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績效評定管理制度

安全績效評定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4431

安全管理績效是一個組織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和目標,在控制和清除職業安全衛生危險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達到的效果。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評價其績效問題應以系統的觀點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不能因為出了一起人身傷害事故把安全管理工作全部否定掉。造成人身傷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因設備缺陷、維護不善帶病運行導致事故,或者是工藝指標規定不科學、不合理,以及操作控制不穩定等,或者是操作不熟練缺乏經驗、違章操作等,或者是作業環境本身就存在不安全因素等等。因此,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是由很多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在工作中把每起事故都做出全面調查分析,查找出事故原因、確定事故性質、分清事故責任,然后作出判斷評價會比較客觀、公正些。既然事故的發生是由多方面原因所致,那么對安全管理績效的評價也應從多方面綜合評價較為客觀、公正。在評價安全管理績效問題時,其指標與其它方面的不同,一般的評比指標都是以數字大為好,而安全管理績效指標是以數字小為好,如事故為“零”,違章紀人數為“零”等。因此對評比指標要有深刻的認識,知道每一項工作如何考核、如何評比、如何制定指標等,否則搞評比工作會適得其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1.評價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安全生產責任制已詳細規定了各部門、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如果公司每位領導、每位員工都認真履行安全職責,明確各自的安全權利與義務,真正實現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并不是哪個部門的事,而是與每個人都有直接關系的,在看待事故問題時自然就較為客觀些。有些領導、員工一旦出了人身傷害事故,就片面地怪罪安全管理部門,把責任往安全管理部門推。其他安全管理職能部門也有他自己的管理職能和權限,你說他一點責任也沒有是說不過去的,起碼也得負點管理責任吧,比如安全教育、檢查、指導、監督、管理不到位等等。因此說評價安全管理績效時應先認真檢查各部門、各員工是否認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職責。2.評價各職能部門是否按要求建立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崗位安全操作技術規程等制度齊全是管理的基礎,沒有制度那不成無章可循了嗎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個章法,規定哪些事可做又如何去做,要達到什么效果等。只有這樣才能評價哪些事做了,哪些事沒做,其效果如何等,否則就無從談起評價之事。3.評價各項制度、規程的執行情況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督促落實各項制度、規程。制度是長期生產實踐的經驗與教訓的結晶,有些內容甚至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要嚴格貫徹落實各項制度,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或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評價基礎管理工作,評價各單位是否建立各級安全生產會議制度,是否建立安全管理網絡,是否建立各項安全管理臺帳記錄及登記制度等等。基礎管理工作量大、工作繁鎖,并且其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果,甚至有人認為可做可不做,因此,基礎管理工作容易被忽視或者說不夠重視。“高樓大廈起于基石”,各項工作都也應從基礎做起,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4.評價死亡事故人數事故為“零”是安全生產管理的最終目標,但現實生產經營活動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些死亡事故。雖然,這是誰也不愿意看到的。可我們得面對現實。既然事已發生,就得認真地去調查分析事故原因,確定事故性質,落實事故責任。從事故中總結經驗教訓,制定事故防范措施,杜絕同類事故再次發生。評價死亡事故當然就不能以死亡人數多少為標準了,如果是因人為所導致即責任事故,那得納入評比考核,如果非責任事故、意外事故所導致死亡,那就不應該考核。5.評價重傷事故受傷人數同樣是以責任事故所導致受傷人數多少為評價標準。在事故中受重傷的人數越多,說明安全工作越差,反之亦然。6.評價輕傷事故受傷人數同樣是以責任事故所導致受傷人數多少為評價標準。在事故中受輕傷的人數越多,說明安全工作越差,反之亦然。7.評價事故頻次如果事故接連不斷地發生,說明安全管理有問題,值得認真思考。8.評價事故經濟損失情況一起事故所造成的損失越大,說明事故越嚴重,反之亦然。9.評價違章違紀人數在安全檢查中如果發現違章違紀的人數越少,則說明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強,自覺遵章守紀,嚴格按制度辦事,這是安全工作的好勢頭。否則,應從管理上找原因。10.評價社會效益人身傷害事故社會影響較大,同時,會給員工造成一定的思想負擔,無意中留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11.設備事故、工藝事故、火災事故、交通事故、未遂事故等也應給予評價。這些事故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沒有人身傷害事故的大,但其經濟損失是相當之大的,而且事故頻次多。對于任何一種事故都應認真分析,查找事故原因,確定事故性質,分析事故責任,總結經驗教訓。

因此,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安全管理績效進行評審,總結一段時期內的安全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指出需要改進的方針、目標等,為下步工作打下基礎。

篇2:化工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制度

1、目的

為了正確衡量和評價我公司安全標準化的運行情況,考核我公司安全方針、目標、法律法規要求的實施情況,確認我公司標準化的適應性、有效性、符合性,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與措施,為強化安全標準化持續改進提供依據,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

3、制定依據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3.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

4、工作職責

成立績效評定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廠長擔任,工作小組組長由分管安全生產的副廠長擔任。

4.1、領導小組職責

全面負責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工作,決策績效評定的重大事項。

4.2、工作小組職責

4.2.1、制定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計劃。

4.2.2、編制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

4.2.3、負責標準化績效評定工作。

4.2.4、提出不符合項報告,對不符合項糾正措施進行跟蹤和驗證。

4.2.5、績效評定結果向領導小組匯報。

5、時間與人員要求

5.1、時間要求

5.1.1、在安全標準化實施以后,每年至少應組織一次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在安全標準化實施初期,可以適當縮短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周期,以期及時發現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5.1.2、工作小組在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前一個月向領導小組提交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工作計劃,經批準后施行。

5.2、人員要求

5.2.1、工作小組成員必須參加相應的培訓和考核,必須具備以下能力:

5.2.1.1、熟悉相關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規、標準;

5.2.1.2、接受過安全標準化規范評價技術培訓;

5.2.1.3、具備與評審對象相關的技術知識和技能;

5.2.1.4、具備操作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過程的能力;

5.2.1.5、具備辨別危險源和評估風險的能力;

5.2.1.6、具備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所需的語言表達、溝通及合理的判斷能力。

5.2.2、工作小組成員必須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5.2.3、工作小組成員必須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

6、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方法與技術要求

6.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方法

6.1.1、盡可能詢問最了解所評估問題的具體人員

提開放式的問題。即盡量避免提對方能用"是","不是"回答的封閉性問題。提問可以用(5w+1H)做疑問詞即什么(what),哪一個(which),何時(when),哪里(where),誰(who)和如何(how)。其它關鍵詞包括:出示、解釋、記錄,多少、程度、達標率、情況等。采用易被理解的語言;使用事先準備好的檢查表;采取公開討論的方式,激發對方的思考和興趣。在面談時應注意交談方式,盡可能避免與被訪者爭論,仔細傾聽并記錄要點。

6.1.2、通過記錄進行回顧

記錄是整個安全標準化體系實施的客觀證據,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員必須調閱相關審核內容的記錄,對記錄進行回顧。

6.1.3、現場檢查情況

安全標準化工作的最終落腳點都在作業現場,因此,必須重視作業現場的檢查。通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再對相關的文件或記錄進行回顧,查明深層次的原因,為制定糾正與預防措施奠定基礎,達到體系持續改進的目的。

6.2、技術要求

6.2.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應重點關注重要的活動。

6.2.2、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應包含標準化系統的所有內容。

6.2.3、評價結果應包括下列分析:

6.2.3.1、系統運作的效力和效率;

6.2.3.2、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6.2.3.3、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的兼容能力;

6.2.3.4、安全資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

6.2.3.5、系統運作的結果和期望值的差距;

6.2.3.6、糾正行動。

7、過程要求

7.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依據、范圍、頻次和方法

7.1.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依據是《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規章、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文件等。

7.1.2、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范圍是管理體系所覆蓋的全過程及相關部門。

7.1.3、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出現以下情況時由領導小組及時組織進行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

7.1.3.1、組織機構、管理體系、業務范圍發生重大變化;

7.1.3.2、出現重大事故;

7.1.3.3、法律、法規及其他外部要求的重大變更;

7.1.3.4、在接受外部評審認定之前。

7.2、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前的準備

7.2.1、計劃的編制要具有嚴肅性及靈活性,其內容主要包括:

7.2.1.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目的、范圍、方法、依據;

7.2.1.2、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工作安排;

7.2.1.3、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組成員;

7.2.1.4、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時間、地點;

7.2.1.5、受評定部門及評價要點;

7.2.1.6、預定時間、持續時間;

7.2.1.7、開會時間;

7.2.1.8、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分發范圍、日期。

注: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時間和部門安排也可采用滾動的方式。

7.2.2、?工作小組根據實施計劃收集和審閱有關文件,編制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檢查表,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檢查表要列出評定項目、依據、方法,確保無遺漏,評定能順利進行。

7.2.3、各單位接到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計劃后,應提前做好準備。

7.3、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實施

7.3.1、?首次會議

7.3.1.1、?由領導小組組長主持,領導小組和工作組成員參加,做好會議記錄。

7.3.1.2、?工作小組組長介紹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計劃安排,包括目的、范圍、依據、評定方法、工作程序等。

7.3.2、?現場評定

7.3.2.1、?首次會議結束后即進入現場評定。工作小組根據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檢查表采用觀察、交談、詢問、查閱有關文件等方法實施現場評定,并做好客觀證據的記錄。對發現的不符合事實,應由受評定部門陪同人員確認。

7.3.2.2、?評價過程中,由工作小組召開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內部會議,討論現場評定中的有關問題,確定不符合項,填寫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

7.3.3、?末次會議

7.3.3.1、?由工作小組組長主持,領導小組、各責任單位負責人參加,做好會議記錄。

7.3.3.2、?工作小組組長報告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結果,宣讀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和分布情況,并宣布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結論。

7.3.3.3、?領導小組組長總結本次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情況,并對糾正措施提出整改期限要求。

7.3.3.4、?領導小組對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質量進行評價。

7.3.3.5、?末次會議結束后,責任單位負責人簽字、領取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

7.4、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與分析要求

7.4.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

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結束一周內,工作小組根據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結果編寫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經領導小組審批后,由工作小組分發到各責任單位。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的內容包括:

7.4.1.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目的、范圍、依據、評定日期;

7.4.1.2、工作小組、責任單位名稱及負責人;

7.4.1.3、本次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情況總結,管理體系運行有效的結論性意見;

7.4.1.4、工作小組組長根據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進行匯總分析,填寫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不符合項矩陣分析表。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矩陣分析表作為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的附件。

注: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的發放范圍為管理層、各責任單位。

7.4.2、?評定結果分析應包括下列內容:

7.4.2.1、系統運作的效力和效率;

7.4.2.2、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7.4.2.3、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的兼容能力;

7.4.2.4、安全資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

7.4.2.5、系統運作的結果和期望值的差距;

7.4.2.6、糾正行動。

7.5、糾正措施及驗證

7.5.1、?責任單位在接到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及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十五日內,針對不合格項進行原因分析,制訂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和期限等,經工作小組組長確認后,由責任單位組織實施。

7.5.2、?工作小組負責對責任單位糾正措施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和驗證,確認不合格項得到關閉。將跟蹤、驗證、關閉情況向領導小組匯報。

7.6、文件更改和記錄保存

7.6.1、?對實施糾正措施所取得的實效和引起文件的更改,按《文件和檔案管理制度》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7.6.2、?所有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記錄由安全行政部保管。

篇3:某燒結廠績效評定持續改進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燒結廠能夠建立安全績效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做到各崗位有法可循,遵章守紀,使燒結廠成為一個一流的安全管理單位,而制定此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管理制度。

2、適用范圍

全廠對安全生產目標完成情況,現場安全狀況與標準化條款的符合情況及安全管理實施計劃落實情況的測量評估。

3、評定機構和成員

燒結廠成立安全標準化領導小組,負責燒結廠標準化的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工作。

評定機構

燒結廠安全標準化自評領導小組。

組?長:玄士海

副組長:鄭學順

成員:張維偉李東倉陳鐵君柳建民段宏生郭富順?李繼勇張連生?王志良沈?利張維偉齊東浩朱寶祥

4、實施過程及步驟

4.1燒結廠每年12月中下旬由安全標準化自評領導小組組織對燒結廠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情況的績效評定,驗證各項安全生產制度措施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并形成正式的評定報告。

4.2期間有死亡事故,或發生人員、機構、工藝、技術、設施、作業過程及環境等重大變更,則由安全標準化自評領導小組組織對安全標準化系統重新進行評定并形成文件。

4.3評定完成后提出的糾正措施,各有關部門組織做好貫徹落實工作,自評領導小組督促、檢查落實情況,并對所產生效果進行評價。

4.4部門主要負責人應對績效評定工作全面負責。評定內容要公平、公正,評定結果要進行通報,作為年度考評的重要依據。

4.5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情況的評定結果納入年度安全績效考評。

5、持續改進

5.1根據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評定結果,對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進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工作計劃和措施,實施PDCA循環,不斷提高安全績效。

5.2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評定結果要明確下列事項:

5.2.1系統運行效果,是否符合現實生產。

5.2.2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和缺陷,采取了哪些改進措施;

5.3.3統計技術、信息技術等在系統中的使用情況和效果;

5.4.4系統各種資源的使用效果;

5.5.5績效檢測系統的適宜性以及結果的準確性;

5.5.6對相關方的評價,要求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