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項目部防雷電安全技術措施

某某項目部防雷電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4640

雨季臨近,我項目部在做好預防強降雨和可能造成的淹井、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災害事故發生的同時,并結合2012年我項目部實際施工情況,以及我項目部2012年度計劃施工的工程內容及特點。確保平安渡過雨季,防止雷電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措施。

一、雷云的形成和雷電發展

雷電是大氣中自然放電現象,一般叫閃電,它的形狀分為線狀、帶狀、片狀和球狀。按空間位置可分為雷云之間和雷云對大地之間兩類。前者發生在高空,對人類危害較小,后者為發生在雷云對大地間的落地雷,尤其是負極性落地雷,對人體和設備危害最大,是造成煤礦變電所雷擊事故的主要來源。雷電與雷云的存在分不開,在天氣悶熱時,熱空氣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氣,水蒸汽結成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與繼續上升的熱空氣發生碰撞出現水滴分離形成微細水滴,這些水滴隨風吹聚形成帶負電的雷云,雷云是產生雷電放電的前提。負極性的落地雷的發展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先導放電

當天空中有帶負電電荷的雷云時,由于感應作用,地面和地面物體都帶上正電荷,雷云中某處電荷較多就使該處附近電場強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時,就使空氣絕緣被破壞,開始出現游離,形成先導放電通路,方向從雷云向大地逐級發展(放電速度約數10km/s),向下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地面物體可能產生向上的先導,它影響下行先導的發展方向和雷擊點的方位。

2、主放電

下行先導的極高電位和上行先導的感應電荷與大地距離較小,在電場強度足夠大時,就使剩余的空氣隙被擊穿,游離出來的電子很快流入大地,大量地面電荷迅速沖向雷云,就會產生很強的光亮和巨大的雷聲。主放電電流極大,大多數雷電流瞬間幅值約數10kA,少數可達數百千安。劇變的雷電流產生過渡過程,形成雷電沖擊波,使雷擊點周圍的磁場出現很大的變化。雖然主放電時間只有幾十微秒,但破壞作用極大,造成人畜傷亡、建筑物和設備損壞及引起火災。

3、余輝放電

主放電后,雷云中的剩余電荷按通路持續流入大地,形成余輝放電,放電電流隨時間的延長而快速減小,只需幾毫秒放電就結束了。在存在多個雷云中心時,還會出現重復放電,只是放電電流小多了。

二、雷電類型:

1、直擊雷:雷云和大地之間的放電叫直擊雷,雷擊時,流過被擊物的電流極大,對電氣設備會造成最大威脅。

2、感應雷:感應雷也叫雷電感應或感應過電壓當雷云與大地放電后線路中的電荷失去束縛,以雷電波的形式向導線兩側流動,這種過電壓是由靜電感應引起的,電磁感應也可引起感應過電壓。

3、球形雷:球形雷是雷電發生時形成的發紅光或白光的火球,球形雷很少見,它是由特殊的帶電氣體形成的能夠從門、窗、煙囪等信道進入室內。

4、雷電侵入波:是雷電時,在架空線路上或金屬管道上產生的沖擊電壓沿線路和管道的兩個方向迅速傳播的雷電波。

2、雷電的危害

(1)、破壞:由于雷電的沖擊電壓高達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伏,可以毀壞電氣設備的絕緣,燒毀電線,引起火災,爆炸事故,造成大規模停電,絕緣損壞后,增加了觸電和危險性。

(2)、量的破壞:當巨大的雷電流通過導體時,將轉換成大量電能,造成金屬導體過熱甚至熔化,引起火災或爆炸,若雷擊在易燃物上,更易造成危險。

(3)、質的破壞:由于巨大的雷電流通過被擊物時,被擊物縫隙中和氣體受熱劇烈膨脹,水分急劇蒸發為大量氣體,使被擊物損壞或爆炸,雷擊時產生的氣浪也有較大的破壞作用。

3、雷電活動規律和雷電流幅值概率

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雷電活動的規律。按地理環境的分布規律是:山區和熱而潮濕的地區雷暴高于平原和冷而干燥的地區,內陸多于沿海。按地質條件易遭雷擊的地點為:土壤電阻小,地表土壤中粘土電導率高;地下埋有金屬礦床等;高聳突出或孤立的建筑物;高壓輸電線路轉角等。雷電活動時間大多在白天下午1至9時,雷暴的高峰月為七八月。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我項目部在地面臨時變電所架設了2根10m長的避雷設施,經檢測符合規定。

2.?提高線路本身的絕緣水平。

3.?加強對各種電纜絕緣薄弱點的保護。

4.?絕緣地鐵腳線接地。

5.?防直擊雷。裝設避雷針以保護建筑物免遭直擊雷。

6.?存放爆炸物或易燃物的建筑裝設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使被保護的建筑物及風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體均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

7.?雷暴時,盡量少在室外逗留,確需巡檢時,應穿好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不準登高作業。

8.?注意關閉好站內所有門窗,防止球形雷進入室內。

9.?雷暴時,盡量遠離站內避雷針塔、煙囪、孤樹、路燈桿、旗桿等建筑設施。

10.?下雨時,應注意離開電線、電話線、管網等設施1.5m以外,防止這些設施對人體二次放電傷人。

11.?在雨季未來前,地面臨時變電所、壓風機房、工房等處設置避雷設施,已安裝的避雷裝置要進行定期檢修。

12.?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

13.?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住在山上的職工在雷雨天不應靠近導電性的物體。

14.?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15.?通信線路必須在入井口處安裝熔斷器和避雷裝置。

16.?各種露天使用的電氣設備,閘箱的防雨措施要落實,電氣設備應放在較高的干燥處。電閘箱、電機、配電盤、控制柜要有防雨蓋,電焊機應加防護雨罩。

17.?雨天不宜進行現場的露天焊接作業。雨季施工工地注意現場防滑及高處作業的安全,并要采取具體措施。

18.?檢查漏電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各種電線絕緣接頭是否良好、檢查各種電器設備的接地情況,發現有損壞的要及時調換、包好,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處理。

19.?加強對生活區、辦公區低壓供配電線路和通訊線路的檢查和維修工作,防止雷雨天氣造成供電線路故障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20.?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21.?為防止雷電波侵入井下,引起瓦斯、火災等事故,在各井筒進入井下的軌道應加裝絕緣道夾板,每對軌道至少安裝兩副道夾板,同時,由地面進入井下的軌道管路應在井口處用金屬體進行不少于兩處良好的集中接地。

22.?為防止雷電波侵入井下,引起瓦斯、火災等事故,在各井筒進入井下的壓風管路、消防管路應加裝接地裝置。

23.?進入雷雨季節前對井下主、副接地極;地面臨時變電所;壓風機房;井下變電所內接地進行接地測量。測量值符合規程規定為合格。不合格的接地應立即處理。

四、成立項目部防雷電工作領導組

總指揮:?郭林忠

副總指揮:?范強郭茂森?劉俊沛?成洪湖

張守財?崔有才?李建國?張鵬軍

成?員:?杜永平?馬天明?辛庭玉?馮?剛

趙海剛?張彥波?姚?剛?張衛堂

劉建東?申小軍?陳圣彪?冀海軍

褚文會?蒲元宏?魏?剛?

本措施貫徹到每位職工及家屬。

篇2:防雷電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防止或減少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范圍

適用于**公司地表工業場地作業場所、設備、設施。

3職責與分工

設備能源部、安全部:負責監督本制度的執行。

工區(選廠):為本制度的執行單位。

4工作內容及程序

4.1成立防雷安全領導小組,包括組長和組員,明確防雷安全生產責任人和具體的聯絡辦事人員。

4.2制定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在最短時間內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物資資金到位、救援人員到位,確保高效妥善處理災情。

4.3建立健全雷電災害報告制度,在遭受雷電災害后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災情,并協助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4.4有專人負責關注氣象部門發出的雷暴預報,并及時告知有關部門和人員。

4.5為確保防雷設施安全有效,各單位應加強對防雷設施的檢查維護,如發現防雷設施損壞的,應及時告知市(區)的防雷檢測所,盡快排除防雷安全隱患。在檢測報告、合格證失效前提前十五個工作日向防雷檢測所提出檢測申請,積極配合做好防雷設施定期檢測工作。

4.6新建、擴建、改建的防雷裝置必須向市氣象主管機構報建,通過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后方可進行施工,投入使用前要經過防雷驗收合格。

4.7要加強防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人員防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4.8對違反法律法規導致雷擊責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篇3:施工防止觸電防雷電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保證施工正常用電,防止人員觸電事故、電氣事故和雷電事故的發生,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現場供電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保護零線應與工作零線分開單獨使用,杜絕混用。PE線在總配電箱處做一組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PE線不能加設開關及熔斷器,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PE線做可靠電氣連接,不允許一部分接零,一部分接地。

(2)施工現場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并選用電流動作型,而且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作合理匹配,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第一級漏電保護器設置在開關箱中,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s。潮濕及手持工具末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

(3)配電箱、開關箱采用厚1.5mm以上鐵板制作,箱體與保護零線作良好的連接,保護零線端子板與工作零線端子板必須分開,箱內的工作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與箱體作良好的絕緣。

(4)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端正、牢固,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堅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大于1.3m,小于1.5m;移動式分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宜大于0.6m,小于1.5m。配電箱、開關箱必須防雨、防塵。

(5)密閉金屬場所或潮濕場所應采用安全電壓36V或24V照明。碘鎢燈用鐵架的應做好保護接零,所有220V燈具都應使用單極漏電保護開關。

(6)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采用加強絕緣及安裝漏電保護器。

(7)雨天時應停止露天電焊作業,如要進行電焊作業,應搭設遮雨棚,防止雨水落在剛焊完的焊縫上,影響焊縫質量。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電焊工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

(8)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包括內容:接地電阻、電氣設備絕緣、漏電保護器動作靈敏度等,用電設備是否安全可行并做好檢測記錄。如遇大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加強對電氣設備的巡視和檢查。檢查時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9)用電單位必須建立用電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用電負責人。值班人員、維修人員必須掌握必要的電氣知識,考核合格并取得合格證,掌握觸電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經常參加安全學習。

(10)無證不許上崗操作,發現非電工作業人員從事電氣操作應及時制止。

(11)變電站使用圍欄封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12)場區內的450t門吊、混凝土工廠儲料罐、架橋機等高聳設備按照要求設置防雷接地裝置。

(13)雷雨天氣不得進行箱梁架設和吊裝作業,人員不得站在高處。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