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一二水平回風上山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一二水平回風上山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5315

一、基本情況

一、二水平總回風上山屬我礦南翼采區的永久回風巷。由于巷道年久失修加之周期來壓,同時春節前維修維護不力,該巷道斷梁折柱、支架歪斜等情況較為嚴重,巷道斷面矮小,已不能滿足安全生產通風的要求。為了保證采區正常通風及行人、運料的安全,決定對該巷道進行一次全面維修。

二、一、二水平總回風上山維修的組織措施

1、成立整改領導小組:

組長:楊永輝

副組長:楊德華、楊篤時

成員:康望東、康偽國、康倫仁

2、職責

組長:全面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一、二水平總回風上山維修整改工作。對一、二水平總回風上山維修工作負全面責任。

副組長:負責井下安全生產的組織、指揮、協調、安全督導工作,并協助組長做好日常事務工作,對現場工作負監督責任。

成員:負責現場的安全管理、質量管理工作、瓦斯檢查、通風管理工作,對現場維修工作負指揮責任。

三、巷修工程量及安排維修順序

1、一、二水平總回風上山總工程量為600米。

2、從上至下依次進行。

四、維修施工巷道斷面規格質量要求及有關要求

1、一、二水平總回風上山維修施工中必須保證斷面,凈寬×凈高為2.0m×1.8m,棚距為1.0m。

2、支護材料要求用9#工字鋼梯形支架,接頂、背幫須用12cm~14cm坑木,并隨維修支護背頂、背幫要實,小木栓牢,嚴禁空頂空幫,凡未跟底板段必須放地梁。

3、回風上山巷沿底板施工擴大斷面擴頂板一側。根據原施工巷實際情況,必須進行超前支護,再逐架進行擴斷面支護。

4、維修巷施工前都必須根據維修巷實際情況,打好兩幫剽尖和背頂剽尖,杜絕空頂空幫。茅柴、木板、坑木等備用材料必須到位,方可施工作業。

5、原施工巷空頂空幫嚴重,破碎段,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影響施工巷服務質量情況下,可采取降底施工方法,采用不松頂、只擴大斷面,套棚支護。但必須保證巷道高度達1.8m。

6、施工中原鋪設的設施、設備有關線路,逐段拆除,維修好后及時恢復,或者采取逐段保護措施后,才進行巷修,由日調度會布置安排完善。對于通風設施,必須先補充完善設施后,才允許拆除。

7、每班巷修施工中,必須全部清除維修雜物確保退路暢通,煤、矸分裝分運,廢舊老坑木必須運至總回風大巷或運出地面堆放整齊。

8、在巷修施工中造成空頂,必須用坑木茅柴接實頂,加強接頂支護,再采用長桿子抬棚,抬挑支架及其它方法加強逐段整體支護,滿足安全施工要求。

9、凡屬“丁”字巷維修施工,必須提前對另一巷采取抬棚支護或先套棚加強支護后,才允許施工作業。

10、準備一臺5.5KW局扇,防垮擋頭造成風流斷路,風筒必須接到作業點。

11、要求有經驗的老工人在現場觀察頂板,老工人不少于2人。

五、局部維修要求:

1、更換一根柱腿

①在斷面較大、頂梁較長的巷道中,可在變形的柱腿附近加打一根臨時頂柱,代替已壞的柱腿支撐頂梁。如果連續幾根柱腿變形,就必須在這幾架支架的頂梁下打抬棚。

②在斷較小,支架距離較寬的巷道中,打臨時柱或抬板棚后對運輸有影響,可用兩根尖槍斜交打入頂梁上方,把壞柱腿的頂梁抬住,然后再更換柱腿。

2、更換兩根柱腿

巷道兩幫變形大,側壓也大,兩根柱腿都被壓壞,而頂梁完整不需要更換時,換柱腿的修理方法如下:

①當頂板松軟破碎,雖然壞了兩根柱腿,但巷道壓低后仍能滿足運輸與通風的需要,頂梁不需升高時,可采用兩幫打一根臨時點柱托住頂梁或兩幫各打一抬板棚托住梁的方法,撤柱時先撤除一幫的柱腿,清理掉不安全的兩幫矸石。

②如果頂板完好,巷道也有足夠高度,兩條柱腿都損壞,盡管頂梁完整,不需要升高,也可全部撤除頂梁和壞柱腿,重新架設支架。

③如果巷道兩幫變形大,高度不夠,必須抬高頂梁時,撤除頂梁柱腿后,需要先挑頂刷幫,然后更換新支架。

3、更換頂梁

①頂板較好,但下沉量大,有裂縫,雖然沒有冒頂,而頂梁已被破壞,更換頂梁時,原支架柱腿可以不動,用撐柱叉將兩幫柱腿支撐好,釘上拉條,打上撐桿。

②更換頂板破碎、頂梁上有大塊矸石壓壞的頂梁,首先要把電纜、管路維護好,再用撐柱叉、拉條和撐桿加固柱腿,然后從臨近支架的頂梁上向折斷的頂梁斜交地打入幾排長1.6~2米的撞楔,阻擋碎矸注入巷道。

4、更換整個支架

①當巷中只有一架或少數幾架的頂梁、柱腿被壓壞需要翻修時,翻修前應首先加固舊支架。在被壓壞需要翻修的支架前面的幾架支架頂梁上打上臨時頂柱,或架設臨時抬棚,托住舊支架。修理工作要從有安全出口、支架完好的地方開始。

②巷道中連續損壞幾付支架,而支架又較密,頂板較好時,可在較好的支架下面每隔1.5~2米架設一臨時小棚。如果壓力很大,小棚應架設對棚,對棚也就是將兩架小棚并列在一起。

③如果巷道中連續損壞幾付更多的支架,且支架間距較寬,頂板破碎,壓力較大,不宜逐架支架翻修回撤,而架小棚后所留巷道斷面又能滿足運輸、通風和行人要求時,則架設永久性小棚。

六、安全技術措施

1、維修巷道必須堅持“由外到里,由上至下”的順序逐架進行。

2、在維修施工作業中,必須加強各作業地點的現場管理,當班班長、安全員、中層值班人員必須保證自始至終有人在現場跟班指揮作業,發現隱患必須在現場整改好,不給下班留隱患,搞好交接班和現場交接班,特殊情況應及時匯報,整改到位,措施到位,方可組織施工,嚴禁盲干,杜絕違章指揮。

3、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本措施要求施工,嚴把工程質量關,嚴格按照斷面規格、支護材料規格,以及有關作業要求施工,真正做到維修施工保質、保量、保安全施工。

4、在維修施工中,生產、安監、值班領導必須按輪流值班表參加班前排班會,隨時了解掌握井下各作業施工點實際情況,井下各值班人員一定按調度安排要求在現場跟班指揮,跟班督查,現場操作,施工到位。

5、在維修同一條巷道時,嚴禁多點作業;嚴禁上、下段同時作業。

6、由于該巷已經過多次維修,頂板破碎,在維修過程中應加強敲幫問頂,嚴防空幫漏頂作業。

7、施工作業過程中,遇到新情況是,由調度會另行安排布置,補充完善。

篇2: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1、巷道維修必須堅持由外向內、逐架進行的原則。

2、維修巷道時,應加強支護,必要時應先采取臨時支護措施,防止冒頂傷人或堵人。

3、維修傾斜巷道時,為確保安全,必須停止提升。

4、維修巷道時,應將巷道內的積水、淤泥、浮煤、矸、木材等雜物清理干凈,保持巷道暢通。

5、處理巷道大冒頂時,必須由有作業經驗的工人進行;在作業全過程中應有專人觀察頂板,確保作業安全。

6、應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巷道規格質量符合要求。

篇3:第三五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為確保全年生產任務的完成,盡早出煤,現需對第三、第五巷進行支護,為保證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措施。

一、現場概況:

所支護巷道位于南主回風西側,原為小窯掘進完成的巷道,巷高為2.2米,寬4—6米,頂板完整,巷幫有少量片幫巷道全長190米。

二、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1、巷道支護沿巷道中線支設,采用直徑不小于160mm、長2400mm的紅松圓木打雙排點柱支護,排距1.5m,柱距2.5m,每三排點柱后架一架矩形棚棚梁采用2500mm長,直徑不小于160mm的紅松圓木,棚腿采用高度合適的紅松圓木,直徑不小于160mm,腿梁之間要用把釘釘緊。

2、支護要由外向里逐架進行。點柱支設要打在實底上,柱子要垂直于頂底板,偏差不大于1°,點柱直線度小得超過±50mm,柱子要迎山有力,不得退山架設。棚子要接頂嚴密。當巷道寬度大于6米時在已架點柱兩側補打點柱。當遇頂板不好時要架棚通過,棚距縮小為1米。

3、施工方法:

安全檢查——支設點柱(頂板不好處架棚)——架棚——驗收。

其中安全檢查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按照以上施工方法由外向里逐架進行,直至將所修巷道修完為止。

三、安全技術措施

1、開工前,先檢查工作面地點的瓦斯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禁止入內。

2、施工作業前,要由外向里認真檢查,用鐵揪和鎬處理掉頂幫活煤活矸,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3、人員運料時,必須兩人抬一根圓木,運到指定地點卸料時兩人要配合好,一頭先放穩后再將另一頭穩,確保圓木不會彈起傷人。

4、架設支護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嚴禁一次架設2架以上,嚴禁超控頂作業。

5、支護必須支設在實底上,嚴禁在浮煤上架設,必要時穿鞋戴帽。

6、打點柱之前,先用長柄工具將頂幫的活煤矸塊找凈,確認安全后,操作人員方可站在安全地點施工,并有專人觀察頂幫的變化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并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待隱患處理好后,方可進入作業,支護要用背板、木楔接頂嚴實,安全可靠。

7、整個施工過程中,通風科、安調科要設專職瓦檢員、安檢員檢查三、五巷瓦斯和安全監督。

8、在整個施工期間,要密切注視瓦斯涌出情況,瓦檢工必須認真檢查施工地點的瓦斯情況,杜絕空班漏檢。班組長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報警儀,并將其懸掛在工作地點距頂板不大于300mm處。

9、整個施工期間,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10、當出現頂板掉碴,用長把工具敲擊時發出沉悶的聲音或巖石有清脆的斷裂聲,支柱急劇下降,頂板淋水增大等情況,均為冒頂事故的先兆,應立即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11、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退路暢通。

12、在施工的全過程中,必須派跟班隊長進行跟班,統一指揮,現場把好質量關與安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