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運行方式安全要求
電力系統運行方式的安排是電網安全調度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1)選擇最優運行方式。電力系統是由相當數量的發、輸、變、供以及各種用電設備所組成的。在某一種運行情況下,如一定的負荷、頻率、電壓等運行參數,可能有好幾種不同的運行方式,如發電廠負荷的分配、設備的檢修或備用、無功電壓的調整、網絡的并列或解列、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的使用方式、水庫放流和水位、發電廠儲煤量等,但其中只能一種最優化的運行方式。對運行方式的安排,也是對即將到來的系統運行情況作一次全面研究分析,選擇最安全、最經濟、電能質量最好的運行方式。
(2)組織系統內所有單位協同配合。電力系統包含發電廠、變電所、電網、熱力網及有關用戶。所有這些發、供、用電單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必須協同配合。運行方式相當于各單位相互協同配合的總計劃,應使各部門了解當前與未來的運行情況和要求,例如高峰需大發,低谷需少發、停機或檢修,可能出現的電網運行薄弱環節等,以便在電網基建和運行方式安排上盡量給予妥善安排。
嚴格來說,電力系統的運行情況是每個瞬間都在變化的。這表明電力系統運行情況的各節點功率、電壓、電流和電網頻率等參數,以及其他反映能量變換和輸送過程的各種量值都在緩慢變化(由于負荷變化)或劇烈(由于事故或倒閘操作)變化著。在實際運行中,電力系統調度及運行單位,必須根據電網參數對每個瞬間的變化而及時調整運行方式,如調頻廠保持正常頻率,發電廠調整勵磁電流以維持調度部門要求的電壓值,以及倒閘操作、事故處理等。運行方式是指具有代表性的正常方式和事故、重要設備檢修等特殊方式。
安排運行方式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幾點:
(1)精確預計負荷,合理安排檢修和分配發電出力,正確選擇各種正常和檢修接線方式,充分發揮系統內發、供電設備能力,以保證系統負荷需要,滿足電網安全、優質、經濟運行的要求。
(2)進行安全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反事故措施,在事故情況下盡可能保證連續供電或縮小事故范圍,減少事故損失。
(3)電力系統運行方式的安排,應以發電廠和電網的特點和可能條件出發,確定最佳運行方式。
(4)運行方式的安排還應考慮符合國民經濟方針、政策的要求,如加強重要用戶用電的可靠性,充分利用當地劣質燃料,充分利用水利資源,發揮水庫的防洪作用,滿足水電廠一游航行和工業用水等。總之,要考慮國民經濟各部門的要求。
篇2: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基本要求
為了保證電力系統穩定運行,電力系統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為保持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穩定性和頻率、電壓的正常水平,系統應有足夠的靜態穩定儲備和有功、無功備用容量,并有必要的調節手段。在正常負荷波動和調節有功、無功潮流時,均不應發生自發振蕩。
(2)要有合理的電網結構。
(3)在正常方式(包括正常檢修方式)下,系統任意一個元件(發電機、線路設備、變壓器、母線)發生單一故障時,不應導致主系統發生非同步運行,不應發生頻率崩潰和電壓崩潰。
(4)在事故后經調整的運行方式下,電力系統仍應有符合規定的靜穩定儲備,其他元件按規定的事故過負荷運行。
(5)電力系統發生穩定破壞時,必須有預定措施,以縮小事故范圍減少事故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