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油風險識別控制措施
卸油風險識別與控制措施存在風險控制措施1、未核對油罐與所卸油品是否相符,易造成混油事故;2、卸前儲油罐未計量,易造成冒油事故;3、司機和卸油員未在現場,不能及時發現事故苗頭,采取有效措施;4、連結口漏油,造成油品損失,遇明火易產生火災爆炸;5、膠管斷裂,造成油品損失,遇明火易產生火災爆炸;6、周圍有火源,著火爆炸;7、作業環境下敲擊、碰撞,易產生火花引起爆炸;8、司機擦車、修車,易產生火花引起爆炸;9、現場人員穿、脫衣服,易產生火花引起爆炸;10、阻火透氣帽失靈,易著火爆炸;11、雷雨天氣,易著火爆炸;12、儲油罐冒油,千萬油品損失,著火爆炸;13、未使用防爆工具燈具,易著火爆炸;14、未通知對應的加油機停止出油,發生質量糾紛;15、開啟罐車卸油閥門用力過猛,損壞閥門,造成油品跑冒事故。16、未控制初期流速,靜電聚集,產生火災;17、從量油孔卸油,易著火爆炸;18、油品噴濺,產生火災;19、是否接好靜電接地,消防器材是否有效;20、無關人員進入現場,易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1、保油罐車安全設施齊全,靜電接地有效,消防器材到位有效,連接口牢固,卸油膠管完好無損,阻火透氣帽有效,卸油口標志清晰;2、計量員準確做到核對油罐與所卸油品是否相符,卸油前必須計量儲油罐存油,卸油時司機和卸油員必須均在現場,防止油罐冒油等意外發生,開啟罐車卸油閥門要輕輕用力,控制好初期流速。通知對應加油機停止付油。3、計量員按規定著裝,連接好靜電接地線,穩油15分鐘后再行計量。4、作業環境下不準敲擊碰撞,司機不準擦車、修車,現場人員不準穿、脫衣服,不準使用非防爆工具、燈具。
篇2:成品油銷售崗位風險評估裝卸油作業時跑油冒油火災
1.風險預想:裝、卸油作業時跑油、冒油、火災。
2.風險危害:
(1)造成火災;
(2)員工傷亡;
(3)污染環境;
(4)造成經濟損失。
3.原因分析:
(1)卸油時員工脫崗及責任心不強;
(2)誤操作倒錯流程;
(3)管線破裂;
(4)卸油前沒有對有問題的設備和流程進行檢查。
(5)遇有火源。
4.預防措施:
(1)在卸油前仔細檢查液位計、報警裝置、管線、法蘭連接是否牢固;
(2)認真核實原有罐位的油量;
(3)輸油作業時,要認真巡回檢查,現場指揮員要10~15min了解一次崗位上的作業情況;
(4)油液面接近安全高度時應減慢流速,及時倒罐;
(5)裝油應嚴格控制在安全高度以內;
(6)定期維修并使用管理好閥門,保證閥門長期處于完好狀態;
(7)中途停泵必須關閉進口閥門,防止造成冒油;
(8)操作時精力集中,嚴禁閑聊,嚴禁超出截至底數和流量計數字卡住后還繼續裝油;
(9)卸完油后關閉所有閥門;
(10)卸油時要杜絕火源(見儲油罐裝油時的著火、爆炸的預防措施)。
5.綜合評估:
(1)人員高
(2)財產中
(3)環境中
(4)影響高
6.應急措施:
(1)發現跑油、冒油的現象要立即停止卸油作業,并控制好現場,進行消理完成后方可繼續卸油;
(2)如果發生著火或爆炸按儲罐裝油時的著火、爆炸應急措施執地;
(3)人員受傷立即送醫院治療。
篇3:輸油崗位風險評估卸油罐冒罐
1.風險預想:卸油罐冒罐。
2.風險危害:跑油、污染,容易引發火災
3.原因分析:
(1)補水閥門未關;
(2)在罐位高時卸油無人監督;
(3)流量計反轉;
(4)開回流時間過長或忘關。
4.預防措施:
(1)加強責任心,檢查罐位,在罐位高時監督司機卸油;
(2)卸油管壓低于三相壓力;
(3)補水、開回流時現場監護。
5.綜合評估:
(1)人員
(2)財產低
(3)環境低
(4)影響低
6.應急措施:
(1)關補水閥門;
(2)停止卸油;
(3)提高泵的電機頻率;
(4)收油,清理現場;
(5)若發生火災,立即組織人員利用配備的消防器材滅火,阻止火勢蔓延,并及時報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