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才可施工。
2、墻身砌體高度超過地坪1.2m以上時搭設腳手架。在一層以上施工,采用里腳手架搭設安全網;采用外腳手架設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后方可砌筑。
3、腳手架上堆料量不超過規定荷載,同一塊腳手板上的操作人員不超過兩人。
4、不準站在墻頂上做劃線、刮縫及清掃墻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5、不準用不穩固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面墊高操作,更不準在未經過加固的情況下在一層腳手板上再疊加一層。
6、砍磚時面向架內打砍,防止碎磚飛出傷人。
7、用于垂直運輸的電梯不得超負荷運輸,并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理。
8、裝卸砌塊時要先取高處、后取低處,防止磚垛傾倒傷人。
9、在同一垂直面內上下交叉作業時,設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10、如遇暴風雨天氣,要采取防雨措施,避免惡劣天氣吹倒新砌筑的墻體,同時及時澆筑拉梁混凝土,增加墻體穩定性。
11、人工垂直向上或向下傳遞砌塊時搭設架子,架子上的站人寬度應不小于600mm。
12、對穩定性較差的窗間墻加臨時穩定支撐,以保證其穩定性。
13、大風、大雨等異常氣候之后,應檢查砌體是否有垂直度的變化,是否產生裂縫。
篇2: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地上部分外墻部分采用200厚現澆鋼筋混凝土墻和部分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塊M5砂漿砌筑;內墻分戶墻大部分用200厚現澆鋼筋混凝土墻,部分采用200厚陶粒混凝土砌塊,戶內分隔墻采用100厚GRC板。
1、施工準備:
(1)砌筑前一天將砌塊和結構相接的部位灑水濕潤,保證砌體粘結牢固;
(2)穿墻管線及時預留到位;
(3)每隔500mm預留6拉結筋。
(4)墻體根部先砌好兩層實心磚,高度為踢腳板高度。
(5)剪力墻、柱上按500mm水平標高控制線彈出砌塊層數,灰縫厚度預先計算,相應的部位彈出門窗洞口尺寸線,并在樓板上標出窗口邊線。
2、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砌筑部位墻根的磚表面清掃干凈,抹砂漿找平層,拉線用水平尺檢查平整度;
(2)砌筑:
1)砌筑前根據墻體尺寸、砌塊的尺寸,進行排磚設計,不夠整塊時可切割成合適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
2)水平和豎向灰縫的寬度應控制在12~18mm左右,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豎向灰縫應采用加漿的方法,嚴禁用水沖漿灌縫;
3)砌塊施工時應滿鋪滿擠,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應小于90mm;
4)墻體與結構的拉結:拉結筋作為墻體與結構拉結的重要措施,拉結筋為6@500,長度不小于1000mm,拉結筋應理直鋪在水平灰縫內。柱、墻在混凝土澆注時預埋8×8cm的鐵件,拉結筋與結構柱、墻的預埋鐵件相焊接;拉結筋在構造柱部位采用通長或伸入柱內不少于墻厚20mm;
5)配筋帶的設置:墻體沿高度方向每0.9~1m設置配筋帶,配筋帶高度為60mm,配筋26、6@300,遇到門口時,應在門口上增設配筋帶與門口過梁相連;
6)圈梁設置:對于高度大于3.6m的墻體,除按上述設置配筋帶外,沿高度方向每隔3m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配筋為410、6@300。
7)墻體頂部的固定:墻體砌筑到最后一皮磚后,應用木楔將墻體和頂部梁底頂緊,木楔間距為500mm,后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實;
8)墻體與門窗口的連接:墻體與門窗洞口的連接的部位作成鋼筋混凝土邊框,邊框內預埋鐵件或木磚,數量應符合門窗安裝的要求。
3、GRC隔墻安裝:
(1)作業條件:
1)隔墻的安裝應在屋面防水完成、頂棚和墻體抹灰后進行。
2)室內50cm水平控制線已彈完并校驗。
(2)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
混凝土墻墊施工→隔墻放線→安裝沿地、沿頂龍骨→豎龍骨分檔、安裝→安裝橫向卡檔龍骨→罩面板安裝→接縫處理。
2)混凝土墻墊施工:墻墊采用C20素混凝土澆筑,高度為120mm,與踢腳板同高,墻墊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下一道工序。
3)隔墻放線:在墻墊上放出隔墻位置線,并放出頂龍骨位置邊線。
4)安裝沿地、沿頂龍骨:按照放好的隔墻位置線,安裝地龍骨和頂龍骨,用射釘固定在結構上,射釘間距為600mm。
5)豎龍骨分檔、安裝:根據罩面板的規格,確定豎龍骨的分檔尺寸,一般對于900mm和1200mm的板寬,可采用453mm和603mm的分檔尺寸。不足模數的分檔應避開門口邊第一塊罩面板位置。分檔后即可安裝豎向龍骨,豎龍骨上下兩端應插入沿頂、沿地龍骨內,調整位置和垂直后,用抽心鉚釘固定,靠墻邊龍骨固定采用射釘,間距為1000mm。
6)罩面板安裝:
①安裝前檢查龍骨安裝質量,門口框是否符合要求,并進行調整。
②安裝無門口的隔墻應從墻體一端開始;有門口的隔墻應從門口處開始安裝。安裝完一側的罩面板后進行隔墻內40厚巖棉填塞和內部電盒、電箱等設備的安裝。
③罩面板的安裝采用自攻螺絲,板邊釘距為200mm,板中間距為300mm,螺絲釘距石膏板邊緣距離不得小于10mm,也不得大于16mm,自攻螺絲緊固時罩面板必須與龍骨靠緊。
(3)注意事項:
1)豎向龍骨不得緊頂上下龍骨,應留置30mm的伸縮量,以防止產生墻體的收縮變形。
2)隔墻周邊應留置3mm,減小因溫度和濕度影響產生變形和裂縫。
3)隔墻和混凝土、磚不同基層進行墻面面層施工前,應在交接處貼一道玻纖帶,防止不同界面產生不同的收縮而引起面層裂縫。
篇3:砌筑工程施工方法措施
砌筑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
1.混凝土空心砌塊,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應規格一致,有出廠證明和試驗報告單、合格證書。
工藝流程
2、砂漿嚴格按照配合比過磅配制,計量要準確,采用機械拌制,攪拌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
3、砌體砂漿必須飽滿密實,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
4、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在拌成后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
5、組砌方法應正確,采用滿丁滿條排磚。
6、砌磚時留踏步槎,上下層錯縫,構造柱兩側留大馬牙槎,沿構造柱每隔600mm設26拉結鋼筋,每邊伸入墻內1000mm,構造柱生根于基礎混凝土,柱頂到屋面圈梁,外墻到女兒墻壓頂梁。
7、常溫施工時,磚必須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濕潤。
8、實心粘土磚砌筑采用一順一丁,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多孔粘土磚采用錯縫砌筑,不符合模數的地方用實心粘土磚砌筑。
9、磚基礎砌筑前將混凝土墊層表面清掃干凈,灑水濕潤,若第一層磚的水平灰縫大于20mm時應先用豆石混凝土找平,嚴禁在砌筑砂漿中摻豆石處理或用砂漿找平。
10、基礎大放腳兩邊收退要均勻,砌至墻身時,要拉通線檢查軸線及邊線保證墻身軸線位置正確,同時要對照皮數桿的磚層的標高,如有高低偏差時,應在水平灰縫中逐漸調正,使墻的磚層與皮數桿磚層相一致。
11、小于600的洞口,采用鋼筋磚過梁,主筋28(370墻為38),鋼筋長度為L(L=洞口寬度+300×2),鋼筋保護層厚度為30厚1:3水泥砂漿,大于600的洞口采用鋼筋混凝土過梁,當過梁與構造柱、圈梁相碰時一起現澆。
12、磚墻上的各種預留洞口及埋件以及接槎的拉結鋼筋應按設計標高位置或交底要求留置,避免后鑿墻開洞,影響墻體質量。
13、構造柱留置位置要正確、大馬牙槎先退后進,上下順直殘留砂漿要清理干凈。
14、長度大于5.1米的墻體砌體頂部與框架梁、板底的穩定措施。
砌體的質量標準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軸線位置10經緯儀、水平儀檢查,并檢查施工記錄
2基礎或樓面標高±15
3垂直度每樓層5吊線檢查
全高10m以下10經緯儀或吊線檢查
10m以上20
4表面平整102m長直尺和塞尺檢查
5水平灰縫平直度清水710m長拉線和尺量檢查
混水10
6水平灰縫厚度+10、-5尺量檢查
7垂直縫寬度+10、-5尺量檢查
8門窗洞口寬度(后塞框)+10、-5尺量檢查
9清水墻面錯縫2.0吊線和尺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