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加壓站的安全管理
煤氣加壓站的安全管理1-1平面布置1.?新建氣柜不應建設在居民稠密區,應遠離大型建筑、倉庫、通信和交通樞紐等重要設施,并應布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2.?煤氣柜周圍應設有圍墻,消防車道和消防設施,柜頂應設防雷裝置。3.?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液化石油氣儲罐區,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可燃材料堆場等,應設置在城市(區域)的邊緣或相對獨立的安全地帶,并宜設置在城市(區域)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液化石油氣儲罐(區)宜布置在地勢平坦、開闊等不易積存液化石油氣的地帶。4.?甲、乙、丙類液體儲罐,液化石油氣儲罐,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可燃材料堆垛與架空電力線的最近水平距離應不小于電桿(塔)高度的1.5倍,與35kV以上的架空電力線最近水平距離不應小于40.0m。干式可燃氣體儲罐與建筑物、儲罐、堆場的防火間距:當可燃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時,應按下表的規定增加25%;當可燃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時,可按下表的規定確定。5.?干式可燃氣體儲罐與建筑物、儲罐、堆場的防火間距:當可燃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時,應按下表的規定增加25%;當可燃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時,可按下表的規定確定。
?6.?可燃氣體儲罐或罐區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濕式可燃氣體儲罐之間、干式可燃氣體儲罐之間以及濕式與干式可燃氣體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直徑的1/2;二、固定容積的可燃氣體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直徑的2/3;三、固定容積的可燃氣體儲罐與濕式或干式可燃氣體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直徑的1/2;四、數個固定容積的可燃氣體儲罐的總容積大于200000m3時,應分組布置。臥式儲罐組與組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長度的一半;球形儲罐組與組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直徑,且不應小于20.0m。1-2管理要求1.?氣柜的儲氣量、工作壓力、工作溫度等參數符合設計要求。2.?氣柜在投用前應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如設計圖紙、設計變更通知、施工驗收記錄、隱蔽工程記錄等。投用以后應建立運行和維護記錄。1-3設備設施1.氣柜出入El管道上應設隔斷裝置,出入口管道最低處應設排水器,并應遵守排水器的有關規定。出入口管道的設計應能防止煤氣柜地基下沉所引起的管道變形。氣柜上應有容積指示裝置,柜位達到上限時應關閉煤氣入口閥,并設有放散設施,還應有煤氣柜位降到下限時,自動停止向外輸出煤氣或自動充壓的裝置。2.氣柜儲量的標尺應清晰醒目,最高限位與最低限位開關布置符合要求,保證可靠。3.氣柜需設放散管、人孔、梯子、欄桿。4.氣柜柜頂和柜壁外的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的范圍應遵守有關規定,防火防爆。5.氣柜的基礎應無裂縫和凹陷,氣柜外表面無嚴重變形,氣柜表面接縫、焊縫無泄漏。6.氣柜表面應進行防腐處理,油漆層完整無大面積脫落,每兩年重新油漆一次。7.氣柜的扶梯、平臺牢固可靠,通道內不堆放異物。8.導輪應能轉動自如、潤滑充分,導輪和導軌接觸吻合良好,間隙符合要求,無卡澀和脫軌現象。9.氣柜接地線標志明顯,電阻值不大于4Ω。避雷系統安全可靠。每年分兩次檢測接地線。10.消防栓、消防泵、消防水池等消防設施始終處于備用狀態。儲備一定數量的干粉滅火器。11.稀油密封型干式柜的上部可設預備油箱;油封供油泵的油箱應設蒸汽加熱管,密封油在冬季要采取防凍措施;底部油溝應設油水位觀察裝置。12.干式柜應設內、外部電梯,供檢修及檢查時載人用。電梯應設最終位置極限開關、升降異常燈。電梯內部應設安全開關、安全扣和聯絡電話。13.干式柜一般應設有內部電梯供檢修和保養活塞用。電梯應設有最終位置極限開關和防止超載、超速裝置。還應設救護提升裝置;活塞上部應備有一氧化碳檢測報警裝置及空氣呼吸器。14.干式柜應遵守以下規定:管理室應裝設二次檢測儀表及調節裝置。一次儀表不應引入管理室內。一次儀表室應設強制通風裝置。管理室應設有普通電話。大型加壓站、混合站和抽氣機室的管理室宜設有與煤氣調度室和用戶聯系的直通電話。15.布簾式柜應設調平裝置,活塞水平測量裝置及緊急放散裝置。用于LDG回收時,柜前宜設事故放散塔。應設微氧量的連續測定裝置,并與柜入口閥,事故放散塔的入口閥,煉鋼系統的三通切換閥開啟裝置聯鎖。柜區操作室應設有與轉爐煤氣回收設施間的聲光信號和電話設施。柜位應設有與柜進口閥和轉爐煤氣回收的三通切換閥的聯鎖裝置。16.干式柜控制室內除設設有壓力計、流量計、高度指示計,容積上、下限聲光訊號裝置和聯系電話外,還應設活塞升降速度、煤氣出入口閥、煤氣放散閥的狀態和開度等測定儀,及各種閥的開、關和故障信號裝置以及與活塞上部操作人員聯系的通信設備。1-4氣柜的檢驗:干式柜施工完畢,應按其結構類型檢查活塞傾斜度、活塞回轉度、活塞導輪與柜壁的接觸面、柜內煤氣壓力波動值、密封油油位高度、油封供油泵運行時間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干式柜安裝完畢后應進行嚴密性試驗。嚴密性試驗方法分為涂肥皂水的直接試驗法和測定泄漏量的間接試驗法兩種,無論采用何種試驗方法,只要符合要求都可認為合格。直接試驗法:在各塔節及鐘罩頂的安裝焊縫全長上涂肥皂水,然后在反面用真空泵吸氣,以無氣泡出現為合格;間接試驗法:將氣柜內充人空氣,充氣量約為全部貯氣容積的90%。以靜置1d后的柜內空氣標準容積為起始點容積,以再靜置7d后的柜內空氣標準容積為結束點容積,起始點容積與結束點容積相比,泄漏率不超過2%為合格。測定的柜內空氣容積折算成標準容積應用式(5)計算:式中:VN——標準狀態下的氣體容積數值,單位為立方米(m);Vt——測定的(平均溫度為t℃及大氣壓力為B毫米汞柱)濕式柜內空氣容積數值,單位為立方米(m3);B——在濕式柜的1/z高度處所測定的大氣壓數值,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P——濕式柜工作壓力數值,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ω——濕式柜內飽和水蒸氣分壓數值,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t——充人濕式柜內空氣各點的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氣柜在靜置7d的試驗期內,每天都應測定一次,并選擇日出前、微風時、大氣溫度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進行測定。如遇暴風雨等溫度波動較大的天氣時,測定工作應順延。上述嚴密性試驗方法通用適用于濕式氣柜。1-5柜區操作――進入柜區檢查嚴禁帶火種。――進入煤氣區作業必須戴防毒面具。――必須兩人以上進入并攜帶CO報警器。――進入地坑前應先啟動軸流風機排風。――進入油泵站工作前,必須啟動軸流風機。――每班檢查防護面具,發現氧氣壓力不足時立即更換,并由帶班長在管理臺帳上簽字。――加壓機工作區域嚴禁吸煙、明火,動火時要辦動火票。――進入加壓機工作區域時不準穿帶釘鞋。――任何人未經崗位人員許可,不準進入氣柜或到氣柜上工作,如遇雷電,任何人禁止上柜,雨天上柜禁止打傘。――電梯和吊籠操作由有證的人員操作。
篇2:煤氣加壓站停機安全操作規程
煤氣加壓站停機安全操作規程
(1)接到調度指令或請示調度同意后,做好停加壓機的準備,并按照規程要求,做好停機工作。
(2)只有一臺加壓機工作時,在停機前要落實并確認連同閥已打開。
(3)加壓機停后向加壓室內加氮氣,吹掃加壓機內殘余的煤氣。
(4)做好記錄,匯報調度。
篇3:煤氣加壓站突然停電安全操作規程
煤氣加壓站突然停電安全操作規程
(1)立即匯報車間和調度,說明停電的范圍及設備運轉情況。
(2)到現場手動打開連通閥,確保煤氣供應的連續。
(3)手動關閉加壓機前蝶閥,根據規程操作的要點停止加壓機的配電。
(4)檢查崗位配電并聯系電調,弄清停電原因,根據情況作出相應處理。
(5)保持加壓機的備開狀態,等待來電和故障排除后的正常生產。
(6)做好記錄,匯報動力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