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主管崗位責任制
一、在黨委書記的領導下,全面負責黨群工作部的各項工作。
二、制定內部規章制度,負責黨群工作部各項工作的布置、檢查和考核;促進提高黨群工作部人員政治、思想、業務、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并根據他們的實際業績提出任用或調整意見。
三、貫徹落實上級領導的有關精神和指示,協調好與其它部門之間的關系。
四、起草黨委召開的各種會議上的講話和報告。
五、負責礦黨群會議材料的組織或起草工作,記錄會議內容并起草決議和紀要。
六、協助書記及時掌握礦黨群工作的運行情況,搞好調查研究,跟蹤工作任務的落實情況。
七、負責全礦黨群系統文件收發管理。
八、負責礦黨委公章、書記個人印鑒的管理。
九、負責部門內部質量環境的管理、監督和實施。
十、負責礦有關文明衛生的文書工作和環境文明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
十一、負責本部門員工的日常安全思想教育、安全培訓以及業務培訓的組織實施。
十二、完成書記及礦領導交辦的其它任務。
篇2:機關黨員教育管理制度
了不斷提高黨員素質,使每位黨員在思想、工作、作風上保持先進性,制定機關黨員教育制度。
一、黨員教育工作由黨委負責組織實施,各黨支部具體落實。
二、教育內容:
1、加強黨員宗旨觀念教育,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堅持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增強黨員干部拒腐敗防變能力,做到清正廉潔,保持黨員的一身正氣,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3、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黨員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
4、加強團隊意識教育,促進和諧,不斷提高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
三、教育方式: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認識;學習先進典型,明確努力方向;用方面典型教育,起到警示作用;開展實踐活動,確保教育成果。
篇3:村流動黨員管理制度
一、農村流動黨員是指由于就業和居住地變化等原因連續6個月以上,不能正常參加正式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活動的農村黨員。
二、農村流動黨員的管理堅持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的原則。
三、流出地黨組織的主要職責
(一)對黨員的外出原因、時間、地點、聯系方式、黨費交納等情況進行登記備案,對黨員進行外出教育,并按規定登記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
(二)對正式黨員3人以上集體外出,且地點相對集中的,應及時建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
(三)負責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通過適當方式了解黨員外出期間的思想、工作情況,及時通報黨組織的重要情況,通知外出流動黨員按規定參加黨內選舉等重要活動。
(四)黨員返回后,認真查驗《流動黨員活動證》,詳細了解黨員外出期間的表現。對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與原所在黨支部保持聯系或不交黨費的,按章程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五)了解預備黨員外出期間的表現,按規定做好預備黨員轉正工作。
四、流入地黨組織的主要職責
(一)對持有《流動黨員活動證》的外來黨員,確認身份后及時接受并編入支部,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二)關心外來流動黨員,為他們的就業、學習和生活提供必要幫助。
(三)認真填寫《流動黨員活動證》,及時將外來流動黨員的重要情況反饋給流出地黨組織。
(四)做好外來流動人員中預備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對流動黨員的基本要求
(一)外出前須向所在黨支部說明事由,領取《流動黨員活動證》。
(二)憑《流動黨員活動證》及時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按規定交納黨費,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流動黨員原則上應按月向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交納黨費,因外出地點變動頻繁等原因按月交納確有困難的,可以按季交納。
(三)外出期間應自覺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半年向原所在黨支部匯報一次思想和工作情況。接到原所在黨支部要求參加換屆選舉、民主評議等重要的活動的通知后,原則上應按時返回參加。因特殊原因不能返回的,應及時向原所在黨支部說明原因,并履行請假手續。正式黨員應在其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行使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四)外出地點、就業單位、居住地和聯系方式等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向流出地黨組織報告。
(五)外出返回后,及時將《流動黨員活動證》交給流出地黨組織查驗,如實向黨組織匯報外出期間的情況。
(六)《流動黨員活動證》由流出地黨的基層委員會登記發放。流入地黨支部要及時驗證并報上級黨組織備案。《流動黨員活動證》由流動黨員正式組織關系所在黨支部或組織生活所在黨支部每年審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