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槽邊坡土方施工防坍塌整治方案
1、基坑(槽)、邊坡土方施工,特別是采取支護技術措施的基坑、邊坡土方施工和深基坑土方施工,必須認真編制施工方案,必要時,需經專家論證。施工方案必須嚴格執行審批制度和審批程序。無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案未經審批不得開工。施工方案中,必須認真編制具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嚴禁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而盲目施工。
2、基坑、土方工程開挖前,必須對施工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管道、電纜、通訊等)的分布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繪制有關圖表,并對管線位置做好警示標記,以防施工時損壞地下管線而發生意外事故。施工時,如發現有地下管線影響施工,不得擅自移動和切斷地下管線,應通知有關部門及時妥善處理。
3、在深基槽開挖時,如鄰近有平行于基槽的大口徑上、下水管道時,應首先了解原有管道的材質、管徑埋設年代以及位置、標高是否有滲漏跡象,對基槽開挖的影響程度,分析可能出現的險情。與有關部門聯系,協同采取保護措施(如對原有管道的保護,基槽分段開挖,設置基槽支撐等),防止因管道滲漏和管道附近土層變化而造成管道和土方大面積坍塌事故。
4、放坡開挖的基坑,其放坡系數應按勘察設計單位提供的土質情況和放坡系數進行放坡,如無設計要求時,應按有關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放坡,不得任意因施工進度,減少土方開挖量而削減放坡系數。
5、基坑上部地面上必須設置排水溝,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和地表水滲入基坑邊坡而引起塌方,排水溝的積水可引入城市下水道排水或設置集水坑及時排水,基坑內的積水也要及時排除,以防基坑積水引起的邊坡滑坡坍塌。
6、基坑邊上不應堆土或其它重物,以防邊坡受壓而坍塌。
7、在基坑(特別臨近建筑物和深基坑)開挖的整個過程中(從開挖至回填土結束),應經常檢查觀測基坑周圍支撐系統,土層、臨近管線及建筑物的情況和變化,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施工,及時采取應緊急措施,排除險情,確保施工安全,檢查、觀測應派有專人負責,并應規范要求,認真做好檢查觀測記錄。
8、在溝槽開挖采取臨時支撐施工時,支撐的拆除應與土方回填順序依次進行,以防止在回填土方時,因大面積拆除支撐而引起土方倒塌,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和損壞埋設的管線。
9、開挖的基坑周圍應設置圍護設施,夜間設置警示燈,以防墜落事故發生。
10、深基坑施工時,應設置施工人員上下便道,禁止攀爬坑邊上下,以防發生墜落事故。
11、大型基坑土方施工時,土方開挖,土方場內、外運輸等,應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
篇2:地下室邊坡防護監測基坑排水措施
地下室邊坡防護監測及基坑排水措施
一、邊坡防護監測措施
本工程基坑邊坡的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施工中我方將密切注意邊坡的防護及監測,具體措施如下:
1)在開始施工之前,對整個地下室邊坡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有裂縫或坍塌等存在隱患的部位進行修整、加固補牢并記錄在案,在地下室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重點觀察。
2)在邊坡上設立欄桿,并涂刷醒目油漆,懸掛明顯標志。
3)邊坡上下均沿基坑邊設排水溝,使坡面及基坑內排水暢通,無積水。
4)我方進場后對現場永久性測量點每周測量一次,記錄下標高及相對位置,看有無變化;測量記錄作為施工文件存檔,以備查閱。
5)沿坡邊的道路、場地禁止重型車輛經過,禁止堆放重物。
二、基坑排水措施
施工現場、基坑內已存在以集水井、排水溝、潛水泵為主的排水系統。我方將利用場地內的排水系統,做到排水及時、有力。排水系統現狀如下:
1)在基坑邊坡頂沿著邊坡上沿、現場道路邊已做好排水溝,基坑四個角布置一個集水井。排水溝每段長不大于60m,從中間向兩端8‰找坡,集水井位置布置滿足要求。
2)排水溝斷面尺寸為300mm×300mm,集水井截面尺寸為500mm×1000mm,深度為1500mm。排水溝、集水井溝、井壁采用紅磚砌筑,溝、井底填100厚石子做濾水層。(大樣見下圖)
3)現場場地內排水系統由經理部派專人負責管理、維修、清理,做到排水暢通,場地內無明顯積水,場地整潔。
三、地下室施工應急措施
地下室開挖過程及開挖后,由于地質的不可預見性和圍護受外界的多重影響,施工期間需制定必要的應急措施,基坑圍護可能出現如下情況:
1)開挖時發現局部有塌方現象。
2)開挖中發現位移較大。
3)基坑邊或中間部位土體上抬,造成坑內土無法開挖到位。
4)放坡部分出現土體滑移,以及坑底土無法挖至標高。主要原因是坑底土隆起和粉質粘土擾動液化產生。
5)根據以上四種可能出現的險情,在圍護施工過程中和土方開挖過程中及地下室暴露階段,必須做到:
a.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把關,確保符合設計要求,挖土機械應鋪設路基箱板,避免設備和護坡直接接觸。
b.坑底側向位移出現,停止坑邊的挖土,護坡外側取載并視情況坑底堆土或拋石,待穩定后,采取對坑底被動土壓力進行疊放等加固措施。
c.開挖時發現有塌方,可臨時補打木樁,長度、密度具體情況而定,發現位移較大,可加長、加密土釘進行補強加固。
d.放坡部分土體產生整體滑移,地表面出現裂縫,則采取坑外側卸土辦法解決,若坑底無法開挖到位,粘質粉土有液化現象,則可增加部分集水井進行加密解決。
6)對于該期間可能出現的緊急險情,首先在思想上有準備,組織上予以保證,由公司、項目班子、協作單位有關人員共同組成有項目指揮部,對可能出現的險情作統一部署,并實行24小時值班制,工程的任何異常能及時通報指揮部各有關人員,從而做出最快決策補救措施。
7)基坑開挖必須按本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精心施工圍護及土方開挖等。
8)在整個地下室施工過程中,進行全過程監測,以便及時獲取基坑開挖過程中及開挖后施工過程中圍護結構及周圍土體的受力和變形情況,掌握對周邊建筑的影響。
9)在挖土過程中嚴格按挖土方案進行機械開挖,并配合監測單位隨時注意基坑周圍的變化,確保基坑圍護的安全。
10)挖土至基礎板底標高后,應在24小時內進行素砼墊層的施工,墊層應延伸至圍護邊。并抓緊施工承臺及底板。
篇3:深基坑汛期邊坡防護措施
一、編制原因2011年沈陽汛期將至,為保證沈陽華府新天地C組團一標段的北側深基坑邊坡穩定,特制定本措施。二、工程概況北側深基坑深度18m,采用自然放坡,截止2011年6月底,華府新天地項目工程概況如下:1、形象進度:華府新天地工程地下室三層均施工完畢,裙房已施工至地上二層,C1塔樓地上四層,C2塔樓地上六層,C3塔樓地上五層。2、回填情況:華府新天地C組團一標段的北側、西側均已回填完畢,且施工道路、加工區已進行硬化處理。3、建筑物北側:目前地下室三層混凝土臨時擋土墻已經施工完畢,只留一6m寬地下室回填臨時洞口。北側已將去年已有的砂土挖除大部分用于建筑室外回填。剩余砂土采用自然放坡,待地下室內部回填時使用。三、安全防范措施目前建筑物邊坡容易出現坍塌的部位在北側,故對北側的防護應加強。1、施工現場排水以臨近放坡頂邊緣高點為起點,按3-7%放坡,將雨水就近引至現場內排水點,在排水點配置足夠的潛水泵,將雨水抽出排至市政管線。指定專門負責人,及時檢查排水系統,保證施工現場排水暢通。2、圍堵雨水方法在坡底砌筑擋土墻,防止泥水對施工道路產生影響;坡頂處距邊緣2m處設臨時擋水堰,防止雨水大量順坡流下。3、防止泥漿產生在邊坡上覆蓋彩條布,防止雨水順坡沖刷泥沙而產生大量泥漿,導致施工道路被堵現象。4、安全防護距坡頂邊緣3m處設置安全防護欄。5、施工措施我單位將在近期組織地下室回填施工工作,盡快將現場砂土挖除并回填至室內,擴大建筑物與邊坡的距離,減小汛期邊坡危害,造成坍塌現象。6、檢查方法雨后應及時對基坑、邊坡進行檢查,如發現邊坡有裂縫、疏松、走動等危險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決。四、成立汛期施工現場安全防范領導小組項目經理部專門成立汛期邊坡防護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如下表:序號姓名職務工作內容1張相國組長負責全面指揮領導工作2趙德新、韓寶石副組長負責現場指揮等相關工作3趙猛副組長負責相關技術方案的制定工作4艾秀軍組員負責機電安裝工程的防水、排水工作5張全順、徐闊組員負責材料采購供應等相關工作6賴慶林、陳建、姜振、張旭、王運來組員負責施工隊伍的現場指揮工作7王麗組員負責收聽和發布天氣情況8尉俊武組員負責大雨過后基坑邊坡的監測另:項目部組織50人的隨時準備防汛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