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局部冒頂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預防局部冒頂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4663

1.選擇合理的支護方式

不同巖石性質的頂板,要采用不同的支護方式,如堅硬頂板可采用點柱或帶帽點柱,破碎的頂板需要用連鎖棚、套棚,在梁上還要插入背板。使用金屬支柱時,必須注意選型適當,急增阻式支柱適用于頂板穩定,下沉量小的薄煤層工作面。

2.采煤機采過后要及時支柱

采用淺截式采煤機和可彎曲輸送機的工作面,采過后,受輸送機允許曲率的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不能打柱,頂板懸露面積較大,因此要采用超前柱金屬頂梁或打臨時支柱的辦法及時支護。

3.輸送機的移置要采用安全措施

可彎曲輸送機在整體移動時,容易破碎的頂板,可能造成冒頂,因此在整體移動時,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一是要按照常規操作順序移動,二是實行邊移機邊回臨時支柱邊支基本支柱,把空頂時間縮小到最小限度,在頂板破碎處先打上托板后移機。

4.工作面的上、下出口要有特種支架

工作面的上、下出口控頂面積較大,裸露時間長,在超前支承壓力作用下,頂板下沉量大,在設備移動時反復支撤,因此,這些地段頂板容易破碎,一般采取上、下順槽中超前工作面架抬棚,有時要加打密集支柱或木垛加以支護。

5.回柱放頂工作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進行,不得違章

回柱放頂要及時,要觀察周圍頂板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采取措施,回柱后頂板仍不得冒落,超過規定懸頂距離時,必須采取措施強制放頂,在最后幾根支柱受力大,不易回出時,應先打上牢固的臨時支柱,然后再回柱。

6.堅持生產循環作業規范化

由于正規循環作業,控頂及支柱回柱都在有規律地進行,因此頂板懸露時間短,壓力小,支柱不易折損,可控制頂板。

篇2:局部冒頂的預兆預防措施

局部冒頂的發生主要決定于頂板的巖石性質以及支架對每一塊頂板的支撐力。當頂板破碎、節理發育時,不進行支護,就會發生冒頂。在地質條件變化的區域,也易發生冒頂。有時盡管頂板比較穩定,但忽視支架規格質量,違反操作規程,也會引起局部冒頂。

1.局部冒頂的預兆

(1)工作面遇到小地質構造;

(2)頂板裂隙張開,裂隙增多,敲幫問頂時發出不正常的聲音;

(3)頂板裂隙內卡有活矸,并有掉碴、掉矸現象,先小后大;

(4)煤層與頂板接觸面上,極薄的矸石片不斷地脫落;

(5)滴淋水從頂板劈裂面滴落。

2.預防局部冒頂的措施

(1)支護方式必須和頂板巖石性質相適應。

(2)采煤機采后要及時支柱。

(3)整體移置輸送機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工作面上下出口要有特種支架。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一般采取在上、下平巷中超前工作面架抬棚,在機頭、機尾處架抬棚,有時要加打密集支柱或木垛等措施加以特別支護。

(5)防止放炮崩倒棚子。

(6)認真做好回柱放頂工作。回柱放頂一定要及時,控頂距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禁止采煤。回柱后頂板仍不冒落,超過規定懸頂距離時,必須采取人工放頂或其他有效措施進行強制放頂。

(7)堅持正規循環作業。

(8)堅持執行必要的制度。如敲幫問頂制度、驗收支架制度、崗位責任制度、金屬支架檢查制度、交接班制度、頂板分析制度等。

篇3:煤礦局部冒頂的預兆預防措施

局部冒頂的發生主要決定于頂板的巖石性質以及支架對每一塊頂板的支撐力。當頂板破碎、節理發育時,不進行支護,就會發生冒頂。在地質條件變化的區域,也易發生冒頂。有時盡管頂板比較穩定,但忽視支架規格質量,違反操作規程,也會引起局部冒頂。

1.局部冒頂的預兆

(1)工作面遇到小地質構造;

(2)頂板裂隙張開,裂隙增多,敲幫問頂時發出不正常的聲音;

(3)頂板裂隙內卡有活矸,并有掉碴、掉矸現象,先小后大;

(4)煤層與頂板接觸面上,極薄的矸石片不斷地脫落;

(5)滴淋水從頂板劈裂面滴落。

2.預防局部冒頂的措施

(1)支護方式必須和頂板巖石性質相適應。

(2)采煤機采后要及時支柱。

(3)整體移置輸送機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工作面上下出口要有特種支架。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一般采取在上、下平巷中超前工作面架抬棚,在機頭、機尾處架抬棚,有時要加打密集支柱或木垛等措施加以特別支護。

(5)防止放炮崩倒棚子。

(6)認真做好回柱放頂工作。回柱放頂一定要及時,控頂距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禁止采煤。回柱后頂板仍不冒落,超過規定懸頂距離時,必須采取人工放頂或其他有效措施進行強制放頂。

(7)堅持正規循環作業。

(8)堅持執行必要的制度。如敲幫問頂制度、驗收支架制度、崗位責任制度、金屬支架檢查制度、交接班制度、頂板分析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