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技術措施

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7821

1、項目經理對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項目經理部應結合施工組織設計,根據建筑工程特點編制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專項施工方案,并組織實施。

2、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簽字交底。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按規定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簽字交底。

3、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項目部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

4、項目部應按類別,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關部位,夜間應設紅燈示警。

5、高處作業前,由項目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安全防護設施應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護欄桿以黃黑(或紅白)相間的條紋標示,蓋件等以黃(或紅)色標示。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經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實施。

6、物料提升機應按規定由其產權單位編制安裝拆卸施工方案,產權單位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負責安裝和拆卸;使用前與施工單位共同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物料提升機應有完好的停層裝置,各層聯絡要有明確的信號和樓層標記。物料提升機上料口應裝設有聯鎖裝置的安全門,同時采用斷繩保護裝置或安全停靠裝置。通道口走道板應滿鋪并固定牢固,兩側邊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并用密目安全網封閉兩側。物料提升機嚴禁乘人。

7、施工外用電梯應按有關規定由其產權單位編制安全拆卸施工方案,產權單位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負責安裝和拆卸;使用前和使用單位進行共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施工外用電梯各種限位應靈敏可靠,樓層門應采取防止人員和物料墜落措施,電梯上下運行行程內應保障無障礙物。電梯轎廂內乘人、載物時,嚴禁超載,載荷應均勻分布,防止偏重。

8、移動式操作平臺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方案,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移動式操作平臺立桿應保持垂直,上部適當向內收緊,平臺作業面不得超出底腳。立桿底部和平臺立面應分別設置掃地桿、剪刀撐或斜撐,平臺應用堅實木板滿鋪,并設置防護欄桿和登高扶梯。

9、各類作業平臺和卸料平臺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方案,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架體應保持穩固,不得與施工腳手架連接。作業平臺上嚴禁超載。

10、腳手架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方案,施工單位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項目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作業層腳手架的腳手板應鋪設嚴密,下部應用安全平網兜底。腳手架外側應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全封閉,不得留有空隙。密目式安全網應可靠固定在架體上。作業層腳手版與建筑物之間的空隙大于15cm時應作全封閉,防止人員和物料墜落。作業人員上下應有專用通道,不得攀爬架體。

11、模板工程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方案,施工單位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項目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模板工程在綁扎鋼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時應保證作業人員有可靠立足點,作業面應按規定設置安全保護設施。模板及其支撐體系的施工荷載應均勻堆置,并不得超過設計計算要求。

12、吊籃應按相關規定由其產權單位編制施工方案,產權單位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與施工單位在使用前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吊籃產權單位應做好日常例保和記錄。吊籃懸掛機構的結構件應選用鋼材或其他適合的金屬結構材料制造,其結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作業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安全帶;安全帶應掛設在單獨設置的安全繩上,嚴禁安全繩與吊籃連接。

13、施工單位對電梯井門應按定型化、工具化的要求設計制作,其高度應在1.5m至1.8m的范圍內。電梯井內不超過10m應設置一道安全平網;安裝拆卸電梯井內安全平網時,作業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安全帶。

14、項目部進行屋面卷材防水層施工時,屋面周圍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桿。屋面上的孔洞應加蓋封嚴,短邊尺寸大于15m時,孔洞周邊也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桿,底部加設安全平網。在坡度較大的屋面施工時,應采取專門的安全措施。

15、根據施工的實際需要本項目安裝**臺塔吊、**臺人貨梯、**臺井架。在安拆時必須由有資質的安裝隊伍安拆,安裝工必須持證上崗,安裝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裝完畢,項目部分管負責人同公司及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篇2: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管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管1)、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管2)、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施工現場發生的高處墜落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組織各車間班組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相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2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2.3應急物資的準備:簡單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砂布。

2.4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3.防墜落措施

3.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交底時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機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

二、應急響應

1.一旦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由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專員組織搶救傷員,并負責打事故搶救電話"120",由車間主管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其他小組人員協助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做好現場搶救工作,班組長協助送外搶救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由安全專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損失降到最小。

2.事故后處理工作

2.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各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2.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2.4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2.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三、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匯

篇3: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工程名稱:

期限責任人:編制人:

審核人:審批人:日期:

為確保我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項目部高處墜落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一、組織機構

項目部成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zz

成員:zz

具體分工如下:

1、zz負責現場,其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指揮。

2、zz負責聯絡,其任務是根據指揮部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勞動部門等的溝通,并及時通知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當事人的親人。

3、zz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做好問訊記錄,并保持與當地公安部門的溝通。

4、zz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按職能歸口負責保持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

二、事故處理程序:

1、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及時報告責任人(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

2、項目管理人員獲得求救信息并確認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應:

①立即組織項目職工自我救護隊伍進行施救;本項目部配備應急急救藥箱1只。藥箱存放在安全綜合辦公室;

②立即向分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情況并尋求支持;

③立即向當地醫療衛生(120)、公安部門(110)電話報告;

④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三、項目部指揮部接到電話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四、當事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搶救以后,指揮部即指令善后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①做好與當事人家屬的接洽善后處理工作;

②按職能歸口做好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