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防護規范
各公司施工隊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全體施工人員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1安全帽
1.1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均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帶。
1.2安全帽前沿外側應貼籃底白字的企業標志,安全帽應專人專用,禁止轉借他人使用。
1.3施工管理人員與各類操作人員要戴不同顏色的安全帽,以示區別:
A工程公司領導戴紅色安全帽;
B部門經理及主任、項目經理部領導戴桔紅色安全;
C施工管理人員戴黃色安全帽;
D生產班組人員戴白色安全帽;
E起重指揮人員戴藍色安全帽;
F外部參觀人員戴紅色安全帽。
1.4不準把安全帽拋、扔或墊、坐。
1.5安全帽必須符合GB2811-89的規定要求,并應定期檢測,不準使用過期、缺襯、缺帶及破損的安全帽。
2安全帶
2.1凡在臨邊、洞口等處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正確系掛安全帶。
2.2安全帶必須符合GB6094-85規定,且經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
2.3安全帶應高掛低用,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使用3m以上長繩應加緩沖器(自鎖鉤用吊繩例外)。
2.4不準將掛繩打結使用;不準將掛鉤直接掛在安全繩上使用,應掛在連接環上用。
2.5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換新繩時要注意加套。
2.6安全帶應儲存在干燥、通風的倉庫內,不準接觸高溫、明火、強酸堿或尖銳的堅硬物體,也不準長期曝曬。
3安全網
3.1安全網用來防止人、物墜落,或用來避免、減輕墜落及物擊傷害的網具。安全網應由網體、邊繩、系繩等構件組成。
3.2密目式安全網材質、規格及尺寸、安裝、使用維護和保養及拆除都必須符合GB16909-1997要求,其它安全網必須符合GB5725-1997要求。
3.3密目網的安裝平面應垂直于水平面,嚴禁作為安全平網使用。安全網安裝時,在每個系結點上,邊繩應與支撐物(架)靠緊,并用一根獨立的系繩連接,系結點沿網邊均勻分布,其距離不得大于750mm。系結點應符合打結方便,連接牢固又容易解開,受力后不會散脫的原則。
3.4多張網連接使用時,相鄰部分應靠緊或重疊,連接繩材料與網相同,強力不得低于網繩強力。
3.5安裝平網時,除按上述要求外,還要遵照以下規則:
A安裝平網應外高里低,以15°為宜,網不宜綁緊。
B網的負載高度一般不超過6m,因施工需要最大不得超過10m(一般為四層)。
C安裝立網時,除必須滿足上述要求外,安裝平面應與水平面垂直,立網底部必須與腳手架全部封嚴。
D要保證安全網受力均勻,必須經常清理網上落物,網內不得有積物。
E安全網安裝后,必須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F拆除安全網必須在有經驗人員的嚴密監督下進行。拆網應自上而下,同時要采取防墜落措施。
4臨邊防護
4.1凡施工現場工作面邊沿無防護設施或雖有防護設施,但其高度低于800mm時,均屬臨邊作業。
4.2臨邊作業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并符合以下規定(但不限于):
A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蓬與挑檐邊,無外腳手的屋面與樓層周邊及水箱與水塔周邊等處,都必須設置雙層防護欄桿。
B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必須安裝臨時護欄。
C井架與施工用電梯和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必須設防護欄桿。
D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4.3對陽臺、料臺、挑平臺、雨篷、與挑檐邊等周邊應采用防護欄桿進行圍護。
防護欄桿及踢腳板的設置及涂色應符合以下規定(但不限于):
A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欄離地高底為1~1.2m,欄離地高度為0.5~0.6m,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設置欄桿柱。
B在底部橫桿下沿設置嚴密、固定、高度不低于180mm的踢腳板。
C防護欄桿各部位均應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角度宜控制在45~600之間。
4.4所有臨邊防護設施的材質及安裝方法應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要求。
5預留洞口防護
5.1層面處的洞口,根據具體情況采取設防護欄桿、加蓋板、張掛安全網或裝柵門等措施進行圍護。
5.2洞口防護應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要求。
篇2:建筑施工安全防護規定
1、機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不得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機械設備。
2、嚴禁拆除機械設備上的自動控制機構,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裝置和信號裝置,其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進行。
3、設備安裝結束后,應做好調試記錄,嚴格遵守ISO9000質量檢查標準中,4.9過程控制的有關要求,所有設備進場、安裝結束,自檢合格后,申報總公司安全主管部門檢測,合格后,開準用證,注冊、登記方能投入生產。
4、機械設備應按時進行檢修、保養,當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管理人員應停止其使用。嚴禁對正在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
5、機械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上崗證、操作證、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6、機械作業時,操作員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非機械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室。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操作。
7、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命令,管理人員違章指揮造成事故者,應追究直接責任,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8、機械設備使用前,施工技術人員和安全員應向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操作人員應熟知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
9、夜間作業必須設置有充足的照明。
10、在有礙機械安全和人身健康場所作業時,機械設備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搭設機械設備防護棚(要求做硬性防護和防雨),焊機操作人員工作中,必須配備適用的安全防護用品。
11、當使用機械設備與安全發生予盾對,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
12、當機械設備發生事故或未逐事故時,必須及時保護好現場,及時搶救,并立即報告領導和有關部門聽候處理。對事故應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篇3:建筑施工安全防護常識
建筑施工安全防護常識
1、“三寶”防護措施
建筑工人在施工前首先做好“三寶”防護工作,即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架設安全網。
2、“四口”防護措施
建筑施工行業中“四口”主要指的是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通道口。
(1)樓面預留洞口大于1.5米以上,周圍用雙層鋼管護欄,中間兜設安全網,小于1.5米的洞口也可采用木板嚴密封閉牢固。
(2)梯口采用雙層鋼管防護,如能利用結構護欄防護更好。
(3)電梯井口應采用自制焊接鋼筋自動門(上下開啟式),既能開關又固定牢固。
(4)施工現場的通道口上部搭設安全防護棚。
3、“五臨邊”防護措施
建筑行業中的“五臨邊”指的是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層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上下跑道及斜道的兩側邊、卸料平臺的側邊。
(1)深基礎臨邊、樓梯口邊、屋面周邊、采光井周邊、轉料平臺周邊、陽臺邊、人行通道兩側邊、卸料平臺兩側邊必須統一用兩道鋼管防護,并在鋼管上涂紅白標記。
(2)綁鋼筋邊梁、柱用的臨時架子外側,必須架設兩道防護欄桿。
(3)井字架提升機和人貨電梯卸料平臺的側邊必須安裝防護門。防護門必須是用鋼筋焊接的開關門,不準使用彎曲鋼筋作防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