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工產品庫安全要點

化工產品庫安全要點

2024-07-22 閱讀 3461

?1安全監督重點部位

1.1儲存物品分類化工產品不同于一般物品,它們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一些產品受熱、受潮、摩擦、震動、撞擊、接觸火源、曝曬、接觸空氣、相互接觸發生化學變化等,會引起燃燒爆炸、灼傷、腐蝕、中毒、變質等災害事故。因此在儲存保管時,必須在類別上嚴格限制,并進行必要的監督,以保證安全。

1.2庫房的安全設施由于產品類別不同,對儲存要求的條件也不同,有的要絕對隔離,有的要恒溫,有的要杜絕一切可能產生火花的根源。因此除了對基本的安全設施進行監督外,對個別特殊要求的條件也應進行監督。

1.3包裝、搬運及儲存對大宗易燃、易爆、有毒的液體產品,應專門修建儲藏容器,按照國家和部門頒發的規范、規定建造設施。對分裝、整裝的化工產品,要有適應其特點的包裝,如密閉、防震、防壓、防摔等。搬運、堆放、碼放也有各自具體的要求。必須進行監督,避免招致嚴重的后果。

1.4露天儲存在裝卸和中轉過程中,臨時性甚至永久性的露天存放是避免不了的,而有些化工產品,卻又怕日曬雨淋、蟲鳥侵害,安全監督不能放地這一容易被人忽視的環節。

1.5安全保管規則,僅有條件較好的庫房,若不科學合理地利用,也容易造成災害事故,而且責任性事故的比例很大。因此,必須制訂必要的保管規則。

2安全監督的要點

2.1儲存物品分類

2.1.1化學危險物品的種類劃分按國家和有關部門的規定,劃分為十類:

2.1.1.1爆炸性物品:國家管理的爆炸物品;不屬國家管理的爆炸性化學物品。

2.1.1.2氧化劑:無機氧化劑;有機氧化劑。

2.1.1.3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刷毒氣體;易燃氣體;助燃氣體;不燃氣體。

2.1.1.4自燃物品。

2.1.1.5遇水燃燒物品。

2.1.1.6易燃液體。

2.1.1.7易燃固體。

2.1.1.8毒害物品:無機劇毒品;有機劇毒品;無機有毒品,有機有毒品。

2.1.1.9腐蝕物品:無機酸、堿性腐蝕物品;有機酸、堿性腐蝕物品。

2.1.1.10放射性物品。

2.1.2儲運原則

2.1.2.1爆炸性物品必須專庫儲存、專人保管、專車運輸,不能同起爆藥品、器材混儲混運。搬運過程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嚴禁摔、滾、翻、撞和摩擦。避免存放高溫場所。

2.1.2.2氧化劑除惰性不燃氣體外,不得同性質相抵觸的物品混存混運。避免摩擦、撞擊、日曬、雨淋、漏撒。

2.1.2.3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不能同性質相抵觸的,盡管都是瓶裝的氣體或物質混儲混運。易燃氣體除惰性氣體外,助燃氣體除不燃氣體無機毒品外,均不得與其它物品混儲混運。要輕裝輕卸,避免撞擊、拋擲、灸烤等。

2.1.2.4自燃物品單獨儲存,與酸類、氧化劑等隔離,遠離火源及熱源,防止撞擊、翻滾、傾倒、包裝損壞。如黃磷應浸沒于水中,三異丁基鋁應防止受潮。

2.1.2.5遇水燃燒的物品包裝嚴密、倉位干燥、嚴防雨雪、遠離散發酸霧的物品,不與其它類別的危險品混儲混運。如金屬鈉巖浸沒在礦物油中保存。

2.1.2.6易燃液體單獨儲運,遠離火源、熱源、氧化劑、氧化性酸類,防止靜電危害,鄰近的電氣設備要整體防爆。

2.1.2.7易燃固體包裝完好,輕裝輕卸,防止火花、烘烤和部分品種受潮霉變。

2.1.2.8毒害品包裝嚴密完好,單儲單運,遠離火源、熱源、氧化劑、酸類、食品,存放地點應通風良好。

2.1.2.9腐蝕物品容器能適應耐腐蝕要求,嚴密不漏。氧化性酸遠離有機易燃物品。酸類腐蝕品應與氰化物、H發泡劑、遇水燃燒品、氧化劑隔離。不宜與堿類腐蝕劑混儲混運。

2.1.2.10放射性物品包裝嚴密,內襯防震材料,外包屏蔽材料制成的容器,嚴防放射線滲漏污染。倉庫須有吸收射線的屏蔽層,并按衛生部門的要求建造。

2.2庫房的安全設施

2.2.1用于化工產品儲存庫的庫房,按其危險程度、類別,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爆炸物品管理規則》、《關于爆炸物品管理規則的補充規定》、《關于全國化工產品安全管理問題座談會的報告》、([61]國經字第21號),以及其它有關專門規范的規定。不準隨意使用不符合條件的空房儲存。庫房有防直接雷和感應雷的裝置。

2.2.2根據化工產品的性質,合理確定換氣次數,易揮發的、有毒的物品庫,要強化通風,保證其成份在空氣中的含量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2.2.3易燃易爆的化工產品庫,電氣設備應采用防爆型,地面采用不產生火花、容易沖洗且不滲漏的不燃材料砌筑。

2.2.4根據化工產品的性質,設置適宜的滅火設備。對滅火劑、滅火器材和滅火方法相抵觸的不同化工產品,不能共用混儲。

2.2.5對雨、雪、風、砂、鳥、蟲、蛇、鼠、陽光直射、外來火星等為患因素,應分別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并應做到不潮不暗。

2.2.6重要的、大型的化工產品倉庫,應醒置自動監測、自動報警和事故照明設備。

2.2.7除防凍化工產品外,一般不采暖,貴重化工品要求恒溫儲藏時,可設空調設備。

2.2.8要求隔離存放時,隔離層建造堅固,不滲不透。

2.2.9對放射性物品、劇毒物品倉庫,應根據特殊需要,設置吸收射線的屏蔽層和消除吸收毒物的設施,有足夠的安全隔離地帶。庫房還應設危險性標志,有阻止無關人員接近的設施。

2.2.10庫房內的貨架或垛座應堅固,不晃動碰撞。架與架、垛與垛之間,應有2-3米的通道,架或垛距墻及柱不小于0.7米,貨架底層或垛座高離地0.3米,以便搬運、疏散、通風、防潮和檢查。

2.3包裝、搬運及儲存

2.3.1包裝

2.3.1.1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的盛裝鋼瓶,應定期進行檢定,有合格證明。開關、安全帽應旋緊不漏氣,并有防震圈或保護套。

2.3.1.2易燃易爆的、有毒的、不能接觸空氣的液體產品,視其蒸汽壓、腐蝕性質等情況選用適宜的容器,不論是金屬、塑料、陶瓷、玻璃或其它材料制成,都要堅固、完好,封蓋嚴密,外包裝能防震、防撞、防傾、防壓、防水、防輻射熱等影響,并有醒目的危險和防傾標志。

2.3.1.3放射性物品的包裝,必須采用4層,即

2.3.1.3.1內容器:防滲漏、防化學變化。

2.3.1.3.2內襯層:防震動。

2.3.1.3.3外容器:用吸收α、β、γ射線和中子流材料制造,可依放射性質選擇。

2.3.1.3.4外包層:保護性包裝,以便運輸,避免擠壓破損。

2.3.1.4易燃固體應按照物品物理、化學性質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包裝:有與氧化劑接觸能引起燃燒和爆炸的;有遇水或受潮而分解、變質的;有對火源、熱源、摩擦、撞擊等非常敏感的;有毒或能散發有毒分子的等等。可用金屬容器、木箱、織物袋、紙箱紙包、塑料容器等,要求緊密無松動,能連續5次從1.5米高處跌落在水泥地面上不燃燒、爆炸、不外露不散包。

2.3.2搬運和儲存

2.3.2.1裝卸和搬運化工危險品時,要輕拿輕放,嚴防震動、撞擊、摩擦。

2.3.2.2搬運金屬包裝的易燃易爆液體化工產品時,要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和叉車或其它吊裝運輸工具。

2.3.2.3沸點很低的二硫化碳、乙醚、液化石油氣、石油醚、丙酮、甲胺溶液等,宜在夜間和早晨搬運。某些不能遇水和受潮的物品雨天不宜搬運。

2.3.2.4不能傾斜的物品,搬運時要固定。

2.3.2.5易燃易爆物品的搬運設備車輛要接地。

2.3.2.6應根據儲存物品的特性,使儲存處保持陰涼、干燥、無火源、熱源,通風良好,陽光不直射,不受水害,并能防止動物進入,分隔可靠,堆放穩固。

2.3.2.7嚴格分開互相抵觸的物品,如高錳酸鉀與甘油、松節油、灑精及丙酮;氰化鈉與鹽酸或硝酸鹽:過氯酸與乙醇;鋁粉與過硫酸銨;氯酸鹽與硝酸銨、硫化銻或硫磺;鉻酸酐與乙醇、硫酸或硫磺;硝酸與醋酐;硝酸銨與鋅粉;硫氰化鋇與硝酸鈉;硝酸與噻吩或碘化氫;過氧化物與鎂、鋅或鋁粉;氯酚鹽、過氯酸鹽與硫酸;黃磷、赤磷與硝酸、硝酸鹽或氯酸鹽;氧化汞與硫磺;鎂與磷酸鹽;氧與有機物或油類;發煙硝酸與硫化氮;丙酮與雙氧水;苯與過氯酸;氫氣與氯氣或氟氣;氨與氯氣或氯化氫、磺化氫;氯與乙炔或乙烯等等。

2.3.2.8滅火劑、滅火方法不同的化工危險品也不能同庫儲存。如金屬鈉和硝化棉,丙酮和電石,赤磷和電石,乙醇和苯、硫磺和H發泡劑等。

2.4露天儲存

2.4.1固定的露天堆場,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的有關規定。

2.4.2遇水受潮、曝曬和塵土污染后可能引起爆炸、燃燒、分解、變質的物品,不準長期露天存放。

2.4.3露天堆場應設垛座平臺,其離地高度不低于30厘米。

2.4.4堆垛之間應有不少于3米的通道。

2.4.5堆場四周設有排水明溝或暗溝,有防護圍欄。

2.4.6臨時堆放的物品,為防曬、防雨、防止蟲鳥危害,應用雨布蓋好并固定。

2.4.7垛臺的設置亦應考慮互相抵觸、滅火方法不同而不能混存混放的規則。

2.4.8露天堆場應根據物品物理化學性質、規模、數量等因素,設置半固定的滅火設施和設備。

2.5安全保管規則

2.5.1化工產品出入庫要認真核對驗收,嚴禁錯收、錯放、錯發。

2.5.2制定各種化工產品的分類、保管制度、嚴禁混儲混運。

2.5.3包裝不符合要求的物品,禁止入庫,出庫后要打掃干凈,不允許漏撒不收。

2.5.4對性質不穩定、容易分解、變質、引起燃燒、爆炸的化學危險品,應定期進行測溫、化驗和觀察。

2.5.5不準在庫房內或露天堆場附近休息、試驗、分裝、打包和從事其它可能引起火災的作業。對火源、熱源和電氣設備要嚴格管理。

2.5.6定期檢查報警及滅火、搶救設備的可靠性。及時更換滅火劑。

2.5.7個別庫房和堆場如允許車輛進入或靠近裝卸時,必須戴好防火罩、帽。

2.5.8易燃易爆物品的稱量器具要作好靜電接地。

2.5.9庫房設專人管理,經常開啟門窗通風換氣,并防止雨、雪、塵土和各種動物進入。室溫過高時,要采取降溫措施。

2.5.10危險貨物的標志要醒目,采用統一的標志圖徽。裝運時執行國務院和有關部門頒布的《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儲存保管時,應執行《爆炸物品管理規則》、《關于爆炸物品管理規則的補充規定》、《化學危險品儲存管理暫行辦法》、《化學易燃物品防火管理規則》、《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等。

篇2:化產品庫安全操作規程

1、本工段屬一級防火、防爆區域,任何人不得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現場,不穿釘子鞋。

2、未經公司有關部門和車間領導的同意,非崗位人員不得進入本部門(檢修人員例外),進出人員必須履行登記手續。

3、部門員工上班前應穿戴好勞保用品,否則不準進入現場,進入煤焦油槽區必須戴好安全帽.

4、班前班中不準飲酒,崗位上不準會客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處堅持工作崗位認真執行安全規程,拒絕違章操作.

5、因工作和檢修需要,需進行危險作業和動火作業時,必須先辦理危險作業證和動火作業證,并按要求采取措施經批準后方可作業.

6、凡是在操作中遇到有刺鼻氣味發生時,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向,不得在下風向操作和休息,防止發生中毒。

7、設備管道應密閉不漏,檢修時要用防爆工具,盡量避免有鐵器撞擊,防止產生火花發生事故。

8、注意檢查各儲槽、塔等容器的接地時刻保持良好,并定期檢測電阻。

9、嚴禁用化產品(粗苯)洗手、洗衣服、以及在暖氣包上烤衣服和放置易燃、易爆品以免引發火災。

10、本庫房區域內禁止堆放易燃易爆品.

11、規范產品裝車,必須保證拉運車輛安裝好防火罩,汽車接地良好;同時杜絕非操作人員亂動閥門等違規行為。

12、灌裝車輛到指定位置后熄火,司機不得在此修理和擦拭車輛。

13、粗笨、焦油裝車注意事項:

a)禁止裝車司機及崗位人員、其他人員吸煙或使用明火,撞擊鐵器。

b)裝車之前,必須用蒸汽進行暖管,防止堵塞。

c)裝車時,專人盯裝,并注意儲槽液位等,防止跑、冒、滴、漏。

d)裝車時,必須準備好消防器材,并有專人盯裝。

e)裝車后,必須對焦油泵和管道吹掃、放空。

14、裝車時,不得折扭軟管或拉長到極限;裝車管應牢靠地插入槽車內,集中精力,認真操作,作到不灑不冒。

15、注意發生危及安全的情況時,應立即停止灌裝;發生跑、冒、灑、漏油時,必須清理完現場后,加油車才能啟動離去。

16、卸完油后,油罐車不可立即啟動,應待油罐車周圍油氣消散后(約5分鐘)再啟動。

17、禁止使用能產生靜電的工具。

18、對于易燃易爆化產品,操作人員須消除靜電后方可現場操作。

19、消防器材應按照標準配置齊全完好,并定期檢查更換,做到人人會用,不得改為它用.

20、嚴禁私自挪動警示標志,保證各種警示標志醒目并在正確位置上。

21、冬季各水封槽及有關容器應通氣保溫,以防設備凍壞和管道堵塞.排水溝和管道溝要加蓋,以防人員失足掉入井內.

22、上下樓梯要注意安全,冬季要及時排除積雪和積水以免滑倒摔傷。

23、時刻保證現場儀表與中控顯示一致,現場液位計時刻保持完好,員工加強點巡檢防止溢槽事故的發生。

24、化產品不慎泄露,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上報領導;采取措施,降低損失。

25、夏季高溫天氣應多服用下發的防暑降溫物品.

26、每年定期進行職業病健康體檢。

27、定期組織學習職業病健康防治知識。

28、本崗位員工在才工作期間處理有毒化學品時必學佩帶防毒口罩

篇3:化纖產品庫消防管理措施

化學纖維包括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人造纖維是用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經化學處理和物理加工而制成的纖維,如粘膠纖維、醋酸纖維等,用于制做各種人造棉、人造絲的制品。合成纖維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原料,經化學處理和機械加工而制成纖維,如錦綸(聚酰胺纖維)、滌綸(聚酯纖維)、腈綸(聚丙烯腈纖維)、維綸(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等,單紡或與棉、毛混紡可以制做各種美觀、耐用的紡織品和針織品。

化學纖維均為可燃固體,受熱能分解,遇火能燃燒。在火災條件下,分解出的氣態產物能爆燃,有的還有一定毒性。飛揚起來的化學纖維粉塵,有爆炸危險。在儲存時,一般按丙類火災危險性進行消防管理。

一些化學纖維的火險與燃燒特征如下:

1、粘膠纖維:分解溫度290℃,著火溫度-460℃,接觸火焰能迅速燃燒,燃燒溫度850℃,有燒紙氣味,殘留極少量灰白色灰燼。

2、醋酸纖維:分解溫度250℃,著火溫度305~475℃,接觸火焰先熔后燃,燃燒溫度960℃,有醋味,殘留黑色光亮硬塊狀的灰。

3、聚酞胺纖維:分解溫度310℃,著火溫度415~530℃。電阻率1010~1013Ω?cm。接觸火焰,先熔融、燒蝕,后燃燒,燃燒溫度875℃。冒白煙,有臭味,殘留玻璃球狀硬塊。

4、聚酯纖維:分解溫度283℃,著火溫度390~440℃。電阻率1017Ω?cm。接觸火焰先熔、燒蝕,后燃燒,燃燒溫度700~725℃。冒黑煙,有芳香味,殘留玻璃球狀硬塊。

5、聚丙烯腈纖維:分解溫度250℃,著火溫度335~435℃。電阻率>1014Ω?cm。接觸火焰,先熔融后徐燃,燃燒溫度850℃,有特殊臭味,殘留不定形黑褐色硬塊。

6、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分解溫度240℃,著火溫度440~450℃。電阻率>1012Ω?cm。接觸火焰先熔融后徐燃,燃燒溫度880℃。有惡臭味,殘留褐色或黑色無定形硬塊。

(一)事故易發部位及危險點

1、庫房

庫房內儲存著大量可燃的化纖原料或織成品,如果電氣照明和電線安裝不當,天車和機械吊運設備碰擊出火花,防雷設施不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不力,都可能引起著火事故,使火勢蔓延成災。

2、露天堆場

在露天堆場,化學纖維除了遇火星可能引起燃燒外,也可能因雷擊而起火。另外,外界火源比固定庫房要多,如火車機車噴火,汽車排氣管高溫廢氣,堆場附近的電氣設備和架空電線,行人吸煙等。

3、包裝

包裝用料熔點低容易熔化,氧指數不夠容易燃燒。包裝不牢固容易散落。金屬捆扎箍、帶碰擊容易產生火花等。

4、堆垛

混堆混放,亂堆亂放,碼放不齊、不牢固、堆距、墻距、頂距、柱距不夠等等,都會給火災的發生和蔓延造成有利條件。

(二)防火檢查重點及控制點

1、庫房

(1)化纖品庫房的耐火等級不宜低于二級,儲量不宜超過500t。

(2)庫內照明燈具要加保護套罩,電線宜暗設。動力線應設在室外。如使用天車和機械吊運設備,電源應由膠皮套管電纜引入,電線電纜均不應有接頭。一切插座、開關都應設在室外,并應有防雨防潮設施。燈具不宜采用碘鎢和超過60W的白熾燈。當使用日光燈等低溫燈具和其他防燃型燈具時,應當對鎮流器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且燈具距貨垛的垂直和水平距離應大于1m。要定期檢查用電設備的絕緣性能和完好狀況,若發現異常和老化現象時應及時更換。

(3)各種機械設備的電氣開關都要加金屬防護罩,吊具吊鉤應采用碰擊不產生火花的金屬材料制作。

(4)庫房應設可靠的防雷設施,接地要離開外墻3m以上。

(5)庫房內在適宜取放的墻及柱上安放滅火用具及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手提式或推車式滅火器,其數量、強度按面積和堆垛情況定。

(6)庫房內不宜設休息室和辦公室,如必須設立時,應用防火墻隔離,并單獨設置門窗。

(7)庫區周圍的安全隔離地帶內,不宜種植草木植物,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8)庫房的垛座要有隔柵,平臺應堅固不晃動。垛座距外墻不宜小于0.5m,距隔墻不宜小于0.3,距房柱不宜小于0.2m,垛座之間的主要通道寬度不宜小于2m,檢查用通道寬度不宜小于0.5m。

(9)重要的、大型的化纖倉庫應設火災探測器并自動報警。

2、露天堆場

(1)堆場四周要有圍欄和排水溝,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不積水。

(2)總儲量超過1000t時,應分設堆場。不同類別的化纖產品要分開堆放。

(3)每垛占地面積不宜大于100m2,垛高不宜超過5m,垛與垛之間的通道不小于4m。4~6個垛可作為一組,組與組間的距離不小于15m。

(4)露天堆垛可采取“十字通風梯形堆垛法”,垛頂成屋脊形,用苫布封蓋嚴密,防止雨雪和飛火落入垛內。苫布不能用金屬絲綁扎,以免雷擊時產生感應電流。

(5)堆場亦應有防雷設施,并使整個堆場都處于保護范圍內。

(6)場區上空不得有高壓架空電線通過,堆垛與電桿應保持1.5桿高的安全距離。

(7)露天堆場亦應設垛座,垛座距地面不小于30cm,并設置擱柵,以便通風,防止受潮。

(8)堆場與周圍建、構筑物,特別是與散發火花的場所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9)進場(庫)施行裝卸作業的車輛,或使用明火檢修設備時,必須經過審查批準,并有切實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10)堆場要配置足夠的水源和滅火器材。通往堆場的道路必須暢通無阻。堆場周圍的枯草必須清除干凈。

3、包裝和堆垛

(1)包裝用料應盡量選用熔點和氧指數較高的材料作外皮,用含碳量低的金屬作捆扎材料。

(2)吊裝、搬運時,防止吊鉤、手鉤、水泥地面與捆扎箍、帶碰擊產生火花;也不宜拖運以免摩擦起火。

(3)化纖品入庫時,必須包裝完整,標志清晰。散包要重新捆扎或專門存放。

(4)堆垛和庫存必須分類、限量,碼放整齊、牢固,防止傾倒壓墻、壓柱。

(5)垛高距頂蓬不應小于0.5m,并不得超過橫梁。

(6)性質相互抵觸和滅火方法不同的化纖品應嚴格分開堆放。嚴禁亂堆亂放,錯接錯發。

(7)化纖品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入庫時檢查靜電位、電量,必要時要靜置消散一段時間后方可入庫上垛。

(8)使用叉車搬運碼垛時,電瓶電路不得產生火花并有隔離措施。柴油叉車要裝好火花熄滅器,漏撒物不能落在排氣管上,否則不準叉車作業。

4、安全保管制度

(1)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確定防火負責。

(2)嚴格明火管理,杜絕一切外來火源。

(3)在庫區和堆場作業機動車輛,必須裝有防止噴火或打出火花的裝置。

內燃機車的排氣筒要戴防護隔離套,蒸汽機車的煙囪要戴防火帽,并不得清爐除灰。

(4)出入庫必須認真核對貨單,必須分類分批,禁止混儲混運、錯收錯發。

(5)凡包裝不符合要求的貨品,不得入庫,也不得在庫內分裝打包,必須妥善處理后方可入庫上垛。

(6)每日檢查1次化纖品儲存情況,如堆垛有無傾斜,產品的堆積溫度、庫房溫度和濕度是否超標,不使用的電源是否斷開,消防水源是否滲漏,滅火器材是否齊備完好等。

(7)半年內檢查1次各類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完好程度,測定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和接地電阻值,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8)工作人員必須穿戴防靜電服裝鞋帽,使用碰擊不產生火花工具。

(9)運送化纖品的車輛、船舶,要做好火源管理及其他安全防范工作,防止破損、丟失、燃燒、變質。卸完后要及時清除漏散物品。

(10)運送化纖品的專用車輛、船舶要配置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保證完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