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花園小區遇火災處理程序(3)

花園小區遇火災處理程序(3)

2024-07-23 閱讀 3748

花園小區遇火災處理程序(三)

發生火情

噴頭動作噴水

水流指示器動作值班室(服務臺)

濕式報警閥動作末端實驗裝置

壓力開關報警水力警鈴報警

消防控制室報告與傳送指令

啟動水泵

[操作程序]

監控室值班接報,通知巡視保安三分鐘趕到現場,確認火警后,及時報告第一責任人三分鐘趕到現場。如火警較小,即啟用樓層現有消防設備,組織現場補救。如現場火勢較大無法自行補救時,第一責任人出任應急總指揮,監控室即為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由現場回到指揮中心,指揮實施消防應急方案。

總指揮命令:

按“火警斷定”鍵。

撥打“119”報警電話。

撥打“120”救護電話。

電話通知各部門。

播放緊急廣播。

繼續組織力量現場補救。

組織力量疏散救護樓層客人。

按“火警斷定”鍵后,巴比倫花園消防報警系統啟動

設備系統

a.自動切換應急廣播。

b.火災層電源插座和盤管風機自動斷電。

c.新、排風機自動斷電。

d.正壓風機、消防排煙自動啟動。

e.防火閥關閉。

f.電梯全部迫降。

g.防火卷簾門迫降。

噴淋系統

a.水流指示報警。

b.噴淋分區警鈴動作。

c.噴淋分區繼電器動作。

d.消防泵啟動。

消火栓系統

a.啟用消火栓水源救災,由按鈕直接啟動消防泵。

b.按鈕直接啟動消防泵,主機顯示。

氣體滅火系統

a.居火災區域內,煙感、溫感報警。

b.滅火氣體自動噴射。

c.主機顯示。

各部門接報后,根據應急方案規定,實施具體措施:

監控室消防應急崗位職責

a.一切行動聽從總指揮的命令。

b.熟練操作監控室內的所有消防、通訊及廣播設備。

c.接報后,立即通知保安巡視人員三分鐘內到達火警現場并及時通知管理處第一責任人,匯報情況。

d.如經巡視人員報告為誤警,則按動消防報警柜上的“復原”鍵復位,然后寫出事故報告并由巡視人員和當值監控人員簽字歸檔且復印一份,交于管理處第一責任人。

e.如經巡視人員報告位實警,則立即通知巡視人員實施現場補救,并將情況逐級匯報管理處第一責任人,接到應急總指揮命令后,則按動消防報警柜上的“火災斷定”鍵。

f.火警發生后,聽從應急總指揮的命令,用外線電話撥打119消防電話和120救護電話。

g.利用攝像頭,觀察避難層客人的情況,如某一避難層人數較多,則通知該層指揮人員把客人疏散到其它避難層或撤離大樓。

h.利用電梯對講機對消防電梯實施對講,使各樓層指揮人員及時到崗。

i.必要時實施全小區廣播。

j.打開監控室操作調音臺的柜門,拉出話筒線,檢查是否線已功放連接,接上柜內話筒,開啟話筒上的開關,即可實行全小區廣播。如需要磁帶廣播,則把廣播磁帶放入錄音機內,按錄音機上的“PLAY”鍵,再按調音臺上的“TAPE(錄音機)”按鈕,即可實施全小區磁帶廣播。

[誤警處理程序]

如發生誤報警,巡視保安到現場確認后,報告監控室值班及時消除,并寫出事故報告,由巡視保安和巴比倫花園主管部門簽字,備案存檔。

由于誤報警對樓層辦公人員產生影響,當值巡視保安馬上要向客戶上門進行解釋工作。(解釋用語附后)

樓層消防報警顯示消除工作,由監控室和BA室共同處理。

[雙休日、節假日及夜間消防應急處理程序]

雙休日、節假日和平時晚上17:30至次日8:30,如發生消防火警,值班人員根據消防應急方案立即通知所有負責人,以最快速度趕到巴比倫花園。

[疏散人員規范用語]

女士們、先生們,您所在的樓層/區域發生火警,請馬上撤離現場。

請大家不要驚慌,不要擁擠,從這里的消防樓梯往下走,盡快疏散到廣場。

請各位女士脫掉高跟鞋,以防摔跤。

[對講機規范用語]

例一:人與人之間的通話:

甲(呼叫方):乙××,乙××,聽到請回答。

乙(呼叫方):聽到,請講。

雙方在通話結束時要說“完畢”

例二:崗與崗之間的通話:

A(呼叫崗):B崗,B崗,聽到請回答。

B(呼叫崗):聽到,請講。

雙方在通話結束時要說“完畢”

使用對講機通話時,必須簡短明了,語速不要太快,嚴禁使用非工作用語。

[消防廣播方案]

女士們、先生們!你所在的樓層發生火警,請各位馬上從安全出口撤離,不要使用電梯,聽從指揮

D0

篇2:煤礦井下火災搶救處理淺談

煤礦井下火災的搶救處理淺談

火災是井下五大自然災害之一。由于火災的發生不僅會燒毀設備、材料、資源,造成財產損失,更重要的是火災會產生煙流和以一氧化炭為主的有毒有害氣體,造成人員傷亡。

煤礦火災包括內因火災和外因火災兩種。內因火災即煤炭自然發火,從發生氧化至完全燃燒將經歷一定時間(自然發火期),在此期間均能被觀察和早期發現,然后采取相應防范治理措施,因而,內因火災造成人員傷亡的威脅不象外因火災那么嚴重。據調查,諸如電氣著火之類的外因火災事故,各種類型煤礦均有發生。因此掌握火災事故的預防和搶救處理方法,顯得十分必要。

外因火災的特點是突然發生、來勢迅猛,發生時間與地點出人意料。由于這種突發性和意外性。常會使人驚慌失措而釀成惡性事故。因此,對每場火災的處理均應予以足夠重視,不能麻痹大意。在火災處理上要果斷迅速,不能猶豫不決,坐失良機。火災事故的處理和其它事故的處理一樣,必須按《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規定的事故發生時的行動原則:在場人員應做到保持頭腦清醒,沉著冷靜,盡可能地了解或判斷事故的性質、地點與危害程度,在情況允許時,按《計劃》就地取材、果斷處理。當放炮或電氣設備等引起火災,當火勢不大,估計可能撲滅則應立即進行處理。電器火災在處理前應立即切斷電源,用干粉滅火器、砂子等進行滅火。災情嚴重,現場人員難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處理時,發現火情者應立即向井口及調度室匯報,并通知組織災區人員逆風流撤離。

重大事故的發生,必須立即撤出災區人員和切斷災區電源(掘進巷道發火或爆炸,風機啟閉遵循“保持原狀”原則)一一按《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規定通知相關領導及人員一一立即向礦務局(礦)調度室匯報一一邀請礦山救護隊一一成立事故搶救指揮部一一派救護隊進入災區救人、偵察災情一一指揮部根據災情制定救災方案一一救護隊進行救災工作、直至災情消除恢復正常生產。”(搶救)指揮部成立后首先聽取當班值班領導的災情匯報以及已經下達的命令情況匯報。”據此,在指揮部成立以前,礦井值班領導有權按《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規定結合井下災情進行必要的搶險救災調度、指揮和安排:

(一)對災區進行斷電撤人。應注意,若火災發生在掘進巷道,應嚴格控制局部通風機的啟閉,其原則是“保持原狀”原則。即救護隊到達局部通風機處,正在運轉的風機不能停轉,已停轉的風機不能盲目啟動,待偵察巷內情況后再決定。

(二)在有害氣體積聚的巷道與新鮮風流交叉的新鮮風流中設立安全崗哨,阻止人員進入。救護隊到達后,井下崗哨應由救護隊員擔任。

(三)組織施救。正如前述,在火災初期,如果火勢不大,可以帶領或組織現場人員就地取材滅火,但要判斷正確、確保施救人員安全。如果災害嚴重,火勢較大時,在災區的救助必須由救護隊進行,其.它被安排入井人員只能在進風側安全井巷內進行輔助工作。在著火初期火勢不大時,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就地取材滅火,為防止煙流傷人,也只能在進風側進行。若是電氣火災,在斷電之前嚴禁用水滅火。

應該明確,組織救災時,搶救遇險人員是礦山救護隊的首要任務,要創造條件以最快速度、最短路線,先將受傷、窒息人員運送到新鮮空氣地點進行搶救。其方法有二:一是沿回風側進入災區;二是沿進風側進入災區。從進風側進入,有利于保持救護隊員戰斗力,減少隊員體力消耗。從回風側進入,有煙霧和有毒氣體威脅,救護隊員行進速度慢。可是,如果在火災發生后,災區回風巷道有行人時極易受害,這一帶是遇險人員較集中地段,因此必須明確“救人是首要任務。”派往回風側進入的隊員宜選擇身體強、素質高、心理素質好的救護隊員,行進應沿巷道排成斜線分段式前進。

災害搶救指揮部成立后,除了首先要了解災情、判斷災害性質、受災范圍外,要作好撤離人員的統計,對災區人員尚未完全撤出井外,又不能排除火災,回風路線有人時,必須派救護隊員偵察探詢,發現遇險人員及時救出。

對災害事故的搶救,戰機至關重要。從時間上講任何事故的搶救早比晚好,災變初期總是易于控制的,要及時、果斷地采取有效對策與措施,決不允許猶豫、拖拉。大量案例表明,貽誤戰機往往造成災害擴大,人員傷亡增加。而抓住戰機,采取正確措施可以及時處理災害,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不久前筆者參加了一起井下電纜著火事故的處理,對此深有體會。2003年2月28日,某礦井一個工作面的機巷、運巷同時進行巷道掘進。晚1l:45時,機巷20余米電纜著火,在機運巷進行掘進施工的人員即刻撤離并向井口匯報。匯報人員驚慌失措,災情匯報不詳。為此,筆者和值班領導商量后,在向上級按程序匯報的同時作了以下安排:在井口人井處、井下進入災區的所有通道人口新鮮風流巷道設置崗哨,嚴禁人員人井和進入災區,通過一切通訊手段通知受災害影響范圍的人員撤離;通知切斷災區電源;筆者帶領一名安全員、一名隊干督促斷電撤人,并進一步了解井下災情后向井口匯報(此時礦領導、相關部門、救護隊已到達),并建議由救護隊對可能有人的井下回風巷進行偵察救人被采納。然后按礦領導安排配合救護隊根據偵察情況制訂措施,由救護隊滅火。經過三個小時奮戰,在井下煤層即將被引燃時將火全部撲滅,無一個人受傷,該采區停產一個小班后正式恢復生產。該次事故之所以如此迅速有效地得到處理,就在于礦領導指揮正確果斷、措施得當、抓住了戰機。倘若稍有拖延,煤層被引燃,必將擴大災情,處理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對災害事故的處理要縱觀全局、抓住戰機、巧妙地組織力量并運用一切可以動用的救災手段,力爭最快地處理事故。

篇3:鋁業火災事故報告調查處理制度

一.如發生火災,崗位責任人員要立即報警,同時積極組織撲救,將火災撲滅在萌芽之中,不得隱報。

二.警衛人員從報警到調查處理火災事故結束,始終要保護好現場,待現場勘察結束后,經公安消防部門和保衛人員同意,才能組織清理現場,恢復生產。

三、查處火災事故,應按“三不放過”的原則,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總結教訓,落實防范措施,并報告事故情節,對有關責任者,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報公安部門依法處理。

四.發生火災后,應將事故經過、損失和調查處理情況,在防火檔案中登記備案,并寫出書面報告,呈報上級主管部門或公安消防部門。

中美鋁業保衛部

二〇〇九年元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