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建筑通風設施安全技術措施

礦井建筑通風設施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6641

一、工程概況:

為滿足礦井采掘工作面通風的需要,需在指定地點建密閉墻、測風站、風門墻,并拆除舊密閉施工等通風設施工程。通風設施工程具體為:

1、永久密閉采用紅磚、水泥沙漿砌筑或噴射混凝土墻或采用新型密閉材料構筑,施工方案根據現場情況確定。

2、臨時密閉采用打方木點柱、釘魚鱗木板墻,墻面抹面封閉板墻(若噴漿,厚度由現場情況確定,板墻四周抹不少于100mm裙邊)。若用磚構筑臨時密閉,墻體厚度不得小于240mm。

3、測風站、風門墻、調節風墻、臨時密閉及拆除通風設施等設施設備的位置及技術參數由通風管理部技術室指定。

二、施工臨時密閉: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提前將各種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碼放標準,掛標準的材料牌板,利用各采掘地點的“三通”,將壓風及靜壓水引到施工地點。

2、將臨時密閉位置兩幫及頂板的金屬網剪除(錨噴巷道除外),巷道兩幫及巷道中間各打1根方木點柱,確保臨時密閉墻與頂板緊密接觸,臨時密閉不漏風,達到質量要求。

(二)、施工工藝流程

1、施工臨時密閉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剪網、打方木點柱——釘木板——(打戧柱)——鉤縫——搞施工現場文明生產。

2、材料規格:

水泥:325#復合硅酸鹽水泥。

方木:200×200×(3500-6000)(mm)。

柱帽:300×200×60(mm)。

木板:200×(3000-3500)(mm)。

3、施工用具及機械:

木鋸、大剪、銅鍾、釬子、銅鎬、木工斧、手鉗等。

(三)、工程質量標準

在施工臨時密閉的地點,巷道兩幫及巷道中間各打1根方木點柱,然后用規格的木板,呈魚鱗式由上至下用鐵釘釘在方木點柱上,板墻靠全風壓一側用水泥沙漿抹面(厚度不少于50mm),另一側如果負壓大,必須用¢200mm長短適宜的圓木打三根戧柱,以45°角緊靠三根方木立柱,并用三顆扒釘聯結,防止墻倒影響正常通風。

(四)、施工臨時密閉安全措施:

(1)、施工臨時密閉前,應先加固施工地點的支護并將網片剪開。

(2)、方木點柱打穩、打牢成一直線并與頂底板垂直。

(3)、打柱時,兩人扶柱,一人打木楔,木楔應背緊背牢,柱頭要用10#鐵絲與頂板鋼帶聯鎖。

(4)、釘木板由上而下呈魚鱗搭接,壓茬寬度不少于15mm,木板面平整,周邊接實,并用水泥砂漿勾縫,墻體四周抹裙邊不少于100mm。

(5)、立柱上需打戧柱加固時,應在實底掏一柱窩,戧柱呈45度角跟立柱密貼,并用扒釘聯鎖,每顆柱上釘扒釘不少于3顆。

(6)扶戧柱時,要輕起輕放,防止立柱歪倒損壞板墻而影響正常通風。

三、施工調節風窗: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提前將各種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碼放標準,掛標準的材料牌板,利用各采掘地點的“三通”,將壓風及靜壓水引到施工地點。

2、將調節風窗位置兩幫及頂板的金屬網剪除(錨噴巷道除外),巷道兩幫及巷道中間各打1根方木點柱,確保調節風窗與頂板緊密接觸,調節風窗不漏風,達到質量要求。

(二)、施工工藝流程

1、建調節風窗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剪網、打方木點柱——釘木板——(打戧柱)——鉤縫——搞施工現場文明生產。

2、材料規格:

水泥:325#復合硅酸鹽水泥。

方木:200×200×(3500-6000)(mm)。

柱帽:300×200×60(mm)。

木板:200×(3000-3500)(mm)。

3、施工用具及機械:

木鋸、大剪、銅鍾、釬子、銅鎬、木工斧、手鉗等。

(三)、施工調節風窗安全措施:

(1)、施工調節風窗時,應先加固施工地點的支護并將網片剪開。

(2)、方木點柱打穩、打牢成一直線并與頂底板垂直。

(3)、打柱時,兩人扶柱,一人打木楔,木楔應背緊背牢,柱頭要用10#鐵絲與頂板鋼帶聯鎖。

(4)、釘木板由上而下呈魚鱗搭接,壓茬寬度不少于15mm,木板面平整,周邊接實,并用水泥砂漿勾縫,墻體四周抹裙邊不少于100mm。

(5)施工調節風窗時,要將風筒布釘到方木上,四周的邊向內折200mm,貼緊煤壁,保證調節風窗四周嚴密不漏風。

(6)施工超過2米,必須架設腳手架,腳手架上平行放置厚度不少于50mm,寬度不少于250mm,長短適宜的木板作為工作臺,保證放平放穩。

四、施工調節風墻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提前將各種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碼放標準,掛標準的材料牌板,利用各采掘地點的“三通”,將壓風及靜壓水引到施工地點。

2、調節風墻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掛邊線和水平線——砌墻——抹面——搞施工現場文明生產。

3、材料規格:

水泥:325#復合硅酸鹽水泥。

黃沙:中粗粒黃沙,含泥量不超過3%。

紅磚:240×120×50(mm)。

4、施工用具:

抹刀、瓦刀、鐵鍬、水平尺等。

(二)、施工調節風窗安全措施:

1、砌墻時,將干磚預先浸濕,使用好邊線和水平線,墻要砌直,不出現鼓肚現象,磚要長短交錯,接茬嚴密,灰縫均勻,沙漿飽滿,豎縫砸實,橫縫水平,不出現重縫、瞎縫、空縫。

2、搬運磚時要輕拿輕放,以防擠手砸腳。

3、墻砌到2m高時,要架設腳手架,可用紅磚碼于巷道兩邊作為高凳,并在上面平行放置一塊厚度不少于50mm,寬度不少于250mm,長短適宜的木板作為工作臺,保證放平放穩。

4、腳手架下方嚴禁有人施工或站立。

5、上架物料要堆放平穩整齊,不準超過腳手架的載荷,重心應落在同一水平上,防止架倒傷人。

6、調節風墻封頂應與頂板接嚴接實。

五、施工永久密閉墻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提前將各種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碼放標準,掛標準規范的材料牌板,利用各采掘地點的“三通”,將壓風及靜壓水引到施工地點。

2、將永久密閉墻位置兩幫及頂板的金屬網剪除(錨噴巷道除外),用風鎬對墻體周邊掏槽(掏槽深度以施工圖紙為準),確保密閉墻與兩幫及頂板緊密接觸,密閉不漏風,達到質量要求。

3、遇巷道頂板破碎地段,必須打木點柱或井字型木垛,加強施工地點前后20范圍的支護,確保施工安全。

(二)、施工工藝流程

1、紅磚砌筑永久密閉

(1)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剪網、掛邊線和水平線——掏槽——砌墻——抹面——搞施工現場文明生產。

(2)材料規格:

水泥:325#復合硅酸鹽水泥。

黃沙:中粗粒黃沙,含泥量不超過3%。

紅磚:240×120×50(mm)。

(3)施工用具及機械:

風鎬、鍬、大剪、銅鍾、釬子、銅鎬、銅抹刀、銅瓦刀、木工斧、手鉗、扳手、水平尺等。

(4)砌墻安全措施:

①、砌磚墻時,兩幫和底必須掏至實幫實底,深度不得小于300mm。

②、掏槽前先將網片剪掉,剪網人員站在網片完好處作業,防止掉炭傷人,掏槽自上而下進行,防止片幫傷人。

③、剪網片期間,必須對作業地點瓦斯濃度認真檢查,瓦斯濃度小于1%時,方可作業。

④、砌墻時,將干磚預先浸濕,使用好邊線和水平線,墻要砌直,不出現鼓肚現象,磚要長短交錯,接茬嚴密,灰縫均勻,沙漿飽滿,豎縫砸實,橫縫水平,不出現重縫、瞎縫、空縫。

⑤、搬運磚時要輕拿輕放,以防擠手砸腳。

⑥、墻砌到2m高時,要架設腳手架,可用紅磚碼于巷道兩邊作為高凳,并在上面平行放置一塊厚度不少于50mm,寬度不少于250mm,長短適宜的木板作為工作臺,保證放平放穩。

⑦、腳手架下方嚴禁有人施工或站立。

⑧、上架物料要堆放平穩整齊,不準超過腳手架的載荷,重心應落在同一水平上,防止架倒傷人。

⑨、密閉墻封頂應與頂板接嚴接實。

2、水泥沙漿砌筑永久密閉

(1)、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剪網、掛邊線和水平線——掏槽——砌板墻——噴漿——搞施工現場文明生產。

(2)、材料規格:

方木:200×200×(3500-6000)(mm)柱帽:300×200×60(mm)

木板:200×(3000-3500)(mm)風筒布

水泥:325#復合硅酸鹽水泥。

黃沙:中粗粒黃沙,含泥量不超過3%。

石子:5-15(mm)細粒石子。

速凝劑、外加劑

(3)、施工用具及機械:

噴漿機、噴漿管、水管、鐵鍬、手鉗、扳手等。

(4)、噴漿安全技術措施:

(1)、構筑板墻時,嚴格按照調節風窗安全技術措施施工。

(2)、噴漿前,保護好施工地點電纜、電氣設備,管路及其它設施,嚴禁損壞或影響其它單位正常施工。

(3)、噴漿機安設在底板干燥,頂板完好,巷道寬闊,能滿足行人通過的地方。

(4)、攪拌噴漿料時,按設計比例攪拌均勻。

(5)、噴漿干料配合比:

水泥:黃沙:石子=1:2:2(體積比)水灰比:0.45

(6)、速凝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2.5-4%,外加劑為7%,受潮變質的速凝劑、水泥不得使用。

(7)、嚴格按操作順序操作

開機:開水——開風——送電——送料

關機:停料——停電——停風——停水

(8)、噴漿順序:從下至上,從巷道底板開始,先凹后凸,先初噴300毫米厚,等待15分鐘后再復噴,最后達到設計要求。

(9)、開始噴漿時,應先噴水沖洗受噴表面,然后噴頭垂直于受噴面噴射。

(10)、處理堵管時,噴頭前方不準有人,用敲擊法疏通堵管時,噴射手和輔助人員應緊握噴頭,防止噴管甩動傷人。

(11)、干料要過篩,上料應連續均勻,嚴禁將手伸入料斗內。

(12)、嚴禁將噴頭對著人員噴射。

(13)、噴漿成巷后,不出現赤腳、穿裙現象。

(14)、噴漿后,及時清理現場回彈及雜物,文明生產達標。

(15)、墻體四周必須掏槽并噴裙邊不少于400mm。

3、新型密閉材料灌筑永久密閉

(1)、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剪網、掛邊線和水平線——掏槽——構筑隔離墻——注漿——搞施工現場文明生產。

(2)、材料規格:

方木:200×200×(3500-6000)(mm)柱帽:300×200×60(mm)

木板:200×(3000-3500)(mm)風筒布

瑞米密閉ⅱ號

(3)、施工用具及機械:

lzb-100/1.2-7.5注漿泵

內徑1.25寸高壓輸漿管、內徑1寸高壓水管、木鋸、大剪、銅鍾、釬子、銅鎬、木工斧、手鉗等

(4)、新型密閉料施工永久密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構筑隔離墻時,要先將施工地點的頂板、兩幫的金屬網全部剪斷,清理干凈浮煤,巷道兩幫要進行掏槽(掏槽深度以施工圖紙為準),掏槽寬度為密閉墻的厚度。

(2)構筑隔離墻時,先施工靠近采空區一邊的板墻,要嚴格按調節風窗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施工。

(3)第一道板墻遠離采空區2米開始施工第二道板墻,在距頂板0.5米處預留100*200mm的窗口,以便觀察注漿情況。

(4)嚴格按操作順序操作

開機:開水——送電——送料

關機:停料——停電——停水

(5)將注漿管固定到木板預先打好的孔上,注滿后使管口帶壓注漿,保證框架內充填滿漿液。

(6)在漿注到窗口后,立即將窗口用棉紗和小木板封上,避免漿液流出來。

(7)在確認注滿后,停止進料,封好注漿孔。使用壓力水將泵及管路沖洗干凈,然后停泵停水。切記要在供水情況下開關泵,在泵開啟狀態下調節進料螺桿的轉速。

(8)清理現場,將剩余材料及泵運到井上。

(9)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該產品雖無毒,但如不慎進入眼睛,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并及時就醫,不能吸入產品噴沫;施工時,戴手套和做好眼和面部保護措施。

(10)施工板墻時,要將風筒布釘到木板上,四周的邊向內折200mm,貼緊煤壁,保證充填材料時,材料能和煤壁很好的結合,保證密封性。

(三)、工程質量標準

永久密閉墻采用紅磚和水泥沙漿砌筑,(兩幫及底板掏槽深度以施工圖紙為準)。在砌筑封堵采空區瓦斯的密閉墻時,靠全風壓側的墻面用水泥沙漿抹面;砌筑安設風門的閉墻時,墻體全部抹面。抹面的厚度均不得小于20mm,抹裙邊不小于100mm,灰沙比例:水泥:黃沙=1:2(體積比)。

在有水的巷道,必須預設反水溝或返水管,需要抽放瓦斯的地點,防塵隊提前通知鉆探隊預埋瓦斯抽放管。

六:建平衡風門: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提前將各種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碼放標準,掛標準的材料牌板,利用各采掘地點的“三通”,將壓風及靜壓水引到施工地點。。

2、將構筑平衡風門位置兩幫及頂板的金屬網剪除,并用風鎬對墻體周邊掏槽(掏槽深度以設計為準),確保風門墻與頂板緊密接觸,密閉不漏風,達到質量要求。

(二)、施工工藝及流程

1、建平衡風門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剪網、掛邊線和水平線——掏槽——固定風門框架——砌墻——抹面——搞施工現場文明生產。

2、材料規格

水泥:325#復合硅酸鹽水泥。

黃沙:中粗粒黃沙,含泥量不超過3%。

紅磚:240×115×50(mm)。

石子:5-15(mm)細粒石子。

3、施工用具及機械:

鍬、大剪、銅鍾、釬子、銅鎬、銅抹刀、銅瓦刀、手鉗、扳手、水平尺等。

3、建平衡風門安全措施

(1)施工安裝風門的墻體時,應先穩住下門坎,下門坎的上平面要稍高于底板,下坎設計好后,再安裝門框及上坎橫梁,門框垂直于門坎成90°直角,上下坎平行,并用水平尺找好水平。

(2)在有水溝的巷道中砌風門墻時,必須先砌反水溝或預埋返水管,規格以設計圖紙為準。

(3)兩邊墻垛要平行砌筑,由下而上逐漸把風門框嵌入墻垛內。

(4)風門墻垛或其它密閉墻通過電纜和管路時,在砌筑墻時要按規定預留孔口埋穿墻管。

(5)管線孔待施工完畢后要封堵嚴密。

(6)水泥沙漿凝固后,方可掛風門門扇。

(7)安裝門扇時,應將門扇上的圓孔套入門框的軸上,并使門框與門扇四接觸嚴密,保證門扇不墜不歪,開、關自如。

(8)風門要包邊沿口,風門必須實行兩組互相聯鎖。

(9)如風門上需安設調節風窗時,窗框預留在風門正上方;密閉墻上需設調節風窗時,窗框應預留在墻體正上方。

(10)調節風墻、調節風窗必須有完整的、可調節風量的插板。

注:每組風門不少于兩道。通車風門間距不少于15米,行人風門間距不少于5米。

(11)設施尺寸規格應按通風管理部技術室提供的圖紙施工。

七、建測風站

1、施工準備

2、建測風站安全措施:

(1)、建測風站時,建測風站的地點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規定。

(2)、在砌碹巷道或錨噴巷道建測風站時,應先用清水沖洗巷幫,然后用水泥沙漿抹面,一次抹面不宜過厚,待初次抹面凝固后,再抹第二次,最少抹三次,達到設計要求。

(3)、在抹巷道頂部時,人員要戴好防護眼鏡。

(4)、巷道凹凸變化大時,先將凹處補平,然后分次抹面,達到設計要求。

(5)、抹面長度不少于5米。

(6)、必須對測風站巷道表面加以涂白處理,測風站兩邊沿要刷漆,刷漆寬度不少于50mm。

(7)、施工完畢后,測風站內必須按設計要求設測風牌。

八、拆除通風設施:

(一)、施工準備

(二)、拆除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架設腳手架——自上而下拆墻——清理施工現場,文明生產達標。

(三)、施工用具及機械:

風鎬、鍬、木鋸、大剪、銅錘、釬子、銅鎬、木工斧、手鉗、扳手等。

(四)、拆除通風設施安全措施

1、需拆除原來的密閉時,應先加固工作地點兩側的頂板和兩幫。

2、拆墻由上而下逐一進行。

3、拆除木板墻時,應先拆木板,再進行倒柱工作,倒柱時要確定倒柱的方向,柱倒方向10米以內嚴禁有人作業或滯留。

4、高空作業應架設好工作臺,系好保險帶,防止架倒傷人。

5、保護工作地點的電纜電氣等設備,嚴禁用電纜、抽放管作工作臺的支撐,需停電的地方必須事先作停電報告。

6、拆除磚墻時,人員應避開錘頭甩動的前方,以防錘脫傷人,施工地點嚴禁產生火花時,必須使用銅制工具。

7、用釬子拆除磚墻時,領釬工與領錘工要互相配合好,一人雙手握釬,一人雙手握錘,集中精力操作,嚴防失手傷人。

8、及時回收現場的柱、木板、磚塊等廢舊材料。

九、拆除風門

(一)、施工準備

(二)、拆風門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架設腳手架——拆風門頂——卸工字鋼——自上而下拆墻——清理施工現場,文明生產達標。

(三)、施工用具及機械:

風鎬、鍬、銅錘、釬子、銅鎬、撬棍、手鉗、扳手等。

(四)、拆風門安全措施

1、拆除風門前,要保護好傳感器等監測監控系統。

2、拆除風門工字鋼時,要將風門附近的人驅散,設專人看管,嚴禁人員走動。在拆除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協調一致,工字鋼兩段捆綁牢靠,要有專人負責指揮,兩邊同時下放直至抵達地面。

3、拆風門墻時,由上而下逐層進行。

4、高空作業應架設好工作臺,系好保險帶,防止架倒傷人。

5、保護工作地點的電纜電氣等設備。

6、及時回收現場的廢舊材料。

十、打柱或打木垛的安全措施:

1、在巷道壓力大的地點施工通風設施時,施工前必須打點柱或井字型木垛以加強支護。

2、打點柱時,要前后上下對照將柱打成一條直線,柱要落在實底上,且垂直于巷道頂板,與頂板接觸處,加柱帽木楔打緊,緊貼頂板,不得出現松動現象。

3、打柱時由班長指定一名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老工人負責觀山望頂,三人作業,兩人扶柱,一人打柱,其它人員遠離打柱區域,防止柱倒、錘脫傷人。

4、打柱前事先清理退路,一旦發現異常情況,作業人員應立即撤出危險區域,排除隱患后再進行作業。

5、站在高凳上打點柱,事先把凳放平放穩,并派專人扶凳,以防凳倒、蹬空等意外事故發生,2m以上高空作業必須配戴保險帶。

6、打柱要避開錨索、鋼帶、工字鋼等物,柱要打在實頂上。

7、在錨網巷道打柱時,柱頭要用10#條絲聯鎖在頂板網和鋼帶上;在錨噴或錨桿巷道內打柱時,柱與柱之間應用撐木加木板互相聯鎖,以防柱倒傷人。

8、頂板破碎地帶,必須加密點柱,縮小柱距。

9、井字型木垛要打成一條直線,要垂直于頂板,與頂板接觸處要打緊打實。

10、木垛要打至實底,底板浮煤必須清理干凈。嚴格執行“由外向里、逐架架設”的原則。

十一、通風設施施工處的巷道補強

構筑風門、永久密閉等通風設施時,生產技術部要安排施工隊組對需要施工設施前后5米范圍內的頂板及巷幫進行補強,采用補打錨索或構筑木垛等方式方法保證風門及密閉施工處的頂板、巷幫的強度。

十二、避災路線

每一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地點的避瓦斯、火災及水災的路線,嚴格按下列路線撤退。

1、發生火災、瓦斯災害的避災路線:

當發生火災、瓦斯事故時,作業人員要通過一切可行的辦法,經最短路線撤到進風系統,并經安全出口,進風井筒迅速撤到地面。

2、發生水災時的避災路線:

當礦井發生水災時,作業人員應就近選擇標高較高的巷道,經安全出口撤到地面,如果水情已將通道隔斷無法通過時,受災人員應在本區域內最高點停留等待營救。

十三、施工通風設施應遵守:

1、構筑通風設施掏槽深度等,以設計圖紙上的相關技術參數為準。

2、所有參與此項工作的人員,施工前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聽從值班干部以及當班班長的安排及注意事項。

3、入井人員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入井前嚴禁喝酒。

4、進入施工地點作業前,當班安全負責人首先對作業環境的巷道、頂板、兩幫支護、通風、瓦斯等情況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確定無隱患后,方可進入作業(當班副班長為當班安全負責人)。

5、高空作業要系保險帶。

6、永久密閉和臨時密閉若用水泥沙漿抹面時,沙要篩,面要平,打光壓實,1㎡凹凸不大于10mm,厚度不少于20mm,并在閉墻四周抹不小于200mm的裙邊。

7、密閉墻施工完畢后,應及時清理現場,保證現場文明生產達標,需建柵欄的密閉墻應及時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進入。

8、人員嚴禁橫跨皮帶和煤溜。

9、每一施工地點的材料要分類碼放,并掛牌,不得影響行人、行車,材料要碼垛整齊。

10、材料應碼放在全風壓處,不得超過巷道斷面的1/3。

11、施工地點5米范圍內無雜物、無積水、無淤泥、無大塊矸(炭)。

12、嚴禁在回風巷道中敲打易產生火花的鐵器等硬物,要使用銅制工具,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13、建密閉墻前必須先回收密閉內的一切設備設施,嚴禁將支護材料、設備設施、電纜、電氣設備等任何導電體密閉在里面。

14、密閉墻要選在支護完好,巷道壓力小的地點,底板要找平,墻要用線打直。砌墻時,在頂、幫、底按規定掏好槽開始鋪底時,先用1:3比例的水泥和沙在底槽上鋪50—80mm的灰漿后再開始砌墻。

15、新型密閉材料,要嚴格按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比例進行調制,調制人員必須佩戴手套、眼鏡等防護用品。操作人員要細心操作,防止一切事故發生。

16、施工人員隨身攜帶的小型材料和工具要拿穩,利刃工具要裝入護套。

17、未盡事宜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中有關規定。

18、本措施適用于礦井全風壓通風,且瓦斯不超限的各作業地點。

篇2:礦井通風設施管理規定范本

一、礦井通風設施設立的地點、種類、型號等必須按技術措施要求執行。

二、通風設施的安裝、維修、拆除等工作由通風部門負責。

三、拆除通風設施必須預先通知通風部門,由通風部門派人施工。其他任何單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拆除通風設施。否則按“三違”懲處并追究責任。

四、各生產單位按區域劃分,負責本區域內的通風設施的管理工作,損壞設施及時通知通風工區處理,材料費由責任單位支付,人為破壞加倍處罰。

五、通風設施安裝完畢后,通風部門應向礦總工程師或技術科申請驗收,質量符合《國有重點煤礦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標準》及公司《通風設施技術規范》之規定,移交給相應生產單位。

六、所有通風設施應掛牌管理,標明設施的種類、編號、管理人等。

七、礦井主要反風設施要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定期檢查,由礦長組織有關部門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并有記錄可查。

篇3:礦井通風瓦斯監控系統管理維修制度

通風瓦斯監控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為進一步強化通風瓦斯監控系統的裝備、使用、管理與維護,現將管理制度制訂如下:

一、礦井必須建立安全監控管理機構,安全監控管理機構負責安全監控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安全監控管理機構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具有安全監控和通風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安全監測工,安全監測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經有關部門考試合格并持證上崗。

二、礦井安全監控系統除具有甲烷斷電儀和甲烷風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故障閉鎖功能外。當主機或系統電纜發生故障時,系統必須保證甲烷斷電儀和甲烷風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當電網停電后,系統必須保證正常工作不少于2小時;系統必須具有防雷電保護;系統必須具有斷電狀態和饋電狀態監測、報警、顯示、存儲和打印報表功能;中心站主機應不少于2臺,一臺備用。

三、礦井必須根據20**年版《煤礦安全規程》有關條款規定進行系統設置。總回風巷及一翼回風、采區回風的測風站應設置風速傳感器;主要通風機的風峒應設置壓力傳感器;主要通風機、局部通風機應設置設備開停傳感器;主要風門應設置風門開關傳感器;被控設備開關的符合側應設置饋電狀態傳感器;各采掘作業點參照公司“通風瓦斯監控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規定設置甲烷傳感器。

四、編制采掘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和位置、動力開關的安設地點、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明確規定,并繪制布置圖,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對不具備安設監控系統的地點,由通風科提出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五、應安設安全監控設備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點,開工前必須根據已批準的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提出《安裝申請單》,分別送通風和機電部門。在安裝斷電控制系統時,使用單位或機電部門必須根據斷電范圍要求,提供斷電條件,并接通井下電源及控制線。在連接時必須有安全檢測人員在場監護。

六、為防止甲烷超限斷電,切斷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制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

七、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電源線及控制線在拆除或改線時,必須與安全監控管理部門共同處理。檢修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安全監控設備停止運行時,須經礦調度室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

八、在使用安全監控設備前,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調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九、模擬量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監測物理量的位置。開關量的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監測狀態的位置。聲光報警器應設置在經常有人工作便于觀察的地點。井上下主站或分站,應設置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驗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硐室中;安設時應墊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掛在巷道中。

十、隔爆兼本質安全型等復合型本質安全型防爆電源,應設置在采區變電所,嚴禁設置在斷電范圍內。隔爆兼本質安全型防爆電源,嚴禁設置在低瓦斯和高瓦斯礦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風巷內;采用串聯通風的被串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和回風巷;采用串聯通風的被串掘進巷道內。

十一、安全監控儀器設備必須定期調試校正,每月至少一次。在設備驗收時,安裝前也必須調試校正。

每隔七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閉鎖和甲烷風電閉鎖功能進行測試(包括零點、靈敏度、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指示值、控制邏輯等)。

十二、安全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在故障期間必須采用人工監測等安全措施,并填寫故障記錄表。

十三、井上下安全監測工必須24小時值班,每班檢查安全監控設備及電纜,使用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或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并將記錄和檢測結果報監測值班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須在8小時內對兩種設備進行調試完畢。

十四、對需要經常移動的傳感器、聲光報警器、斷電器及電纜等安全監控設備,必須由采掘班組長負責按規定移動,嚴禁擅自停用。

分站、傳感器、聲光報警器及電纜等安全監控設備,由所在采掘區的區隊長、班組長負責保管和使用,如有損壞及時向安全監控管理機構匯報。

十五、凡經大修的傳感器,必須經計量檢定合格方可下井使用。

十六、礦井安全監控系統中心站必須實時監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的濃度變化及被控設備的通、斷電狀態。

十七、礦井安全監控系統中心站值班員必須認真監視監控器所顯示的各種信息,詳細記錄系統各部分的運行狀態,負責打印監測日報表,報總工程師和礦長審閱。接到報警后,值班員立即通知調度室。

十八、安全監控系統管理機構必須對當日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送有關部門、總工程師、礦長審閱。

十九、凡發生隊組解脫或破壞安全監控系統,必須執行先停產后追查的制度。