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藥封孔要求及其安全措施
(一)炮眼的裝藥方式
常見的裝藥方式有正向裝藥和反向裝藥兩種。引藥位于眼口這邊,聚能穴朝向眼底,傳爆方向由眼口傳向眼底,這種裝藥為正向裝藥,以正向裝藥進行爆破作業的為正向爆破。反向裝藥反之。
在爆破作業中,反向爆破要比正向爆破優越:
1.能充分利用炸藥的能量,泡泥運動的時間較遲。
2.爆破效率高。起爆藥卷位于眼底,能保證炸藥充分反應,爆炸能量大,有利于克服眼底巖石的夾制作用。正向爆破由于存在溝槽效應,離起爆藥卷越遠,爆速越小,爆破作用也越小,不利于克服眼底巖石的夾制作用。
3.如果發生呆炮,正向爆破易產生瞎炮,引藥可以在炮眼外爆炸;而反向爆破則不會將起爆藥拋至炮眼外。
從爆破產生的火焰來看,在不裝炮泥的條件下,反向爆破要比正向爆破產生的火焰要長。考慮到井下工人的實際水平和素質,《規程》規定:在高瓦斯礦井、低瓦斯礦井的高瓦斯區域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時,若采用反向起爆,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
蓋藥:正向裝藥以外的藥卷。墊藥:反向裝藥以里的藥卷。它們大多數情況下易引起爆燃、形成殘爆。
(二)炮眼的封堵(炮泥的作用)
用來封閉炮眼的惰性材料統稱為炮泥。常用的炮泥有兩種:
水炮泥:用聚乙烯塑料袋封裝,長250~300mm。優點:消焰降溫、降塵和吸收有毒有害氣體。
粘土炮泥:粘土和沙子按1:3的比例混合,加含有2%~3%的食鹽水拌和搓制而成,長100~150mm,不得混入石子。
炸藥爆炸要求有一個堅固的外殼,周圍介質對炸藥藥包密封得越堅固,就越有利于炸藥爆生的高溫、高壓氣體產物的積聚,延緩其膨脹擴散,使得后爆炸藥分解的更完全,傳爆的速度也更快,從而大大提高了整個炸藥包的威力。
1.炮泥的作用:
1)保證炸藥充分反應,使之放出最大熱量和減少有毒氣體生成。
2)降低爆生氣體逸出自由面的溫度和壓力,使更多的熱量轉變為機械能,提高爆破效果。
3)阻止熾熱固體顆粒從炮眼中直接飛出。
4)延緩爆生氣體與瓦斯、煤塵直接接觸。
5)水炮泥的作用:水炮泥在爆炸后形成水幕,可以起到(1)消焰降溫,(2)吸收有毒有害氣體,(3)降塵等方面的作用。
封泥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爆破效果,更重要的是影響到爆破安全。《規程》規定: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因為它們具有可燃性,能消耗炸藥中的氧;它們燃燒后飛向空中,易引起瓦斯煤塵爆炸;它們沒有可塑性,起不到炮泥的作用。
炮眼封泥應用水泡泥,水泡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或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實。
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實的炮眼嚴禁爆破。嚴禁裸露爆破。
2.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炮眼深度小于0.6m時,不得裝藥、爆破;在特殊條件下,如挖底、刷幫、挑頂確需淺眼爆破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須封滿炮泥。
(2)炮眼深度為0.6~1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3)炮眼深度超過1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5m。
(4)炮眼深度超過2.5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1m。
(5)光面爆破時,周邊光爆炮眼應用炮泥封實,且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3m。
(6)工作面有2個或2個以上自由面時,在煤層中最小抵抗線不得小于0.5m,在巖層中最小抵抗線不得小于0.3m。淺眼裝藥爆破大巖塊時,最小抵抗線和封泥長度都不得小于0.3m。
篇2:周邊眼空氣柱裝藥技術推廣應用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為提高巖巷光面爆破效果,提高巷道成型,控制周邊眼形狀和眼痕率,根據實踐效果,特推廣應用周邊眼空氣柱裝藥技術,為保證周邊眼空氣柱裝藥技術推廣應用的安全,特編制本技術推廣應用安全技術措施,待審批貫徹后執行。
二、推廣應用地點
-720m水平西翼軌道運輸大巷
三、施工方法
1、周邊眼空氣柱爆破技術與一般光爆的區別在于周邊眼的裝藥結構上面,周邊眼裝藥時,必須將藥卷送至眼底,使用炮泥封孔時,先用一根棉線繩拴住一卷充好水的水炮泥一端,將水炮泥送入距眼口350mm-400mm位置,安裝完水炮泥后,再用粘土炮泥將眼孔封實,保證封泥長度不小于300mm。
2、裝填粘土炮泥時要一手拉住棉線,保證水泡泥在要求的位置范圍內,在搗實粘土炮泥時不要用力過猛。其余炮眼保持原裝藥方式。
3、采用楔形掏槽法進行爆破,正常掘進時掏槽眼深2.0m(斜距2.074m),其它眼深1.8m,采用連續反向裝藥結構,全斷面一次起爆,聯線方式為串并聯。遇到圍巖情況相對較差等特殊情況下采用分次爆破,連線方式采用串聯。
四、施工要求
1、裝藥使用的炮泥必須柔軟,隨手一捏即重塑形狀,且必須有黏度,保證封口是封實,炮泥硬度和炸藥硬度相似為宜。
2、必須保證打眼質量,特別是周邊眼和掏槽眼,要嚴格按照設計角度和深度進行施工,嚴防炮眼上挑、下扎,同時保證同一類型的炮眼落底必須保證在同一個平面上。打眼時要求嚴格掌握“準、平、直、齊”等要點。點眼的位置要準確,每一圈眼間距要均勻,輔助眼相互平行,炮眼方向與設計一致。周邊眼間距控制在300-350mm,眼底稍向輪廓線外偏一些,眼底要落在同一輪廓上。打眼時,必須使用導向輥,以確保打眼質量。
3、根據圍巖情況,及時調整裝藥量,對周邊眼巖石松軟或層理發育容易出現片落地點只需要裝半卷藥。
4、炸藥選用規格為Φ35×300mm的二級煤礦許用水膠炸藥,每卷重330g,雷管選用Ⅰ~Ⅲ段毫秒延期電雷管,掏槽眼使用Ⅰ段管、輔助眼使用Ⅱ段管、周邊眼及底眼使用Ⅲ段管。最后一段延期不超過130ms。
5、明確責任。班組長帶領員工按照要求做好每一步工作;驗收員引好中腰線、畫好輪廓線、標好眼位,在打眼裝藥過程中做好指導、監督工作,指導打眼工控制炮眼位置、角度和深度,裝藥時監督每一個眼裝藥、封泥質量;跟班隊長支持、協助驗收員監督指導好每一項工作。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正常情況下必須按施工爆破圖表進行打眼、裝藥、連線、爆破,若圍巖條件變化,要及時調整爆破參數。但裝藥量增加不能超過規定藥量的15%,否則,必須編制補充措施。
2、堅持爆破前后對爆破地點20m范圍內灑水沖塵。
3、井下進行爆破工作必須由專職爆破工擔任。爆破作業前必須執行“一炮三檢”制度(裝藥前、爆破前、爆破后檢查瓦斯濃度,瓦斯濃度達到0.8%時,嚴禁裝藥爆破,爆破后,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向調度室匯報,停止工作,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堅持“三人連鎖”爆破制。爆破前,爆破工檢查連線完好以及工作面符合爆破條件后,將警戒牌交給班組長,班組長設立警戒后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可將放炮命令牌交給瓦斯檢查工。瓦斯檢查工經檢查瓦斯、礦塵符合爆破條件后,將放炮牌交給爆破工,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連接母線和腳線,爆破母線要同電纜、信號線分別掛在巷道的兩側(如果必須掛在同一側,爆破母線必須掛在電纜的下方,并應保持0.3m以上的距離),然后爆破工最后一個撤至安全地點,安全地點距爆破地點的距離等同警戒距離。爆破前爆破工必須先發出爆破警號,至少再等5s,方可起爆。爆破后,必須立即將鑰匙拔出,摘掉母線并扭接成短路。爆破20min后,工作面的炮煙吹散,爆破工、瓦斯檢查工和班組長首先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礦塵、頂板、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檢查瓦斯不超限、頂板無大面積冒落可能、藥卷無復爆可能后,其他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配合班組長檢查處理爆破后遺留問題。爆破后,警戒牌、放炮牌、放炮命令牌各歸其主,完成爆破過程。
5、爆破前,警戒人員將所有警戒區域內所有人員撤至安全區域后,在頂板完好的地點設置警戒,并堅持去二回一制度。且滿足警戒距離直巷不低于120m,拐彎巷道不低于100m。隨著巷道施工,警戒點的設置隨巷道施工距離不斷進行調整。爆破結束后,班長下達口頭命令解除警戒。
6、通電以后拒爆時,爆破工必須先取下鑰匙,并將爆破母線從電源上摘下,扭結成短路,至少等15min后方可進入工作面查找拒爆的原因。
7、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指導下進行,并應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未能處理完畢,當班爆破工必須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處理拒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②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③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拒爆(殘爆)炮眼。④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破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矸石,收集未爆的電雷管。⑤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
8、其他未盡事項嚴格按《-720m水平西翼軌道運輸大巷施工作業規程》有關內容執行。
篇3:裝藥封孔要求及安全措施
(一)炮眼的裝藥方式
常見的裝藥方式有正向裝藥和反向裝藥兩種。引藥位于眼口這邊,聚能穴朝向眼底,傳爆方向由眼口傳向眼底,這種裝藥為正向裝藥,以正向裝藥進行爆破作業的為正向爆破。反向裝藥反之。
在爆破作業中,反向爆破要比正向爆破優越:
1.能充分利用炸藥的能量,泡泥運動的時間較遲。
2.爆破效率高。起爆藥卷位于眼底,能保證炸藥充分反應,爆炸能量大,有利于克服眼底巖石的夾制作用。正向爆破由于存在溝槽效應,離起爆藥卷越遠,爆速越小,爆破作用也越小,不利于克服眼底巖石的夾制作用。
3.如果發生呆炮,正向爆破易產生瞎炮,引藥可以在炮眼外爆炸;而反向爆破則不會將起爆藥拋至炮眼外。
從爆破產生的火焰來看,在不裝炮泥的條件下,反向爆破要比正向爆破產生的火焰要長。考慮到井下工人的實際水平和素質,《規程》規定:在高瓦斯礦井、低瓦斯礦井的高瓦斯區域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時,若采用反向起爆,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
蓋藥:正向裝藥以外的藥卷。墊藥:反向裝藥以里的藥卷。它們大多數情況下易引起爆燃、形成殘爆。
(二)炮眼的封堵(炮泥的作用)
用來封閉炮眼的惰性材料統稱為炮泥。常用的炮泥有兩種:
水炮泥:用聚乙烯塑料袋封裝,長250~300mm。優點:消焰降溫、降塵和吸收有毒有害氣體。
粘土炮泥:粘土和沙子按1:3的比例混合,加含有2%~3%的食鹽水拌和搓制而成,長100~150mm,不得混入石子。
炸藥爆炸要求有一個堅固的外殼,周圍介質對炸藥藥包密封得越堅固,就越有利于炸藥爆生的高溫、高壓氣體產物的積聚,延緩其膨脹擴散,使得后爆炸藥分解的更完全,傳爆的速度也更快,從而大大提高了整個炸藥包的威力。
1.炮泥的作用:
1)保證炸藥充分反應,使之放出最大熱量和減少有毒氣體生成。
2)降低爆生氣體逸出自由面的溫度和壓力,使更多的熱量轉變為機械能,提高爆破效果。
3)阻止熾熱固體顆粒從炮眼中直接飛出。
4)延緩爆生氣體與瓦斯、煤塵直接接觸。
5)水炮泥的作用:水炮泥在爆炸后形成水幕,可以起到(1)消焰降溫,(2)吸收有毒有害氣體,(3)降塵等方面的作用。
封泥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爆破效果,更重要的是影響到爆破安全。《規程》規定: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因為它們具有可燃性,能消耗炸藥中的氧;它們燃燒后飛向空中,易引起瓦斯煤塵爆炸;它們沒有可塑性,起不到炮泥的作用。
炮眼封泥應用水泡泥,水泡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或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實。
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實的炮眼嚴禁爆破。嚴禁裸露爆破。
2.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炮眼深度小于0.6m時,不得裝藥、爆破;在特殊條件下,如挖底、刷幫、挑頂確需淺眼爆破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須封滿炮泥。
(2)炮眼深度為0.6~1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3)炮眼深度超過1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5m。
(4)炮眼深度超過2.5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1m。
(5)光面爆破時,周邊光爆炮眼應用炮泥封實,且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3m。
(6)工作面有2個或2個以上自由面時,在煤層中最小抵抗線不得小于0.5m,在巖層中最小抵抗線不得小于0.3m。淺眼裝藥爆破大巖塊時,最小抵抗線和封泥長度都不得小于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