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維修報告制度范例

維修報告制度范例

2024-07-18 閱讀 5915

一.各系統操作運行人員在下列情況下須在運行記錄或交接班記錄中書面報告專業領班:

1.1所轄設備非正常操作的開停及開停時間。

1.2所轄設備除正常操作外的調整。

1.3所轄設備發生故障或停臺檢修。

1.4零部件更新、代換、或加工修理。

1.5運行人員短時間離崗,須報告離崗時間及去向。

1.6運行人員請假、換班、加班、倒休等。

二.各系統維修人員在下列情況下須以書面形式報告維修領班:

2.1執行維修保養計劃時,發現設備存在重大故障隱患。

2.2重要零部件的更換、代替或加工修理。

2.3系統巡檢時發現的隱患或故障,必須在巡檢記錄之備注欄中加以說明。

2.4維修人員請假、加班、倒休等。

三.各專業領班在下列情況下必須書面報告本主管:

3.1重點設備除正常操作外的調整。

3.2變更運行方式。

3.3主要設備發生故障或停臺檢修。

3.4系統故障或正常檢修。

3.5零部件更新、改造、或加工修理。

3.6領用工具、備件、材料、文具及勞保用品。

3.7加班、換班、倒休、病假、事假等。

3.8須與外班組或外部門、外單位聯系。

四.主管在下列情況下必須以書面形式報告經理:

4.1重點設備發生故障或停臺檢修。

4.2因正常檢修必須停止系統正常運行而影響客戶使用。

4.3應急搶修及正常檢修后的維修總結。

4.4::系統運行方式有較大改變。

4.5影響本物業運行(如停電、停水、停空調、停電話等)之任何施工及檢修。

4.6重要設備主要零部件的更新、代換或加工維修。

4.7系統及設備的技術改造、移位安裝、增改工程及外部施工。

4.8人員調度及班組重大組織結構調整。

4.9所屬人員請假、換班、倒休、加班等。

4.10對外部門、外單位聯系、協調。

4.11領用工具、備件、材料、文具及勞保用品等。

4.12維修保養計劃及工作計劃的變更或調整。

4.13月度工作總結報告。

五.除以上各項外,所有有關工作事項必須口頭匯報上級人員。遇有緊急事件發生或發現重大故障及隱患,可以越級匯報。

篇2:醫院電氣設備定期檢查維修記錄報告制度

醫院電氣設備定期檢查、維修、記錄和報告制度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管的電器設備規格、型號、工作性能和用途。為了保證安全用電,輸配電設備應定期進行檢修和預防性試驗,確保安全運行。操作者必須穿好工作服、絕緣鞋,戴好絕緣手套,腳踩絕緣墊。操作時思想要集中,態度要認真,必須由兩人進行,副值班操作,正值班監護。

二、操作時應做好如下檢查:

1、供電操作前檢查:①檢查接地線是否已拆除;②檢查設備上有無遺漏工具、材料等物品;③檢查開關設備是否處于斷開位置。

2、供電操作后的檢查:①檢查所有的開關、刀閘是否接觸良好;②檢查儀表信號是否指示正常;③檢查運行的設備是否有異常現象。

三、高低壓配電柜、變壓器、電纜等每季度清掃檢修一次,檢修時間定為每季度初第一個周修日進行,事故檢修隨時進行;高壓配電設備(高壓柜、變壓器、電纜)每年進行一次預防性試驗,避雷器每兩年一次,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隨時更換或修復,并做好登記;

高低壓安全工具、令克棒每年試驗一次。高壓絕緣鞋、高壓絕緣手套、高壓試電器、接地棒每六個月試驗一次,如有損壞立即停止使用,并進行更新補充。

四、值班人員認為運行設備需要進行臨時檢修時,值班人員或班長提出檢修方案,經總務科主管科長批準后方可進行,并由班長做好組織和安全措施的落實工作,爭取縮短停電時間。

五、設備進行停電檢修必須首先斷開電源,拉掉開關和上下閘刀并進行驗電,證明確無電壓后,立即掛好短路接地線,并做好遮攔、懸掛標示牌等安全措施,嚴禁在沒有斷開電源的情況下進行一切工作(斷開電源必須要有明顯的斷開點),設備檢修完畢需要恢復供電時,首先拆除短路接地線,經檢查無其它問題后,再按送電操作步驟恢復供電。

六、各種電氣設備出現損壞、故障、更換及報廢時,應經科長審查,報主管院長或院長審批后執行,并及時做好各項檢修記錄工作。

篇3:安裝維修過程事故報告事故處理制度

一、為了規范機電類特種設備安裝、維修的質量和安全性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生命和企業財產的安全,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質量監督和安全監察規定》和《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起重機械、廠內機動車輛發生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及事故的統計、分析。使用這類設備的單位,發生安裝、維修事故時,應認真執行本辦法。

三、特種設備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嚴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傷(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設備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傷50-9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傷20—4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嚴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且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四、設備處理的權限

特種設備發生事故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號令《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上報。

特種設備發生經濟損失10萬以下的一般事故,設有專門安全監察部門的單位由子、分公司(處)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報集團公司批復結案,集團公司安質部視情況派員協助調查;本單位無專門安全監察機構的由集團公司直接組織調查處理。

特種設備發生經濟損失10萬以上的一般事故,由集團公司安質部、項目中心、施技部、技術中心等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五、設備處理程序

1、事故發生后,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

2、保護現場,逐級上報有關部門;

3、積極組織搶修,盡快恢復設備質量性能;

4、收集資料,組織召開事故分析會,嚴肅處理事故責任者;

5、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6、運用事故案例,對事故責任者及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六、本制度由公司安質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