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技術交底包括內容

施工技術交底包括內容

2024-07-22 閱讀 7089

(1)施工單位總工程師或主任工程師向施工隊或工區施工負責人進行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1)工程概況和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和要求;2)主要施工方法,關鍵性的施工技術及實施中存在的間題;3)特殊工程都位的技術處理細節及其注意事項;4)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施工技術要求與實施方案及注意事項;5)施工組織設計網絡計劃、進度要求、施工部暑、施工機械、勞動力安排與組織;6)總包與分包單位之間互相協作配合關系及其有關問題的處理。7)施工質量標準和安全技術;盡量采用本單位所推行的工法等標準化作業。

(2)施工隊技術負責人向單位工程負責人、質量檢查員、安全員技術交底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工程情況和當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及各項技術經濟指標;2)設計因紙的具體要求、做法及其施工難度;3)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具體要求及其實施步驟與方法;4)施工中具體做法,采用什么工藝標準和本企業哪幾項工法;關鍵都位及其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問題與解決辦法;5)施工進度要求、工序搭接、施工部暑與施工班組任務確定;6)施工中所采用主要施工機械型號、數量及其進場時間、作業程序安排等有關問題;7)新工藝、新結構、新材料的有關操作規程、技術規定及其注意事項;8)施工質量標準和安全技術具體措施及其注意事項。(3)單位工程負責人或技術主管工程師向各作業班組長和各工種工人進行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側重交清每一個作業班組負責施工的分部分項工程的具體技術要求和采用的施工工藝標準或企業內部工法;2)備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質量標準;3)質量通病預防辦法及其注意事項;4)施工安全交底及介紹以往同類工程的安全事故教訓及應采取的具體安全對策。四、建筑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的重點由于一項工程,特別是大型復雜的建筑工程項目,其分部分項工程很多,需要不同工種的作業班組分期分階段來完成。所以,技術交底的內容應按照分部分項工程的具體要求,根據設計圖紙的技術要求以及施工及驗收規范的具體規定,針對不同工種的具體特點,進行不同內容和重點的技術交底。所包括的具體技術內容,擇要列出如下;1.土方工程:地基土的性質與特點;各種標樁的位置與保護辦法;挖填土的范圍和深度,放邊坡的要求,回填土與灰土等夯實方法及容重等指標要求;地下水或地表水排除與處理方法;施工工藝與操作規程申有關規定和安全技術措施。

2.磚石砌筑工程:砌筑部位;軸線位置;各層水平標高;門窗洞口位置;墻身厚度及墻厚變化情況;砂漿強度等級,砂漿配合比及砂漿試塊組數與養護;各預留洞口和各專業預埋件位置與數量、規格、尺寸;各不同部位和標高磚、石等原材料的質量要求;砌體組砌方法和質量標準;質量通病預防辦法,安全注意事項等。

3.模板工程;各種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軸線和水平位置,標局,截面形式和幾何尺寸;支模方案和技術要求;支承系統的強度、穩定性具體技術要求;拆模時間;預埋件、預留洞的位置、標高、尺寸、數量及預防其移位的方法;特殊部位的技術要求及處理方法;質量標準與其質量通病預防措施,安全技術措施.

4.鋼筋工程;所有構件中鋼筋的種類、型號、直徑、根數、接頭方法和技術要求;預防鋼筋位移和保怔鋼筋保護層厚度技術措施;鋼筋代換的方法與手續辦理;特殊都位的技術處理;有關操作,特別高空作業往意事項;質量標準及質量通病預防措施,安全技術措施和注意事項。

5.混凝土工程。水泥、砂、石、外加劑、水等原材料的品種、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不同都位、不同標高混凝土種類和強度等級;其配合比、水灰比、塌落度的控制及相應技術措施;攪拌、運輸、振搗有關技術規定和要求;混凝土澆灌方法和順序,混凝土養護方祛;施工羹的留設部位、數量及其相應采取技術措施、規范的具體要求;大體積凝土施工溫度控制的技術措施;防滲混凝土施工具體技術細節和技術措施實施辦法;混凝土試塊留置部位和數量與養護.須肪各種預理件、預留洞位移具體技術措施,特別是機械設備地腳螺栓移位,在施工時提出具體要求;質量標椎和質量通病預防辦法(由于混凝土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一般比較嚴重,在技木交底更應予以重視),混凝土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與節約措施.

6.架子工程:所用的材料種類、型號、數量、規格及其質量標準;架子搭設方式、強度和穩定性技術要求(必須達到牢固可靠的要求);架子逐層升高技術措施和要求;架子立桿垂直度和沉降變形要求;架子工程搭設工人自檢和逐層安全檢查都門專門檢查。重要部位架子,如下撐式挑梁鋼架組裝與安裝技術要求和檢查方法;架子與建筑物聯接方式與要求;架子拆除方法和順序及其往意事項;架子工程質量標推和安全注意事項。

7.結構吊裝工程:建筑物各部位需要吊裝構件的型號、重量、數量、吊點位置;吊裝設備的技術性能;有關繩索規格、吊裝設備運行路線、吊裝順序和吊裝方法;吊裝聯絡信號、勞動組織、指揮與協作配合;吊裝節點聯接方式;吊裝構件支撐系統聯接順序與聯接方法;吊裝構件(如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屋架)吊裝期間的整體穩定性技術措施;與市供電局聯系供電情況;吊裝操作注意事項;吊裝構件誤差標準和質量通病預防面施;吊裝構件安全技術措施。

8.鋼結構工程;鋼結構的型號、重量、數量、幾何尺寸、平面位置和標高,各種鋼材的品種、類型、規格,聯結方法與技術措施;焊接設備規格與操作注意事項,焊接工藝及其技術標推、技術措施、焊縫型式、位置及質量標準;構件下料直至拼裝整套工藝流水作業順序;鋼結構質量標準和質量通病預防面施,施工安全技術面施。

9.樓地面工程:各部位的樓地面種類、工程做法與技術要求、施工順序、質量標準;新型樓地面或特殊行業(如廣播電視)特定要求的施工工藝;樓地面質量標準及確保工程質量標準所采取的技術措施。

10.屋面與防永工程:屋面和防水工程的構造、型式、種類,防水材料型號、種類、技術性能、特點、質量標準及注意事項。保溫層與防水材料的種類和配合比、表觀密度、厚度、操作工藝.基層的做法和基本技術要求,鋪貼或涂刷的方法和操作耍求;各種節點處理方法;防滲混凝上工程止水技未處理與要求;操作過程中防護和防毒及其安全注意事項。11.裝修工程:各部位裝修的種類、等級、做法和要求、質量標準、成品保護技術措施;新型裝修材料和有特殊工藝裝修要求的施工工藝和操作步驟,與有關工序聯系交叉作業互相配合協作;安全技末措施,特別是外裝修高空作業安全措施。

篇2: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

  單位工程名稱

  施工項目

  班組名稱

  施工日期

  1.施工前準備

  1.1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積極準備和檢驗進場的各種材料。

  l.2對施工部位進行清理及基線復核。

  l.3提前搭設并檢驗腳手架的牢固和安全使用要求。

  l.4做好皮數桿的分配設計工作,定出標高和抄平控制點。

  l.5中小型砌塊磚砌筑前一天,應將砌塊和原結構部位接合處澆水濕潤,確保砌體粘結。

  2. 操作工藝要點

  2.1砂漿拌制

  2.1.1根據試驗室提供的砂漿配合比進行稱量配料,水泥用量精確度應控制在±2%以內,砂石灰膏等配料精確度控制在±5%以內。不準使用粘土摻與拌和。

  2.1.2砂漿應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先砂、水泥、摻合物后加水,攪拌時間自投料完畢算起,每槽不得少于1.5min。

  2.1.3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攪成后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畢。

  2.1.4砂漿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按規定留足強度試塊。

  2. 2砌筑方法

  2.2.1磚墻厚度在一磚或一磚以上,可采用一順一丁、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的砌法。磚墻厚度為3/4磚時,采用二平一側砌法,并設雙面拉線控制,每砌一程不得超過二皮和平三皮磚拉線(240、180),磚墻厚度為1/2磚或1/4時,采用全順砌法,但要挑選同厚度塊料,使雙面持平,并每皮磚縫間錯平齊。弧形磚墻可采用全順的砌法。 空斗墻僅適用于一磚墻,采用平砌和側砌相結合,依其立面的砌筑形分別有一斗一臥,二斗一臥,三斗一臥和全斗等四種砌法。

  2.2.2使用新型砌塊時,一般為燒結粘土空心磚、粉煤灰磚、陶粒磚、珍珠巖磚、加氣混凝土磚等,其砌法與l/2磚墻相同,但砂漿宜用灰刀掛抹,特別是垂直灰縫,應掛足砂漿,如是空心砌塊時,門窗洞邊、轉角、接槎宜用實心砌塊配合,砌筑時宜掛二皮磚線或一皮磚線砌筑。

  2.2.3磚墻(磚砌體)砌筑應上下錯縫,內外搭接,灰縫平直,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

  2.2.4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實心磚墻的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槎有困難時,除轉角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須做成陽 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卡

  no:3第2頁共3頁 槎,并加設拉結筋,拉結筋數量按每12cm(半磚)墻厚放置一根ф6的鋼筋,間距沿墻高不得超過50cm,埋入長度從墻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少于50cm末端彎成90°鉤。

  2.25墻與柱的拉結筋在澆砼時留設,如漏設時應用膨脹螺絲焊接。砌筑鋼筋磚過梁時, 如設計無要求時,底層應鋪3cm厚1:3水泥砂漿,鋼筋埋入砂漿中,兩邊伸入支座不應少于240mm,鋼筋兩端并設彎鉤。

  2.2.6砌筑平拱過梁應按1%起拱拱腳下面應伸入墻內不小于20㎜,并砌成鍥形,灰縫的寬度,頂上不應大于15mm,底面不應小于5mm,應用mu7.5以上的磚,不低于m5砂漿砌筑。

  2.2.7磚砌體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以下數值:墻、柱端垂直度,全高10m內10mm,1 0m 外20mm,每層5mm。表面平整度:清水墻、柱5mm,混水墻、柱8mm。水平縫厚度(10皮累計數)士8mm,水平灰縫平直度l 0米計清水墻±7mm,混水l 0mm清水墻游丁走縫20mm,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mm,門窗洞口寬度上下5㎜。

  2.2.8木磚預埋:木磚應在砌筑時壓砌,但木磚必須經防腐處理,砌壓時小頭在外,大頭在內,木紋順磚走向。數量按洞口高度確定:高度在1.2m以內者,每邊2塊, 高度2~3m者,每邊4塊。須埋木磚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皮磚處開始,中間均勻分布。

  3.安全規定

  3.l砌筑基坑磚時,磚塊及漿料應離坑邊0.5~1.om地方堆放,不允許站蹲在墻上做劃線轉角,清掃墻面等操作。

  3.2砂漿機要置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進料口上應裝上鐵柵欄,傳動帶必須裝護罩,機械運磚時嚴禁將工具伸入滾筒內,檢查機械或停電下班休息時,要拉開電掣、 電箱上鎖后方可進行工作,電箱內不準存放任何東西,電源線及開關、插座、防 漏電開關等必須有專職人員安裝。

  3.3手推車進籠及裝載材料不準超荷,材料裝載不得超出車斗之上。車子放置要平穩,車把不得伸出吊籠外,在樓層間,人員或手推車進籠前先掛鉤,落籠前先除鉤,方可打訊號降落。嚴禁人員乘吊籠上落,嚴禁站在平臺口或鋼井架口觀看。

  3.4不準向上或向下拋擲物件,如人力傳遞磚塊時,架子要穩固,傳遞人員位置對齊,上傳下接時要抓穩后放松。

  3.5腳手架搭設(臨時)要牢固,橋、枋要搭好,不得有探頭板,腳手板不得少于兩塊,不得使用朽廢的腳手板,架子高于2m時,應加橫桿斜撐,加強聯結,腳手架升降用的小鐵山,不得小于中9mm,要橫貫內外管孔,嚴禁用鐵釘代用,橋枋不允許同時站兩人或多人,人員上落要設木梯,不得攀爬上下。

  3.6材料堆放要穩固,樓面堆放磚塊及材料不得過分集中,不允許超過設計要求的荷載,運橋腳手架,堆放磚塊不準超過三皮側磚。材料堆放及人員不準過分集中。

  3.7每層段工作完成后,應及時清理剩余材料,機具轉移運走,不應留余垃圾,做到場地干凈。

  4.本卡無規定者按gbj203--98《砌休工程施工驗收規范》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卡 5.本工藝的特殊要求:

  單位工程責任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交底日期:年月日

篇3:砌磚及腳手架施工技術安全交底

  砌磚及腳手架施工技術安全交底

一.施工準備

  施工前對各軸線和標高進行核對,并做好原始記錄;

  為保證砌體的豎向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在砌筑前設立匹數桿,匹數桿宜立在墻的轉角處、樓梯間及相距10~15米左右的內外墻交接處;

  在砌完每一樓層后,應校核砌體的軸線或標高。在允許偏差范圍內,砌體軸線和標高的偏差,可在下層頂面或樓板面上予以校正;

  在常溫情況下施工,磚要在砌筑前1~2澆水浸濕,以水浸入深度達1cm時為適宜;

  嚴格按施工設計砂漿配合比配料,配料精確度應在±2%以內;

  搭設腳手架前,應對鋼管扣件進行檢查,鋼管要求平直,不得有過大的變形及損傷,扣件不得有裂紋和變形,并應光整靈活,螺栓要除銹涂油,拆除腳手架由上而下,嚴禁將鋼管和扣件從高空擲下,以防傷人和損壞。

二.操作工藝和技術要求:

  抄平:砌磚應前在基礎防潮層或樓面上定出各層標高,并用水泥砂漿或100號細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段磚墻底部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放線:在底層以龍門板上軸線定位標志拉上麻線,沿麻線吊掛垂球將軸線放到面上,并據此彈出縱模墻邊線,定出門窗洞口位置,在樓層上則可用經緯儀或垂球將各軸線引上,并彈出各墻邊線,劃出門窗位置,各層門窗位置應用垂球檢查是否在同一鉛垂球上;

  擺腳(有稱擺磚)在彈好線的基面上按選定的組砌方式(一順一丁)進行擺腳,擺腳主要是為了核對所彈出的墨線在門窗洞口,附墻垛等處是否符合磚的模數,以減少砍磚,如偏差不大,可用灰縫調劑;

  立匹數桿:匹數桿是在其上劃有每匹磚和磚縫厚度以及門窗洞口,過梁,樓板,梁底等標高位置的一種木制標桿,它是砌筑時控制砌體豎向尺寸的標志,匹數桿一般立于房屋的四大腳,內外墻交界處,樓梯間以及洞口多的地方;

  掛線:為保證砌體垂直平整,砌筑時必須掛線,一般二四,三七墻可單面掛線,三七以上的墻則應雙面掛線;

  砌筑:砌筑的操作方法很多,隨各地習慣工具和操作而 法又稱“三一砌筑法”,接牢固,以增強房屋的剛度與穩定性,但內外墻往往不能同時砌起,這就出現了接頭(接搓),磚墻的接搓形式有幾種:

  a 斜接搓(踏步搓);

  b 直搓(馬牙搓);

  c 老虎搓;

  我們采用踏步搓,因踏步搓容易使灰縫飽滿和墻體平整,當施工條件不許可留踏步措時,可在墻的交接處沿高度方向每隔50cm左右,在縱橫灰縫中預埋鋼筋或鋼筋網 片,使縱橫墻拉接牢固;

  鋼管架的搭設:鋼管單雙排腳手架是由底座,立桿,大橫桿,斜桿,剪力撐,欄桿等組成,各桿件均用扣件連接,立桿和橫桿間距及操作步據按規定操作。

三.質量要求

  清水墻的表面必須選用邊角整齊,顏色均勻,規格一致的磚;

  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應選用整磚砌筑,半磚和破損的磚應分散使用于墻心或受力較小的部位中;

  磚墻的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

  磚墻的全部灰縫均應填滿砂漿,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低于80﹪;

  磚墻每日砌筑高度以不超過1.8m為宜;

  門窗兩側3∕4磚和轉角處1×3∕4磚的范圍內,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各50cm的范圍內,均不得留設腳手架;

  磚墻的相鄰工作段或臨時間斷處的高度差,不得超過一個樓層的高度,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縮縫,沉降縫或門窗洞口處;

  房屋相鄰部分高差較大時,應先建高層部分,以防止由于沉降不均勻引起相鄰墻體的變形或損壞。

  搭設鋼管腳手架前,應對鋼管和扣件進行檢查,鋼管安平直,扣件應光整靈活。立桿,大小橫桿,斜桿,剪力撐,欄桿間距及操作布局按規定操作。

四.安全施工

  灰砂攪拌機必須專人操作,工人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全貌,高空作業必須拴好安全帶;

  搭設腳手架前,應清除障礙物,平整場地,基土夯實,做好現場排水,搭設及拆除腳手架時,不得碰電線,高壓電線應距金屬架5m以上,竹木架不小于3m;

  腳手架的負荷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每平方米不超過270公斤);

  在砌磚腳手架上堆放標準磚,不得超過單匹側放三線,并禁止架上人員聚集在一處,更不許打鬧,跑跳;

  外腳手架外側應設護身欄桿,內腳手架砌筑高度超過6m時,砌體外應架設安全網,隨砌體逐層上升,安全網用棕繩,尼龍繩組成,寬度不小于3m,長度不大于6m,網眼不大于10cm,材質堅韌不腐朽不漏孔,每平方米應能承受荷載100kg以上,安全網支桿可用杉桿或楠竹,間距不大于4m;

  金屬鋼管架應有防雷電措施,一般在規定的位置,安設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體可用1.5m長,壁厚不小于2.5mm的鋼管或直徑不小于20mm的圓鋼,或大于50mm×5mm的角鋼,將其一端打尖,碶入地下,接地體的位置應放在人們不宜走到的地方,同時要與它金屬體或電纜保持3m以上的距離;

  腳手架必須搭設牢固,跳板拴頭不得有瞎跳,防護欄,安全網設置合理,電工隨時檢查線路和機具接地情況,預防觸電傷人;

  施工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按照工程項目部與班組簽訂的“施工安全合同”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