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區水池箱清洗消毒規程

小區水池箱清洗消毒規程

2024-07-18 閱讀 3303

小區水池(箱)清洗消毒規程

以高標準、嚴要求的精神,對各管理分公司的二次供水設施按合同及政府有關規定進行清洗消毒,確保清洗消毒后,二次供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標準。

一、清洗消毒范圍

水池(箱)及附屬的管道、閥門的清洗消毒。

二、清洗消毒人員

參加清洗消毒的人員必須具有健康證并參加培訓。

三、清洗消毒時間

按公司制定的各水池(箱)清洗消毒計劃及時間安排,準時完成清洗消毒工作。

四、清洗消毒工作步驟

1、準備工作

1.1按計劃安排清洗人員、工具、藥物進場;

1.2由電工按指定位置接36伏低壓安全照明燈電源,鼓風機電源,潛水泵電源,并檢查漏電開關;

1.3關閉地下水池(箱)的總進水閘閥;

1.4起動生活水泵,把水池水位降至最低位置,然后關閉所有水泵及控制器電源;

1.5關閉地下水池的出水閘閥,屋面水池(箱)的進水閥門;

1.6檢查地下水池排水的集水池水位,試啟動潛水泵,檢查其排水工作情況。

2、排水

2.1打開地下水池的排水閥門,同時起動集水池的水泵。由于地下水池容積較大,消防水位高,為了加快排水速度,可以采取如下辦法

(1)把集水池的潛水泵控制放至手動位,起動兩臺泵,加大排水量;

(2)把預備的潛水泵從水池的檢查口放入水池內,并啟動水泵,把水排入就近的排水溝或集水池內;

2.2屋頂水池(箱)可直接打開排水,但不能太快;

2.3水池(箱)的水排至距底約30MM時,停止排水。

3、消毒

3.1清洗前的消毒

配制含有效氯量20-30mg/I的漂精粉濃度,即若漂精粉有效含氯量為50%,則40-60mg的漂精粉加1升水溶液,然后用噴霧器將濃度均勻噴至水池四壁及池頂、通氣管、溢流管、浮球閥、水位控制器、爬梯,然后按同樣濃度向池內余水中投放漂精粉,蓋上檢查口木蓋,消毒半小時。

3.2清洗后的消毒

在清洗完水池后,再用含有效氯量0.2-0.5mg/I的漂精粉濃度均勻噴至水池生活用水以上的部分,并在池底按含有效氯量0.2-0.5mg/I的濃度投放漂精粉。

4、清洗

4.1清洗工作按先地下水池,后屋面水池(箱)進行;

4.2打開檢查口蓋,開起鼓風機,向池內鼓風,同時可以拆下通風孔的紗網,打開溢流管的閥門協助通風;

4.3清洗人員下水池進行清洗。先用高壓水槍對水池頂及高位不易清洗到的部位、比較臟的部位進行沖洗;然后對水池的六壁進行仔細的刷洗,刷洗采用橫豎正交方法,對于較臟的地方用洗潔精擦洗,至到池壁光潔、不滑、不粘為止;同時打開排水閥進行排水,對于無法直接排掉的水,須用毛巾把水吸盡,并且要拆洗過濾器(包房括消防管上的過濾器),還要注意對水池出水閥門前的管段及通氣管、溢流管的沖洗;

4.4清洗完畢,必須清點人員、工具、物品,如發現數量不對,必須查清楚,不能把東西遺留在水池(箱)內,然后重新安好紗網,蓋上木蓋,并鎖好;

4.5關閉排水閥門,打開水池(箱)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并檢查其它有關的閥門是否在正確位置,恢復所有水泵及控制器的電源。

5、退場

清洗消毒工作全部完成后,拆除電源線,整理工具、物品并進行清點,然后列隊安靜地退場,嚴禁高聲喧嘩。

五、注意事項

1、電源線應絕緣良好,使用低壓安全照明燈具,并安裝漏電開關;

2、消毒人員必須戴防毒面具,清洗人員必須穿膠鞋,長褲、長袖,嚴禁赤腳,赤膊;人員下水池之前,必須檢查池內有無有害氣體,清洗過程中必須保持池內足夠的通風;

3、為加快清洗工作,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調配人員,先集中清洗地下水池,當地下水池大部分清洗完后,分派部分人員去清洗屋面水池,地下水池清洗完,應先打開總進水閥門進水;

4、水池排水之前,應根據用水情況,由水泵將屋面水池打滿,并使地下水池水位在消防水位,以盡可能節約水;

5、水池(箱)排水必須考慮排水泵的排水能力,不能太快,以免積水;

6、水池(箱)中使用梯子,必須有人監護,梯子與地面斜度應小于60度;

7、對于容積較大的水池(箱),清洗時,檢查口要有人守候,以防止意外事故。

8、附:(1)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

(2)公司清洗許可證(復印件)

(3)清洗人員健康證(復印件)

篇2: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水池與:管渠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部位名稱工序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方交底人接收方接收人交底內容:1.一般要求(1)吊裝作業現場必須劃定作業區,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2)安裝作業場地應堅實、平整,遍地基松軟應進行技術處理,并經檢查,確認合格。(3)壁板等預制構件運輸安裝應由具有施工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主持;施工前應向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形成文件。(4)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根據預制構件的形狀、尺寸、質量和吊裝機械的供應、現場環境狀況,規定吊裝方法和程序與使用的吊裝機械、運輸車輛以及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5)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吊裝時,混凝土強度和預應力孔道壓漿強度,不得低于設計規定,且混凝上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強度的75%,預應力孔道壓漿強度不得低于20MPa。2.預制構件運輸(1)裝車時,構件應對稱、均勻地放置在運輸車輛上,支承點和相鄰構件間應設置木墊塊。構件裝車后必須擋掩,嫖、俄牢固。(2)構件超高、超寬、超長時,應與道路交通等有關管理單位聯系、協商,制定專項運輸方案,辦理申報手續,經批準后,方可進行運輸。(3)施工前應依構件的形狀、尺寸、質量確定適宜的運輸車輛;車輛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使用前應檢查、試運行,確認安全。(4)運輸構件,應控制車速,均勻行駛,嚴禁拐小彎、死彎;長距離運輸,途中應檢查緊線器等的牢固狀況,發現松動,必須停車緊固,待確認牢固后,方可繼續行進。(5)裝卸車應使用起重機,夜間作業必須有充足的照明。(6)施工前應踏勘構件運輸道路,確認路況良好、沿線橋涵的承載力、穿越橋涵的凈空和架空線的凈高,能滿足車輛運輸安全的要求。(7)卸車前,必須檢查構件,確認穩固,方可松摽;卸車時,應從邊到中對稱進行,保持構件、車輛穩定。(8)裝運易倒、易變形、易損壞的構件,應使用專用托架;托架結構應進行驗算,經計算確定。使用前,應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3.預制構件堆放(1)堆放構件應根據構件受力情況選擇平放或立放。(2)構件預留連接筋的端部應采取防止撞傷現場人員的措施。(3)構件堆放場地周圍應設圍擋或護欄和安全標志,夜間應設警示燈。(4)靠放構件下端必須壓在與靠放支架相連的墊木上,吊裝時嚴禁從中間抽吊。(5)堆放時,應按照類型、規格分垛碼放,垛與垛之間的間隙應滿足安全作業要求。(6)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不積水、道路暢通,作業空間應能夠滿足吊裝、運輸的安全作業要求。會簽欄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記錄人:年月日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水池與管渠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工程名稱部位名稱工序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方交底人接收方接收人交底內容:(7)構件堆放高度應依構件形狀、質量、地面承載能力而定,巨梁不得超過兩層;板不得超過2m。墊木應放在吊點處,各層墊木的仕置應在同一豎直線上,同一層墊木厚度應相等。(8)堆放T梁、工字梁、衍架梁等大型構件時,必須設支撐,成排堆放的梁宜連成整體。墊木的斷面尺寸應根據構件質量確定,長度不得超過構件寬度的30cm。(9)需要靠放、插放板式構件時,靠放、插放支架應進行施工設計。支架立桿埋人地下深度不得小于50cm,桿間應據具體情況設水平撐桿、斜撐、剪刀撐、拋撐,支設應穩固。使用前應進行檢查,確認安全。(10)靠放構件的靠放高度應為構件高度的2/3以上順斜度不得陡于1:8,兩側靠放時應對稱,堆放的塊數應符合支架設計的規定,縣兩側堆放的差數不得超過一塊。4.預制構件安裝(1)吊裝構件時,禁止在構件上面放置不穩定的浮擺物件。(2)壁板、立柱高度超過6m,安裝就位后應設臨時支撐。(3)懸挑構件安裝就位后呈不穩定狀態時,必須采取臨時固定措施。(4)預制構件固定牢固后,應及時將影響人員安全的吊環割除或彎平。(5)調整柱子、壁板等構件的高程或位置時,手腳不得伸入到構件與基礎的縫隙中。(6)在梯子上操作時,離梯子頂端距離不得少于1.0m,嚴禁站在梯子最上一層作業。(7)人員上下構筑物必須走安全梯或斜道,禁止沿著繩索,吊車大臂桿和隨同起吊構件上、下。(8)安裝作業區周圍應安設護欄,并設安全標志;作業時應派專人值守,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9)吊裝作業應盡量避開夜間,需要時,應制訂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作業場地必須安設足夠的照明。(10)吊裝前,應檢查現場,吊裝場地應平整、堅實,作業空間應滿足起重機械回轉和安全操作的需要。(11)構件安裝就位時,不得用手推動或用腳蹬踢構件,嚴禁在浮擺的壁板、梁等構件和臨時支撐、拉桿上行走和作業。(12)構件就位后,必須待構件放穩、焊接牢固或采取臨時措施,將構件拉結、支撐、楔錨牢固后,方可摘鉤。(13)構件安裝就位后,必須對預留孔、洞口等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設蓋板蓋牢,或設圍擋(護欄)和安全標志。(14)高處作業使用的工具和安裝使用的墊鐵、焊條、螺栓等物件,應裝入工具袋內,或安置妥善處。禁止采用上下拋擲方法傳遞。(15)定型安裝設備必須遵守其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正式吊裝前應經試吊,確認安全;非定型安裝設施應進行施工設計,其強度刷度、穩定性應符合施工安全要求;拼裝完成后,應進行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正式吊裝前應經試吊確認安全,并形成文件。(16)吊裝作業應緩起、緩落、緩轉,并應使用纜繩控制構件,保持平穩。控制纜繩應質地堅固;系繩位置應正確;系點應牢固;持繩人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令;持繩人員應與吊物保持安全距離。會簽欄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記錄人:年月日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水池與管渠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工程名稱部位名稱工序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方交底人接收方接收人交底內容:(17)安裝蓋板就位應平穩,每側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嚴禁作業人員站在壁板上支搭蓋板;管渠、檢查井等敞口部位必須蓋牢或國擋;蓋板固定牢固后,應及時將吊環突起部分切割或彎平;作業人員不得在已安的蓋板上倒退行走。(18)安裝預制壁板應符合下列要求:1)柔性杯口宜采用冷作業密封膠泥,作業時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2)壁板與基礎采用鋼件焊接連接時,必須待連接件焊接牢固后,方可摘鉤。3)壁板安裝就位后,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填注杯日和壁板接縫處的填料。4)杯口或壁板接縫采用混凝土(砂漿)時,其終凝后應立即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養護。5)管渠壁板采用支撐器臨時固定時,應待板縫和杯口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后方可拆除支撐器。6)池壁杯口的填注應視杯口的性質、施加預應力工藝的要求,依設計和施工設計規定的程序實施。7)使用空氣壓縮機(氣泵)清除異物時,機械應設工作棚,周圍應設護欄,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8)杯口或接縫混凝土(砂漿)填注完畢,混凝土(砂漿)未達設計規定強度前,不得振動或承受外力,嚴禁松動楔塊、拆除臨時支撐。9)壁板與基礎采用杯口連接時,安裝前應清除杯口中的雜物、污物;壁板就位后,每側應各放兩個楔塊固定,待臨時支撐牢固后方可摘鉤。(1)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養護,并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1)養護區的孔洞必須蓋牢。2)水地采用蓄水養護,應采取防溺水措施。3)養護用覆蓋材料應具有阻燃性。混凝土養護完成后的覆蓋材料應及時清理,集中至指定地點存放。廢棄物應及時妥善處理。4)作業中,養護與測溫人員應選擇安全行走路線;夜間照明必須充足;使用便橋、作業平臺、斜道等時,必須搭設牢固。5)水養護時用水應適量,不得造成施工場地積水;拉移輸水膠管應順直,不得扭結,不得倒退行走;現場應設養護用配水管線,其敷設不得影響人員、車輛和施工安全。6)使用前應檢查電熱毯,確認完好、不漏電;養護完畢必須及時斷電、拆除電纜,并放至指定地點;電熱毯上面不得承壓重物,不得用金屬絲捆綁,嚴禁折疊;現場應劃定作業區,周圍設護欄和安全標志,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養護區。7)養護混凝土應使用低壓飽和蒸汽;加熱用的蒸汽管路應使用保溫材料包裹;管路布置不得危及人身安全;現場預制構件在養護他內養護時,禁止作業人員在混凝土養護地邊上站立、行走;養護他的蓋板、孔洞應蓋牢、蓋嚴,嚴防失足跌落;封閉養護地前應鳴笛示警,確認池內無人滯留,方可封閉。會簽欄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記錄人:年月日

篇3:雨水池污水池維修鑿毛找平層防水防腐層: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編號:單位工程名稱瑞豐化工公司化工廠雨水池、污水池防滲組織交底部門建筑工程一隊日期2012年3月6日參加人員交底內容:一、池體表面鑿毛:1、工藝流程及質量要求:工藝流程:清理池體表面—池體表面鑿毛—清理鑿毛后的表面1.1池內清理干凈后首先要對,池體整體進行鑿毛處理,有起鼓部分先拆除后再鑿毛處理。1.2鑿毛深度5-10毫米,鑿毛痕的間距為30毫米左右。之后,清凈浮灰,砂漿、油漬2、安全措施:2.1、現場工具接電必須由專業電工操作。手持電動工具須完好,檢查后才能投入使用。禁止上下同時作業。2.2、高處作業時,施工人員應急好安全帶,掛在欄桿上,高掛低用。帶工具作業要使用工具袋。2.3、施工前,應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直到腳手架符合安全操作規程要求后方可上人。2.4、施工人員應佩戴好安全帽、護目鏡等勞保用品。二、混凝土澆筑:1.施工操作工藝:工藝流程:設置標高控制點→砼進場檢驗→澆筑、振搗→表面刮平搓實→養護→成品保護1.1底板砼澆筑前,用水準儀抄出底板砼表面的標高控制點,在池壁表面標示出來。1.2砼振搗棒插點間距不大于50cm,同時嚴格按照“快插慢起”的操作工藝進行砼振搗,砼振搗至表面無氣泡翻出為宜,嚴禁漏振過振。1.3砼澆筑時,注意保持砼供應時間的連續性、澆筑速度,一次澆筑完成。1.4表面搓平:砼振搗密實后,根據底板上述高度面層標高控制點,在各開間內用小白線對角拉設標高控制網,用標尺檢測底板表面標高,用2000mm刮杠刮平砼,用木抹子進行面層砼的拍實搓平。搓平工序需在砼終凝前反復進行2-3次將表面刮平。1.5砼達到終凝后,及時用塑料布加以覆蓋保溫及控制砼內外溫差及保溫。2、質量要求:2.1砼澆筑時及時填寫施工記錄,做好試驗試塊。2.2砼應振搗密實,無蜂窩、麻面、孔洞。無縫隙、無夾渣層。2.3底板砼面標高誤差在±10以內;平整度在8mm以內。2.4砼澆筑12小時后,才允許操作人員在行走,進行一些輕便工作不得有沖擊性操作。2.5砼試塊:底板砼雨水池、污水池各制作三組抗壓試塊,抗滲砼試塊同條件養護,養護條件與現場砼養護條件相同。3.成品保護在已澆筑的砼強度達到1.2Mpa以后,才允許搭設腳手架,進行下一步施工,腳手架必須采用墊板。4、安全措施:4.1振搗棒應單設電源線和電源箱。箱內要有漏電保護器,電機外殼做好接零保護。工作時兩人操作:一人持棒、一人看機,隨時挪動電機,不得拖拉。持振搗棒人員必須帶橡膠手套,穿膠底鞋。4.2泵送人員布料人員應站在泵管兩側,泵管前嚴禁站人。4.3現場用電設備,必須由專業持證電工裝拆。4.4泵管移動時泵管下禁止站人,以防散落的砼傷人三、砂漿找平層:1、施工操作工藝:工藝流程:池壁基層清理-池壁、池底抹底層灰-池壁、池底抹面層灰1.1、基層清理:做找平層前將池壁掛的廢余砂漿、灰塵、污垢、油漬等清除干凈。1.2、池壁澆水:抹灰前用細管或噴壺自上而下澆水濕潤,一般在抹灰前2d進行,每天不少于2次。1.3、各大角吊線、拉通線:用鍍鋅鐵絲在各大角吊垂直通線,用靠尺檢查池壁、池底平整度,并打點確定抹灰厚度后(最薄處不小于15mm),進行掛線控制抹灰面。1.4、抹灰前池壁較大孔洞砂漿塞碎石填實堵嚴。1.5、貼灰餅:根據抹灰的基準線用1:2水泥砂漿做5cm見方的灰餅,灰餅厚度根據第一遍抹灰厚度最薄處5mm為標準,抹灰質量要求按普通抹灰等級。1.6、抹底灰:在墻體濕潤情況下進行抹底灰。抹時先薄薄抹一層,不得漏抹,要用力壓使砂漿擠入細小縫隙內,接著分層裝檔壓實抹平,再用靠尺垂直水平刮找一遍,并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進行質量檢查,檢查底子灰是否平整,并用2m長標尺檢查池壁平整情況。1.7、面層抹灰:抹面層時要注意接槎部位操作,避免發生高低不平,。池體抹灰面積較大,罩面水泥砂漿面成拉細毛,拉細毛采用上下抽拉,方向要一致,干濕要均勻,拉細毛時表面砂漿要柔軟,拉出的細毛紋路均勻。拉細毛太干時,拉出的細毛表面會起砂,防水面層施工時會發生質量事故。1.8、砂漿找平層施工完成后需養護三天,表面干燥后方能進入下步施工。2、質量要求:2.1、砂漿找平層施工前基層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應灑水潤濕。2.2、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復檢合格,砂漿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2.3、砂漿找平應分兩層進行。2.4、砂漿找平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找平層應無脫層、空鼓、面層應無爆灰和裂縫。2.5、砂漿找平層表面平整度應≤4mm。3、成品保護:3.1、翻拆架子要小心,防止損壞已抹好的水泥墻面,并及時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因工序穿插造成污染和損壞。3.2、各抹灰層在凝結之前應防止爆曬、快干、水沖、撞擊和振動,以保證其灰層有足夠的強度4、安全措施:4.1、高處作業時,施工人員應急好安全帶,掛在欄桿上,高掛低用。帶工具作業要使用工具袋。4.2、施工人員應佩戴好安全帽等勞保用品,禁止交叉作業。4.3、在腳手架上進行材料的上下運輸時,應注意安全,特別是下方人員的安全距離要符合要求。四、污水池防水涂料“1、施工操作工藝:工藝流程:清理基層→基層處理劑→聚苯乙烯底層涂料兩遍→聚苯乙烯面層涂料兩遍1.1、清理基層:防水層施工前,先將找平層表面的雜物、灰漿硬塊、砂粒、灰塵等清掃干凈。經檢查表面平整,無起砂、空洞等缺陷后,刷基層處理劑一遍。1.2、聚苯乙烯底層涂料施工:第一遍用刷子沾上涂料,在施工面上均勻涂刷,做到厚薄均勻,不堆積,不流淌,不漏刷。待第一遍涂料干固后,進行第二遍涂刷。1.3、聚苯乙烯面層涂料施工:同地層涂料施工方法相同。2、質量要求:2.1、防水涂料的技術性能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檢查產品合格證與檢測、復試試驗報告。2.2、觀察檢查時,應特別注意穿墻管、陰陽角部位的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不得有滲漏現象,檢查無誤后再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2.3、基層應平整、牢固,基層表面應潔凈無雜物,密實平整,陰陽角做成圓弧形。2.4、防水層表面:刮涂應均勻、無漏涂,沒有損失、脫落、開裂、孔眼以及厚度不均勻,涂刮壓接不嚴實等現象,保護層與防水層粘結牢固。2.5、防水層厚度:聚苯乙烯底層涂料厚度80μm,聚苯乙烯底層涂料厚度60μm。3、成品保護和:3.1、防水層施工完畢后,應注意避免硬物刺穿防水層。3.2、穿過池壁的管根等施工時不得碰損、變位。3.3、施工操作時宜穿平底膠鞋或布鞋且應避免在尚未干燥的防水層上放置施工機具和踩踏。3.4、在防水層施工中,不得在防水層上放置材料或防水層用作施工運輸車道。4、安全措施:4.1、高處作業時,施工人員應急好安全帶,掛在欄桿上,高掛低用。帶工具作業要使用工具袋。4.2、施工人員應佩戴好安全帽等勞保用品,禁止交叉作業。4.3、在腳手架上進行材料的上下運輸時,應注意安全,特別是下方人員的安全距離要符合要求。五、雨水池防水涂料:1、施工操作工藝:工藝流程:清理基層→基層處理劑→第一遍氯丁瀝青涂料→第二遍氯丁瀝青涂料→鋪玻纖布→第三遍氯丁瀝青涂料→第四遍氯丁瀝青涂料→鋪玻纖布→第五遍氯丁瀝青涂料→第六遍氯丁瀝青涂料→10mm厚氯丁乳膠砂漿保護層。1.1、清理基層:防水層施工前,先將找平層表面的雜物、灰漿硬塊、砂粒、灰塵等清掃干凈。經檢查表面平整,無起砂、空洞等缺陷后,刷基層處理劑一遍。1.2、第一遍氯丁瀝青涂料施工:用刷子(通常是油漆刷)沾上涂料,在施工面上均勻涂刷,做到厚薄均勻,不堆積,不流淌,不漏刷。1.3、第二、三遍氯丁瀝青涂料施工:等一道涂料干固后(一般為一天,夏季為半天)進行邊刷邊鋪貼玻纖布,其工作方法如下:用刷將涂料均勻涂刷在第一道已經實干的基面上,將已卷成的玻纖布平放于上面、逐漸滾動展開于剛刷上涂料的基面上,緊接著用刷子沾上涂料在已經貼上的玻纖布上均勻涂刷,使玻纖布牢固粘貼在基層上,并使全部布漫滿涂料,使上下涂料連在一起,以保證防水效果。1.4、第四、五遍氯丁瀝青涂料施工與第二、三遍相同。1.5、最后一遍氯丁瀝青涂料施工時,邊刷邊撒細沙,細沙應均勻撒布,細沙粒徑應大小適中。1.6、待涂料干固后,做10mm厚氯丁乳膠砂漿保護層。2、質量標準:2.1、防水涂料及附加層胎體材料(玻纖布)的技術性能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檢查產品合格證與檢測、復試試驗報告。2.2、觀察檢查時,應特別注意穿墻管、陰陽角部位的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不得有滲漏現象,檢查無誤后再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2.3、基層應平整、牢固,基層表面應潔凈無雜物,密實平整,陰陽角做成圓弧形。2.4、玻纖布的搭接、接頭,附加層,應粘結牢固、緊密,接縫封嚴,沒有損傷、空鼓等缺陷。2.5、防水層表面:刮涂應均勻、無漏涂,沒有損失、脫落、開裂、孔眼以及厚度不均勻,涂刮壓接不嚴實等現象,保護層與防水層粘結牢固。2.6、防水層厚度:總厚度為12mm。3、成品保護和:3.1、防水層施工完畢后,應注意避免硬物刺穿防水層。3.2、穿過池壁的管根等施工時不得碰損、變位。3.3、施工操作時宜穿平底膠鞋或布鞋且應避免在尚未干燥的防水層上放置施工機具和踩踏。3.4、在防水層施工中,不得在防水層上放置材料或防水層用作施工運輸車道。4、安全措施:4.1、高處作業時,施工人員應急好安全帶,掛在欄桿上,高掛低用。帶工具作業要使用工具袋。4.2、施工人員應佩戴好安全帽等勞保用品,禁止交叉作業。4.3、在腳手架上進行材料的上下運輸時,應注意安全,特別是下方人員的安全距離要符合要求。接收人簽字交底人簽字分包商技術負責人項目管理單位技術負責人說明:表一式三份,由項目管理單位填寫,分包單位一份,技術科一份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