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業廣場公共秩序維護管理方案
商業廣場公共秩序維護管理方案
一、秩序維護管理架構
秩序維護員隊伍是為了保障區域內的財物不受損失,人身不受傷害,業戶工作、生活、學習秩序正常而設立的一支為廣大業戶提供專業服務的隊伍,也是物業管理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
秩序維護員人員條件
經過有關主管部門培訓并取得崗位證書;
經過公司入職前培訓并取得公司秩序維護人員上崗證書;
愿意接受公司各項管理制度的制約;
愿意接受公司關于秩序維護員人員末位淘汰而下崗或換崗的規定;
愿意接受公司關于秩序維護員隊伍進行準軍事化訓練的規定并積極參與訓練。
思想品德好,無任何犯罪前科以及其它不良記錄;
有吃苦奉獻精神和職業道德;
復員軍人優先;
黨員優先。
秩序維護主管職責
1)負責秩序維護員隊伍的建設。
2)負責擬定秩序維護員培訓計劃并具體組織實施。
3)負責對秩序維護員組長及秩序維護員隊員的考核并對不稱職者提出處理意見。
4)檢查各組、各崗的崗位制度執行情況。
巡視職責
(1)熟悉各執勤崗的職責和任務,協助各個崗位處理疑難問題;
(2)巡查樓層等公共部位設施設備完好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
(3)維持轄區內的治安秩序;
(4)協助領班處理緊急情況;
(5)負責檢查、督導工作,對有關工作提出改進方法及注重事項。
門崗職責
(1)了解和熟悉本物業的情況;
(2)維護門崗區域內環境整潔和治安秩序;
(3)有詳細交接班記錄和外來車輛的及對外來人員、訪客登記;
(4)嚴格執行物品搬遷及人員出入管理制度;
(5)協助做好郵件收發工作。
二、人員出入管理
a.門崗秩序維護員人員必須了解和熟悉責任區內業主或者使用人的樓座、入口、相貌、出入一般規律等基本情況;
b.遇到進出門崗區域有特殊困難時,應主動或用對講機通知其它人員提供幫助。
c.非本物業的業主或者使用人憑有效出入證進、出,謝絕推銷或其它閑雜人員進入;
d.來訪人員須問明所找的姓名、樓座等,確認后須登記進入;
e.登記時應認真核對來訪者的有效證件名稱及號碼,清晰登錄《來人來訪登記表》后方可進入;
f.如遇不愿出示證件或蠻橫無理者,應耐心做好解釋工作,盡可能消除不滿情緒。
三、物品搬遷
g.當遇到業主搬運物品并未按規定辦理出門證時,應及時報告領班和或主管到場;
h.在得到主管以上人員確認業主無物業管理遺留問題并按緊急程序辦理相關手續后放行;
i.一般情況下如有物件搬出須憑物品出門證,驗證《物品出入清單》后放行。
j.郵局投送到的報刊、雜志等郵件由投遞員統一分發至各業主信箱,門崗收受的報刊、雜志等郵件由領班統一分發并做好相應記錄;
k.快件、特快專遞、郵件通知單等需給郵局辦理簽收的郵件,在認真做好《郵件收發登記表》后及時交領班送收件人并讓其做好簽收;
l.對地址不明或無收件人的郵件,經核對無誤后及時退回郵局;
m.對收受的郵件進行收郵時間和損壞已否鑒定,如有疑問,請郵遞員簽字認可以便追溯;
e.嚴禁私自撕拆郵件、撕揭郵票等違法行為。
四、監控設備
1、目的
確保監控室設備處于良好狀態,保證用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消防系統、秩序維護閉路電視系統的運行管理。
3、職責
1)監控室秩序維護員負責監控室設備的清潔、操作、監控、記錄。
2)維修工負責監控室設備維修保養。
3)維修領班負責監控室設備的綜合管理及對上述工作的檢查監督。
4)管理服務中心經理負責上述工作檢查監督。
4、操作規程
1)管理人員的工作程序
a.監控室秩序維護員
監控室秩序維護員負責監控室消防設備24小時運行操作、監控、記錄。顯示火警信號后,應立即派人前往觀察。確認火情后,用警鈴或其它適當方式疏散人員并啟動相應滅火設備。
當故障發生時,及時通知維修工進行維修。
將每班運行情況記錄于《監控室交接班記錄》。
在維修工的指導下,每月對火災報警系統進行一次功能檢查,并將試驗結果記錄于《監控設備檢查記錄表》中。
在維修工的指導下,每周打掃機房一次,每月清潔設備一次,保持地面、墻壁、設備無積塵、水漬、油漬。
b.維修工
按《設備檢查保養計劃表》要求按時進行中控室設備的維修保養,并做好記錄。
負責向管理處申報備品、備件的招標計劃。
每月按時對消防應急器材進行檢查,如有短缺,及時報告。
c.工程主管
負責對項目內中控室的綜合管理,包括技術資料、檔案的收集、保管,負責零星設備配件、材料的招標計劃的編制,外委修理的聯系工作,對維修保養工作進行指導及檢查監督。
每年12月制定下一年度的各項檢查保養計劃表,報管理服務中心經理審核、批準,其中秩序維護員閉路電視設保養、防盜報警對講機設備保養,每季進行一次,并按運行情況制定中修、大修計劃。
d.管理處經理
進行月檢。每月最后一個星期組織有關人員對監控室機電設備進行一次檢查。
審核監控室各項保養計劃表及維修保養記錄表審核,審核中修、大修計劃。
2)監控室管理工作程序
監控室實行每日24小時有專人值班、監控,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填好值班記錄。
非值班人員嚴禁操作。外來人員進入要經管理服務中心經理批準。
各控制柜、顯示屏、信號燈、控制線路等的運作應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各類操作按鈕手柄應在自動位置。
每班各檢查一次各類信號是否正常,并認真記錄,如有異常要立即查清原因。
中央控制室出現報警信號后,應立即核實。屬誤報,應消除信號并做好記錄;屬火災報警,應迅速報告并按滅火
程序處理。
監控室內的一切設備設施、原器件、線路不得隨意更改。如有損壞,要查明原因,及時申報領導,經批準后及時更換。
室內要保持干凈衛生,設備無灰塵,不準堆放雜物。
消防器材應齊備良好,室內禁止吸煙。
常備應急手電筒及充電式應急照明設施。
五、交通秩序管理
(一)公共停車場(庫)管理規程
1、進入物業范圍內的車輛必須服從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的管理。
2、車輛必須按物業管理服務中心規定的行駛路線行駛,不得逆行,不得在人行道、綠化帶上行駛,不得高速行駛和按高音喇叭,進入物業范圍內限速5公里以下。
3、使用人長期在物業范圍內地面停放的車輛,必須在管理服務中心辦理停車手續,領取停車牌放于車上,停于指定車位,并憑牌出入物業。
4、底下車庫只供本物業使用人使用,外來臨時車輛不得入庫停放,使用車庫者,須先到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秩序維護部辦理車位租賃手續,領取停車牌,憑證入庫對號停放。
5、車輛如需停止使用停車位,應及時到管理服務中心辦理注銷手續。如發生丟失或私自轉讓停車牌(位),管理服務中心將扣除押金并取消該車輛的停車位,收回停車牌。
6、車輛入庫停放后,須向秩序維護人員領取取車牌并妥善保管。取車時一律憑取車牌取車。秩序維護員只按牌放行。特殊情況急需用車而無取車牌,須憑有效證明文件并出示本人有關證件,由秩序維護員登記后方可取車。
7、車輛入庫后,貴重物品請勿放在車內,由此造成的損失均由車主自負。
8、臨時進入物業范圍的車輛必須進入臨時車位上停放,并交納停車費,不得超越車位或跨位停放,更不能停于車道上。
9、不得在停車場和物業范圍內洗車和修車及清掃車上的雜物于地面。漏油、漏水車輛不許進入車庫。
10、為杜絕車庫內發生意外事故,凡進入車庫的車輛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劇毒及各種腐蝕性物品,同時,在車庫內不得隨地扔煙頭。違者按章處罰。
(二)車輛管理工作流程圖
六、公共秩序突發事件應急方案
(一)盜竊、匪警應急處理程序
1、秩序維護員在值勤中遇到(或接報)有人公開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如打、砸、搶、偷)等強行索取、毀壞業主財物,威脅業主人身安全的犯罪行為時,要切實履行秩序維護職責,設法制止犯罪。
2、當發生突發案件時,秩序維護員要保持鎮靜,設法制服罪犯,同時立即通過對講機等通訊設備呼叫救援。
3、持對講機的秩序維護員在聽到救援信號后,要立即趕到現場,然后視情況配合和處理,迅速撥打"110"電話報警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
4、若犯罪分子逃跑,一時又追捕不上時,要看清人數、衣著、相貌、身體特征、所用交通工具及特征等,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5、有案發現場的(包括偷盜、搶劫現場)要注意保護現場,不準任何人擅自移動任何東西,包括罪犯留下的一切手痕、腳印、煙頭及犯罪器具等,不得讓外人進入現場;在公安機關人員未勘查現場或現場勘查完畢之前,不能離開。
6、記錄業主所提供的情況,記錄被搶(盜)物品及價值,了解業主是否有任何線索、懷疑對象等情況。
7、若是運動過程作案,沒固定現場的,對犯罪分子遺留下的各種物品、作案工具等,應用鉗子或其他工具提取,然后放進塑料袋內妥善保存交公安機關處理,切不可將秩序維護人員或其他人員的指紋等痕跡留在物品上。
8、若現場有人員受傷,應立即采取措施盡快送醫院搶救醫治。
9、秩序維護員應做好現場記錄,并寫出書面報告報管理服務中心。
10、若公安人員已在現場,應配合公安人員做好上述工作。
(二)發現業主斗毆的處理程序
1、在執勤中,發現業主之間有爭吵、斗毆的現象時,要及時制止。
2、制止原則
(1)勸阻雙方住手、住口;
(2)勸阻爭吵或斗毆的雙方或一方業主離開現場;
(3)應先制止持有器械斗毆的一方;
(4)如有傷員,先勸傷員去醫院救治。
3、在制止爭吵、斗毆雙方時,切記不能動粗,不允許惡言相向。
4、發生嚴重斗毆甚至流血時,應向"110"報警。
5、事后向管理服務中心報告。
(三)執勤中發現可疑分子的處理程序
1、執勤中發現可疑分子時,要審查其證件,對持無效證件或說不出正當理由的人員禁止進入項目。
2、巡邏秩序維護員在執勤中如發現可疑分子時,要查驗其證件,必要時帶到門衛室進一步查問。
3、發現有推銷業務和散發廣告的要制止,盤問清楚,記下證件號碼。
4、發現有作案嫌疑人要嚴格審查,必要時應送到公安機關審查。
5、在處理各類可疑人員時,不允許自己處理放人,更不允許借機敲詐、勒索、私自罰款。
(四)發現醉酒鬧事或精神病人等處理程序
1、醉酒者或精神病人如失去正常的理智,處于不能自控狀態,易對自己或其他人員造成傷害,秩序維護員應及時對其采取控制和監督措施。
2、及時通知醉酒者和精神病人家屬,讓他們派人領回。
3、若醉酒者或精神病人有危害公共秩序的行為,應即撥打"110"報警或上報管理服務中心將其強制送到公安部門處理。
(五)值班秩序維護在執勤過程中的處置方法
1、糾正違章時,要使用規范禮貌服務用語,以理服人。對不聽勸阻者,要查清姓名、室號,如實記錄并向管理服務中心匯報。
2、發生糾紛時,要沉著冷靜,注意掌握政策和工作原則。若遇到蠻橫無理,打罵值班人員的,可上報管理服務中心,由管理服務中心出面妥善處理。
3、若社會上閑雜人員來項目故意擾亂,不聽勸告、自行其事,情節嚴重的,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六)發生刑事案件和惡性事故的處理程序
1、秩序維護員應在第一時間向管理服務中心報告和向公安機關報案。
2、保護案發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以免破壞現場遺留的痕跡、物證,影響公安人員勘查現場、收集證物和線索。
3、登記發現人的情況,抓緊時機向發現人或周圍群眾了解案件、事故發生、發現的經過,收集群眾的反映和議論,做好記錄。
(七)火警、火災處理程序
1、秩序維護員在接到火警、火災報告或發現火警時,應迅速趕赴現場查看,并嚴守火警現場待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以防壞人混水摸魚、趁火打
劫。
2、如火情確屬、且無法自救,即撥打"119"報警,向管理服務中心經理和有關領導匯報,同時嚴守自身崗位。
3、所有員工應聽從指揮,無條件服從領導,按照分工,各司其責。秩序維護員當管理服務中心經理未趕到項目火災現場之前,受權指揮所有的保潔工、維修工參加撲救搶險。
4、管理服務中心經理接到火警后,立即趕到現場,指揮秩序維護員等有關人員共同做好搶救人員、保護現場秩序。當公安消防隊趕到后,應積極配合現場救火。
5、秩序維護員接到火警后,除一人留在項目大門口做好報警、聯絡工作外,所有人員應迅速趕到現場,并帶好工具,如:水桶、滅火器、黃沙、對講機等,投入撲救工作。如火勢已失去控制,當公安消防隊趕來之際,秩序維護員要向公安消防隊介紹火災現場情況,并做好向導工作,積極配合公安消防人員做好滅火工作,限制無關人員進入火災現場。
6、維修員工接到報警后,要密切和秩序維護員、公安消防人員加強聯絡,準備隨時切斷電源。當公安消防人員需要了解物業基本情況,積極做好配合工作。
7、項目所有員工應保持鎮靜,根據火災現狀,力所能及地協助秩序維護員和公安消防人員做好疏散人員、搶救物資等工作。
8、當火災現場有業主被圍困,應本著"先人員、后財產"的原則搶救。若室內無人,也無鑰匙開門,則由公安、消防等部門決定是否破門進入房間撲救,或由管理服務中心經理決定是否破門進入房間撲救,事后由管理服務中心經理負責向業主做解釋工作。
9、撲救完畢后,管理服務中心經理應積極配合當地有關部門做好項目善后工作和清理火場,并分析原因,制定相應防火措施。
10、管理服務中心應做好事故記錄,用書面形式向上級和地區主管部門報告。
11、清潔工應急處理措施
o救災結束后,組織全體保潔員參加清理現場的工作。
o用清運垃圾小推車清運火災遺留殘物,打掃地面。
o打掃地面積水,用拖把拖抹。
o檢查戶外周圍,如有殘留雜物,一并清運、打掃。
(八)遇急癥病人的處理程序
1、第一時間趕到病人所在現場。
2、立即通知管理服務中心經理。
3、在有可能的情況下,通知業主的單位及家屬。
4、如情況危急,速打"120"急救電話。
(九)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理程序
1、發現有人觸電應馬上趕到現場并關閉電源。
2、在未關閉電源之前切不可用人體接觸觸電人,以防自己觸電,應用絕緣的東西把線頭或人拉開。
3、發現觸電病人應立即設法送醫院急救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十)臺風襲擊或強烈大風的預防措施
1、檢查緊急應用工具并確定其性能良好,搶險、救險物資到位,確定各項物提醒業主搬離置放窗臺上的花盆及各類雜物。
2、立即安排人員檢查天臺、平臺下水道及各水渠,確保其暢通,搬離放在圍墻頂及其它高處的各類易移物件。
3、緊閉所有公共門窗做好防水措施,檢查各空置房的情況。
4、加固所有樹木或用繩索捆好,將盆花移至低處或隱蔽角落。
5、留意電臺、電視播放有關臺風進展消息,及時將最新臺風訊號張貼于項目或樓宇適當地方向業主告知臺風的進展。
6、如風暴持續不停,管理服務中心應派員晝夜值班。
7、員工參加搶險工作時,要注意自身安全,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同時,避免逗留在空曠地方。
(十一)臺風來臨后的處理規程
1、服務中心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巡查,及時做好現場督導工作、真正做到"三個關鍵",在關鍵的時候,出現在關鍵的地方,解決關鍵的問題,加強與各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做好協調配合工作;
2、統計損壞情況,及時聯絡各維修單位,及時修復;
3、清潔衛生人員及時清理臺風所造成之垃圾淤塞的渠道;
(十二)電梯關人應急處理程序
1、電梯困人時的救援程序:
告知被困乘客等待救援。當發生電梯困人事故時,電梯管理人員通過電話或喊話與被困乘客取得聯系,務必使其保持鎮靜,耐心等待維修人員的救援(如電梯內有閉路電視及對講機,則須把電視機鏡頭移至困人的電梯,觀察電梯內的活動情況)。被困乘客不可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轎廂外。如果轎廂門屬于半開閉狀態,電梯管理人員應設法將轎廂門完全關閉。
準確判斷轎廂位置,做好救援準備,根據樓層指示燈、電腦顯示或打開廳門判斷轎廂所在位置,然后設法援救乘客。
1、電梯困人處理步驟
a.即通知電梯保養公司緊急維修站派人釋放被困者及修理該電梯,在打電話時必須詢問對方姓名及告知有人被困;
b.困者內如有小孩、老人、孕婦或人多供氧不足的須特別留意,必要時請求消防人員協助;
c.困者救出后,須詢問:
是否有不適,是否需要幫助等;
提供姓名、地址、聯系電話及到本大樓的原因;
如被困者不合作及自行離去,則記錄備案。
d..須記錄事件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詳細情形及維修人員、消防員、警員、救護人員到達和離去的時間,消防車、警車及救護車號碼等。
e.須記錄被困者救出的時間或傷員離開時間及查詢傷員送往何處醫院。
2、電梯困人救援步驟
轎廂停于接近電梯層站的位置時的救援步驟。A.關閉機房電源開關;B.用層門鎖鑰匙開啟層門;C.在轎廂頂用人力慢慢開啟轎門;D.協助乘客離開轎廂;E.重新關好廳門。
轎廂遠離電梯層站時的救援步驟。A.進入機房,關閉電梯電源開關;B.在電機軸上安裝盤車手輪;C.一人用力把住盤車手輪,另一人,手持制動釋放桿,輕輕撬開制動,注意觀察平層標志,使轎廂逐步移動至最接近廳門為止;D.當確認剎車制動無誤時,放開盤車手輪,然后按前述所列方法援救。
救援結束時,電梯管理人員應填寫救援記錄并存檔。
(十三)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處理程序
1、發現集體或5人以上群體發生同一癥狀時,立即通知醫院前往救護。
2、立即通知衛生防疫部門進行現場查勘。
3、對相關區域實施封鎖,必要時,請求警方支援。
4、如發現傳染性病毒侵襲或發現攜有類似"sas"病毒者,立即通知"疾病控制中心"并配合有關部門對相關區域進行封鎖。
5、嚴格執行消殺制度,直至警報解除。
(十四)清潔工應急處理措施
1、發生雨污水管道堵塞和污水外溢后
o維修工迅速趕到現場,進行疏通,防止污水外溢造成不良影響。
o將雨污水井、管中撈起的污垢,雜物直接裝上垃圾車,避免形成二
次污染。
o疏通后,保潔員迅速打掃地面被污染處,用水沖洗地面,直到目視
無污物。
2、發生暴風雨影響環境衛生時
o暴風雨后,保潔員及時清掃地面上的垃圾袋、紙屑、樹葉、泥、石子及其他雜物。
o發生塌陷或大量泥沙漫至路面、綠地,保潔員應及時清運、打掃。
o保潔員查看項目內雨污水排放是否暢通,如發生外溢及時報管理服務中心處理。
(十五)有毒有害氣體泄露的應急處理規程
1、當接到懷疑易燃氣體泄露報告時,應立即通知管理服務中心經理,并及時趕到現場查看情況;
2、抵達現場后,要謹慎行事,敲門進入后,不能開燈等電器設備的任何電掣。必須立即打開所有門窗,關閉煤氣或易燃氣體閥門,嚴禁現場吸煙;
3、通告所有人離開現場,勸阻圍觀人員撤離現場;
4、如發現有受傷或不適者,應小心妥善處理,等待救護和警務人員抵達現場;
5、管理服務中心人員在日常巡邏時應提高警惕,遇有異常氣味時,應小心處理,對煤氣總閥門位置和開關方法應了解掌握;
6、將詳細情況記錄下來,盡快呈報管理服務中心經理;
篇2:生活小區公共秩序維護規定
某生活小區公共秩序維護規定
為維護業主,使用人和人身和財產安全,根據《臨時管理規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小區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一、所有外來人員、車輛須服從當值保安人員管理,登記進入。
二、嚴禁任何推銷、修補、買賣、收舊等流動閑雜人員進入小區。
三、嚴禁業主、物業使用人非法攜帶、存放和使用爆炸、劇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四、嚴禁利用物業進行聚賭等非法活動,請勿在公共場所集聚喧嘩在,小區道路上游樂,嬉五、嚴禁損壞共用設施設備,竊取公用設施設備供水,供電等違法行為,嚴禁擅動毀損消防設備設施及器材。
六、請勿損壞小區配電、供水、排污、路燈、消防栓、明暗溝及公共配套設施等。
七、請勿在小區的公共場所晾曬衣物,在公共部位堆放雜物及飼料家禽等,飼養寵物須持有關證明,并禁止隨地便溺。
八、請勿從樓上向下扔拋雜物,請勿擅自攀爬頂樓上人梯,以免造成墜落事故。
九、請勿使用音量過大的音響器材,以免影響他人的生活和安靜的環境。
十、非機動車應停入獨立車庫或就近停入非機動車停車庫內,嚴禁非機動車進入樓內公共部位擅自停放,嚴禁非機動車在小區道路、機動車停放場停放。
十一、業主、使用人向外搬運大件、貴重物品時,請到物業管理處辦理登記手續,并配合當值物業工作人員的檢查。
篇3:X住宅小區公共秩序維護管理
E住宅小區公共秩序維護管理
為了給廣大業主和使用人創造一個安全、文明的生活環境,物業管理公司特制定以下規定:
一、為保護業主和使用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小區實行24小時公共秩序巡視工作,為各業主和使用人服務,并協助處理任何緊急事故。
二、小區夜間在規定時間實行大門上鎖,未經小區公共秩序維護人員確認或有業主、使用人陪同,外來人員禁止入內,業主晚歸時應等待公共秩序維護人員開門,對于強行翻越進入者將視此行為是非法闖入,管理人員可控制當事人并作報警處理。
三、為確保小區安全,各業主的訪客進入小區時,管理人員有權查問情況,對此,敬請業主從安全方面考慮予以配合。
四、物業管理人員在小區工作,巡查、走訪、維修時須佩戴胸卡或胸牌,業主對無證人員可拒絕進入。
五、如業主或使用人較長時間離開小區,請到物業部登記,以便物業部門提供多方面服務,特別是應急服務。
六、業主對于小區內出現可疑的人或事時,請主動向物業部門反映。以便于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