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機械傷害安全技術管理措施

防機械傷害安全技術管理措施

2024-07-23 閱讀 3730

1、攪拌機及砂漿機

1)、必須搭設防雨防砸操作棚,機體安裝堅實平穩,以免在開動時發生走動。

2)、攪拌機應實施二級漏電保護,上班前電源接通后,必須仔細檢查,經空車試轉認為合格,方可使用。試運轉時應校驗拌桶轉速是否合適,一般情況下,空車速度比重車(裝料后)稍快2~3轉,如相差較多,應調整動輪與傳動輪的比例。

3)、拌筒的旋轉方向應符合箭頭指示方向,如不符時,應更正電機接線。

4)、檢查傳動離合器和制動器是否靈活可靠,鋼絲繩有無損壞,軌道滑輪是否良好,周圍有無障礙及各部位的潤滑情況,防護罩必須安全可靠有效。

5)、開機后,經常注意攪拌機各部位的運轉是否正常,停機時,經常檢查攪拌機葉片是否打彎、螺絲有否打落或松動。

6)、當混凝土攪拌完畢或預計停歇1h以上,除將余料出凈外,應用石子和清水倒入拌筒內,開機轉動,把粘在料筒上的砂漿沖洗干凈后全部卸出,料筒內不得有積水,以免料筒和葉片生銹,同時還應清理攪拌筒外積灰,使機械保持清潔完好。

7)、檢修時、下班后及停機不用時,將保險絲取下,以策安全。

8)、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操作,必須有良好的單獨接地,接地電阻應符合規定。

9)、攪拌機操作桿必須裝有保險裝置,進料斗應有掛鉤及鏈,砂漿機筒體防護柵齊全。

2、木工平(壓)刨

1)、外露傳動部位必須裝有防護裝置,手壓刨必須有護手安全裝置,并在操作前檢查機械各部件及防護安全裝置是否松動或失靈現象,并檢查刨刃鋒程度及吃刀深度,經試車1~3m后才能進行正式工作,如刨刃已鈍,應及時調換。

2)、刨面必須有靠山,壓刨設有刀口防回彈裝置;吃刀深度一般調為1~2mm

3)必須單獨重復接地保護,并安裝漏電保護器。

4)、操作時左手壓住木料,右手均勻推進,不要猛推猛拉,切勿將手指按于木料側面,刨料時,先刨大面當作標準面,然后再刨小面。

5)、在刨較短、較薄的木料時,應用推板去推壓木料。

6)、長度不足40mm,或薄且窄的小料不得上手壓刨。

7)、在刨舊料前,必須將料上的釘子、雜物清除干凈。

8)、兩人同時操作時,須待料推進刨刃150mm以外,下手方可接拖。

9)、操作人員衣袖要扎緊,嚴禁戴手套操作。

10)、木工機械必須實施二級漏電保護。

3、木工圓鋸

1)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的防護罩和安全防護擋板及月牙罩。

2)圓鋸要設松口刀(分料器)。

3)操作必須使用單向電動開關。

4)要有良好的接地保護,并安裝漏電保護器。

5)、操作前應檢查機械是否完好,電器開關等是否良好,熔絲是否符合規格,并檢查鋸片是否有斷和裂現象,并裝好防護罩,運轉正常后方能投入使用。

6)、鋸片上方必須安裝保險擋板和滴水裝置,在鋸片后面離齒10~15cm處,安裝弧型鍥刀(松口刀)。

7)、如發現鋸齒連續斷齒達兩個以上,應進行打磨減少第三齒的繼續損壞。

8)、當鋸片出現裂紋,長度不超過20mm,應在裂紋末端沖止裂孔。

4、鋼筋切斷機

1、接送料的工作臺面應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臺的長度可根據加工材料長度確定。

2、啟動前,應檢查并確認切刀無裂紋,刀架螺栓緊固,防護罩牢靠。然后用手轉動皮帶輪,檢查齒輪咬合間隙,調整切刀間隙。

3、啟動后,應先空運轉、檢查各傳動部分及軸承運轉正常后方作業。

4、機械未達到正常轉速時,不得切料。切料時,應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緊握鋼筋對準刃口迅速投入,操作者應站在固定刀片一側用力壓住鋼筋,應防止鋼筋末端彈出傷人。嚴禁用兩手分開在刀片兩邊握住鋼筋俯身送料。

5、不得剪切直徑及強度超過機械銘牌規定的鋼筋和燒紅的鋼筋。一次切斷多根鋼筋時,其總截面積應在規范規定范圍內。

6、鋼筋斷料、配料、彎料等工作應在地面進行,不準在高空操作。

7、鋼筋頭子應及時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齊,工作臺要穩,鋼筋工作棚照明燈必須加網罩。

5、手持電動機具

1)必須單獨安裝漏電保護器。

2)防護罩殼齊全有效。

3)外殼必須有效接地或接零。

4)橡皮電線不得破損。

6、電焊機

1)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2)一、二次線(電源、龍頭)接線處應有齊全的防護罩,二次線應使用線鼻子。

3)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護。

4)配線不得亂拉亂搭,焊把絕緣良好。

7、乙炔發生器

1)距明火距離應大于10m。

2)必須裝有回火防止器。

3)應有保險鏈、防爆膜,保險裝置必須靈敏可靠,使用合理。

8、氧氣瓶

1)各類氣瓶應有明顯色標和防震圈,并不得在露天曝曬。

2)乙炔氣瓶與氧氣瓶距離應大于5m。

3)乙炔氣瓶在使用時必須裝回火防止器。

4)皮管應用夾頭緊固。

5)操作人員應持有效證上崗操作。

9、水泵

1)電源線不得破損。

2)有良好的接零保護裝置。

3)應單獨安裝漏電保護器,靈敏可靠。

篇2:施工現場觸電機械傷害防止措施

施工現場觸電及機械傷害防止措施

1、對班組人員應進行電器知識和機械使用常識教育,施工交底時包括防觸電和救護交底。

2、施工用電線路及配電箱和機械設備安設,必須由電專業電工人員持證上崗作業。

3、施工現場臨時電路應離地架空布置,并固定好,避免有拖地現象。

4、線路不能由破損,接頭和入線應包扎,不得由導體裸露,特別是電箱之類。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嚴格執行"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末級開關箱或移動配電箱實行"一機、一閘、一箱、一鎖",并設漏電保護開關。

6、現場臨時照明線路由電工安拆,碘鎢燈外殼應接保護接零(PE線),電焊機外殼接安全保護器。電焊機的二側線易破損,應隨時更換。

7、在潮濕作業場所用電器或照明時應采用低電壓≤36V供電,必須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

8、電工作業和電焊作業,實行一人作業,一人監護制度。

9、一旦發現觸電,立即切斷電源或用木桿,及能絕緣的器物把電線與觸電人脫開接觸,并立即進行急救,同時通知管理人員。項目部立即啟動緊急救援程序。

10、機械設備的轉動部位和傳動裝置,應設置保護裝置。固定式圓盤鋸必須設防護罩,移動圓盤鋸上方應搭棚,防止掉物傷人及防雨,灰砂機開關上應有防雨裝置。

11、所有電箱及移動電箱上方有防雨設施。

12、機械設備四周不能有障礙物。鋼筋房切斷機的廢料每天應清除,防止堆集;加工后鋼筋盡快移入成品堆,保持加工場地通暢;閃光對焊機應有防飛濺的擋板;鋼筋張拉卷揚機后方不許站人,操作人員在防護欄板后作業。

13、機械設備使用后應及時斷電源開關。機械設備電路維修應切斷電源后進行,同時有人監護,電箱接線時,上一級開關應斷開,掛"維修線路,嚴禁合閘"警示板,非專業電工,嚴禁動用線路。

14、動用機械設備,應由專人負責,需要穿戴防護用品的必須穿戴。

15、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立即啟動緊急救援預案。

篇3:施工起重傷害防止措施

施工起重傷害防止措施

1、塔吊的司機和指揮工,由持證上崗人員承擔,嚴禁其他人員動用塔吊。

2、對鋼絲繩要進場檢查,破損斷頭超過標準的要及時更換。

3、嚴禁用一根繩掉物,掉繩使用時,禁止使用長短不同的鋼絲繩。起吊時,要確認掉物已捆綁牢固,掛鉤已掛穩后再起吊。對一些特殊吊物,使用專門吊欄或盆具,如氧氣瓶、乙炔瓶嚴禁用鋼絲繩捆吊。

4、起重的吊點和落點嚴禁垂直方向下站人,起吊物盡量避免從人員上方越過,吊物的高度應注意保證足夠的凈空高度,防止撞倒人。

5、夜間應注意照明的燈光照度足夠,起落點不能有暗處。

6、指揮工應在起落點指揮,嚴禁非指揮工指揮吊落。

7、堆場布置時,盡量在塔吊司機視線范圍內,以便通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