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不安全事件調查處理辦法

不安全事件調查處理辦法

2024-07-23 閱讀 4560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將安全生產落到實處,加強公司的安全監督管理,通過對人身、設備不安全事件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統計,總結經驗教訓,研究事故發生的規律,積極采取預防對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事故調查必須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即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應受教育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罰不放過(簡稱:四不放過)。

第三條事故統計報告要即時、如實、準確、完整。

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本辦法做出降低事故性質標準的解釋;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辦法、隱瞞事故或阻礙事故調查的行為有權越級反映。

第五條本辦法適用公司屬相關部門、單位發生的各類人身、設備不安全事件的調查、處理、統計和報告。

第二章事故和異常情況統計分類

第六條設備事故和異常情況分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一類障礙、二類障礙、異常、未遂事故。

第七條人身事故和異常情況分特大事故、重大事故(死亡事故)、重傷事故、輕傷事故。

第八條各類事故、一類障礙的定性按原國家電力公司20**年1月1日發布實施的《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執行。

第九條二類障礙及以下不安全事件的定性根據公司下發的《二類障礙及以下事故的定性》執行。

第三章事故調查組織

第十條發生特大、重大人身事故、死亡事故或特大設備事故由上級有關部門組織調查。

第十一條發生重傷事故由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或指定專人組織安監、技術、人事等有關人員及工會成員成立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十二條輕傷事故由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性質嚴重的,公司安監、技術、人事、工會等人員參加。

第十三條電網事故由電網公司組織調查。

第十四條重大事故及以上設備事故由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或指定專人組織安監、技術人員以及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調查,技術人員應提供專業技術意見,供領導和安監人員參考。

第十五條一般事故及以下設備事故由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組織調查。必要時,公司有關專業人員參加。

第四章事故調查程序

第十六條保護事故現場。

(一)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傷亡情況,事故部門必須迅速搶救傷員,并派專人嚴格保護事故現場,未經調查和記錄的事故現場,不得任意變動。

(二)發生須上級部門組織調查的事故后,由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負責通知上級主管部門、當地公安部門、安監局、市工會和電網公司,必要時要求派人保護現場。

(三)事故發生后,參加事故調查的有關人員應立即對事故現場和損壞的設備進行照相、錄像、繪制草圖、收集資料。

(四)因緊急搶修、防止事故擴大等需要變動現場,應經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同意,事故單位應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寫出書面記錄、保存必要的痕跡、物證等。

第十七條收集原始資料

(一)事故發生后,當值值班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在下班離開事故現場前,必須分別如實提供現場情況并寫出事故發生和處理經過的原始資料,并打印出有關事故追憶記錄,送交事故單位負責人。

(二)事故調查組成立后,事故單位負責人即時將有關材料移交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應根據事故情況查閱有關記錄文件,即時整理出分析事故所必需的各種資料和數據。

(三)事故調查組有權向事故發生單位及有關人員了解事故的有關情況并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如有故意拖延、刁難、弄虛作假、拒不執行的情況發生,公司將按有關規定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

第十八條調查事故情況

(一)人身事故應查明傷亡人員和有關人員的基本情況,事故發生前工作內容、開始時間、許可情況、作業程序、作業時的行為及位置、事故發生的經過、現場救護情況;查明事故場所周圍的環境情況、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

(二)設備事故應查明發生的時間、地點、氣象情況;查明事故發生前設備和系統的運行情況,事故發生經過,擴大及處理情況。

(三)查明與事故有關的儀表、監控系統、保護掉牌、綜合盤光字牌、事故當時的趨勢圖和保護動作情況等。

(四)了解規程制度是否健全,規程制度本身及其執行中暴露的問題;了解管理、安全生產責任制和技術培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涉及到外委單位時,應了解相關合同或協議。

第十九條分析原因、責任

(一)事故調查組在事故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并明確事故發生、擴大的直接和間接原因。分析是否人員違章、過失、失職、違反勞動紀律;“安措”是否得當;事故處理是否正確等。

(二)通過對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的直接責任者;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事故發生的主要責任者、次要責任者、事故擴大責任者。

(三)主要責任:工作中違章作業、過失和失職以及領導違章指揮,直接導致事故的發生,并在整個事故中起主導作用者。

(四)直接責任:由于過失、疏忽,直接導致了事故的發生、發展。

(五)次要責任:由于過失、疏忽,在安全組織措施、安全技術措施等方面安排執行不認真、不嚴密,未能即時制止事故的發生、發展。

(六)擴大責任:由于違章、過失、失職、違反勞動紀律,安全措施的布置安排、執行不當或發生事故過程中處理不當等,導致了事故的擴大和發展。

(七)主要領導責任:各級領導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內,未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或因工作計劃、安排、組織技術措施不落實,督促、檢查、指導不夠,導致事故發生。

(八)次要領導責任:各級領導人員,對上級安全生產政策貫徹不力,不落實,對員工安全思想教育不夠,對導致事故的發生、發展有一定影響。

第二十條提出防范措施

事故調查組應根據事故發生、擴大的原因和責任分析,提出防止同類事故發生、擴大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第二十一條提出人員處理建議

(一)事故調查組對事故責任確定后,要根據有關規定提出對事故責任人員的處理建議,由有關部門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二)對下列情況應從嚴處理:

1、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造成事故的;

2、事故發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或在調查中弄虛作假、隱瞞實情的;

3、阻撓或無正當理由拒絕事故調查;拒絕或阻撓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五章統計報告

第二十二條事故報告按照時間階段分為《事故報告》(初步報告)、《事故調查報告書》(最終報告)和其他不安全情況報告。事故匯報的時間要求、內容要求按公司《事故即時匯報管理辦法》執行。

第二十三條事故報告按照事故性質分為《人身傷亡事故報告》(含輕傷)、《設備事故報告》(含異常及以上不安全事件)。

第二十四條發生輕傷事故由事故單位寫出《人身傷亡事故報告》;發生重傷事故由公司事故調查組寫出《人身傷亡事故報告》和《人身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于次月10日前報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

第二十五條公司組織調查分析的設備事故、障礙,由調查組填寫《設備事故報告書》或《設備一類障礙報告書》,于次月10日前報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

第二十六條一個單位發生一起事故(障礙),并伴有人身傷亡時,人身事故和設備事故(障礙)應分別統計報告,多人傷亡時,按一人一填報的原則統計報告。

第六章安全考核

第二十七條考核項目

特大、重大事故次數,死亡、重傷人數,設備事故次數,安全周期個數。

第二十八條安全記錄

安全記錄為連續無事故的累積天數,安全記錄達到100天為一個安全周期。所有特、重大事故和除以下情況外的一般事故,均應中斷事故發生單位的安全記錄。

(一)人身輕傷事故。

(二)新投產發電設備和110及以上輸變電設備(包括成套性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一年以內發生由于設計、制造、施工安裝、調試、集中檢修等單位主要責任造成的事故。

(三)發電機因電網安全運行需要設置的安全自動切機裝置,由于電網原因造成的自動切機裝置動作,使機組被迫停機構成事故者。若切機后由于人員處理不當或設備本身故障構成事故條件的,仍應中斷安全記錄。

(四)事先經過上級管理部門批準進行的科學技術試驗項目,由于非人員過失造成的事故。

(五)發供電設備因覆冰、暴風、雷擊、洪水、火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超過設計標準承受能力而發生的事故。

(六)不可預見或無法事先防止的外力破壞事故。

(七)無法采取預防措施的戶外小動物引起的事故。

(八)為了搶救人員生命而緊急停止設備運行構成的事故。

篇2:不安全事件調查處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將安全生產落到實處,加強公司的安全監督管理,通過對人身、設備不安全事件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統計,總結經驗教訓,研究事故發生的規律,積極采取預防對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事故調查必須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即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應受教育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罰不放過(簡稱:四不放過)。

第三條事故統計報告要即時、如實、準確、完整。

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本辦法做出降低事故性質標準的解釋;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辦法、隱瞞事故或阻礙事故調查的行為有權越級反映。

第五條本辦法適用公司屬相關部門、單位發生的各類人身、設備不安全事件的調查、處理、統計和報告。

第二章事故和異常情況統計分類

第六條設備事故和異常情況分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一類障礙、二類障礙、異常、未遂事故。

第七條人身事故和異常情況分特大事故、重大事故(死亡事故)、重傷事故、輕傷事故。

第八條各類事故、一類障礙的定性按原國家電力公司20**年1月1日發布實施的《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執行。

第九條二類障礙及以下不安全事件的定性根據公司下發的《二類障礙及以下事故的定性》執行。

第三章事故調查組織

第十條發生特大、重大人身事故、死亡事故或特大設備事故由上級有關部門組織調查。

第十一條發生重傷事故由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或指定專人組織安監、技術、人事等有關人員及工會成員成立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十二條輕傷事故由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性質嚴重的,公司安監、技術、人事、工會等人員參加。

第十三條電網事故由電網公司組織調查。

第十四條重大事故及以上設備事故由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或指定專人組織安監、技術人員以及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調查,技術人員應提供專業技術意見,供領導和安監人員參考。

第十五條一般事故及以下設備事故由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組織調查。必要時,公司有關專業人員參加。

第四章事故調查程序

第十六條保護事故現場。

(一)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傷亡情況,事故部門必須迅速搶救傷員,并派專人嚴格保護事故現場,未經調查和記錄的事故現場,不得任意變動。

(二)發生須上級部門組織調查的事故后,由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負責通知上級主管部門、當地公安部門、安監局、市工會和電網公司,必要時要求派人保護現場。

(三)事故發生后,參加事故調查的有關人員應立即對事故現場和損壞的設備進行照相、錄像、繪制草圖、收集資料。

(四)因緊急搶修、防止事故擴大等需要變動現場,應經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同意,事故單位應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寫出書面記錄、保存必要的痕跡、物證等。

第十七條收集原始資料

(一)事故發生后,當值值班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在下班離開事故現場前,必須分別如實提供現場情況并寫出事故發生和處理經過的原始資料,并打印出有關事故追憶記錄,送交事故單位負責人。

(二)事故調查組成立后,事故單位負責人即時將有關材料移交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應根據事故情況查閱有關記錄文件,即時整理出分析事故所必需的各種資料和數據。

(三)事故調查組有權向事故發生單位及有關人員了解事故的有關情況并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如有故意拖延、刁難、弄虛作假、拒不執行的情況發生,公司將按有關規定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

第十八條調查事故情況

(一)人身事故應查明傷亡人員和有關人員的基本情況,事故發生前工作內容、開始時間、許可情況、作業程序、作業時的行為及位置、事故發生的經過、現場救護情況;查明事故場所周圍的環境情況、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

(二)設備事故應查明發生的時間、地點、氣象情況;查明事故發生前設備和系統的運行情況,事故發生經過,擴大及處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