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容器設備內焊割作業危險性及安全措施

容器設備內焊割作業危險性及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6441

在電力生產建設和設備檢修中,經常需要進入容器設備內部動火焊割,在容器設備內部焊割作業具有較大的危險性,除了存在易中毒、易窒息、易觸電等危險因素外,還因在容器設備內部作業時人員進出困難、聯系不便,易出現事故發生后不易被人發現的情況,導致事故危險性的擴大而造成傷亡事故。所以容器設備內部焊割作業時,要嚴格遵守容器內部動火作業有關要求和規定,保證安全作業。

進入容器設備內部焊割作業時,除必須遵守焊割作業的一般要求外,還必須做到“八個必須”,即必須申請,并得到批準;必須進行安全隔絕;必須置換、通風;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必須佩戴規定的防護用具;必須在容器外設有監護人;監護人必須堅守崗位;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進入設備內部動火的安全措施有:

(1)進入設備內部前,要先弄清容器設備內部的情況。

(2)該設備與外界聯系的部件都要進行隔離和切斷,如電源和附帶在設備上的水管、料管、蒸汽管、壓力表等均要切斷并掛牌警示。有污染物的設備應按前述要求進行清洗后才能進入內部焊割。

(3)進入容器內部焊割要實行監護制,派專人進行監護。監護人不能隨便離開現場,并與容器內部的人員經常取得聯系。

(4)設備內部要通風良好,不僅要驅除內部的有害氣體,而且要向內部輸送新鮮空氣。但是,嚴禁使用氧氣作為通風氣源,防止燃燒或爆炸。

(5)氧乙炔焊、割炬要隨人進出,不得任意放在容器內。

(6)在容器內部作業時,要做好絕緣防護工作,容器要接地防止觸電事故。

(7)做好人體防護,減少煙塵等對人體的侵害,目前多采用靜電口罩。

篇2:容器內焊割安全操作規程

1在容器內進行焊接作業時,除遵守一般焊割作業技術要求外,還必須遵守其特殊的相關規定。

2作業前,必須檢查電焊機上及其電源接頭處的漏電保護器是否靈敏、可靠,氣割設備是否正常無漏氣,如有問題及時修復并通知電工進行修理。

3加強防護措施,避免觸電事故:不允許使用簡單而無絕緣外殼的焊鉗及翻新舊焊機,金屬容器中臨時照明必須用12V以下低壓燈,燈泡要有金屬網防護;同時要配戴好絕緣手套(應能經得起5KV電

4容器出口處要有專人監護,隨時注意作業現場及其周圍情況,發現危險征兆,立即切斷電源并進行搶救。

5進行氣焊、氣割必須隨時注意防火防爆,作業前要認真檢查各處的氣體管路是否漏氣。

6焊割炬的引燃及熄火均應在容器外部進行;

7在焊接、切割作業間隙,必須及時切斷氣源并將焊、割炬放在空氣流通的地點,嚴禁放在容器內、艙口處或焊接切割工作臺座的孔洞上,以免焊炬泄漏出的乙炔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氣滯留其間,引發燃燒或爆炸事故。

8焊接施工前后,均應對作業現場及周圍環境進行認真檢查,確認沒有可能引起火災、爆炸隱患時,方可進行作業或離開現場。

9在較為封閉的容器中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采取必須的通風措施;如作業時間較長,可以兩人輪流進入容器交替進行;如作業環境中粉塵較多或噪音較大,則要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如戴防塵口罩、隔音耳塞等。

10當需施焊受壓容器、密封容器、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時,應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內壓力,消除可燃氣體和溶液,然后沖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質;對存有殘余油脂的容器,應先用蒸汽、堿水沖洗,并打開蓋口,確認容器清洗干凈后,再灌滿清水方可進行焊接。

11在容器內焊接應采取防止觸電、中毒和窒息的措施。焊、割密封容器應留出氣孔,必要時與焊件間應絕緣;容器外應設專人監護。嚴禁在已噴涂過油漆和兼的容器內焊接。

12對承壓狀態的壓力容器及管道、帶電設備、承載結構的受力部位和裝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嚴禁進行焊接和切割。

篇3:工貿企業容器內焊割安全操作規程

1.在容器內進行焊接作業時,除遵守一般焊割作業技術要求外,還必須遵守其特殊的相關規定。

2.作業前,必須檢查電焊機上及其電源接頭處的漏電保護器是否靈敏、可靠,氣割設備是否正常無漏氣,如有問題及時修復并通知電工進行修理。

3.加強防護措施,避免觸電事故:不允許使用簡單而無絕緣外殼的焊鉗及翻新舊焊機,金屬容器中臨時照明必須用12v以下低壓燈,燈泡要有金屬網防護;同時要配戴好絕緣手套(應能經得起5kv電壓)。

4.容器出口處要有專人監護,隨時注意作業現場及其周圍情況,發現危險征兆,立即切斷電源并進行搶救。

5.進行氣焊、氣割必須隨時注意防火防爆,作業前要認真檢查各處的氣體管路是否漏氣。

6.焊割炬的引燃及熄火均應在容器外部進行;

7.在焊接、切割作業間隙,必須及時切斷氣源并將焊、割炬放在空氣流通的地點,嚴禁放在容器內、艙口處或焊接切割工作臺座的孔洞上,以免焊炬泄漏出的乙炔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氣滯留其間,引發燃燒或爆炸事故。

8.焊接施工前后,均應對作業現場及周圍環境進行認真檢查,確認沒有可能引起火災、爆炸隱患時,方可進行作業或離開現場。

9.在較為封閉的容器中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采取必須的通風措施;如作業時間較長,可以兩人輪流進入容器交替進行;如作業環境中粉塵較多或噪音較大,則要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如戴防塵口罩、隔音耳塞等。

10.當需施焊受壓容器、密封容器、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時,應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內壓力,消除可燃氣體和溶液,然后沖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質;對存有殘余油脂的容器,應先用蒸汽、堿水沖洗,并打開蓋口,確認容器清洗干凈后,再灌滿清水方可進行焊接。

11.在容器內焊接應采取防止觸電、中毒和窒息的措施。焊、割密封容器應留出氣孔,必要時與焊件間應絕緣;容器外應設專人監護。嚴禁在已噴涂過油漆和兼的容器內焊接。

12.對承壓狀態的壓力容器及管道、帶電設備、承載結構的受力部位和裝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嚴禁進行焊接和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