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要求
為了防止建設項目產生新的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國家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由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
一、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按照下列規定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實行分類管理:
(一)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全面、詳細的評價;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輕度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訂并公布。
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和預測;
(四)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
(五)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內容和格式,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三、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但是,鐵路、交通等建設項目,經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以在初步設計完成前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不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開工前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其中,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的,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營業執照前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四、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由建設單位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有行業主管部門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經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后,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簽署意見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之日起60日內、收到環境影響報告表之日起30日內、收到環境影響登記表之日起15日內,分別作出審批決定并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預審、審核、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五、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一)核設施、絕密工程等特殊性質的建設項目;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
(三)國務院審批的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
前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權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建設項目造成跨行政區域環境影響,有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有爭議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共同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或者采用的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自批準之日起滿5年,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應當報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核。原審批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之日起10日內,將審核意見書面通知建設單位;逾期未通知的,視為審核同意。
七、國家對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實行資格審查制度。
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取得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按照資格證書規定的等級和范圍,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對評價結論負責。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已經頒發資格證書的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名單,應當定期予以公布。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
八、建設單位可以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任何行政機關不得為建設單位指定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九、建設單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征求建設項目所在地有關單位和居民的意見。
篇2:石油銷售公司基本建設項目后評價管理細則
石油銷售公司基本建設項目后評價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和改進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投資項目管理,提高投資決策水平和投資收益,建立和完善基本建設項目評價制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及集團公司和產品經銷公司相關制度,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基本建設項目后評價是指對公司基本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后所進行的評價。即采用科學的經濟技術分析方法對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審批或批準文件的主要內容,與項目建成后所達到的實際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距及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不斷提高投資決策水平和投資收益進行全面分析評價,提出項目后評價報告的過程。
第三條項目后評價應當遵循獨立、公正、客觀、科學的原則。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四條公司綜合辦公室負責公司基本建設項目后評價的組織管理、報告編寫和數據提供整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職責是:
(一)配合上級單位要求,制定公司基本建設項目后評價計劃,匯總并研究項目的自我評價報告;
(二)配合、監督、指導相關機構進行后評價任務;
(三)向上級單位匯報項目后評價的工作計劃、進度和任務,提供相應信息。
第三章工作范圍、程序和規范
第五條開展后評價工作的項目從以下范圍中選擇:
(一)對公司發展、產品結構調整、做大做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項目;
(二)對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
(三)對優化資源配置、調整投資方向、優化公司業務布局有重要作用的項目;
(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型投融資和運營模式,以及其他具有特殊示范意義的項目;
(五)上級單位認為需要開展后評價的項目。
第六條根據上級單位年初下達的后評價計劃,開展相應的項目后評價。
第七條根據后評價計劃,向上級單位報送自我總結報告,主要內容包括:
(一)項目概況:項目目標、建設內容、投資估算、前期審批情況、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實施進度、批準概算、執行情況等;
(二)項目實施過程總結:前期準備、建設實施、項目運作等;
(三)項目效果和效益評價:技術水平、財務及經濟效益等;
(四)項目環境和社會效益評價;
(五)項目目標評價:目標實現程度、差距及原因、持續能力等;
(六)項目建設的主要經驗教訓和相關建議。
第八條在上級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格的機構進行項目后評價后,根據工程咨詢機構的要求配合相關工作。
第四章管理和監督
第九條工程咨詢機構在開展項目后評價工作中,如有弄虛作假或評價結論嚴重失實等情況,公司將依據情節和后果,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十條公司須如實向受委托的工程咨詢機構提供有關情況和數據資料,不得弄虛作假。
第十一條項目后評價所需要的經費由上級單位進行統籌安排,公司不在項目經費之外向工程咨詢機構支付任何費用。
第五章結果應用
第十二條公司項目后評價結果及時向上級單位進行匯報,同時在公司內部進行信息傳達,以實現信息共享。
第十三條項目后評價后,公司應認真總結項目的經驗教訓,推廣成功經驗和方法,將后評價工作作為規劃制定、項目審批、投資決策、項目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不斷提高投資決策水平和投資收益。
第十四條對于通過項目后評價發現的問題,公司組織相關部門認真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并整改。
第六章附則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公司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并報上級單位投資規劃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評價工作管理規定
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評價工作管理規定
[作者:lusir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879更新時間:2005-1-31文章錄入:admin]
第一條為加強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評價工作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新建、改建、擴建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安全衛生設施必須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下簡稱“三同時”)。
第三條安全衛生預評價報告是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設計報告中
"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設計專篇"的編制依據。新建、改建、擴建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必須在可行性研究設計報告編制之前進行安全衛生預評價。
凡未進行安全衛生預評價的開工在建的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須補做安全衛生預評價;幾未進行安全衛生預評價的已經竣工投產的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須對其安全衛生現狀進行綜合評價。
第四條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預評價工作,應由建設項目主體設計單位以外的熟悉本行業和本建設項目技術特點的、具有安全預評價資格的單位承擔。
第五條為了從設計源頭上加強和規范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的安全衛生"三同時"工作,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負責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預評價大綱、預評價報告、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設計專篇的技術審查工作和安全衛生竣工驗收評價工作。
第六條水電水利行業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預評價大綱、預評價報告、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設計專篇、竣工驗收評價專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和有關規定,仍執行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轉發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通知》(水電規辦[20**]0026號文)。
第七條在新建、改建、擴建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規劃、設計管理中將安全衛生作為強制性實施的專題審查項目。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預評價大綱、預評價報告及其評審意見應向國家(省人自治區、直轄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八條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預評價大綱、預評價報告及其評審意見備案實行分級管理。
下列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預評價大綱、預評價報告及其評審意見應報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
l.國務院審批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審批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工程);
2.屬于國家核設施、保密工程等特殊性質的建設項目(工程);
3.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工程);
4.國家有明確要求的建設項目(工程)。
上述以外的其它水電水利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衛生預評價大綱、預評價報告及其評審意見,應報送建設項目(工程)所在地的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九務本規定由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負責解釋。
第十務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