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支架現澆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支架現澆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2 閱讀 7029

a)工程技術部制定《支架安裝及拆除安全方案》,并在安裝前作技術交底;

b)安全監察部提出安全防護設施計劃,物資機械部采購,安全帶、安全網、腳手板均應現場做沖擊實驗;

c)現澆箱梁作業隊向安質部提交自檢報告,安質部按《機械設備控制程序》組織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后現場進行簽證。

d)支架的搭設符合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鋼管樁承載力、貝雷桁架縱梁的承載力和穩定性,以及門式支架立桿間距、桿件聯系、剪力撐安設要按規定執行;支架外圍設置安全網。所有承力支架須經有關技術人員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支架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員。

e)澆筑混凝土前,安質部組織有關部門人員檢查支腿及其他受力情況并簽證。

f)支架拆除前應再次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執行以上規定。

g)雨天、雷暴、六級上大風、臺風停止作業。

篇2:混凝土底模支架拆模時間規程

混凝土底模和支架拆模時間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4.3.1規定,拆除底模和支架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1、板

A:構件跨度不大于2米,要求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應不小于50%;

B:構件跨度在區間(2m,8m]的,要求上述值不小于75%;

C:對于構件跨度大于8米的,要求達到100%

2、梁、拱、殼

A:跨度不大于8米的構件要求達到75%以上的百分率;

B:跨度大于8米的構件,要求強度達到100%3、懸臂構件,均要求設計強度達到100%。

以上是規范,在施工中看是用什么水泥:

①普通硅酸鹽早強型水泥在28度左右的氣溫大概7~9天強度基本能達到75%,100%的強度要等到20天;

②純硅早強水泥在以上的氣溫大概5~7天可以達到75%;15天左右強度能夠增長到95~100%。

混凝土側模拆模時間一般只要保證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損傷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澆筑完一天后就可以拆了,從實際情況來看也是盡早拆拆模效果比較好。底模就根據GB50204-20**中的要求。一般來說在混凝土施工時現場留置同條件拆模試塊,在估計時間差不多時進行試壓,試壓達到要求后經監理同意后進行拆除(因為需要填報拆模檢驗批,里面有拆模強度一項,要求填的就是拆模試塊強度)。

按混凝土強度來確定拆模時間實際上是很難測量與控制的。

現在有一種算法是跟溫度相關的,就是先測量早中晚的溫度,其平均值為當天的溫度,當溫度乘時間(按小時計)達到600度?小時即為拆模的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篇3:支架現澆鋼筋混凝土橋梁施工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支架現澆鋼筋混凝土橋梁施工安全事故主要是技術方案失誤和施工過程控制未按技術方案實施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從技術方案入手進行分析研究,在安全檢查過程中針對一些存在的具體問題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提高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這些內容主要包括多年工作中所了解的一些典型安全事故,以及在施工方案審查、現場檢查過程中所發現的安全隱患,有些錯誤確實是我們想不到的,如在方案審查過程中發現地基容許承載力都有用錯的。在安全檢查過程中首先應查施工方案,現場檢查過程中有些隱患要對照施工方案才能發現,如預埋件現場是看不到的,有些隱患在檢查過程中經常是視而不見,要全面仔細觀察現場情況,認真分析,如鋼管支架少裝一個方向水平桿。本文可供橋梁施工管理和技術人員學習。

1、安全專項方案設計和審查

按照《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建質[2009]8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五條“施工單位應當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編制專項方案;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專家對專項方案進行論證”。對于沒有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現澆橋梁方案也應組織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共同審查。

針對缺少有經驗和高素質的施工技術方案設計人員,編制相關教程,加強施工方案設計的培訓,減少設計錯誤。項目經理部(或指揮部)組織參建單位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技術和安全方案,并背靠背進行復核。

1.1設計依據

首先必須依據設計圖紙、地質勘探資料、驗收標準、設計規范、企業標準、經測試的可靠經驗參數資料、相關產權單位安全要求進行設計。

1.2荷載計算

預壓荷載為所有施工荷載(含梁體自重)1.1倍,審查過程發現有些方案荷載計算錯誤。泵送混凝土模板側面的壓力計算公式大多采用公路橋涵和建筑施工規范。根據中鐵大橋局集團武漢橋梁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蔡家灣漢江大橋橋墩現澆混凝土壓力監測試驗報告》統計分析,橋墩圓弧段、橋墩平直段最大側壓力分別為規范公式計算值的4.0倍和1.6倍,這可能是墩身模板垮塌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對泵送混凝土模板側面的壓力計算值應予調增。

1.3支架模板結構驗算

1.3.1一般要求

1)不同工況應建立不同計算模型,如分段現澆連續箱梁墩梁支架全長預壓加載、分段澆筑梁部工況不一樣,臨時支墩和托梁最不利作用力是不同工況確定的;

2)受力結構應明確、合理,如在跨度較大的梁體現澆,受梁體底面高速公路通車限制,不能采用直立支墩,但橋下凈空較大,有條件設斜腿支撐鋼梁,形成斜腿剛構,構件受拉壓彎剪作用力,受力分析時一定要正確,以往有人設計時只計算拉壓剪力,把它簡單地看成是桁架結構,不計算彎矩,結果內力分析不正確。

3)梁體支架模板一般遵循從上往下計算原則;

4)計算模板、支架、拱架的強度和穩定性時,應考慮作用在模板、支架和拱架上的風力。設于水中的支架,尚應考慮水流壓力、流冰壓力和船只漂流物等沖擊力荷載,還應考慮一般沖刷和局部沖刷的影響,水中橋梁支架應在雨季前完成梁體施工。

5)支架的立柱應保持穩定,并用撐拉桿固定。

6)強度及剛度滿足規范要求。

1.3.2模板、支架的設計

1)鋼管支架承載力驗算

往往進場構件截面比設計截面小,以實際測量截面計算;

彎曲變形、銹蝕、端面不平整、對中偏差、垂直度偏差、安裝偏位,取結構安全系數2;

水平橫桿和水平剪刀撐、縱橫斷面剪刀撐應滿足構造要求,以滿足整體穩定性要求,水平橫桿應滿足設計步距要求,十字交叉設置,頂層橫桿以上和底層橫桿以下伸出長度控制在20cm以內,如為變截面梁,頂層縱向水平桿可斜向設置,確保實際步距在計算步距以內。頂托高度控制在25cm以內,底座高度控制在15cm以內。

支架搭設時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控制:測量放線,設拉線控制首層鋼管架桿件平面位置和標高,并采用錘球檢查垂直度,確保首層搭設滿足設計要求,從而才能保證以后搭設的支架滿足設計要求。

防止碗扣松脫、扣件松脫,要求逐個檢查。斜桿、剪刀撐加固設置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高寬比滿足要求,一般應小于3,如不滿足采用降低桿件承載能力,并進行整體穩定性計算;如墩梁支架,在墩頂段附近采用鋼管架時其高寬比不滿足整體穩定性要求時進行加寬加密;

材料安全系數采用1.7;

鋼管腳手架附加安全系數計算:鋼管腳手架在安裝時,由于安裝偏差,立桿產生初始偏心;在施工時,由于局部超載,以及錯誤的拆除局部拉桿及支撐,由此使立桿的設計荷載降低,并且這些因素,隨安裝高度增高,出現的概率越大。因此,在確定安全系數時,必須考慮安裝高度的影響。高度安全系數K=1+H/a;H為支架高度(m),a為常數200;

模板支架立桿的計算長度l0=h+2a,其中h為支架立桿的步距,a為模板支架立桿伸出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為保證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的穩定性,支架立桿的計算長度是借鑒BS5975-1982《腳手架實施規范》第46.2條的規定。該規定將立桿伸出段按懸臂考慮,有利于限制施工現場任意增大伸出長度。

如Q235鋼Φ48mm×3.5mm鋼管,截面積4.89cm2,回轉半徑15.8mm,步距1.2m,支架立桿伸出橫桿長度0.2m,計算長度l0=h+2a=1.6m,穩定安全系數φ=0.628,承載能力〔N〕=24.9KN;

軟土地區等沉降大、沉降不均勻,貝雷梁等梁式支架頂面(撓曲變形,相當于地基沉降不均勻)步距1.2m時單立桿承載力采用20KN控制。

地面標高不一致時可分段設置擋墻,但必須驗算擋墻,擋墻外荷載還應包括梁體自重傳給地基的作用力。滿堂支架地基應做好排水措施,避免雨水浸入地基降低地基承載力,應勘探地基下有無孔洞、溝槽,避免支架失穩垮塌。

2)貝雷鋼梁承載力驗算

《裝配式公路鋼橋多用途使用手冊》是按照容許應力法計算的,其設計荷載本應為恒載+活載,使用的鋼材材質為Q345鋼,容許應力采用273MPa,安全系數低(K=1.264),安全儲備較少,承載能力不能取提高系數,有些施工單位提出臨時結構承載力提高30%,是錯誤的,臨時結構承載力提高30%是針對《橋規》中安全系數1.7提出的,此外還應計入荷載分配不均勻折減系數,支架現澆梁要求基礎沉降小,連續貝雷梁支架要求基礎不均勻沉降量小。

為保證鋼梁只由節點承受豎向力,橫向分配梁間距采用75cm布置,因此梁頂鋼管支架縱向間距也只能采用75cm,必須用對接接頭的鋼管架,如果橫向分配梁間距不按節點布置,則桁架抗彎能力需扣減支點集中荷載對弦桿彎曲應力承擔的抵抗彎矩,同時驗算支點集中荷載對弦桿的剪力強度。

貝雷鋼梁設計跨度:端立桿中心至銷孔中心水平距離90mm,計算簡支端一端跨度時必須減去90mm,據此布置支墩縱向中心位置。應加強測量控制,支墩中心、支墩頂分配梁中心、貝雷梁支點中心應重合。

墩梁式支架水平力傳遞:采用鋼梁時其鋼管支墩與滿堂支架采用水平鋼管連接,并傳遞至永久橋墩,確保鋼管立柱承受縱向水平力。

貝雷鋼梁應驗算桁架抗彎、抗剪、支座處立桿承載能力,連續梁更應注意支座承載能力驗算,弦桿折減后的桁架抗彎能力。一般情況下連續梁的溫度應力、支座沉降產生的次內力未計算,故設計應有一定安全儲備。支座節點一般設在斜桿、立桿節點處,連續梁中間節點應設在雙立桿、斜桿節點處,能提供較大支座承載力,貝雷架支點不在節點位置(立桿或斜桿交叉點)正下方時設豎桿加固。

鋼管支柱計算:承載能力較高,安裝精度和垂直度等易于控制,當壓桿計算長度按照兩端鉸支計算時,安全系數可取1.7,工地焊接強度較設計容許值降低10~20%采用,甚至降低更大。鋼管應進行進場檢驗,一般進場材料管徑、壁厚都比計劃材料要小,應按進場檢驗的尺寸計算。鋼管支柱采用剛架時,需用軟件進行內力分析。

3)地基承載力驗算

容許承載力取值按照地質資料或規范取值,但經常有技術人員用錯地質資料。

應充分利用橋梁樁基承臺墩身的承載能力,深厚軟基地基處理采用樁基支承,下臥層較深時可采用旋噴樁和攪拌樁等復合地基,地基較好時采用換填處理。

地基承載力:其設計荷載按照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法計算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相當于橋規的容許基本承載力:臨時工程承載力特征值(容許承載力)可提高1.3倍。

條形柔性擴大基礎按照彈性地基梁或倒梁法計算,剛性基礎應計算偏心荷載作用下地基最大反力,簡化計算時按剛性角和柱間距最小平面長度計算底面積;條形承臺基礎按照梁計算,不考慮地基土承載力。打入樁最好采用打樁力或靜壓樁壓樁力控制,或靜載試驗確定,不要采用樁長控制承載力,尤其是不要采用地基好的地段資質資料計算;振動打樁要計入振動沉樁的影響系數,砂土可提高承載力,其它土降低承載力,鋼管樁為開口截面時應計入樁端閉塞效應;荷載計算時不需計入樁自重力;鉆孔樁或挖孔樁外荷載計入樁基自重-置換土重,承載能力可計入深度修正系數;松軟土等不計側阻力,樁自重全部計入。復合地基可充分利用擴大基礎下地基土承載力。當樁間距不滿足規范最小間距時,應按整體基礎進行驗算。軟土區樁基承臺不要計入承臺下土的承載能力。

應驗算軟弱下臥層承載力,計算方法為自重應力+附加應力小于修正后地基承載力,水中土容重采用浮容重(約為容重-9KN/m3),附加應力采用查表法,如附加應力采用擴散角計算法時與換填墊層計算方法相同。

支架基礎及支架應加強測量控制,確保結構符合設計要求。

2、技術交底和培訓

對施工管理和作業人員進行交底和培訓時必須有書面交底資料,有作業指導書,并逐條進行講解和答疑,建立交底和培訓臺賬,簽字記錄。

3、過程控制

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員必須到工地進行指導和檢查,工序作業是否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實施。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須進行驗收和簽認,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4、建立應急救援制度

配備應急救援隊伍和救援設備,進行應急演練和驗收。一旦發生事故,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