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起重設備安全防護

起重設備安全防護

2024-07-23 閱讀 4013

1、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必須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

2、起重機作業時,起重臂和重物下方嚴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過。物料吊運時,嚴禁從人上方通過。嚴禁用起重機載運人員。

3、吊索與物件的夾角宜采用45--60°,且不得小于30°,吊索與物件梭角之間應加墊塊。

4、起重機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要按臨時用電規范執行。

5、鋼絲繩與卷筒應連接牢固,放出鋼絲繩時,卷筒上應至少保留三圈,收放鋼絲繩時,應防止鋼絲繩打環、扭結、彎折和亂繩,不得使用扭結、變形的鋼絲繩。

6、鋼絲繩采用編結固接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0倍,并不應小于300mm,其編結部分應捆扎細鋼絲。編結鋼絲繩宜用6×37的鋼絲繩。

7、當采用繩卡固接時,與鋼絲繩直徑匹配的繩卡的規格、數量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與繩直徑匹配的繩卡數

鋼絲繩直徑(mm)10以下10~2021~2628~3636~40

最少繩卡數(個)34567

繩卡間距(mm)

8、最后一個繩卡距繩頭的長度不得小于140mm。繩卡夾板緊固應在鋼絲繩承載時受力的長繩一側,“U”螺栓應在鋼絲繩的尾端(短繩一側),不得正反交錯。繩卡初次固定后,應待鋼絲繩受力后再度緊固,并宜擰緊到使兩繩直徑的高度壓扁1/3。

9、每次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及鋼絲繩的連接部位。當鋼絲繩在一個節距內斷絲根數達到或超過下表時,要給予報廢。

鋼絲繩報廢標準(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數)

采用的安全系數鋼絲繩規格

6×19+16×37+16×61+1

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

6以下

6~

7以上

10、吊鉤的質量非常重要,其斷裂可能導致重大的人身及設備事故。目前,中小起重重量的起重機的吊鉤是鍛造的,大起重梁起重機的吊鉤采用鋼板鉚合,稱為片式吊鉤。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必須更換。

1)表面有裂紋、破口;可用煤油洗凈鉤體,用20倍的放大鏡檢查鉤體是否有裂紋,特別要檢查危險斷面和螺紋退刀槽處;

2)危險斷面及鉤頸有永久變形;

3)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原高度10%時;

4)吊鉤襯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應報廢襯套;

5)銷子(心軸)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

鋼絲繩銹蝕或磨損報廢標準的折減系數

鋼絲繩表面銹蝕或磨損量

(%)1015202530~40大于40

折減系數8575706050報廢

篇2:某起重設備安裝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根據起重設備拆裝的特點,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物體打擊、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倒塌等,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應急求援組織就迅速地投入到搶救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一、應急組織

應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該小組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

現場搶救組:項目部安全部負責人為組長,安全科全體人員為現場搶救組成員: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項目工程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程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就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就援組長。

二、救援器材:應急領導小組應配備下列救援器材;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通訊器材、交通工具等。

三、應急知識培訓

應急小組成員在項目安全教育時必須附帶接受緊急救援培訓。

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

四、通信聯絡

領導小組組長:電話:

副組長:電話:

報警電話:110

火警電話:119

急救電話:120

五、事故報告

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企業、項目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還應按下列規定報告有關部門:

1、輕傷事故:應由項目部在24小時內報告企業領導、生產辦公室和企業工會:

2、重傷事故: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2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工會組織:

3、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和人民檢察機關,填報《事故快報表》,企業工程部負責安全生產的領導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應到達現場。

4、立即組織事故分析會,按“三不放過”的原則處理對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的行為,應追究其責任,并按相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篇3:某車間起重設備安全事故預案應急救援措施

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高效有序的開展事故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的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和社會秩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關于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車間實際情況,制定車間起重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一:《預案》的適用范圍與內容。

本預案適用于車間各崗位。

安全事故及預防措施的內容:

機械傷害及對策:

1.建立建全聯保互保體系,明確安全監護人的責任。

2.開車前仔細檢查起重機械的安全性能。保證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如果發現設備有缺陷要及時處理。

3.操作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聯系制度。

4.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正確穿戴和使用。

5.起重物下禁止站人,起重設備停車后要停在可靠的位置。設備停用后要及時停電,并掛上明顯的安全標志。

6.檢查、檢修起重設備要行走安全通道,禁止攀登不安全位置。

7.禁止酒后開車。

8.運行中要保證機械設備穩定,禁止開飛車。

二: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系統

1.?安全事故在車間的統一領導下,各有關人員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開展。

2.?成立車間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車間主任擔任,如有特殊情況主任不在時,由車間綜合主管或由分管安全生產的主管擔任;概括情況需要,由組長指定相關主管或職能人員、值班長、班組長任組長。成員由工會組長、安全員、技術員等負責人組成。

三: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職責

1.?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據事故發生情況,統一布置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措施。

3.?在本單位緊急調動各類物資、設備、人員等。

4.?根據事故災害程度,有危及其它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5.?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6.?做好穩定工作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安置工作。

7.?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的原因和處理意見公布于眾。

8.?定期組織預案的演練工作,根據情況的變化,對預案進行修定、調整和補充。

四: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職責

(一)班組的職責

1、?負責安全事故的現場撲救及應急處置工作。

2、?負責區域的警戒和人員的疏散和撤離工作。

3、?負責確定傷亡人數和和傷亡人員的姓名、身份。

4、?負責有關事故的直接責任人的監護工作。

5、?配合事故調查工作。

五:安全事故的報告和保護現場

1.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必須以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生的安全事故的情況報告車間,報告內容分為: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簡要情況、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布估計和采取的應急措施。

2.班組接到安全事故報告后,班組長、工序長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車間主任和綜合主管,由車間主任和綜合主管按本預案規定,迅速組成領導小組,同時通知有關人員迅速到達現場,必要時通知兄弟單位,請求事故搶險和支援,并及時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3.各成員單位接報后,應立即啟動相應應急求援預案,組織協調事故搶險救災和調查處理等事宜。

4.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和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管好現場的痕跡和物證等。

六:事故應急措施

1.?事故發生后,車間應急救援應立即投入運做,總指揮部和成員單位負責人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預案。

2.?及時聯系恢復水、電、電信等有關設施。

3.?指定專人負責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對肇事者進行監控,防止逃跑。

4.?由車間主任指定專人聯系車輛送傷員到醫院搶救。

5.?在搶險救災過程中,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攔和調用緊急物資、人員和設備。

6.?事故初期,事故單位和現場應積極采取應急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