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維修過程事故報告事故處理制度
一、為了規范機電類特種設備安裝、維修的質量和安全性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生命和企業財產的安全,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質量監督和安全監察規定》和《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起重機械、廠內機動車輛發生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及事故的統計、分析。使用這類設備的單位,發生安裝、維修事故時,應認真執行本辦法。
三、特種設備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嚴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傷(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設備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傷50-9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傷20—4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嚴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且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四、設備處理的權限
特種設備發生事故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號令《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上報。
特種設備發生經濟損失10萬以下的一般事故,設有專門安全監察部門的單位由子、分公司(處)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報集團公司批復結案,集團公司安質部視情況派員協助調查;本單位無專門安全監察機構的由集團公司直接組織調查處理。
特種設備發生經濟損失10萬以上的一般事故,由集團公司安質部、項目中心、施技部、技術中心等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五、設備處理程序
1、事故發生后,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
2、保護現場,逐級上報有關部門;
3、積極組織搶修,盡快恢復設備質量性能;
4、收集資料,組織召開事故分析會,嚴肅處理事故責任者;
5、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6、運用事故案例,對事故責任者及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六、本制度由公司安質部負責解釋。
篇2:監測安裝維修調校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1、認真學習三大規程和標準化要求,所有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自覺遵守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堅守工作崗位。
3、認真學習業務技術,熟悉掌握監測監控設備的性能,工作原理和維修技能,不斷提高工作能力。
4、安裝、維修,調校監測監控設備時,要嚴格執行規程和標準的要求。
5、按規定定期對監測監控系統進行檢查,調校,并及時處理故障,保證監測監控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
6、安裝、維修、調校時,對各種設備都要做好安裝、維修、調校記錄。
7、安裝、維修、調校人員既要能熟練地排除一般故障,又要深鉆細研難度大的技術問題,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
篇3:井下安裝維修工崗位職責
1、堅持巡回檢查工作,搞好值班維修,做到隨到隨修,保證生產的正常,安全進行。
2、堅持“安全第一”,在修理機械,安裝設備過程中不能有馬虎、湊合,做好配合準確,均勻潤滑,安全使用。
3、安裝及大修井下重要設備,要注意工作場所的安全,嚴格遵守井下安全規定,嚴禁違章作業。
4、對安裝維修設備工具要常檢查保養,禁止使用有安全缺陷的工具。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