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安全管理行為督查內容要求
一、項目業主
(一)質量管理行為
1、是否按制度對施工、監理、檢測等單位的質量及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
2、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是否及時督促整改,記錄是否齊全(進入質量管理臺帳);
3、發生質量事故是否及時上報;質量問題的處理是否按程序進行;
4、合同管理(施工、監理、檢測等單位主要人員、設備到位及變更)是否嚴格、規范、手續齊全;
5、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平安工地建設、試驗檢測專項治理、監理行業新風建設等四個專項活動的開展情況。
(二)安全管理行為
1、是否編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2、是否建立了安全管理臺帳;
3、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并有記錄;
4、是否組織安全檢查并記錄齊全;
5、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是否及時督促整改,是否按規定落實隱患排查管理有關工作。
二、監理單位
(一)質量管理行為
1、主要監理人員變更是否經業主同意、手續齊全,變更后人員資格有無降低;
2、旁站、巡視是否到位、記錄齊全準確;
3、日志、記錄是否齊全,人手一冊;
4、質量監理指令督促執行是否有效,監理指令是否閉合;
5、獨立抽檢是否及時規范、資料齊全,獨立抽檢的頻率、方法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檢測記錄、報告是否齊全;
6、是否建立了不合格試驗處理臺帳;
7、關鍵部位、工序的旁站是否到位,相關記錄是否完整。
(二)安全管理行為
1、安全監理指令督促執行是否有效,監理指令是否閉合;
2、監理工程師是否經過安全教育和培訓;
3、對施工單位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是否審查;
4、對施工單位進行的安全技術交底是否進行檢查;
5、對施工單位編制的各項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審查;
6、是否組織安全檢查并記錄齊全;
7、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是否及時上報業主并及時督促整改;
8、監理日志中是否有安全管理記錄。
三、施工單位
(一)質量管理行為
1、項目經理、主要技術人員變更是否經業主、監理工程師同意,變更后人員資質有無降低;
2、對重點、難點工程是否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是否經監理工程師審批,現場是否按施工組織設計實施;
3、進場材料是否經過自檢、檢測頻率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檢測記錄、報告是否齊全;是否建立不合格試驗處理臺帳;
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否經中心試驗室驗證,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
5、材料自檢和工序檢驗是否按照規范完成;
6、工程施工原始記錄是否齊全;
7、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是否記錄齊全;
8、是否嚴格執行監理指令,質量問題的整改是否落實;
9、內業資料是否規范,符合要求,且與外業進度一致。
(二)安全管理行為
1、是否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是否對一線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3、是否編制各項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并演練;
4、各種施工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是否有定期檢查記錄;
5、施工現場是否按規范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標牌;
6、是否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并有記錄;
7、自查中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是否及時上報業主和監理;
8、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是否及時進行認真整改;
9、安全生產經費使用及保險辦理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10、是否具備有效的《施工安全生產許可證》;
11、是否有專職安全管理員,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否有安全生產管理資格證書。
四、試驗檢測單位
(一)質量管理行為
1、主要檢測人員變更是否經業主同意,變更后人員資格有無降低;
2、是否有試驗檢測月報,與現場情況是否相符;
3、獨立抽檢是否及時規范、資料齊全,獨立抽檢的頻率、方法是否符合規范和相關規程要求;
4、標準試驗是否及時規范、資料齊全;
5、是否建立了不合格試驗處理臺帳,處理結果記錄是否完善;
6、試驗設備是否及時檢校,資料是否齊全。
篇2: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督查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公路水運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抽查工作,提高督查的科學性,促進質量與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規定》、《水運工程質量監督規定》、《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交通運輸部組織的公路水運工程質量與安全督查活動。
第三條公路水運工程質量與安全督查,應了解質量與安全監管情況,掌握質量與安全動態,促進工程質量與安全綜合水平的提高。
第四條督查依據:
(一)國家和行業有關公路水運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有關技術標準及強制性條文;
(三)項目設計文件及有關合同文件。
第五條質量與安全督查實行督查組負責制,督查組由部質監總站組織有關人員組成。督查組成員對督查記錄及結論署名并負責,督查組負責人對督查的綜合結論署名并負責。
第六條督查工作應堅持嚴肅、科學、客觀、公正的原則。督查組成員應自覺遵守各項廉政規定。
第二章督查方式和內容
第七條質量與安全督查分為綜合督查和專項督查,可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查看現場、詢問核查、隨機抽檢等方式進行。
第八條綜合督查是對公路水運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管情況及在建項目質量與安全狀況的抽查。
質量與安全監管情況抽查,主要是抽查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有關工程質量和建設安全法規的貫徹落實情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情況,對質量與安全問題舉報的調查處理情況。
在建項目質量狀況抽查包括管理行為、施工工藝、工程實體質量的情況,公路工程督查內容及評分表詳見附表1-3,水運工程督查內容及評分表詳見附表4-9。在建項目安全狀況抽查包括安全管理行為、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情況,安全生產督查內容及評分表詳見附表10-11。在建項目的質量安全督查計分方法詳見附件12。
第九條專項督查是對公路水運工程的關鍵環節、重要部位的質量、安全狀況采取的有針對性的抽查,具體工作方式和程序可根據工作需要確定。
第三章綜合督查要求
第十條部根據公路水運工程建設總體情況,制訂年度綜合督查計劃。綜合督查每年應抽查不少于全國1/3的省份。
第十一條公路工程具體督查項目由督查組赴現場前隨機確定,一般選1至2個國家高速公路網或交通運輸部確定的其它重點公路在建項目,每個項目抽查合同段數量不少于3個,且不少于項目總里程的30%。
水運工程具體督查項目根據建設規模、投資主體和水運工程類別確定。
第十二條綜合督查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匯報本地區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管工作情況;
(二)質監機構匯報督查項目的質量監督情況,安全監管部門匯報督查項目的安全監管情況;
(三)項目法人(建設單位)匯報項目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管理情況;
(四)確定抽查合同段;
(五)分組查閱資料、查看工地現場、抽檢工程實體質量;
(六)督查組評議,并對項目進行質量、安全評價;
(七)督查組反饋意見。
第十三條項目確定后,項目法人(建設單位)應向督查組提交下列資料:
(一)項目基本情況;
(二)項目平面圖(標注主體工程施工與監理合同段劃分里程樁號及主要結構物、施工與監理駐地、拌和場、試驗室位置);
(三)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的監督抽查中,發現的主要質量、安全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
第四章綜合督查結果處理
第十四條督查組應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意見,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議。發現影響主要結構安全的隱患或隱蔽工程重大質量缺陷時,應責令相關單位立即停止該工序或作業區的施工,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督促項目法人(建設單位)組織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復工。
督查組發現實體質量抽檢指標不合格時,應責成項目法人(建設單位)對相應工程部位進行檢測,對確定不合格工程,項目法人(建設單位)負責組織論證,實施修復或報廢,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監督。
第十五條部質量與安全督查意見書于督查組完成督查工作后15個工作日內發出,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相關單位按督查意見書提出的要求,整改落實。
第十六條當被抽查施工單位質量管理行為有3項(含3項)以上評分不足6分時,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將該單位列為年度重點督查對象,對相應的施工工藝和工程實體質量進行深入督查。
當被抽查合同段施工工藝評分不足6分時,由項目法人(建設單位)對相應的工程實體質量進行深入檢查。
當被抽查合同段工程實體質量關鍵指標有2項(含2項)以上抽查合格率低于90%時,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對相應的質量管理行為和施工工藝進行深入督查。
第十七條當督查項目所有被抽查合同段累計1/3的施工和監理單位質量管理行為評分不足6分時,質監機構應在該項目驗收時的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報告中予以記錄。
第十八條在項目建設期內,同一被抽查單位質量管理行為兩次督查評分不足6分的,質監機構應在該項目驗收時參建單位工作綜合評價中予以反映。
第十九條對質量管理行為和施工工藝評分不足6分的被抽查單位,我部予以通報。
第二十條對質量管理行為存在違規、工程質量存在嚴重缺陷或重大隱患的責任單位,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將其違規行為在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予以記錄。
第二十一條當被抽查合同段安全生產現場督查評價2項(含2項)以上評分為0分時,責令該合同段停工,由項目法人(建設單位)負責監督整改,并對相應的管理行為進行深入督查,合格后方可復工。
當督查項目中3個(含3個)以上合同段被責令停工,該項目暫時停工,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復查,整改合格后方可復工,并予以通報。
被抽查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行為評價4項(含4項)以上為0分,被抽查監理單位或項目法人(建設單位)其管理行為評價2項(含2項)以上為0分時,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將該單位列為年度重點督查對象,并將其違規行為在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予以記錄。
第二十二條質量與安全督查資料應由專人整理、歸檔,可授權有關單位查閱。
督查資料包括督查計劃、督查記錄、督查意見、檢測數據和必要的聲像資料等。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地區質量與安全督查實施細則。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由交通運輸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