有鎖緊裝置的計數器,無故障試運行不得少于3000次;

(四)安裝、維修保養人員和電梯司機均應持市勞動行政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并定期參加復審;

(五)在便于接到報警信號的位置設立電梯管理人員的崗位,制定緊急救援方案和操作程序,在接到報警信號40分鐘內排除設備故障,解救乘客;

(六)在電梯出入口明顯位置張貼安全警示標志、使用準則,電梯出入口應有足夠照明,住宅電梯和病床電梯不得以無司機狀態運行;

(七)應當在電梯轎廂內明顯位置張貼《電梯安使用許可證》,注明:注冊登記及檢驗合格標志、電梯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安裝企業、維修保養企業以及相應的應急報警、投訴電話號碼;

(八)發生事故應積極組織搶救,報告市區(縣)勞動行政部門,通知維修保養企業。

第五條安裝、改造電梯,產權單位應在安裝、改造工程施工前將電梯的有關資料報送市勞動行政部門備案,經核準后,方可施工。

工程完工后,產權單位應向電梯安全技術機驗機構申請檢驗。

第六條電梯的產權單位應使用市勞動行政部門統一制定的《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電梯類)》,對電梯逐臺建檔、建卡、注冊登記。電梯技術檔案資料應包括:

(一)《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電梯類)》和《起重機械登記卡片(電梯類)》。

(二)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大修改造后的電梯應有質量驗收證明(或質量驗收報告);更改部分須有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

(三)電梯安裝驗收證明和報告;

(四)運轉、保養、維修記錄;

(五)定期安全檢查和事故記錄;

(六)電梯隨機文件,至少包括:井道及機房土建圖、電氣控制原理圖、電氣敷設圖、電器元件代號說明書、安裝調試說明書、使用維護說明書、出廠明細表(裝箱單)等技術資料。

第七條電梯的產權單位應建立健全各項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各項安全技術管理的規章制度應包括:

(一)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二)維修保養制度;

(三)崗位責任制;

(四)崗位交換班制度;

(五)維修保養人員、電梯司機操作證管理及培訓制度;

(六)設備檔案管理制度;

(七)設備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包括:乘客須知)

第八條電梯的產權單位應持電梯技術檔案資料和安全技術檢驗報告書逐臺向勞動行政部門申報。經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合格后,發給《電梯安全使用許可證》。《電梯安全使用許可證》有效期為一年。凡未取得《電梯安全使用許可證》的電梯不得使用。

第九條電梯的產權單位應在《電梯安全使用許可證》有效期到期前申請下一年度的安全技術檢驗,經檢驗合格的,換發新一年度的《電梯安全使用許可證》。

第十條除定期檢驗外,下列情況必須申請安全技術檢驗:

(一)新安裝或經過大修改造后的電梯;

(二)經過重要改裝或嚴重損壞后,經過修復的電梯;

(三)停止使用超過半年,需重新啟用的電梯;

(四)發生重大事故,修復后需重新啟用的電梯。

第十一條電梯的產權單位應加強對電梯的維修保養和日常檢查,制定維修保養計劃,保證電梯在運行時技術狀況良好,并根據設備狀況、運行時間、累計工作量確定檢修周期。

第十二條電梯產權單位應與持有市勞動行政部門核發的安全認可證書的企業簽訂安裝、大修改造、維修保養合同,并明確被委托企業的責任。

第十三條產權單位如需自行維護保養電梯,應按電梯數量及工作狀況配備足夠的維護保養人員,其管理部門應將電梯管理人員、維護保養人員、聯系電話及有關資料報送設備所在區(縣)勞動行政部門,經核準后,方可自行維護保養。

第十四條電梯變更產權時,其產權單位應將隨機的《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電梯類)》、《電梯安全使用許可證》等全部技術檔案資料一同轉交給新用戶,并到勞動行政部門辦理轉戶手續。

第十五條電梯機械部分發生嚴重腐蝕、變形、裂紋等缺陷,電氣控制系統紊亂,存在嚴重不安全隱患,已無法修復或無修復價值時,應報廢。報廢的電梯,其產權單位應報勞動行政部門備案注銷。報廢后的電梯嚴禁繼續使用。

第十六條凡發生電梯事故,產權單位應立即向市及設備所在區(縣)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并負責保護事故現場;發生人員傷亡的,應立即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并按有關規定向公安部門、檢察機關報告。

第十七條自動人行道的安全使用管理,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