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護方案
本工程為獨立柱基,基礎埋深為3.5米,為確保施工安全,基礎施工在得到設計及甲方同意后,基坑采用機械開挖和人工挖坑相結合的方法,所挖出的土方全部運出現場。先用機械開挖至地面下2.8米,后放線用機械進行局部開挖,再用人工挖至設計標高。人工挖好后立即請有關部門進行基坑驗收,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澆筑混凝土墊層。
臨邊圍護:基坑臨邊一律采用圍欄圍護,并設標志,攪拌機離坑邊距離大于5米,上下人員設專用通道。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送料必須設溜槽。用電電纜需完好無損,漏電保護裝置必須完好靈敏。
土方開挖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安全措施:
1、開挖邊坡土方時,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放坡必須符合有關規定,防止塌方。土方應堆放在離基坑1m以外,其高度不超過1.5m。開挖前應進行降水,開挖后要在基坑上下采用集水井排水和降水。
2、機械行駛道路應平整、堅實,土方開挖應分層進行,防止塌方、溜坡造成機械傾翻事故。
3、機械施工區內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場內,挖掘機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他作業。
4、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場指揮,作業時鏟斗不得過猛,下降時不得碰撞車架和履帶,所有車輛應嚴格按規定的路線開行,防止撞車。
5、夜間作業時,機上及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
6、基坑支護及基礎施工應符合建筑施工規范標準。
篇2:深基坑支護排水方案防止沉降措施
深基坑支護、排水方案和防止沉降措施
**地區地下水位高,屬于軟土區。本工程有一層地下室,而且地下室面積大,地下室層高3.9米,加上底板厚度,基坑為深基坑,考慮由專業公司結合排水方案設計,經過天津市深基坑專家委員會審查通過后由分包。
1、基槽開挖前,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和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根據方案實施。
2、基礎排水:
2.1基坑內設置降水井。采用潛水泵將地下水位降至槽底標高以下0.5~1m后開始挖槽。經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網,設專人看泵,使槽底干燥無積水,并保證地下水位在槽底500mm以下。
2.2降水井的設置間距不大于25m,降水分兩步進行,第一步降至自然地坪下2.5m處,第二步降至自然地坪下9.0m處。
2.3挖槽的同時在槽底四周設置300×400mm明溝,并沿槽邊每間距30m左右設置集水井,設專人及時排除積水,以防泡槽。
3、防沉降措施:
3.1.基坑四周設置封閉的雙排水泥土攪拌樁,作為止水帷幕,此方案可保證基坑四周的道路及建筑物,不會因基坑降水而產生安全隱患。
3.2.坑外設置觀察井4口,井深8000mm,分別布置在基坑邊緣轉角處。隨時觀察坑外水位變化。若有異常現象,則可及時措施。
篇3:基礎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施工方案技術措施
基礎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
(一)基坑圍護結構施工
1.圍護結構施工的內容:三軸水泥攪拌樁坑外止水帷幕施工;鉆孔灌注圍護樁、圍護樁、支撐樁、工程樁施工;壓頂梁、第一道水平支撐梁、圍檁施工;第二、道水平支撐梁、圍檁施工;底板傳力帶施工;第一、第二道換撐構件施工。
2.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
(1)樁機配備:本工程擬安排一臺SF636K型三軸水泥攪拌樁機進行水泥攪拌樁的施工。負責基坑止水帷幕的施工。
(2)施工順序:三軸水泥攪拌樁待攪拌樁止水帷幕施工完7天后,方可進行圍護樁的施工。攪拌樁的施工從西邊往北向南進行施工,樁機沿基坑周邊由西向南順時針方向運行。
(3)施工工藝:
(4)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程序示意圖
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順序采用跳槽式雙孔全套復攪式連接施工,示意如下圖:
跳槽式雙孔全套復攪式連接施工示意圖
4、障礙物清理及路基加固
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分析及本場地工程樁施工實際情況顯示,場地土質均比較均勻,基本無障礙物。
因連續施工對施工土體的均勻性要求較高,故在施工前應對圍護施工區域地下障礙物進行探測清理(包括灌注樁施工范圍也必須清除干凈,以免在后期灌注樁施工時遇到障礙物,而在開挖清除時容易損壞水泥土攪拌樁。)
因本場地地表較為軟弱,對今后施工形成安全隱患。為此從攪拌樁邊向外側填筑一條厚40cm,寬15m的道路作為樁機行走道路。施工時再配備路基板,做到雙重保險,以防樁機傾覆釀成安全事故。
5、測量放線
根據甲方提供坐標基準點、總平面布置圖、圍護工程施工圖,具體詳見附圖。按圖放出樁位控制線,設立臨時控制樁,做好技術復核單,并請甲方及監理驗收。
4.5開挖溝槽
根據基坑圍護邊線用0.4m3挖機開挖槽溝,溝槽尺寸為8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