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反滲透RO裝置安全技術要求

反滲透RO裝置安全技術要求

2024-07-22 閱讀 7225

1、元件進水應逐漸升壓,升壓到運行狀態的時間應不少于30-60秒。

2、元件進水流速也應逐漸增加,流速增加到規定值的時間應不少于15-20秒。

3、裝置啟動后第一小時的產品水應該放掉不要。

4、元件一旦浸濕,即應始終保持濕潤。

5、系統停機期間,為了防止微生物的滋長,必須將膜元件浸沒于保存液中。

6、應保證進水中的余氯含量小于0.1ppm。

7、必須在進水中投加阻垢劑。

8、在RO投運前,必須先打開產排閥、濃排閥,再開進水閥。

9、RO的所有手動閥必須在規定的位置上。

10、儀表空氣的壓力必須在0.4—0.6mpa之間,當出現偏差時應及時聯系處理。

11、RO裝置正常運行、沖洗時,產水閥(手動)、濃排閥、產排閥必須有一個處于開位,防止反滲透膜因憋壓而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傷。

12、滲透膜元件在裝配和拆卸時必須按指定方向作業,并進行詳細的編號登記。

13、反滲透進水溫度最高不能超過45度。

14、反滲透系統在開車前必須經歷低壓沖洗。

篇2:反滲透RO裝置安全技術要求

1、元件進水應逐漸升壓,升壓到運行狀態的時間應不少于30-60秒。

2、元件進水流速也應逐漸增加,流速增加到規定值的時間應不少于15-20秒。

3、裝置啟動后第一小時的產品水應該放掉不要。

4、元件一旦浸濕,即應始終保持濕潤。

5、系統停機期間,為了防止微生物的滋長,必須將膜元件浸沒于保存液中。

6、應保證進水中的余氯含量小于0.1ppm。

7、必須在進水中投加阻垢劑。

8、在RO投運前,必須先打開產排閥、濃排閥,再開進水閥。

9、RO的所有手動閥必須在規定的位置上。

10、儀表空氣的壓力必須在0.4—0.6mpa之間,當出現偏差時應及時聯系處理。

11、RO裝置正常運行、沖洗時,產水閥(手動)、濃排閥、產排閥必須有一個處于開位,防止反滲透膜因憋壓而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傷。

12、滲透膜元件在裝配和拆卸時必須按指定方向作業,并進行詳細的編號登記。

13、反滲透進水溫度最高不能超過45度。

14、反滲透系統在開車前必須經歷低壓沖洗。

篇3:反滲透的化學清洗安全操作要求

反滲透膜化學清洗工藝包括沖洗、浸泡、循環三個過程:

沖洗過程:

RO系統的化學清洗過程中,要進行兩個沖洗洗過程:化學清洗開始時的沖洗能有效地刷洗膜表面污物;當化學清洗完成后的沖洗能有效地去除化學清洗液,為產品水的質量提供了必要保證。

浸泡過程:

浸泡是RO系統清洗的關鍵。它既能使化學液與污染物發生相應的化學反應,又能讓污染物從膜的表面脫落,溶于化學液中達到化學清洗的目的。

循環過程:

循環是RO系統清洗的主要過程。該過程中化學液與膜內部分子發生物理的動力接觸,進一步發生滲透、磨擦、剪切等反應,從而達到化學清洗的目的。

化學清洗藥劑的計算、測定及配制:

化學清洗藥劑的配置是化學清洗過程的基礎,它直接影響化學清洗的效果。

藥劑量的計算:

化學清洗藥劑加量=藥劑溶液百分比濃度*添加的清水量(通常為化學藥箱容積)。

注:*清水:要求為RO產品水或無其它離子污染的純潔水。

*藥劑溶液百分比濃度:是按廠商規定的藥劑溶液百分比濃度計算。

*化學清洗藥劑投加量:為原液純度;若不是,則此值需要除以已知純度。

清洗液PH值的檢測:

清洗過程中清洗液的PH值是重要的測定參數,通過PH的變化可以判斷系統清洗的狀況和清洗階段。現場采用精密試紙法或便攜式PH儀進行檢測。

清洗液的配制:

u在RO機組正常運行條件下,慢慢打開化學清洗系統的清水注入閥,讓RO產品水注入化學清洗箱。

u當水注入到化學清洗箱容積一半時,將計算的藥劑量,倒入化學清洗箱中。

u當RO產品水至化學藥箱滿液位線,關閉清水注入閥。

u啟動清洗泵,打開清洗液循環閥,循環攪拌5分鐘。

u檢測PH值,調節PH值至要求范圍內。

RO系統清洗操作程序:

關閉RO系統所有閥門。

確認管道連接牢固、正確。

化學清洗運行程序

※啟動清洗泵。

※打開藥液循環閥門,讓藥液循環5分鐘,使之充分混合。

※打開清洗出口閥門,關閉藥液循環閥門,確認過濾器出口壓力在0.2~0.3MPa,

按沖洗1小時、浸泡2小時進行3~4個循環過程。

切換手動閥門,分兩部分清洗,RO裝置壓力容器分兩部清洗;一段二段分別清洗。

結束,步驟如下:

※關閉清洗泵出口閥門。

※關閉清洗泵。

排放罐中藥液,充入清水,再次啟動清洗泵用清水沖洗RO。

沖洗后,檢測沖洗液PH值。

對RO系統低壓沖洗10~20分鐘,啟動運行;合格后運行5~10分鐘,可繼續運行,也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