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墻門窗安裝施工安全措施
幕墻門窗安裝施工安全措施
1、工作安全
1)每日上班前工地安全員須檢查工地及人員的安全措施,凡不合乎規定者不許上工。
2)每日請施工人員閱讀工地安全守則,并請施工人員簽字以示負責。
3)施工時時刻注意檢查實際施工情況,若有不合乎規定者立即整改,整改檢查后才許施工。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4)施工時材料放置,不可放置于易掉落處,且于下方須放置圍籬。有附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5)對于高處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安裝施工機具有使用前必須進行嚴格檢驗,手電鉆、電動改錐、焊槍等電動工具須作絕緣電壓試驗,手持玻璃吸盤,須檢查吸咐重量和吸咐持續時間試驗。
6)施工人員須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工具帶,防止人員及物件的墜落。
7)在高層建筑門窗雨蓬安裝與上部結構施工交叉作業時,結構施工層下方須設挑出3m以上防護裝置,建筑在地面上3m左右,應搭設挑出6m水平安全網,如果架設豎向安全平網有困難,可采取其他有效方法,保證安全施工。
2、防火安全
施工現場應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材料堆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站和生命區等區域。施工現場夜間應有照明設備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并要安排力量加強值班巡邏,現場應配備足夠消防器材,由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換,確保完整好用,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的距離不得少于30m,如達不到此距離要求,應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
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得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謊清洗,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隔音、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焊、割;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作業時不準焊、割;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焊、割;
篇2:某某幕墻門窗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實現企業安全管理目標。本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更好的處理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突發事故,提高傷員的生存率、降低傷殘程度和減少財產損失。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及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易發、常發安全事故,特制本定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種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理。包括:坍塌事故;高空墜落事故;物體打擊事故;觸電事故;機械傷害事故。
二、事故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坍塌事故長產生于腳手架上。
1、坍塌事故產生的原因
腳手架工程
1.1腳手架無搭設方案,尤其是落地式外腳手架,項目負責人將腳手架的施工承包給架子工,架子工有的按操作規程搭設,有的憑經驗搭設,根本未編制腳手架的施工方案;
1.2懸、掛、挑、門型腳手架無設計計算書;
1.3腳手架與建筑物的拉結不夠牢固;
1.4桿件間距與剪刀撐的設置不符合規范的規定;
1.5腳手板、立桿、大橫桿、小橫桿、扣件材質不符合要求;
1.6腳手架搭設前未進行交底,項目負責人未組織腳手架分段及搭設完畢的檢查驗收,即使組織驗收,也無量化驗收內容;
1.7腳手架上材料堆放不均勻,荷載超過規定;
1.8落地式和門型腳手架基礎不平、不牢,掃地桿不符合要求;
1.9掛、吊腳手架制作組裝不符合設計要求;
2、坍塌事故的預防
2.1腳手架必須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工藝要求編制相應的專項施工方案
2.2腳手架工程施工必須有設計計算書。
2.3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過多的物料。
三、高空墜落事故
高空墜落事故多產生在腳手架上施工、高處作業、上下攀登時及樓梯口、電梯口(包括垃圾口)、預留洞口(包括管道井口)、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等地點。
1、高空墜落事故的產生
1.1、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沒有正確佩戴與使用安全帽、安全帶。
1.2、施工現場“四口”、“五臨邊”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
2、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措施
2.1、“三寶”正確安全使用。
a、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進入施工現場的員工必須戴好符合標準的安全帽,帽襯與帽殼之間必須保持4CM至5CM的間隙,并要系好帽帶,防止脫落,或者墜落物件把帽子打掉致傷頭部。
b、高處作業點的下方必須設安全網:凡無外架防護施工,必須在高度4M至5M處設一層固定安全網,每隔四層樓再設一道固定安全網,并同時設一層隨墻體逐層上升的安全網。凡外架、橋式架、插口架的操作層外側,必須設置小孔安全網,防止人、物墜落造成事故。
2.2、“四口”防護措施
a凡樓梯口、電梯口(包括垃圾口)、預留洞口(包括管道井口),必須設圍欄或蓋板、架網,混凝土預制樓板的預留洞口,可事先預埋鋼筋網。
b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須搭設板棚或網席棚,棚的寬度應大于出入口,棚的長度應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分別為5M至10M為宜。
3、“五臨邊”防護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等,必須設置1M高的雙層圍欄或搭設安全網。
4.“架子把住十道關”
4.1材質關:嚴格按規定的質量、規格選擇材料。
4.2尺寸關:必須按規定的間距尺寸搭設立桿、橫桿、剪刀撐、欄桿等。
4.3鋪板關:架板必須滿鋪,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并經常清除板上雜物,保持清潔、平整。木跳板厚度必須達到5CM。
4.4欄護關:腳手架外側和斜道兩側必須高1M高的欄桿和立網。
4.5連結關:必須按規定設剪刀撐和支撐,高于7M的架子,必須與建筑物連結牢固,不得搖晃。
腳手架兩端、轉角處以及每隔6-7根立桿應設一要支桿,與地面角度應不大于60度。
架子高度在7M以上和無法設支桿時,每高4M,水平每隔7M,腳手架與建筑物連結一個固定點。
剪刀撐、不論木、竹、鋼管腳手架均應在盡端雙跨內和中間每隔15M設縱向剪刀撐,其最大寬度不超過6跨,與地面呈45-60度夾角,從上到下連續設置。
4.6承重關:腳手架均布荷載,不超過27MP。在腳手架上堆磚,只允許單行側擺三層。用于裝修工程,架的荷載為20MP。其他架子(橋梁、吊籃、掛架、挑架等),必須經過計算和試驗確定承重荷載,如超載,應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證安全。
4.7下關:必須為工人上下架子搭設馬道(斜道、跑道)或階梯。嚴禁施工人員從架子爬上爬下,造成墜落事故。
4.8雷電關:
凡金屬腳手架與一萬伏以上高壓輸電線路,水平距離必須保持5M以上,或者搭設隔離防護措施。
一般電線不得直接捆在金屬架桿上,必須捆扎時應加墊木隔離。
凡金屬腳手架高于周圍避雷設施者,架間每隔24M設一個避雷針,針端要主出最高架桿3.5M。
4.9挑梁關:懸挑式吊籃腳手架,除吊籃按規定加工、設籃護和立網外,挑梁架設要平坦和牢固。
4.10檢驗關:各種架子搭好后,工長必須組織架子工和使用工種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準上架操作。使用時,特別是大風、雷后,要檢查架子是否穩固,發現問題及時加固,確保使用安全。
10M以上的腳手架,在操作層下面留一層架板,以保證安全。如因材料不足不能留設安全層時,可在操作層下張設安全網,以防萬一。
四、物體打擊事故
物體打擊事故主要是指物體從高處墜落砸傷人的事故。
預防措施:
1、不準從高處向下拋擲工具、物料、高空作業將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等放在工具袋內。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
3、出入通道、建筑物的出入口都應搭設防護棚。
4、起重吊裝作業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被起吊的重物下面和起重機桅桿下面嚴禁站人。
五、觸電事故
1、觸電事故常發生在臨電線路、配電箱等部位。觸電后造成傷者不同程度的燒灼傷,輕者頭暈、心悸及乏力等,重者呼吸停止或呼吸心跳均停止。
2、預防措施
2.1、在建工程外側與高壓線路的距離必須小于規范規定的安全距離,如不能滿足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2.2、接地與接零系統必須符合規范規定要求;
2.3、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系統必須采用TN-S系統;
2.5、保護零線與工作零線不能混接;
2.6、開關箱必須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2.7、照明專用回路必須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2.8、配電箱和開關箱必須按照“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原則裝置;
2.9、配電箱應設置門鎖和防雨措施;
2.10、現場照明潮濕作業必須使用36V以下安全電壓;
2.11、嚴禁用其他金屬代替熔絲。
六、機械傷害事故
1、機械傷害事故的產生原因
1.1機械設備陳舊落后,缺乏安全防護保護裝置;
1.2工作人員違章作業;
1.3作業環境不符合要求。
2、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措施
2.1機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轉部分(如傳動帶、轉軸、傳動鏈、聯軸節、帶輪、齒輪、飛輪、鏈輪、電鋸等)都必須設置防護裝置(防護網或防護罩)。防護裝置必須安全牢固,并且性能可靠。
2.2為防止運行中的機械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裝置。
2.3機械設備應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以保證接近危險時有效的制動。
2.4機械設備的氣、液傳動機構,應設有控制超壓、防止泄露等裝置。
2.5機械設備在高速運轉中易甩出的部件,應設置防松脫裝置,并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裝置。
2.6機械設備應采取防噪聲措施,使機械設備的噪聲低于國家規定的噪聲標準。
2.7機械設備容易發生危險的部位,必須設有安全標志,安全色和標志應顏色鮮明、清晰、持久。
2.8機械設備中發生高溫、權低溫、強輻射線等部位,應有屏護措施。
2.9有電器的機械設備都應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觸電,同時注意防靜電。
2.10在安裝機械設備的場地應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如防護欄柵、安全操作臺等。
2.11制定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堅持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2.12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佩帶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防護鏡、女工防護帽等。
2.13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招待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篇3:幕墻門窗安裝施工安全措施
幕墻門窗安裝施工安全措施
1、工作安全
1)每日上班前工地安全員須檢查工地及人員的安全措施,凡不合乎規定者不許上工。
2)每日請施工人員閱讀工地安全守則,并請施工人員簽字以示負責。
3)施工時時刻注意檢查實際施工情況,若有不合乎規定者立即整改,整改檢查后才許施工。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4)施工時材料放置,不可放置于易掉落處,且于下方須放置圍籬。有附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5)對于高處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安裝施工機具有使用前必須進行嚴格檢驗,手電鉆、電動改錐、焊槍等電動工具須作絕緣電壓試驗,手持玻璃吸盤,須檢查吸咐重量和吸咐持續時間試驗。
6)施工人員須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工具帶,防止人員及物件的墜落。
7)在高層建筑門窗雨蓬安裝與上部結構施工交叉作業時,結構施工層下方須設挑出3m以上防護裝置,建筑在地面上3m左右,應搭設挑出6m水平安全網,如果架設豎向安全平網有困難,可采取其他有效方法,保證安全施工。
2、防火安全
施工現場應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材料堆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站和生命區等區域。施工現場夜間應有照明設備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并要安排力量加強值班巡邏,現場應配備足夠消防器材,由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換,確保完整好用,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的距離不得少于30m,如達不到此距離要求,應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
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得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謊清洗,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隔音、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焊、割;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作業時不準焊、割;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焊、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