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中控室上墻制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保養規程制度

消防中控室上墻制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保養規程制度

2024-07-23 閱讀 7473

1、觀察主機是否出現警告、故障等聲光報警,及時采取處理措施,保證系統回路完整。

2、讓主機進行自檢,觀察主控屏液晶顯示,并把結果打印出來。

3、觀察主機是否運行在正常狀態。

4、測試主機的工作電壓,檢查備用電源蓄電池是否正常,并進行測驗。

5、檢查系統回線路、模塊箱(或介面箱)、報警按鈕、煙感探測器、溫感探測器、警鈴、防火卷簾門、排煙有無缺損和故障隱患。

6、對消防中心集控柜清掃除塵,檢查接線端子有無電線松脫,導線編號是否完整清晰。

7、因受環境影響而導致煙感、溫感探測器臟污應及時清潔。

8、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月度保養情況記錄于《消防設施月保養記錄》。

9、清潔煙感、溫感探測器上的灰塵和銹斑等,并對電線接頭進行緊固。

10、對各個模塊箱(或介面箱)進行開蓋清掃,并對其內外導線進行緊固。

11、檢測防火卷簾、排煙、送風風機等能否聯動及手動工作進行。

12、抽樣噴煙檢查煙感報警,吹風筒加熱檢查溫感報警以及手動報警按鈕報警的正確性。

13、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年度保養情況記錄于《消防設施年保養記錄》。

篇2:可燃氣體報警系統管理制度

1、可燃氣體報警系統由安全環保部歸口管理。

2、各安裝可燃氣體報警系統的相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燃氣體探頭損壞,不得擅自拆卸、移動、遮擋可燃氣體探頭。

3、可燃氣體報警系統的維護保養由安全環保部委托給有資質的專業單位進行。

4、可燃氣體報警儀探頭每年應標定一次,系統每月檢查維護一次,確保監測準確度。

5、監控室值班人員當班期間時應至少檢查一次可燃氣體報警儀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向安全環保部辦公室報告。

6、禁止非授權人員(包括值班人員)隨意擅動報警器控制面板進行參數設置,開啟控制箱箱蓋。

7、控制室值班人員發現報警器參數設置有誤時,及時向安全環保部辦公室報告,由專門人員進行參數調整。

8、控制室值班人員應清楚各報警顯示器所對應的現場監測點位置。

9、當控制器有報警信號發出時,值班人員應立即通知現場安全巡視人員或相關人員到報警點查看,第一時間消除隱患。

10、當隱患消除后,值班人員應報告安全環保部辦公室,由專門人員進行復位操作。

11、經現場查看,若確系報警器誤動作,值班人員應報告安全環保部辦公室,由專門人員進行復位操作。

12、報警器的每次報警,值班人員均必須在值班記錄中進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報警時間、報警原因、處置情況、處置人等內容。

13、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1、消防控制室必須實行每日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每班不應少于2人,確保及時發現并準確處置火災和故障報警;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當在崗在位,認真記錄控制器日運行情況,每日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自檢、消音、復位功能以及主備電源切換功能,并填寫《消防控制室值班記錄表》的相關內容;

3、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當經消防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4、正常工作狀態下,報警聯動控制設備應處于自動控制狀態。嚴禁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聯動控制的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設置在手動控制狀態。其他聯動控制設備需要設置在手動狀態時,應有火災時能迅速將手動控制轉換為自動控制的可靠措施。

二、消防控制室資料管理

1、消防控制室應當按照《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存放單位基本情況和動態管理檔案資料。

基本情況包括:

(1)建(構)筑物竣工后的總平面布局圖、建筑消防設施平面布置圖、建筑消防設施系統圖及安全出口布置圖、重點部位位置圖等。

(2)建筑消防設施設備登記表。

(3)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等。

(4)消防安全組織結構圖,包括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專職、義務消防人員等內容。

(5)員工消防安全培訓記錄、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記錄。

(6)消防系統控制邏輯關系說明、設備使用說明書、系統操作規程、系統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等。

(7)定期保存和歸檔設備運行狀況、接報警記錄、火災處理情況、設備檢修檢測報告等資料。

動態管理情況包括:

動態管理情況包括建筑消防設施的值班記錄、巡查記錄、定期檢查記錄、年度檢測報告、故障維修記錄以及維護保養計劃、維護保養記錄等。

三、消防控制室的標識

對下列資料統一規格制作并懸掛于消防控制室:

1、消防行政許可文書。

2、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上崗證。

3、消防控制室管理及應急程序。

4、自動消防設施操作流程圖。

5、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流程圖。

6、建筑消防設施平面布置圖。

7、建筑總平面布局圖。

8、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示意圖。

9、消防安全組織結構圖。

10、消防設施設備管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