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品和臨時設施使用管理措施
為加強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品和臨時設施的使用管理,避免因防護用品、臨時設施不合格導致發生安全事故,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和區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1.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統計出工程所需防護用品、臨時設施費用,在施工中,要專款專用。
2.嚴把防護用品進貨渠道關,認清所購產品是否為部、省推薦產品。凡假冒偽劣及未粘貼(縫制)產品推薦標志和帶復印推薦標志的產品一律不得購買使用。
3.購買的配電箱、開關箱都必須是主管部門推薦產品。
4.防護用品必須由施工單位安全負責人購買、并管理使用。
5.施工現場起重機械安裝完成,在安裝單位和使用單位調試合格并核發《安全準用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6.防護用品、臨時設施、起重機械準用證必須存檔、妥善保管。
7.處罰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公司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施工單位100-1000元罰款,使用假冒偽劣產品要立即更換,若因此造成傷亡事故根據公司內部管理實施細則加倍處罰。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為充分發揮機械設備在施工生產中的作用,切實做到科學管理、合理使用,貫徹管理為使用服務,使用要加強管理的原則,從根本上克服只顧使用忽視管理的傾向,特制定本制度。
1、機械設備應按照有關技術資料和出廠說明書的規定進行安裝。安裝前應向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由安裝隊長、技術員、安全員在現場指揮安裝。
2、凡經過大修改造重新組裝的機械設備,在使用前應進行技術試驗和安全裝置檢驗,雖經試驗未取得合格簽證前不準投放使用。
3、大型吊裝設備試驗前應做一般技術檢驗、空載試驗、額定荷載及超載試驗,在試驗前先對整機的外觀進行全面檢查,看潤滑油是否充足,機件的裝配是否牢固,工作裝置與試驗項目是否符合要求。
4、設備試驗與負荷試驗,主要試驗機械設備的起動性能、動力性能、經濟性能、操作性能等,對試驗中所發生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與處理,以便作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決定,試驗合格后按照技術試驗記錄本逐項填寫,由參加人員共同簽字認可。
5、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做到精心保養,正確操作,合理使用,并做到“四懂、三會、二精”,即:懂原理、懂結構、懂性能、懂用途;會操作、會維修、會排除故障;精心保養,精心操作。
6、機械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端正工作態度,保證作業質量。并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安全檢查,如發現有故障,應立即停止使用,以確保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
篇2:特種作業安全裝置防護用品安全檢查要點
第一節?特種作業
一、特種作業的定義
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
二、特種作業的種類
目前,國家和浙江省規定電工作業、金屬焊接切割作業等16+1(省定的“沖壓剪切作業”)共17大類的作業,屬特種作業。
國家安監總局2005年下半年有一個討論稿,擬調整特種作業為7+1=8大類53種(電工6種、焊工9種、制冷工4種、高處作業工2種、礦工13種、危化工12種、煙火爆竹工7種)。
國家安監總局2006年5月10日,以安監總廳培訓函[2006]114號發出《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和《特種作業范圍(征求意見稿)》,擬調整為19大類48種,即:
1、電工4種;2、焊接與熱切割作業3種;3、企業內機動車輛作業4種;4、高處作業2種;5、制冷與空調作業2種;6、爆破作業3種;7、礦山安全作業7種;8、礦山應急救護作業;9、危險化學品裝卸、押運作業4種;10、煙花爆竹生產涉藥作業;11、民用爆破器材生產涉藥、押運作業2種;12、鍋爐作業2種;13、壓力容器作業2種;14、起重機械作業4種;15、電梯作業2種;16、客運索道作業2種;17、大型游樂設施作業2種;18、壓力管道運行操作作業;19、經國家安監總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定的其他作業。
?三、特種作業操作人員的條件
?從事特種作業操作的人員,必須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相應工種的安全技術知識,經過教育培訓,并經理論和實際考核,成績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后,方可獨立操作。無證上崗的,按國家規定進行處罰。操作證每兩年復審一次。
?國家還規定從事危險性工作的工人,應掌握緊急救護法。
第二節?安全裝置
安全裝置是以預防傷亡事故為目的的安全措施。對于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的危險,可以采用安全裝置來加以避免或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
一、防護裝置
指屏蔽或其它方法與生產過程的危險因素隔離的裝置,如防護罩、防護簾、防護網、圍欄、擋板、雙手按紐、光電或紅外線自動保護裝置等。
二、保險裝置
指機器設備工作發生異常或人有不安全行為時,能自動防止事故發生的裝置,如自動開關、熔斷器、漏電保護裝置、觸電保護器、限位器、緩沖器、安全閥、爆破片等。
三、自動監控裝置
指能自動監測、控制機器設備或工作場所的工作參數、工作狀態、發生異常情況時能自動報警和消除危險的裝置,如振動監控儀、溫控報警儀、鍋爐水位控制裝置、火情自動報警滅火裝置、煤氣報警儀等。
第三節?警告裝置
警告裝置是用聲、光、顏色、文字符號,警告人們預防危險的裝置。這些裝置不能消除危險,只能提醒人們注意避開危險,?
一、信號裝置
如道路上的信號燈等。
二、安全標志
如道路上的地標等。
第四節?安全標志
安全標志是由幾何圖形和圖形符號所構成,作用是引起人們對不安全因素的注意,但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規程和防護措施,分別為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四類。
一、禁止標志
禁止人們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志,是帶斜杠的圓形邊框,顏色為白底、紅圈紅杠黑圖案,共23種。
二、警告標志
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的圖形標志,是正三角形邊框,顏色為黃底黑邊黑圖案,共28種。
三、指令標志
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圖形標志,是圓形邊框,顏色為藍底白圖案,共12種。
四、提示標志
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的圖形符號,是正方形邊框,顏色為綠底圖案,共3種。
安全標志應設在醒目的地方,放在需要提醒、警告的事物附近,使之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安全標志不宜設在門、窗等可移動的物體上,以免因物體的移動而不被看見。
第五節?安全色
安全色是用以表達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安全信息含義的顏色,具體規定為紅、藍、黃、綠四種顏色。
一、紅色
表示禁止、停止、防火等信號,能使人在心理上產生興奮感和醒目感。
二、藍色
表示指令或必須遵守的規定,和白色配合使用效果較好。
三、黃色
表示警告、注意,和黑色相間組成的條紋是視認性最高的色彩。
四、綠色
表示提示、安全狀態、通行,能使人感到舒暢、平靜和安全感。
安全色的對比色是黑白兩種顏色,紅、藍、綠色的對比色為白色,黃色的對比色為黑色。
第六節?勞動防護用品
實際工作中人們多采用勞動防護用品,作為保護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安全和健康的一種輔助措施。防護用品有很多不同種類,可以起到不同的防護作用。勞動防護用品一般分為九類:
一、頭部防護用品
主要是安全帽,能使沖擊分散到盡可能大的表面,并使高空墜落物向外側偏離。
二、呼吸器官防護用品
主要是防塵和防毒用的防塵口罩和防毒面具等。
三、眼(面)防護用品
主要是護目鏡和面罩。
四、聽力防護用品
主要是耳塞或耳罩。
五、手和手臂防護用具
主要是防護手套,如耐酸(堿)手套、焊工手套、橡膠耐油手套、防*射線手套等。
六、足部防護用品
主要是安全鞋,如膠面防砸安全靴、焊接防護鞋等。
七、軀干防護用品
主要是防護服,如滅火工作人員應穿阻燃工作服,從事酸(堿)作業的人員應穿防酸(堿)工作服等。
八、高處墜落防護用品
主要是安全帶、安全繩、安全網。
九、皮膚防護用品
主要是各種類型的勞動護膚用品。
需要佩戴防護用品的人員,在使用防護用品前,應認真閱讀產品安全使用說明書,確認其使用范圍、有效期限等內容,熟悉其使用、維護和保養方法,一經發現防護用品有受損或超過有效期限等情況,絕不能冒險使用。
生產經營單位應教育工人正確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防護用品。
篇3:某某廠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勞動法》及國家勞動及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全國總工會的有關規定和遼寧省《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撫順石化分公司洗化廠所屬各單位。
第二章發放和使用
第三條?員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保障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的一種輔助性、預防性措施。它不能代替設備的安全防護和對塵毒物質的治理,更不是生活福利用品。
第四條?勞動防護用品必須依據安全生產、防止職業性傷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種、不同崗位、不同勞動條件向員工發放,屬于在生產過程中保護員工安全健康所必需的則發,否則不發。
第五條?遵照“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的法律規定,凡在撫順石化分公司洗化廠生產崗位上工作的員工均享受同崗位的勞動防護用品待遇。
第六條?勞動防護用品由用人單位提供,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第七條?凡取得報酬的外來人員(包括科研、設計、勞務、承包工程等),勞動防護用品開支已包括在支出費用之內,用人單位一律不得發放勞動保護用品。現場臨時使用的安全帽由聯系單位負責借用,特殊情況需由安全部門無償或有償借用或發放。
第八條?不在崗員工不應享受勞動防護用品待遇,員工因事(含學習、駐外工作、長期外借、出國等)、病、產假等原因離崗六個月及以上停發各類防護用品。在規定期限(一般為一年內)恢復原崗位工作的人員,可經安全部門批準補發部分大件勞動防護用品(如棉服、工作皮鞋等),其他勞動防護用品不再補發。
第九條?用人單位有責任教育和監督員工按照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凡經過教育仍不按規定配戴勞動防護用品者為蓄意違章,因蓄意違章發生傷害者責任自負。
第三章管理、采購和監督
第十條?質量安全環保處是勞動防護用品的主管部門,在主管廠長的領導下,負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監督考核。物資采辦中心、財務資產處、審計監察處、工會參與具體管理和監督工作。
1、質量安全環保處負責審核和監督各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范圍和使用情況,負責采購計劃的提出、勞動防護用品生產廠家的資格審定和價格限定工作,并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進廠驗收和費用管理工作。凡達不到產品質量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入庫和發放。
2、物資采辦中心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生產廠家的選擇、采購、入庫、保管和發放工作,并協助質量安全環保處做好入庫前的質量驗收工作。
3、財務資產處對未經各級安全部門批準而采購的勞動保護用品,不與撥款和報銷。
4、工會應監督檢查勞動防護措施的執行情況,不定期征求員工代表的意見,及時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
5、審計監察處應對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價格、渠道等進行監督,對違反本規定的違紀行為、經濟犯罪及因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不當造成事故等進行調查處理。
第十一條?要建立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保管、發放、使用、維護保養、更換、報廢等有關制度,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有權下令禁發、禁用。由此造成配備不及時引發后果的,追究采購部門的責任。
第十二條?勞動防護用品的種類和著裝標準由質量安全環保處根據國家有關法規、標準決定。質量安全環保處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勞動防護用品選用原則》(GB11651-89),除勞動防護用品外,按國家規定不存在其他“工作服”配備規定。
第十三條?采購計劃由質量安全環保處提出,交由物資采辦中心采購,勞動防護用品應由廠家直接進貨,任何單位、部門、任何人均不得以介紹廠家和產品為名干擾管理和采購工作。
第十四條?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必須遵守以下原則:
1、執行原撫順石化的“內內外”政策,凡是在原撫順石化系統內能夠生產的合格產品一般不得到外系統采購。
2、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價格合理公道。
3、特種防護用品中的防毒衣、高溫防火服、各類呼吸設備及其他防毒用品采購必須經公司質量安全環保處審核定點采購。
第十五條?生產與供貨單位必須具備如下條件,否則不得采購。
1、必須具備生產條件和質量檢驗手段,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2、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具有《特種勞動防護產品生產許可證》,產品必
須有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合格證、安全鑒定證。
3、產品售價不得超出工商物價管理標準,有售后服務能力。
第四章?配備和著裝標準
第十六條?配備標準
嚴格執行國家《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GB11651-89)的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必備防護用品如下:
序號
護品名稱
使用年限
備注
1
單膠鞋
一年
2
單皮鞋
三年
皮面鞋可二年
3
棉皮鞋
五年
4
防靜電夏服
二年
一次發兩套年限加倍
5
防靜電秋服
三年
一次發兩套年限加倍
6
防靜電棉服
五年
7
雨衣
七年
8
雨靴
五年
9
單安全帽
三年
10
棉安全帽
五年
?第十七條?著裝標準
1、進入裝置、現場著裝必須穿工作服(長袖)、工作鞋和戴安全帽。在操作室、休息室、辦公室、值班室內可不戴安全帽。巡檢(包括在機泵房內巡檢)和室內現場作業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帽必須系緊帽帶,長袖工作服不得卷袖。
2、進入現場必須穿合格的工作鞋。任何人不得穿高跟鞋、網眼鞋、釘子鞋、涼鞋、拖鞋等進入現場。
3、特殊工種、特殊作業必須按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正確著裝。易燃易爆場所禁穿化纖服裝。酸堿作業必須帶面罩。
4、在有機械轉動環境中工作的人員不許戴手套、系領帶和圍巾。
5、陪同國內外檢查、視察、參觀人員可穿禮服或其他服裝,但必須是長袖衣和長褲,并配戴安全帽。外單位人員不穿長袖衣和長褲、不戴安全帽者,不得帶其進入各裝置和現場。
第五章洗理用品的管理
第十八條?洗理用品原則上不屬必備的防護用品,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公司質量安全環保處提出計劃,批準后進行采購和發放,其管理和監督辦法與勞動防護用品相同。
第十九條?發放標準為香皂、肥皂每月各一塊(條),洗衣粉每月0.5公斤,毛巾每年二條。每半年可適當調劑發放洗發香波或浴液、護手霜等,但必須適當減少部分肥皂、洗衣粉的發放。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規定由廠質量安全環保處負責解釋,如有與上級規定違背之處,執行上級規定。違反本規定造成經濟損失的按照《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分公司關于對造成企業經濟損失責任人實行處罰的規定》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