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雨季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雨季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187

為認真做好我礦雨季“三防”工作,確保我礦安全度過雨季汛期,根據我礦實際情況和《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以及上級部門對雨季“三防”工作的要求,制定我礦雨季“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一、礦井氣象水文地質概況

我礦井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地表水、地下水主要靠大氣江水補給,每年5月中、下旬流量、水位開始回升,6—9月份為最高值,其間出現3—5次峰值;10—12月份進入平水期,水位、流量開始逐漸遞減,到第二年4月份降為最低值。年平均降水量1127mm,雨季(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3%,日最大降水量101mm礦井主要充水形式以巷道或煤層項板淋水、滴水為主,其水量較小,多數在1l/s以下水文地質條件屬于簡單一中等類型。

井田內無河流、水庫等大的地表水體。僅在井田北中部有流向東部的溪溝,井田南部外圍有一小溪溝。其水量隨季節變化,雨季流量較大,甚至暴漲;平時流量甚小,需要強調的是,在地表構造破碎帶、隱伏地裂縫帶、第四系覆蓋較厚地段以及崩積、坡積地段,雨季地下水對礦井充水危害極大,礦井涌水量可增大數倍甚至數十倍,水文地質條件相對比較復雜。

二、雨季“三防”組織機構

根據雨季“三防”工作需要,為加強雨季“三防”工作領導,礦建立雨季“三防”領導小組,負責全礦雨季“三防”的組織和指揮。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綜合防治

1、全面查清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統的匯水、滲漏、疏水能力情況,掌握當地歷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資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

2、收集、調查和核對相鄰的興鳳煤礦、新民煤礦和已關閉的白巖腳煤礦等礦及舊老窯的情況,并在井上下工程對照圖和水文地質圖上標出其井田位置、開采范圍、開采年限、積水等情況。

3、雨季前對防治水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制定防治水措施,組織搶險隊伍,儲備足夠的防洪搶險物資。

(二)、地面防洪

1、堵塞礦區內的地面裂縫、塌陷地點,填平壓實。修筑溝渠,排泄積水。清理排水渠道中的矸石、爐灰、垃圾等雜物,保持渠道暢通。

2、工業廣場及排水渠道的邊坡要用石料護坡,防止暴雨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對工業廣場造成破壞,堵塞排水渠道影響正常排水和雨季泄洪。

3、斜井井口上方的防洪排水管道要保持暢通,雨季前進行徹底清理,并經常有人檢查,防止堵塞排水道。

4、斜井井口要備用一部分土袋、砂、石、水泥和速凝劑,遇有洪水排泄不及威脅到井口時,要及時封堵井口,防止洪水泄入井下。

5、每次降大到暴雨和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附近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和巖溶塌陷,發現漏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在井底車場設專人觀察礦井涌水情況,發現涌水量突然增加或水質變渾濁,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并將井下所有人員撤到井上。

(三)、井下防排水

1、對井下排水系統的水泵、管路、閘閥、配電設備和供電線路全面檢修和進行聯合排水試驗。清理水倉、水溝中的淤泥和雜物。

2、與相鄰礦井分界處,必須留有防水煤柱。委托設計單位設計井田邊界、較大斷層的防水煤柱。巷道掘進接近水淹區域、含水層、導水斷層等構造時,必須查明其確切位置,留設防水煤柱。嚴禁在防水煤柱中采掘。

3、作好水害分析預報,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配備探水鉆,培訓探放水人員,編制探放水設計和安全措施,在接近水淹或積水的井巷、老空、含水層、導水斷層等可能有水地區時進行探放水。

4、井下充水因素在礦井深部主要是含水層和斷層水,淺部主要是老空水和地表水。因此,井下防治水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探、放、堵、截、排等綜合防治措施。本礦水害隱患的防治重點主要應防止老空和舊小窯突水,對斷層連通強含水層也應引起高度重視。

5、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項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值班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6、探放水鉆進時,發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鉆孔中的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異狀時,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礦值班室報告,并有人監測水情。如果發現情況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然后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7、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體的位置、積水量和水壓。老空積水區高于探放水點位置時,只準打鉆孔探放水。探放水時,必須撤出受水威脅區域內的所有人員。

8、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將災情向礦值班室和礦長匯報,礦長要立即組織搶險救災,并通知礦山救護隊。

9、在可能情況下,透水現場人員要在班組長或老工人帶領下,盡可能就地取材,設法堵住出水點,防止災情擴大。

10、應根據當時情況,迅速查清透水來源,判斷最大突水量和災情發展趨勢,為組織搶救和撤離提供依據。

11、檢查維修排水系統,降低水倉水位,以爭取較長的緩解時間。如有可能,盡快增加排水設備。水泵司機要堅守崗位,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未接到命令,不準撤退。

12、人員撤出透水區域后,要立即關閉防水閘門,把水流隔斷,以減少受災范圍。

13、如水量太大,水勢太猛,難以控制,采取措施后仍不能避免淹井時,井下人員應迅速按避災路線撤離,盡快安全升井。

14、如果井下人員來不及撤出,要向高處轉移。如被堵在獨頭巷道內,要保持鎮定,盡量避免體力消耗,并敲打水管、道軌等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15、在老空透水和有大量有害氣體涌出的地方,在場人員要立即戴上自救器,防止中毒,并利用風筒或其他管路向有人員的地點加強通風。

16、大部分人員撤到地面或安全地點后,應立即清點人數,發現有人被堵在災區,應及時組織營救。

(四)防雷電

1、采取防雷電措施,雨季前聯系氣象部門安裝、校驗避雷裝置;全面檢修、調試已經安裝的避雷裝置和避雷設施,保持完好。

2、防止雷電傳入井下,通往井下的道軌、金屬管路等裸露金屬導體要采取阻斷措施,地表部分嚴密接地,雷雨天氣暫停提升,把鋼絲繩提到地面。

3、雷雨天氣人員盡量避免戶外活動。

篇2:雨季電工安全交底

  1、所有機械設備、配電箱等均有防雨措施,所有防雨防砸棚安裝一定要牢靠。設備安裝地點一定有四周排水較好。

  2、配電箱漏電保護器動作應靈敏可靠、雨季應增加漏電保護器測試密度,發現問題立即更換。

  3、電纜敷設為地埋、或懸掛禁止侵泡在水中、敷設電纜前應對電纜絕緣強度進行遙測,電阻值不符合規范的,嚴禁使用。

  4、配電箱應加防雨防砸棚,禁止露天使用,雨后要及時清理配電箱、級周圍積水。

  5、電氣設備在不用的情況下,應拉閘斷電加鎖。

  6、小型電氣設備應有防雨防砸棚、禁止放在積水中進行操作。

  7、室外塔吊,物料提升機設備應檢查其防雷裝置的情況、遙測防雷接地體的阻值及重復接地阻值小于4歐姆。

  8、電焊機應放置干燥防雨通風位置,進出線應有防護罩、雷雨天氣電焊機應停止作業。

  9、在潮濕場所或金屬構架上操作時,必須采用ii類或由安全隔離變壓器供電的iii類,手持電動工具時,必須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10、鏑燈的鎮流器應加裝防雨罩潮濕的場所,應使用36伏低壓變壓器進行照明。

  11、雷雨天氣時停止野外雨天作業且盡量離開各中進戶線1.5米外。

  12、各施工隊伍的電工在巡視中發現本隊人員在積水違章作業,有權立即拉閘停電。

篇3:石灰石礦雨季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一、目的

為了搞好雨季的安全生產活動,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結合礦山季節生產的特點,我們重點要抓好防觸電、防雷擊、防泥石流滑坡、交通事故等重大事故的發生,不斷加強現場安全檢查,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現特制定本規定。

二、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石灰石礦全體人員、外委施工隊伍和所有生產用車,主要有3722礦車、正鏟、反鏟、鉆機、加油車、灑水車、破碎機和輔料生產用車、ZL50裝載機等設備。

三、具體要求

1、當下雨時,采場主要負責人、當班調度長、破碎主管及安全管理人員應根據下雨量,及時檢查上山道路、采面、排土場、邊坡浮石、采場和破碎機生產線情況。如發現道路堵塞、有影響生產的塌方等情況,應停止生產及時處理。雨季,采場負責人、調度長、采礦工程師和安全員每班都要對采場的變形、裂縫、邊坡沉陷、底鼓、滑坡等情況進行認真檢查,并且及時做好記錄。

2、在生產過程中,如可預見有雷雨時,各設備可提前退出現場,人員躲到安全地點,如遇突發雷電,應停止一切生產活動,設備在停放安全地點后,人員要避免靠近和接觸高處的金屬物體或與其相連的金屬物體,如欄桿、避雷接地線等,所有人員在突發雷電時禁止下設備,以防發生雷擊事故。

3、生產中遇到下雨,設備禁止上、下山,以免山體落石和滑坡給設備造成危險。遇特殊情況,須經主管生產礦長批準。

4、破碎機系統當發生雷雨時,應隨時觀察布料機、各轉運站皮帶線和地坑情況,提前清理出排水泵地坑內的積土,崗位及時檢查排出地坑內的積水,人員應做好防雷擊準備。地坑內遇有積水時,進入現場人員必須穿防水、防電高壓絕緣靴,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5、電工定期對電氣室、控制室、變電站、生產作業區域線路及電路進行檢修,老化的電線要及時更換。檢修查看設備時不準帶電作業,不準私自亂接各類電線,如生產急需臨時接線的,須報電氣責工、安全科、主管副礦長進行批準,聯系電工進行接線,嚴謹非本工種人員接線。現場所有裸露的電器開關、配電盤在雨季之前必須用絕緣物品做好防護,配電箱、柜的防護門要配置齊全,周圍雜物要清除干凈。

6、當遇有強烈雷電發生時,所有當班人員應做好防范工作。人員禁止在露天活動,遠離電線桿、變壓器等有危險的物體。野外作業的鉆機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將鉆架放平,人員立即撤離設備。

7、雷雨天嚴禁給設備加油。油車應躲避在安全地點,嚴謹停放在易發雷擊事故的地段,所有設備停放必須放置在地面堅實無危險的地方并拉上手剎車,嚴禁停放在邊坡、大于20度的坡面及地面松軟等有危險的地方。

8、雨天行車時,視線不清、路面濕滑,駕駛員必須格外小心,起步動作必須緩慢,行駛速度必須平穩,車輛必須保持100-150米足夠的安全距離,使用緩行器低速檔位行駛,避免急打方向和緊急制動,爬坡時應提前換好合適的檔位,中途避免換擋,切勿在滑溜的坡道上停車、回車和超車,一旦發現嚴肅處罰;

9、司機在雨天卸礦排土作業時,必須先檢查現場的安全情況,看作業現場工作面有無下沉、開裂等危險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向上級報告;

10、鏟裝作業司機在雨天作業時必須仔細觀察好作業面是否有松散巖體、大塊浮石懸浮,看采面作業高度是否符合安全作業要求,發現異常立即向上級報告;

四、罰則

如在雨季未經上級批準,有冒險作業者,經上級檢查發現,將是情節對違規作業者進行扣罰200-500元,造成事故發生的,安全考核小組將視情節輕重對違規者進行處罰

石灰石礦

201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