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作業安全風險等級劃分標準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作業安全風險管理,杜絕電網、人身和設備事故,維護電網安全和企業穩定,結合公司安全生產實際,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各單位、各級專業管理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誰實施、誰負責”的原則,對作業進行安全風險認定,加強到崗到位安全監督,落實措施,降低作業安全風險。
第三條本標準適用于公司系統內的所有作業現場及公司系統內企業承包省外工程的作業現場。
第二章作業安全風險分級
第四條本標準描述的作業安全風險是指可能由現場作業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發的電網、人身、設備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條一級作業安全風險
(一)變電站內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變電站電氣設備部分改造引起系統方式變化較大的、導致220kV及以上變電站出現單線(單電源)、單變、單母線運行或已在N-1方式下運行的情況。
2、新建220kV及以上變電站投運。
3、鄰近帶電設備作業的,且多班組(含外單位作業或協同作業的)、多工種參與、使用兩臺以上大型施工機械的大型電氣施工作業。
(二)線路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聯絡線作業,造成區域與區域之間、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電網運行不滿足N-1原則。
2、220kV及以上重要線路更換鐵塔、導線(含架空光纜)施工達10基桿塔及以上的,同時跨越鐵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帶電線路達到5處及以上的或跨越險惡地理環境位置的。
3、鄰近帶電設備作業,大型施工機械、臨時拉線、牽引繩等可能觸碰帶電設備的,多班組(含外單位作業或協同作業的)參與的大型電氣施工作業。
(三)電網因受地震、暴風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而發生大面積停電突發事件的電網恢復性搶修作業。
(四)66kV及以上電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應用的首次作業。
第六條二級作業安全風險
(一)變電站內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變電站某一電壓等級全停作業,引起系統方式變化。
2、220kV及以上變電站母線或主變更換改造,同時多處開關更換或大修。
3、66kV及以上變電站作業操作項目量大、復雜的。
4、新建66kV變電站投運。
(二)線路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66kV及以上線路作業鄰近帶電線路組立(拆除)鐵塔、架設(拆除)導線(架空光纜)。
2、66kV及以上線路更換鐵塔或導線(架空光纜)跨越鐵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帶電線路。
3、66kV及以上線路多回路桿塔上部分線路停電作業的,或66kV及以上線路不停電更換光纜。
4、10kV線路施工作業,地理環境困難的、供電方式復雜需多次停送電操作才能完成的、施工量大的、各種跨越較多的。
(三)本單位非常規的帶電作業。
(四)電網因受地震、暴風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而發生較大面積停電突發事件的電網恢復性搶修作業。
第七條三級作業安全風險
(1)變電站內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變電站一個電氣連接設備停電檢修。
2、220kV及以上變電站主變停電、母線停電或旁路代送操作的。
3、66kV及以上變電站作業操作項目量較大的。
4、66kV及以上變電站停電檢修作業具有一定規律性的常規作業項目。
(二)線路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66kV及以上線路全部停電組立(拆除)鐵塔、架設(拆除)導線(電纜線路)及架空光纜架設(拆除)。
2、10kV線路(電纜線路)施工改造達10基桿塔及以上的。配電箱變、變臺、環網柜施工達兩個及以上的。
3、由三個及以上班組或由外單位協同施工作業的涉及運行設備的工程項目。
(三)常規帶電作業。
(四)綜合性檢修及試驗、調試。
第八條四級作業安全風險
其他未達到三級及以上作業安全風險的作業。
第九條本標準所述的發生大面積停電指達到《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中構成重大電網事故的大面積停電。
較大面積停電指一個縣(區、縣級市)及以上一般范圍停電或一個及以上66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全停,但未達到大面積停電。
第十條未列入本標準的作業,各單位應充分考慮生產環境、機具與防護、人員素質、現場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進行作業安全風險等級劃分。
第三章作業安全風險管理
第十一條作業安全風險等級的認定
1、各單位調度部門負責管轄范圍內電網運行方式的安全風險等級認定。一級安全風險由省公司調度部門審定返回后統計上報。
2、各單位生產技術部、基建部、農電部、營銷部、信通等部門負責主管作業項目的安全風險等級認定,一級安全風險的作業項目上報省公司主管部門審定返回后統計上報。
3、各單位將認定的作業安全風險等級通過作業現場管理系統統計上報本單位安監部門。各單位安監部門通過系統統計上報省公司安監部。
第十二條作業安全風險控制
1、一級安全風險作業應編制“三措”(即安全措施、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涉及分項作業的,應執行各自作業標準化指導書(卡)。“三措”應由主體施工單位編制、供電公司相關部門審核及主管生產領導批準。變電站投運方案應經省公司調度通信中心批準。
2、二級安全風險作業應在作業前編制作業指導書,工區(供電分公司)專工和安全員審核,工區(供電分公司)主管生產領導批準。變電站投運方案應經地市公司調度批準。
3、三級安全風險作業應使用作業指導卡。
4、四級安全風險作業可以不使用指導書、指導卡,但應嚴格按照《安規》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加強作業現場的到崗到位管理
一級安全風險的作業,專業職能部門應派專人對作業現場進行指導、檢查和安全監督,對重點作業程序和時段地市公司分管副職或受委托的副總工程師要到崗到位進行檢查、指導。
二級安全風險的作業,主管的職能部門負責人或受委托的本部門專責人應到崗到位進行指導、檢查和安全監督。
三級安全風險的作業,工區(供電分公司)負責人或受委托的專工應到崗到位進行指導、檢查和安全監督。
四級安全風險的作業,由班組長或工作負責人組織分析作業危險點,采取預防措施。
第十四條各級領導干部及專業管理人員掌握、了解本單位作業項目和作業風險等級情況,嚴格按照到崗到位管理規定,深入作業現場,深入基層班組,開展檢查、監督和指導,切實做到安全責任落實、工程管理規范、風險控制到位,不斷降低和努力化解人身安全風險。
第四章附則
第十五條公司系統供電、施工企業依據本標準制定實施細則,并完善安全生產到崗到位管理制度。
第十六條各級安全監督部門加強對作業現場的管理,監督安全風險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監督各級管理人員按規定到崗到位情況。
第十七條對于未按要求控制好作業安全風險的單位和責任人按《安全生產工作獎罰規定》和《安全生產違章處罰規定》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八條本標準由我電力有限公司安監部負責解釋。
篇2:電力作業防護絕緣防護用品知識
1、絕緣靴、鞋跟普通的靴、鞋有什么不同
絕緣靴、鞋跟普通的靴、鞋在設計上不同,絕緣靴、鞋在結構設計上采用絕緣橡膠材料制作的圍條,絕緣層形成密閉的絕緣體系來保護足部。普通的靴、鞋則不同,普通的靴、鞋的大底與海綿不是用的絕緣材料,絕緣性能很低容易漏電。有的泄漏電流高達30mA遠遠超出安全電流,絕緣靴鞋逐只進行電性能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普通靴鞋沒有此項要求。
2、絕緣防護用具為什么要保持干燥狀態下穿戴
絕緣防護用具在干燥狀態下穿戴是使用者必須注意的大問題,因為絕緣防護用具如果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使其絕緣體的體積電阻與表面電阻值大大降低。水是導體,由于水的存在,使絕緣體的絕緣性能大大降低甚至破壞。因為水的原子構成角∠HOH=105°具有強的極性能生成離子導電,再一個水中有許多雜質在熱、光、電的作用下能發生化學變化而生成導電體,而破壞絕緣性能,所以保持絕緣防護用具的干燥,能極大地提高安全性能。
3、絕緣防護用具的絕緣性能好壞的最主要指標是什么
絕緣防護用具(絕緣靴、鞋、手套等)穿戴的目的是防止觸電傷害主要是人體通過電流造成,因此絕緣體的防護性能的好壞主要看在一定的電壓下所通過的泄漏電流的大小,如果泄漏電流是在安全電流數值范圍之內是安全的,否則是不安全的。如果施加一定的電壓,盡管沒有造成擊穿,但泄漏電流過大同樣造成人體傷害。
4、絕緣防護用品為什么要進行預防性試驗
進行預防性試驗,是電力行業的嚴格規定保證人身的安全萬無一失。絕緣防護用品有的三包期比較長,在這么長的時間內,由于其老化作用或貯存等條件造成的變化,從安全第一的角度用戶在使用前進行預防性試驗是必須的。屬于絕緣靴鞋如果超出三包還可以進行預防性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5、試驗電壓跟最大使用范圍有什么關系
絕緣防護用具在出廠前,逐只在一定的交流工頻電壓下進行試驗,比如說5KV使用的場合是線間電壓380V。試驗電壓是使用電壓的13.2倍的安全系數,但使用的條件和環境各異,各國也不盡相同。以美國的經驗公式參考,確定試驗電壓與最大使用范圍之間的關系。根據美國ASDTMD120-79的推薦的經驗公式:最大電壓=試驗電壓×0.95-2000V
6、要求穿防靜電防護用品的環境,穿了防靜電防護用品以后還應注意什么
要防靜電的環境主要是防止由于摩擦引起的電荷流動形成電荷聚焦造成靜電感應,或引起靜電高壓放電所造成的危害。穿了防靜電護品后,能及時地把聚集電荷通過防靜電品而接地,同時不能再穿皮毛等原料制成的內衣及襪子,因為它們是絕緣的,防止了人體的靜電傳導接地。(導電鞋電阻值不大于100KΩ-1000KΩ)。
7、人體所能承受的安全電流是多少
人體的絕緣電阻值在800-1000歐姆,但這跟人的胖瘦、皮膚的粗細、年齡的大小、個子的高矮不一致而各異,當然也與人的體力強弱不同而不同。美國的安全電流標準工頻交流是16mA,我國的電流標準是14mA。一般的情況,人體在工頻交流1mA或直流5mA人體就有麻的感覺,在工頻交流14mA以下能夠擺脫電源,如果在交流工頻電流下20-25mA直流80mA人體引起麻木或者劇痛,或呼吸困難,不能擺脫電流,時間一長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8、穿用絕緣靴鞋后,在工作時還應注意什么問題
電工作業時,按規定應穿絕緣靴鞋進行絕緣保護,但是有時勞動強度加大或天氣溫度高,不慎肢體部分碰到墻壁或接地設備,遇到漏電時同樣會造成電擊傷,所以盡管穿了絕緣靴鞋在工作時必須防止肢體的其他部分接地。在陰雨天氣盡管穿了絕緣靴鞋或者帶了絕緣手套,但必須配備必要的雨具。防止絕緣護具因潮濕導電造成肢體電擊傷。
9、高壓絕緣靴內電極新國標由金屬球代替水對試驗結果有什么影響
新國標用金屬球代替水作為試驗的內電級是跟國際標準接軌,原先的國標試驗方法比國外標準苛刻,對絕緣靴來講用水做為內電極由于水侵試驗降低了絕緣靴的絕緣性能,跟國際標準比較有不合理的一面,所以在試驗驗證電壓時,不允許用水做內電極,更不允許在預防性試驗時采取高于預防性試驗電壓進行試驗。
10、帶電作業用絕緣手套與橡膠高低壓絕緣手套有什么主要不同
帶電作業用絕緣手套允許在不同類型使用電壓范圍內帶電作業。高低壓絕緣手套是輔助安全用具不允許帶電作業。帶電作業絕緣手套按國際電工委員會IEC60903和GB17622-1998規定型式試驗和抽樣試驗,應把試驗樣品在標準吃水深度下預浸16小時后進行電壓試驗,試驗時間3分鐘最低耐受電壓試驗(手套上口未浸水部分必須保持干燥)。如IEC標準的02型的型式和抽樣試驗是首先把帶電作業用絕緣手套按標準規定的浸水深度(手套袖口距水平的驗證電壓試驗65毫米最耐低耐受電壓75毫米)予浸16小時后按每秒3000v的速率升至20kv同時記時3分鐘,不擊穿,泄漏電流值不超過20毫安即通過馬上降壓斷電。最低耐受電壓,即以同樣的升壓速率升至30kv即通過馬上降壓斷電。常規試驗(出廠試驗要求)是在不同型號的驗證電壓下試驗1分鐘(不需浸水16小時)。但我公司為保證安全,出廠試驗為3分鐘,高低壓絕緣手套,沒有預浸水的規定,更沒有大大高于試驗電壓的最低耐受電壓的試驗。用戶購進帶電作業用絕緣手套可按不同型號進行常規試驗檢驗。是否合格、泄漏電流是否小于16mA(長度410毫米的規格的)。
11、帶電作業用絕緣手套在試驗有的為什么會發現龜裂
帶電作業用絕緣手套在進行高壓試驗時,因注水高度不標準或手套袖口未浸水部分不干燥造成高壓下兩級之間有電弧產生,并在空氣中放電,產生叭叭的聲響,同時對空氣產生電離,把空氣中的氧氣電離成臭氧,臭氧的濃度加大時對橡膠、造成極大的氧化破壞,使橡膠龜裂破壞,高壓試驗對橡膠來說是破壞試驗,試驗一次要破壞一次,所以規定在使用中要進行預防性試驗,保證使用者的安全。
篇3:電力作業安全風險等級劃分標準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作業安全風險管理,杜絕電網、人身和設備事故,維護電網安全和企業穩定,結合公司安全生產實際,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各單位、各級專業管理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誰實施、誰負責”的原則,對作業進行安全風險認定,加強到崗到位安全監督,落實措施,降低作業安全風險。
第三條本標準適用于公司系統內的所有作業現場及公司系統內企業承包省外工程的作業現場。
第二章作業安全風險分級
第四條本標準描述的作業安全風險是指可能由現場作業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發的電網、人身、設備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條一級作業安全風險
(一)變電站內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變電站電氣設備部分改造引起系統方式變化較大的、導致220kV及以上變電站出現單線(單電源)、單變、單母線運行或已在N-1方式下運行的情況。
2、新建220kV及以上變電站投運。
3、鄰近帶電設備作業的,且多班組(含外單位作業或協同作業的)、多工種參與、使用兩臺以上大型施工機械的大型電氣施工作業。
(二)線路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聯絡線作業,造成區域與區域之間、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電網運行不滿足N-1原則。
2、220kV及以上重要線路更換鐵塔、導線(含架空光纜)施工達10基桿塔及以上的,同時跨越鐵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帶電線路達到5處及以上的或跨越險惡地理環境位置的。
3、鄰近帶電設備作業,大型施工機械、臨時拉線、牽引繩等可能觸碰帶電設備的,多班組(含外單位作業或協同作業的)參與的大型電氣施工作業。
(三)電網因受地震、暴風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而發生大面積停電突發事件的電網恢復性搶修作業。
(四)66kV及以上電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應用的首次作業。
第六條二級作業安全風險
(一)變電站內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變電站某一電壓等級全停作業,引起系統方式變化。
2、220kV及以上變電站母線或主變更換改造,同時多處開關更換或大修。
3、66kV及以上變電站作業操作項目量大、復雜的。
4、新建66kV變電站投運。
(二)線路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66kV及以上線路作業鄰近帶電線路組立(拆除)鐵塔、架設(拆除)導線(架空光纜)。
2、66kV及以上線路更換鐵塔或導線(架空光纜)跨越鐵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帶電線路。
3、66kV及以上線路多回路桿塔上部分線路停電作業的,或66kV及以上線路不停電更換光纜。
4、10kV線路施工作業,地理環境困難的、供電方式復雜需多次停送電操作才能完成的、施工量大的、各種跨越較多的。
(三)本單位非常規的帶電作業。
(四)電網因受地震、暴風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而發生較大面積停電突發事件的電網恢復性搶修作業。
第七條三級作業安全風險
(1)變電站內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變電站一個電氣連接設備停電檢修。
2、220kV及以上變電站主變停電、母線停電或旁路代送操作的。
3、66kV及以上變電站作業操作項目量較大的。
4、66kV及以上變電站停電檢修作業具有一定規律性的常規作業項目。
(二)線路作業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
1、66kV及以上線路全部停電組立(拆除)鐵塔、架設(拆除)導線(電纜線路)及架空光纜架設(拆除)。
2、10kV線路(電纜線路)施工改造達10基桿塔及以上的。配電箱變、變臺、環網柜施工達兩個及以上的。
3、由三個及以上班組或由外單位協同施工作業的涉及運行設備的工程項目。
(三)常規帶電作業。
(四)綜合性檢修及試驗、調試。
第八條四級作業安全風險
其他未達到三級及以上作業安全風險的作業。
第九條本標準所述的發生大面積停電指達到《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中構成重大電網事故的大面積停電。
較大面積停電指一個縣(區、縣級市)及以上一般范圍停電或一個及以上66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全停,但未達到大面積停電。
第十條未列入本標準的作業,各單位應充分考慮生產環境、機具與防護、人員素質、現場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進行作業安全風險等級劃分。
第三章作業安全風險管理
第十一條作業安全風險等級的認定
1、各單位調度部門負責管轄范圍內電網運行方式的安全風險等級認定。一級安全風險由省公司調度部門審定返回后統計上報。
2、各單位生產技術部、基建部、農電部、營銷部、信通等部門負責主管作業項目的安全風險等級認定,一級安全風險的作業項目上報省公司主管部門審定返回后統計上報。
3、各單位將認定的作業安全風險等級通過作業現場管理系統統計上報本單位安監部門。各單位安監部門通過系統統計上報省公司安監部。
第十二條作業安全風險控制
1、一級安全風險作業應編制“三措”(即安全措施、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涉及分項作業的,應執行各自作業標準化指導書(卡)。“三措”應由主體施工單位編制、供電公司相關部門審核及主管生產領導批準。變電站投運方案應經省公司調度通信中心批準。
2、二級安全風險作業應在作業前編制作業指導書,工區(供電分公司)專工和安全員審核,工區(供電分公司)主管生產領導批準。變電站投運方案應經地市公司調度批準。
3、三級安全風險作業應使用作業指導卡。
4、四級安全風險作業可以不使用指導書、指導卡,但應嚴格按照《安規》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加強作業現場的到崗到位管理
一級安全風險的作業,專業職能部門應派專人對作業現場進行指導、檢查和安全監督,對重點作業程序和時段地市公司分管副職或受委托的副總工程師要到崗到位進行檢查、指導。
二級安全風險的作業,主管的職能部門負責人或受委托的本部門專責人應到崗到位進行指導、檢查和安全監督。
三級安全風險的作業,工區(供電分公司)負責人或受委托的專工應到崗到位進行指導、檢查和安全監督。
四級安全風險的作業,由班組長或工作負責人組織分析作業危險點,采取預防措施。
第十四條各級領導干部及專業管理人員掌握、了解本單位作業項目和作業風險等級情況,嚴格按照到崗到位管理規定,深入作業現場,深入基層班組,開展檢查、監督和指導,切實做到安全責任落實、工程管理規范、風險控制到位,不斷降低和努力化解人身安全風險。
第四章附則
第十五條公司系統供電、施工企業依據本標準制定實施細則,并完善安全生產到崗到位管理制度。
第十六條各級安全監督部門加強對作業現場的管理,監督安全風險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監督各級管理人員按規定到崗到位情況。
第十七條對于未按要求控制好作業安全風險的單位和責任人按《安全生產工作獎罰規定》和《安全生產違章處罰規定》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八條本標準由我電力有限公司安監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