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
依據《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威海市工程建設現場管理標準》及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現將現場安全防護設施、文明施工實施標準統一要求如下:
一、現場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
1.1腳手架防護做法
1、腳手架使用Φ48鋼管扎設,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全封閉。密目安全網應用符合要求的棕繩、尼龍繩或18#以上金屬絲綁扎在腳手架內側,繃緊綁牢。
2、架體內必須設首層安全平網,每隔兩層且高度不超過10米設層間安全平網,操作層滿鋪腳手板下設隨層安全平網。自頂層往下計,宜每隔12米滿鋪一層腳手板。腳手板、平網、立網不得隨意拆除。
3、附著式(整體提升式)腳手架必須使用登記備案產品,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安裝。架體底層的腳手板必須鋪設嚴密,且應用平網及密目安全網兜底。應設置架體升降時底腳手板可折起的翻板構造,保持架體底層腳手板與建筑物表面在升降和正常使用中的間隙,防止物料墜落。
4、腳手架上應設置方便施工人員作業上下的斜道。
5、腳手架桿件必須涂黃色漆,防護欄桿涂紅白相間警示色。
1.2施工現場安全通道、木工棚、攪拌機、砂漿機、分配電箱防護棚采用工具式做法。具體做法如下:
1、工具式安全通道:規格6×2×3m,采用4根Φ100無縫鋼管作為立柱;2道由2榀桁架梁組成的支撐系統通過法蘭盤使用螺栓與鋼管立柱進行固定;上部鋪設單層50mm厚木板或雙層25mm木板、竹笆、竹膠板作為防雨防砸防護;下部兩側采用鋼筋焊接1200mm高防護欄桿進行封閉,也可采用竹膠板全封閉;正立面上掛400mm高有關警示標志,兩側各400mm書寫企業經營理念。
2、工具式木工棚:規格6×6×3m,采用6根Φ100無縫鋼管作為立柱;3道由2榀桁架梁組成的支撐系統通過法蘭盤使用螺栓與鋼管立柱進行固定;上部鋪設50mm厚木板作為防雨防砸防護。(如設備較大,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大尺寸)
3、工具式攪拌機、砂漿機安全防護棚:規格3×3×3m,采用4根Φ100無縫鋼管作為立柱;2道桁架梁支撐系統通過法蘭盤使用螺栓與鋼管立柱進行固定;上部鋪設50mm厚木板作為防雨防砸防護。
4、工具式分配電箱防護棚:規格2.4×2.0×2.2m。采用直徑不小于Φ22的鋼筋作為骨架;直徑不小于Φ14的鋼筋作為柵欄;所有組件鋼筋均采用電焊焊接,各圍欄組件通過螺栓牢固連接;上部鋪設能夠達到防雨防砸要求的材料作為防護。
以上四種工具式安全防護棚均采用預制“T”型砼墩作為立柱基礎,預埋法蘭盤鐵件用于固定鋼管立柱,當土質強度較差時,要加設砼承臺進行加固。
所有安全防護棚上方均按統一要求作成100mm紅白相間警示色帶,其中木工棚、攪拌機、砂漿機安全防護棚圍護警示色帶高500mm,工具式分配電箱安全防護棚圍護警示色帶高200mm。
1.3卸料平臺:必須有設計計算書,設置荷載標志牌,平臺底板應滿鋪腳手板,固定牢固,材質符合要求。有條件的工程必須使用懸挑工具式卸料平臺;落地式卸料平臺必須有獨立的支撐系統,支設牢固,嚴禁與腳手架架體連接。
1.4模板工程
按要求編制和審批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由架子工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拆除時必須劃定警界區域,設置專人監護。樓層邊沿模板拆除要有防物墜落措施,拆除的材料要及時清理,不得堆放在樓層邊沿1m以外。
1.5“三寶”、“四口”與“臨邊”防護
1、“三寶”的相關要求
①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等三寶防護用品必須使用省登記備案產品(備案情況參見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登記備案產品名錄),并有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省級以上推薦證。
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并貫穿施工的全過程,尤其到主體完工,裝飾期間。
③高處、懸空、梯上作業等,在沒有其它防護措施的情況,必須配系安全帶。安全帶的使用應做垂直懸掛,高掛低用較為安全。安全帶一般使用五年應報廢。
2、四口、五臨邊防護:
150cm的洞口采用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鋼筋網格間距不得大于20cm;也可使用竹膠板或腳手板封死,不能被挪動;1.5m以上的洞口及內天井,要張掛安全平網一道,并在四周加設防護欄桿、掛警示標志,(2m以下的可以使用腳手板滿鋪,鋪牢、鋪嚴)。~①邊長為50cm
16mm,間距不大于15cm的鋼筋制成,并懸掛警示標志。電梯井內防護做法:在電梯井內每隔兩層(不大于10米)設置一道安全平網,平網內無雜物,網周邊離墻面不大于10cm,當防護高度超過一個標準層時,不得采用腳手板等硬質材料做水平防護。防護平網內高外低,其高度差為1-1.2米,一可使防護平網可靠固定不致下滑,二可使落物能向洞口方向滑動。F18mm,垂直格條F②電梯門洞必須設置防護門,應采用工具式柵門,高度1.2米,邊框
③基坑、樓層、屋面臨邊防護欄應設置上下兩道,上桿距地高度為1.2米,下桿距地高度為0.5-0.6米,立桿間距不大于2米,并設置擋腳板或立網。防護欄桿宜使用鋼管,牢固可靠,并涂紅白相間警示色。
④樓梯防護欄桿采用工具式防護,立桿采用Φ48鋼管下端頭焊接100×100×8鐵件使用4個膨脹螺栓固定于樓梯側板或剪力墻上,其上采用Φ14鋼筋焊接2個掛鉤;防護欄桿四周邊框采用Φ18鋼筋、中間加固桿采用Φ14鋼筋制作,懸掛于立桿掛鉤上,使用時采用鐵絲綁扎牢固;底部設置刷有紅白相間警示色帶的18cm擋腳板封閉。
1.6施工用電
①施工現場所購置、使用的配電箱及電器元件和電纜等電氣產品必須經國家3C認證和省建設工業產品登記備案,不得使用不合格產品。
②配電室內的空間應根據配電柜容量設置,操作通道、維修通道寬度應符合規范要求,門應向外開,通風并設置防鼠進入措施。嚴禁在配電室內使用大功率電器,禁止閑雜人員進入。配電室外應配置砂箱和用于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
③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布置、安裝,必須符合TN—S接零保護、三級配電、兩級漏電保護、動力和照明分開設置、環境安全的原則。每臺用電設備配電,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
④施工現場供配電系統保護零線的重復接地的數量不少于2n+1(n—代表總分路數量),分別設置于配電系統的首端、中間、末端。接地裝置可充分利用鋼筋混凝土基礎中鋼筋結構,其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10Ω。重復接地的設置部位可為:
(1)總配電箱(配電柜)處;
(2)各分路分配電箱處;
(3)各分路最遠端用電設備開關箱處;
(4)塔式起重機、施工電梯、物料提升機、混凝土攪拌站等大型施工機械設備開關箱處。
⑤臨建設施內用電也應達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未使用安全電壓的燈具距地高度不低于2.4米。
1.7施工機具
機具傳動部位必須設置防護罩,不得使用倒順開關。機具使用前應經施工單位設備管理部門和項目部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固定施工機具應搭設防護棚。各種機具要在醒目的位置懸掛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牌和安全警示牌,規格40×50CM。
二、現場圍擋、臨建設施標準化
2.1現場圍擋
施工場地周圍應設置不低于1.8m高的彩鋼板圍擋或24cm磚墻抹灰刷白,要求支設堅固、穩定、整潔、美觀,并在外則設置安全生產方面宣傳口號。市區主要路段,現場圍擋不低于2.5米。
2.2現場大門
施工現場應設置金屬大門,門頭尺寸一般不小于5×4.5m,且應設置企業標志,門頭底的顏色為深藍色,字體顏色為白色。
2.3現場宣傳牌
1、施工現場大門處應按要求設置“七牌兩圖”,即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消防保衛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入場須知牌、建筑工人維權須知牌和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工程立體效果圖。“七牌兩圖”的規格為高1.0米,寬1.6米,架體材質為不銹鋼,直徑不小于6cm,各類標牌應設置牢固、美觀,并進行亮化。另外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設場區內走向示意圖。
2、施工現場要設置讀報欄、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園地,規格不小于2×1m,豐富學習內容,表揚好人好事;施工現場在辦公區、生活區門前進行硬化、綠化或美化處理。施工現場大門、宣傳欄、板報等處要采取亮化措施。
3、辦公室、會議室及宿舍等場所的各項制度應懸掛在室內墻體上,規格為60*40cm,內容底色要求統一美觀。
2.4現場臨時設施
1、大門處應設門衛室,實行人員出入登記和門衛人員交接班制度。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2、臨建設施必須使用符合規定要求的裝配式彩鋼活動房屋,活動房屋不得超過兩層,并滿足安全、衛生、保溫、通風等要求,溫暖季節應安裝紗門、紗窗。
3、職工宿舍:施工現場宿舍必須設置可開啟式窗戶,需設置2×0.8m規格的單人床或上下雙層床,不允許使用鋼管搭設,每房間居住人數不得超過16人,每人居住面積不少于2m2。
4、職工食堂:
①食堂的設置位置:距離廁所、垃圾場(箱)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場所30米以外。
②食堂外墻面應抹灰刷白,制作間灶臺及其周邊應貼瓷磚,所貼瓷磚高度不宜小于1.5m,地面應做硬化和防滑處理,糧食存放臺距墻和地面應大于0.2米,安裝紗門和紗窗,食堂、食品儲藏室門口處應按規定設置“擋鼠板”,高度不低于0.3米。
③食堂制作間的炊具宜存放在封閉的櫥柜內,刀、盆、案板等炊具應生熟分開,有明顯標記,分別放置。食品應有遮蓋,遮蓋物品應有正反面標識。各種佐料和副食應存放在密閉器皿內,并應有標識。
④食堂必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并做到四周場地平整、清潔、無污水。炊事人員應按規定每年進行體檢,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時應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并保持個人衛生,非炊事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制作間。
5、廁所
施工現場應設置符合衛生要求的封閉、水沖式廁所,廁所地面應硬化,門窗應齊全。人與蹲位比為25-30:1,蹲位之間設置隔墻,隔墻高度不低于0.9米;便池應采用面磚等材料飾面,飾面高度不低于1.5米,廁所墻面應抹灰刷白。高層建筑超過8層以后,應每隔4層設置封閉式便桶。
6、施工現場出入大門處、主要道路要采用砼硬化,生活區、加工區可采用磚鋪等其他方式硬化。場地要平整、堅實、整潔,塵土不飛揚,且有良好的排水設施,保證排水暢通,并可種植或盆栽花草,搞好現場綠化。
7、現場施工作業區與辦公區及生活區應有明顯界限,有隔離和安全防護措施,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2.5其他設施
1、施工現場應設置淋浴室,淋浴室應有管理制度和專人管理,墻面應使用面磚等材料飾面;淋浴間與更衣間應隔離,并使用防水電器。
2、盥洗設施應設置滿足作業人員使用的盥洗池,并應使用節水龍頭。
3、施工現場應設置醫務室,配備擔架等急救器材,配備止血藥、繃帶及其他常用藥品。
4、施工現場應設置吸煙室、飲水室,嚴禁在施工區域內吸煙。
5、施工現場必須設專人供水和專用保溫飲水桶,水桶加蓋加鎖,防止污染。
6、塔吊底部周邊防護一律采用涂有紅白相間油漆的色桿或鋼筋制作的柵欄,并在適當位置設置可開啟式防護門。
三、場容衛生管理標準化
3.1現場布置
①嚴格按照平面布置圖所標位置堆放各種工具、構件、材料,并要懸掛名稱、品種、規格、主要責任人等標示牌。
②各種材料、構件要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做到“五成”(成方、成垛、成堆、成捆、成排),并設置明顯標牌。
③水泥、鋼筋等建筑初料應按生產廠家、品種、強度和生產日期分類存放、穩定牢固、整齊有序,并設置材料狀態標識牌。水泥存放應設專用庫房,并有防潮、防雨措施。
④施工現場應使用安全警示牌,尺寸按30*40cm設置,并針對作業危險部位懸掛,不得集中懸掛。
3.2現場衛生管理
①“五場”要日掃日清(材料堆放場地、施工作業場地、生活場地、道路排水場地、周邊場地)。
②建筑垃圾應集中、分類堆放,及時清運;生活垃圾應采用封閉式容器,日產日清。垃圾清運應委托有資格的運輸單位,不得亂卸亂倒。不得在施工現場熔融瀝青、焚燒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質。
③施工現場應設置良好的排水系統,地面無積水;
④施工現場必須設置洗車池(沖洗槽)和沉淀池,配置高壓水槍,對駛出車輛進行沖洗。洗車池應設在工地大門內距大門1m處,深度不低于30cm。沉淀池規格為80×80×100cm,并與市政管網相通,未經沉淀的污水嚴禁排入市政管網。
四、施工信息管理標準化
4.1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現場配備計算機,具備連接互聯網條件,項目部每天瀏覽有關網頁,及時了解行業信息,逐步實現項目部與項目部之間、項目部與公司之間、公司與主管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并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施工現場有關信息。
4.2施工現場應逐步推廣使用視頻監控系統,單位工程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施工現場宜使用視頻監控系統
篇2:建筑施工安全防護規定
1、機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不得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機械設備。
2、嚴禁拆除機械設備上的自動控制機構,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裝置和信號裝置,其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進行。
3、設備安裝結束后,應做好調試記錄,嚴格遵守ISO9000質量檢查標準中,4.9過程控制的有關要求,所有設備進場、安裝結束,自檢合格后,申報總公司安全主管部門檢測,合格后,開準用證,注冊、登記方能投入生產。
4、機械設備應按時進行檢修、保養,當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管理人員應停止其使用。嚴禁對正在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
5、機械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上崗證、操作證、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6、機械作業時,操作員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非機械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室。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操作。
7、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命令,管理人員違章指揮造成事故者,應追究直接責任,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8、機械設備使用前,施工技術人員和安全員應向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操作人員應熟知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
9、夜間作業必須設置有充足的照明。
10、在有礙機械安全和人身健康場所作業時,機械設備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搭設機械設備防護棚(要求做硬性防護和防雨),焊機操作人員工作中,必須配備適用的安全防護用品。
11、當使用機械設備與安全發生予盾對,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
12、當機械設備發生事故或未逐事故時,必須及時保護好現場,及時搶救,并立即報告領導和有關部門聽候處理。對事故應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篇3:建筑施工機械安全防護規定
(1)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與安全技術培訓,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方準上崗。嚴禁無證人員操作。
(2)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懂得所操作機械的性能、安全裝置。熟悉安全操作規程,能排除一般故障和日常維護保養。
(3)工作時,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集中思想、服從指揮、謹慎操作,不得擅離職守或將機械隨意交給他人操作。
(4)交付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性能良好,防護裝置齊全,生產及安全所需備品配套,并經設備部門和現場負責人認可,方能使用。
(5)起重機行駛與停置時,必須與溝渠、基坑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
(6)機械設備進入作業點,單位工程負責人應向操作人員進行作業任務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詳細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