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車和吊管機安全作業指導書
1總則
1.1目的
為保證安全操作和防止冒險操作,特制定本指導書。
1.2范圍
適用于料場和施工現場。
2適用標準
履帶式起重機和膠輪式起重機的安全規范。
3吊管機的安全操作指南
3.1在吊管機必須在輸電線路附近工作且吊管機任何部分或其裝載物要進入輸電線的3m以內時,現場管理人員(或總指揮由其授權的其他人員)應當在吊管機進入3m以內之前必須完成審查每一個吊管機的操作細節。
3.2作業區內的電線應在地上設置警示標志。這是一個提醒操作員注意電線存在的一個附加信號。
3.3吊管機操作員和信號員所用手語信號應符合要求。其它通信方式如無線電和電話是允許的;但不管用何種方法,操作者和信號員之間的溝通、理解是一致的。防止誤操作。
3.4改變繩索和吊桿應在HSE監督員的監督下進行。由機動員確認,該機動員在吊車的使用和構造方面有豐富的知識并且在需要時能夠親自履行工作。
4吊車的安全操作指南
4.1機械故障無論多小,都必須立刻估計并確定其需要修理的緊急程度。
4.2建立一套工作程序,以便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并預防機械磨損和事故的發生。
4.3工作時注意力要集中,如果必須要轉移注意力,應首先停機。如果你不能看見載荷,必須保證在視野內能看見信號員。
4.4吊車操作員和信號員所用手語信號應符合要求。其它通信方式如無線電和電話是允許的;但不管用何種方法,操作者和信號員之間的溝通、理解是一致的,防止誤操作。
4.5保持蓋板清潔,使其不存在油、黃油、擦布、導線、繩子、配件、吊桶、圓桶以及一些小物件,將這些零散的物件收入工具箱。在操作吊車前確保鞋底上沒有泥、油污。
4.6每天檢查吊車,并在日常操作中注意發現機械故障并留心不利情況的發展。
4.7檢查結束,應把為了檢查需要移動或拆開了蓋板或隔板,全部恢復固定。
4.8安全設施用于保護人員、機器和其它財產,任何人都不得損壞這些設施。
4.9吊車上需要配有干粉滅火器并且放置在操作過程中隨時可以拿到地方。
4.10在啟動引擎或移動吊車前,確認無其他人正在作業或是靠近機器。
4.11在加油時,關閉引擎,讓過濾器軟管噴嘴或漏斗噴口與注油軟管相接。4.12檢查地面:當地域條件軟或有問題時要用墊木。
4.13當開動吊車時:
(1)檢查與高架物體間的距離,當邊界距離太近時要提醒注意并確保末端有回轉距離。
(2)當帶著載荷行進時,要使載荷相對靜止,防止其擺動。
(3)任何帶橡膠輪胎的裝置均不能側掛載荷運行。
(4)當設備要閑置或是要提舉載荷一段時間時(特別是在斜坡上),要設定擺動制動器。
(5)要確認每一個人都離開了吊車后方可倒車。
(6)長距離行駛時,要把吊桿位置調整到與前進方向一致。
4.14不得在人們頭頂上擺動載荷。
4.15只有在吊車停車時,方可上下機車,行進中的車輛,任何人不能跳車,上下車時要用雙手扶穩。
4.16在進行校正和維修時
(1)將吊車停在水平地面上或維修專用停車臺。
(2)放下吊桿或確認它不會落下來。
(3)用一根桿子或手柄將鋼絲繩導到繞線盤上。
(4)開車前要注意其他工人,直到信號員發出“平安無事”信號后,方可啟動機器。
(5)將所有的防護罩和防護屏復位。
4.17當需要離開一個正帶有載荷的吊車時,請先將載荷落下。
4.18在離開吊車前,要先關閉引擎,設定或鎖定制動器,包括擺動制動器,嚙合所有齒桿,并鎖定全部控制器。
4.19了解吊車在最大額定量時的結構極限。
4.20不允許任何人騎在掛鉤圈上或是載荷上。
4.21如果吊車偶然碰到了帶電電線,且不能移開,則在吊車與電線分開之前或是在電力線被斷電之前,呆在駕駛室是安全的。
4.22在移動載荷前要對其進行檢查。首先確定載荷的重量并核對載荷圖表。確認載荷完好并確定絞繩沒有打結。在提升時避免突然起停。
4.23盡可能使用發動機下降。在放落重載荷時,使吊車制動器處于制動位置。在吊桿放低不使用時,使用提升滾筒上的安全鉤。
4.24盡管組合載荷的總重量在吊車的額定值之內,也不能在一次提舉中同時提舉兩件或更多件單件的載荷。
4.25當使用兩臺吊車同時起重一個重型的或是龐大的載荷時,只能使用同一個信號員;在開始作業前,要與另一名操作員共同商討起吊計劃并了解載荷分布情況,正確安置吊環位置分擔載荷。
4.26通常盡可能使用最短的吊桿長度,并對吊桿的長度采取如下保護措施。
(1)僅做垂直提舉,不做斜向推拉。
(2)在放落和提舉載荷時,要用低速。
(3)擺動要小要慢,避免吊桿或吊架抖動。
(4)不要讓載荷撞到吊桿或是支架。
(5)在吊鉤滑輪和頂部導軌之間保持最大的間隙。
(6)使接近額定負載量的載荷盡可能地靠近地面。
(7)避免吊桿撞到附近的建筑物上。如果撞到了,在下一次提舉前,請檢查一下吊桿。
4.27在擺動時,要注意離心力,擺動要慢,要避免載荷向外擺動,如果需要,在載荷上加一根牽線以控制擺動。
4.28小心吊桿回縮。不要將吊桿調高到高于額定表中顯示的額定值,了解哪一個控制鍵是用于緊急停機的。
4.29不得用起吊繩纏到載荷上作成吊環。不得用廢舊繩索作吊環。
4.30當吊鉤滑輪與吊桿頭部滑輪相撞時請查看一下導致兩組滑輪相撞的原因。在使用液動伸縮吊桿時,必須確認在伸長前已放松了絞索,在收縮時,繞起絞索。
4.31潤滑加油必須依據說明書要求,要保持燃油和潤滑油的清潔。散熱器內用清水作循環水。
4.32當機器在天氣潮濕的情況下已閑置了一段時間后要再次提舉料桶或載荷時,要在提舉負載前先啟動制動器散散濕氣。
4.33引擎不得與接合的離合器一起啟動,只有在確認每一環節都有把握且處在空檔位置時方可接合。
4.34在松軟的地面上履帶不能太尖利,因為污物會堆積在它上面,最后會加重傳動鏈和履帶的負荷。
4.35助力離合器不能過緊,載荷必須由相匹配摩擦帶,而不是助力摩擦帶承擔。
4.36擺動摩擦力不要調得過大以致于不能套緊。調整的擺動磨擦力應作用在中心位置,移動時能起到作用,而不必調整離合器手柄。
篇2:吊管機安全操作規程
1作業前的安全要點
1.1熟悉作業環境:觀察并確認四周及空中無障礙,掌握工作區域地形。如有障礙或地形復雜,應進行風險識別并加以控制。
1.2確認作業對象:熟悉掌握所操作機型的“力矩曲線圖表”(見附件),對作業對象進行判別,確認吊管機能力符合作業要求后,方可進行吊載作業。
1.3啟動前,按《日常檢查維護作業規定》進行檢查。行車制動和卷揚制動應處于鎖定位置,其它操縱桿應處于規定位置,調整駕駛員的座椅,系好安全帶。
1.4設備啟動、行走、吊裝作業前,均應鳴笛示警,觀察并確認有無影響行走和吊裝作業安全的人員。
1.5每次發動機啟動時間不應超過20s,20s內不能啟動,應間隔2min以上,再進行下一次啟動。如果連續3次仍不能啟動,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啟動。
1.6低溫環境下應采用以下預熱和暖機措施:
1.6.1燃油冷卻液加熱器預熱、外接電源冷卻液加熱器預熱、或燃油(電)熱風機預熱。
1.6.2嚴禁用明火烘烤設備。
1.6.3設備啟動后,應先中低速空載運轉發動機,并空載進行行走、吊桿變幅、吊鉤卷揚升降等動作,待發動機水溫和行走傳動系統、卷揚系統溫度正常后,方可載荷作業。
1.7檢查并確認行走制動和卷揚制動性能良好。
2作業時的安全要點
2.1任何條件下行走、吊載作業或在坡道上待機停放,操作手必須保持高度注意力,專心操作設備,不得離開駕駛座位或從事與操作無關的事情。
2.2吊裝作業時,必須配齊配重并完全展開,重物的重心應盡量保持在最低高度。
2.3一般情況下,應保持設備間安全距離不小于1.2米。特殊的狹窄空間移動設備或吊裝作業,必須有專人指揮,設備間嚴禁人員通行。
2.4快速落鉤功能只限在緊急情況下使用,一般情況下不得使用。
2.5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在保證現場人員和作業安全的前提下,應迅速采取緊急停車措施:
A、報警指示燈閃爍,故障燈閃爍,故障警報器鳴響。
B、發動機或者設備其它部位發出異常響聲。
C、發生危及設備或人員安全的其它緊急情況。
2.6設備不應長距離行駛,一次連續行駛距離不應超過3km,并采用低速檔、發動機中轉速以下,以防止支重輪損壞和行走系統非正常磨損。間歇半小時以上,并確認支重輪溫度冷卻后,方可進行下一次行駛。
2.7特殊環境下作業安全要點
2.7.1山區環境下作業
A、作業過程中,嚴禁在坡道上熄火停機。
B、盡可能避免在橫向斜坡操作設備,嚴禁吊管機在10度以上橫向斜坡行走和作業。確需設備在橫向坡斜行走、作業時,應將配重側處于坡上的一側,避免設備重心偏移。如設備產生側滑,應將設備往下坡的方向轉。
C、設備在縱向坡道上行駛和吊載作業:
(1)應與斜坡平行的方向上下坡,提前選好低速檔位,盡可能避免大幅度轉向,嚴禁中途換擋或熄火。
(2)在風險評估允許作業條件下,設備上坡時,應盡可能選擇倒車爬行,下坡時盡可能正向行駛。
(3)下坡時,嚴禁空擋滑行。較大坡度下坡時,應低速檔、低轉速慢行。
D、設備在坡上吊運時,應將重物與設備固定為一體,重物重心盡量下移,避免因重物慣性擺動造成設備傾覆。
E、在坡道上作業時,應降級使用設備的起重和爬坡能力,選擇能力有裕度的設備。
F、在較大坡道上進行吊載作業,應提前在預定位置修建作業平臺,并采取有效的掩擋措施,防止溜車,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2.7.2溝下作業
A、觀察地質結構,提前分析判斷地耐力,并采取增大坡比等措施,避免管溝塌方,同時根據設備自重和作業對象,保持設備與管溝邊緣的安全距離,必要時進行風險評估。
B、任何情況下,吊鉤和吊桿卷筒上均應至少保留3圈鋼絲繩。
C、溝下作業時,操作人員的視線受到限制,應有專人指揮。
2.7.3水網環境下作業
提前判別地面承載能力和行走路線,地耐力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鋪墊浮板等提高地耐力的有效措施,為吊載作業創造條件。
2.7.4低溫及冰雪環境下作業
A、上下車前,檢查梯子扶手是否清潔,有無冰雪附著,避免摔傷。避免皮膚直接接觸金屬物件,防止凍傷。
B、停機后、行走前,均應檢查清理四輪、履帶上堆積的冰雪。
C、坡道行走和吊裝作業前,應判別確認地面濕滑情況,嚴禁在坡面結冰、表層土質濕滑等地面附著力較低的情況下進行較大坡道行走和吊裝作業。
2.7.5聯合作業
A、操作手應熟悉和遵守指揮旗語、標記和信號。
B、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同步,平穩操作。
C、按設備能力均衡分配載荷,盡可能采用同等吊載能力的設備,嚴禁以小代大聯合作業。
3停車
3.1每班工作結束后,應將設備停放在平坦、堅實的地面。
3.2嚴禁在坡道上長時間停放設備。確需在坡道所修建的平臺長時間停放設備,應采取有效的掩擋措施,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下雨前應將設備行駛至平坦、堅實、地勢較高的位置存放。
3.3停車前,收回配重,提升吊鉤,將吊臂置于接近最大仰角。
3.4停車時,降低轉速,置變速手柄于空檔位置,接合停車(駐車)制動器,發動機中低速運轉5min左右,待發動機冷卻后方可停止運轉,并將蓄電池斷路開關旋至斷開位置。
3.5長期停放,應對設備進行上蓋下墊;至少每兩月進行一次發動機運轉和行走、卷揚動作,時間不少于0.5h,同時按《日常檢查維護作業規程》進行保養維護;拆下蓄電池,對其進行定期充放電。
4運輸
4.1調查行駛路線的限高,根據需要拆除吊桿、排氣管、駕駛室、配重、防翻滾架等附件。
4.2將平板車和吊管機上的冰、雪等易造成溜滑的雜物清除干凈。
4.3裝車時,選擇低速檔平穩倒車爬行,爬行過程中嚴禁轉向,到達平板車承載面后,確需轉向調整重心,應采取“微調”方式,保持設備重心位于平板車縱向中央。
4.4裝車后,將變速桿移至空擋;接合停車(駐車)制動器,停止發動機,斷開并取下起動鑰匙,斷開蓄電池開關,鎖定配重架,包裹發動機排氣管上口。
4.5對設備前后進行有效掩擋,捆綁牢固可靠。
5維修、組裝
5.1維修設備時,應選擇平坦、堅實地面停放設備,并進行有效擋掩。
5.2嚴禁在吊桿和吊鉤下進行總成部件的維修作業,嚴禁在發動機運轉時進行設備底部保養和維修作業,嚴禁在設備行駛時進行任何修保作業。
5.3對吊桿和吊鉤滑輪組進行保養和維修時,應將吊桿或吊鉤放低,與地面接觸牢固,必要時應采取固定或掩墊措施。
5.4保養和維修作業時,嚴禁使用汽油等易燃溶劑清洗配件;應與設備高溫、高壓和旋轉部位及腐蝕性液體保持距離,避免造成對人員傷害;回收并有效處置廢棄物,防止污染環境。
5.5組裝設備時,應選擇平整、空曠的場地。配備適合的吊裝設備、安裝工具和輔助材料(如潤滑脂)。組裝后應進行試機調試,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