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現場總平面布局

施工現場總平面布局

2024-07-22 閱讀 6049

為了保證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應在源頭消除先天隱患,在施工前,就應對施工現場的臨時用房、臨時設施、臨時消防車道等總平面布局進行整體規劃。一、總平面布置的原則總平面布置包括總平面布局、臨時用房及臨時設施的設置,此外還要劃定重點區域等內容。(一)明確總平面布局內容施工現場總平面布局應明確與現場防火、滅火及人員疏散密切相關的臨建設施的具體位置,以滿足現場防火、滅火及人員疏散的要求。下列臨時用房和臨時設施應納入施工現場總平面布局:1.施工現場的出入口、圍墻、圍擋。2.施工現場內的臨時道路。3.給水管網或管路,以及配電線路敷設或架設的走向、高度。4.施工現場辦公用房、宿舍、發電機房、配電房、可燃材料庫房、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固定動火作業場等。5.臨時消防車道、消防救援場地和消防水源。(二)合理布置臨時用房和臨時設施位置施工現場臨時用房和臨時設施的布置常受氣象、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質、地上地下管線及周邊建構筑物、場地大小、周邊道路及消防設施等現場客觀條件的制約,而不同施工現場的客觀條件又千差萬別。施工現場的總平面布局,應綜合考慮在建工程及現場情況,因地制宜,按照“臨時用房及臨時設施占地面積少、場內材料及構件二次運輸少、施工生產及生活相互干擾少、臨時用房及設施建造費用少,并滿足施工、防火、節能、環保、安全、保衛、文明施工等需求”的基本原則進行,明確施工現場平面布局的主要內容,確定施工現場出入口的設置及現場辦公、生活、生產、物料存貯區域的布置原則,規范可燃物、易燃易爆危險品存放場所及動火作業場所的布置要求,針對施工現場的火源和可燃、易燃物實施重點管控,保證臨時用房和臨時設施的布置滿足施工現場防火、滅火及人員安全疏散的要求。(三)重點區域的布置原則1.施工現場設置出入口的基本原則施工現場出入口的設置應滿足消防車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數量不宜少于2個。當確有困難只能設置1個出入口時,應在施工現場內設置滿足消防車通行的環形道路。2.固定動火作業場的布置原則固定動火作業場應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等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宜布置在臨時辦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庫房、在建工程等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3.危險品庫房的布置原則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應遠離明火作業區、人員密集區和建筑物相對集中區。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不應布置在架空電力線下。二、防火間距保持臨時用房、臨時設施與在建工程的防火間距是防止施工現場火災相互蔓延的關鍵。(一)臨建用房與在建工程的防火間距1.人員住宿、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險品儲存等場所嚴禁設置于在建工程內。2.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與在建工程應保持足夠的防火間距。3.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固定動火作業場與在建工程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4.其它臨時用房、臨時設施與在建工程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二)臨建用房間的防火間距1.施工現場主要臨時用房、臨時設施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552-1的規定。表552-1施工現場主要臨時用房、臨時設施的防火間距(m)名稱辦公用房、宿舍發電機房、變配電房可燃材料庫房廚房操作間、鍋爐房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固定動火作業場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辦公用房、宿舍44557710發電機房、變配電房44557710可燃材料庫房55557710廚房操作間、鍋爐房55557710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777771010固定動火作業場7777101012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1)臨時用房、臨時設施的防火間距應按臨時用房外墻外邊線或堆場、作業場、作業棚邊線間的最小距離計算,如臨時用房外墻有突出可燃構件時,應從其突出可燃構件的外緣算起。(2)兩棟臨時用房相鄰較高一面的外墻為防火墻時,防火間距不限。(3)表55-2-1未規定的,可按同等火災危險性的臨時用房、臨時設施的防火間距確定。2.當辦公用房、宿舍成組布置時,其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應符合以下要求:(1)每組臨時用房的棟數不應超過10棟,組與組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8m。(2)組內臨時用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5m;當建筑構件燃燒性能等級為A級時,其防火間距可減少到3m。三、臨時消防車道施工現場需要設置消防車道,同時布置相應的消防救援場地。(一)臨時消防車道設置要求1.施工現場內應設置臨時消防車道,同時,考慮滅火救援的安全以及供水的可靠,臨時消防車道與在建工程、臨時用房、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的距離,不宜小于5m,且不宜大于40m。2.施工現場周邊道路滿足消防車通行及滅火救援要求時,施工現場內可不設置臨時消防車道。3.臨時消防車道宜為環形,如設置環形車道確有困難,應在消防車道盡端設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車場。4.臨時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5.臨時消防車道的右側應設置消防車行進路線指示標識。6.臨時消防車道路基、路面及其下部設施應能承受消防車通行壓力及工作荷載。(二)臨時消防救援場地的設置1.需設臨時消防救援場地的施工現場(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2)建筑工程單體占地面積大于3000㎡的在建工程。(3)超過10棟,且為成組布置的臨時用房。2.臨時消防救援場地的設置要求(1)臨時消防救援場地應在在建工程裝飾裝修階段設置;(2)臨時消防救援場地應設置在成組布置的臨時用房場地的長邊一側及在建工程的長邊一側;(3)場地寬度應滿足消防車正常操作要求且不應小于6m,與在建工程外腳手架的凈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過6m。

篇2:勞動衛生作業環境評價—車間設備布局

1.設置目的

車間設備、設施的擺放、相互之間的距離,與墻、柱的距離,操作者的空間、高處的輸運線防護罩、網等與操作人員的安全有重大關系。如果設備擺放不合理或錯誤,操作者空間窄小,當工作、材料等飛出時,容易造成人員的傷害,造成意外事故。為此,特設置本項目。

2.適用范圍

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設備。

3.查證方法

3.1大、中、小型設備劃分規定

3.1.1設備規格大小劃分:鉆床按鉆削最大孔徑劃分,大型為Φ≥70mm;中型為Φ<70~35mm;小型Φ<35mm;

3.1.2車床按加工Φ大小劃分,大型Φ≥1000mm,中型Φ<1000~600mm,小型Φ<600mm。

3.2大、中、小型設備間距和操作空間的規定

3.2.1設備間距(以活動機件達到的最大范圍計算)大型(各運輸線)≥2m;中型≥1m;小型≥0.7m。大小設備間距按最大的尺寸要求評價。如果在設備之間有操作工位,則在計算時應將操作空間與設備間距一并計算并判定。若大、小設備同時存在時,大、小設備間距按大的尺寸要求劃定。

3.2.2設備與墻、柱間距(以活動機件的最大范圍計算);大型≥0.9m、中型≥0.8m、小型≥0.7m,在墻柱與設備間有人操作的應滿足設備與墻體間和操作空間的最大距離要求。在不影響人員操作的前提下,達到操作空間或墻柱之間的最大要求時允許放工具柜箱和加工件,設備與安全通道之間距離一般不考核(設備活動機件達到最大范圍不能超出安全通道線)。

3.2.3操作空間(設備間距除外),大型≥1.1m、中型≥0.7m、小型:0.6m,如果操作位在墻、柱之間時應能滿足設備與墻柱之間的或操作空間的最大距離要求,操作位在安全通道上時則操作位不合格。

3.2.4高于2m的運輸線應有牢固的防罩(網),網格大小應能防止所輸送物件墜落至地面。對于低于2m高的運輸線和起落段兩側應加設護欄,欄高1.05m。

4.計分方法:

4.1本項目應得分為10分。

4.2計數單位:

一般一臺設備為一個點、一條生產線為一個點。

4.3不合格的判定

按安全班次價檢查表No.307表進行判定,查證時違反表中的任何一條規定及其它要求時,判定為不合格點。兩臺之間不合格判為一臺不合格,一臺影響多臺的判為多臺不合格。

不合格率計算公式:

4.4計分公式

實得分=10-0.3×不合格率×100

檔案管理制度

篇3:檢驗科科室布局

  檢驗科科室布局

  檢驗科主任的必備常識有很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其中一項:科室布局。

  1、室內布置:為方便工作和儀器維修,在大型實驗室中,采取房屋中間擺設大型和主要儀器設備的辦法,這不僅便于儀器工作時散熱、故障維修,而且便于清潔衛生。標本處理、分配、加樣和一些不需要上機操作小實驗,則在墻邊工作臺上進行。這樣布置對工作人員流動和樣本的轉運也十分方便。小型實驗室因空間受限,工作臺一般設在墻邊。

  2、水源設計:所有的實驗室都需安裝清潔池(獨立專用洗手池)和污染池(洗滌與染色用),下水道均直接接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洗手池用腳踏式控制,不僅符合實驗室衛生要求,也比較耐用。污染池用于洗滌實驗污物,為防濺做成深水池。

  3、電源設計:實驗用儀器及輔助用電設備事先進行定位,裝配好電源插座,且和照明電源分開接線,互不干擾。重要儀器設備均配備不間斷電源(UPS電源)和專用接地線,并考慮預留不少今后實驗室發展可能會購置的儀器及臨時用電源插座。

  4、照明設計:實驗室內照明設備以熒光燈為主,與工作臺面平行半隱形安裝在拋光天花板內;走廊上采用白熾燈,不同照明光源相結合,使實驗室內產生舒適、美感的視覺享受。檢驗科大門、急診窗口、值班室配置醒目燈箱,方便群眾夜間查找。為有效地保護工作人員和避免標本污染。細菌室按有關要求安裝4支30W紫外線燈,作為常用的消毒設備,也半隱形在天花板內。

  5、窗戶置厚布窗簾以防太陽暴曬實驗室設備。檢驗科大門及各室門的寬度都要考慮大型儀器進入,最好是推拉門。室內光源均使用熒光燈,照明設備的開關安裝在每個工作室的出口或入口處。照明設備安裝成與工作臺面呈垂直或對角線,這既統一布局又可消除物體遮擋產生的陰影。

  6、天花板統一使用防火板吊頂裝修,內藏通風排氣管道和消防噴水管道。

  7、科室集中使用大型UPS電源,放于儀器設備集中的實驗室角落,單獨用可散熱的不銹剛制百葉窗隔離。

  8、承受力、對熱、酸堿、染液、有機溶劑和沖擊的抵抗力是選用工作臺材料的重要因素,實驗工作臺使用精加工的黒色表面,能有效地減少反射光和眩光,以減輕眼睛的疲勞。供坐著操作的工作臺般高度為76cm,供站著操作的工作臺高度為91cm。椅子選用高度可調節、可旋轉、坐墊和背部靠墊舒適的。

  9、各實驗室下水管道統一將工作廢液引至污水處理設備,醫院院感控制科專人處理后排放。

  10、血樣檢驗是工作中最大部分的標本。分離血清時,離心機的高速運轉常常對電子設備產生干擾,故在儀器設備集中的工作區隔壁單獨設立一標本準備區。

  11、考慮微生物的安全防范,將微生物檢驗室單獨設立在人員較少流動的科室里面。嚴格實行生物安全管理。

  12、洗滌室,由科室衛生工人全面進行實驗用具的洗滌,廢液的處理,污染物的隔離,消毒液的使用。

  13、儲存室再進去則為資料室,保存科室的各種工作數據和原始資料,以及一些和檢驗有關的文獻檔案。未經科主任許可,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